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真人十三鬼穴"是针灸治疗精神情志病症的十三个经验效穴,刘公望教授以十三鬼穴为主治疗某些精神情志疾患,法捷效显,举隅随诊效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和法析要     
和法是中医主要治法之一,其治法精神源于<黄帝内经>,其治法内涵当首推<伤寒论>.但由于"和"在中医学中的含义甚多,因此导致和法的概念模糊,和法的含义纷杂.这对正确使用和法、探讨和法的作用机制等均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易出现胃肠道和精神方面的双重疾患,阳明热盛证成为失眠常见证型.经方名家许家栋根据药物性味而总结治疗阳明病之辛寒、苦寒、咸寒、酸寒四法,杨志敏教授在辨治失眠过程中灵活运用"阳明四法"而常获佳效.文章通过对"阳明四法"应用指征阐述并加以杨志敏教授临证验案举证,旨在对"阳明四法"治疗失眠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抽动障碍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精神类药物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明显且易导致症状复发。马丙祥教授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基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提出运用"活血熄风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证思路,临床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发现法"教学方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留学生班2011级学生。用"发现法"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教学完成后对全班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 "发现法"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明显。结论发现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消瘅"范畴,传统观念认为,"阴虚燥热"为其基本病机,立"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之大法。但临床中发现,精神因素所致的糖尿病病人亦不在少数。故我们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医理论的重要精神,和法功在调和,具有致中和的作用。张仲景和法,涉及到柴胡剂、桂枝剂、泻心汤类方以及四逆散、乌梅丸等,名方荟萃,内容丰富。认真领会仲景和法要旨,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经行头痛是指每于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经后则解的一种疾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本病症状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更会对患者的精神及心理造成伤害.其发病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经前期综合征.本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激素水平、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有关.现代医学常予止痛药、抗焦虑药物或口服避孕药等以缓解症状,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疗法治疗经行头痛独具优势,疗效颇佳.哈氏妇科起源于清朝末年,鼎盛于第三代传人哈荔田教授,为全国十大妇科流派之一.哈氏妇科重视"气分药"的应用,注重补养肝脾肾三脏,独创"补肾八法",即补肾调肝法、补肾调经法、补肾摄血法、补肾通经法、补肾扶脾法、补肾软坚法、补肾助孕法、补肾安胎法[1],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哈氏妇科第五代传人吴林玲临床运用哈氏妇科"补肾八法"治疗经行头痛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根据其发病时的主症归属于中医"吐酸、呕吐、嗳气、胃痞、胃痛、噎膈、胸痹、哮喘"等范畴.本文就"八法"中"和、消"二法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体现作一探讨."和法"体现于调和脾胃升降、调和脏腑生克制化、调和精神情志;"消法"体现于消食、行气、活血、祛湿化痰等诸多方面.鉴于疾病病因病机的复杂性和变化,在临床治疗上还要注意"和、消"二法与其他治法的配合使用,诸法合用又要权衡主次轻重.做到"圆机活法",灵活施治.  相似文献   

10.
介绍杨运高教授运用《伤寒杂病论》温法的临床经验.杨师认为温法在《伤寒杂病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张仲景所强调的"扶阳气"精神贯通全书,温法就是其具体体现.《伤寒杂病论》温法包括:回阳救逆法、温阳化水法、温通心阳法、温中散寒法、温肺化饮法、温阳解表法等主要内容,文中附有病案5例.  相似文献   

11.
"异病同治"是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也是临床诊疗疾病的指南。以脑卒中后精神症状组群为出发点,阐述"异病同治"的理论渊源,探讨益肾调气法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痴呆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并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实施"异病同治"。  相似文献   

12.
CBL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本文通过在中医内科黄疸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理论联系实际、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板书设计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在提高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地意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和法属中医治疗中八法之一,其应用广泛,最能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中医一贯注重护理,主张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将中医和法与护理相结合,调摄精神,调和阴阳,辨证论治,辨证施护,达到医疗护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经常练书法的人,不仅能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而且能增进身体健康。著名书法家潘伯鹰说:"心中狂喜之时,写毛笔字,能使头脑冷静下来;心中忧闷之时,写毛笔字,又能精神愉快。"这些深刻体会,说明书法能调节人的精神情感,益于健康。不少医家认为,书法与静功有异曲同工之妙,练习  相似文献   

15.
正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多梦,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法:(。养生方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加强自我修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2)环境调摄。阴虚者畏热  相似文献   

16.
唐媚 《河北中医》2006,28(9):671-672
"肾"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医学对肾在人体中的作用极为重视,认为"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人之有肾,犹树之有根",有"先天之本"之称.由于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补肾法在临床各科普遍应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提高、巩固疗效,改善机体体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谈谈补肾法在妇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火神派扶阳法治疗胸痹,不仅贯穿了"胸痹心痛者,以其阳微阴弦故也"的学术观点,更强调在治疗上辨证地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主张"阳主阴从"观,治疗用药以附子为主,辅以补益、行气、活血、化痰之品,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从而达到治标治本以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形神同调"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中风病乃"形神共病"之疾患,治疗需"形""神"兼顾而并调。针刺可通过激发调控经络腧穴之气以平衡阴阳,调神全形,是"形神同调"法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手段。手足十二针为王乐亭先生治疗中风病的代表针灸处方,诸穴相配,既能调节脏腑经络、筋脉肌骨,通调脏腑、和畅气血以治形,又着眼于整体阴阳的和调及精神情志的畅达,燮理阴阳、怡养精神以全神,发挥"形神同调"之功,可促进中风病的恢复,其潜在效应机制可能与针刺促进脑功能重塑及调控神经递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疏肝理气法是中医对于肝气郁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的根本治法,具有促胃动力的功效,可作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的治疗方法。精神心理因素对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突出,已成作为人类DGIM最重要的病因之一,其对于人体的作用与影响首先体现在心理应激。由心理应激产生的情志活动对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与中医"情志致病""肝气郁结"经典理论高度关联,本文即从精神心理角度探讨疏肝理气法治疗DGIM,并认为该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之肝"主疏泄",继而能够调畅情志,调理脾胃的经典含义。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95-2297
双心医学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兼有的精神心理障碍,强调心身一体。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兼具丰富的文化、哲学属性,在双心疾病的情志诊疗方面显现出了优势。以"和法"为基本大法探讨中医治疗双心疾病思路,可为当前双心疾病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