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麻下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患儿进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后缓慢注射丙泊酚等静脉复合麻醉药物,术中采用国产HDP-B高频通气呼吸机,电控气动进行喷射通气,频率根据缺氧程度选用120~200次/min,气源驱动压0.6~1.2kg/cm2。结果术中麻醉平稳、缺氧状况明显改善,26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高频喷射通气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全麻下行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2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的麻醉、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6~2006年治疗的22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2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在全麻下经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而治愈。结论全麻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神经安定全麻及肌松剂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联合应用与其他麻醉方法的优缺点,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寻找一种比较安全、方便的麻醉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96例支气管异物患儿在神经安定麻醉基础上采用肌松剂与高频喷射通气联合应用,实施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对二者的联合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中有390例顺利取出异物,其中3例因异物较大及较锐利,与支气管嵌顿,不能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后转胸外科开胸取出异物。另有3例术中支气管镜检未见异物。术中及术后无1例行气管切开,无1例死亡。结论神经安定全麻与肌松剂联合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可改善患儿缺氧,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声带及气管损伤,手术的同时可进行吸引和供氧,使术者不受手术时间的限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作用迅速、术后清醒快、恢复好、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全麻过程中有效供氧和辅助呼吸的方法。方法 50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儿入手术室后在静脉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过程中,实验组经支气管镜侧孔使用KR-2型喷射呼吸机行喷射通气;对照组经支气管镜侧孔吹入5L/min氧气。记录术中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在术中各时点SpO2均维持在95%以上,有5例患儿手术过程中SpO2降至85%以下而暂停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4例在手术过程中SpO2降至85%以下而暂停手术,术后2例出现喉头水肿。手术操作时间:实验组平均为(15±2.8)min;对照组平均为(27±3.4)min,两组比较P<0.05。结论常频喷射通气较好地保证术中患儿的氧合,对机体生理干扰小,并发症少,是婴幼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给氧和辅助呼吸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插管全麻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是否更值得临床推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90例食管异物患者在插管全麻与表麻下食管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全麻组40例,表麻组50例,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全麻组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17.5%,表麻组发生并发症34例,发生率为68.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χ2=22.8,P<0.01),全麻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经食管镜行食管异物取出术,进镜操作简便,患者无抵抗,发生食管穿孔、牙齿脱落等并发症少,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83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科治疗的420例呼吸道异物的处理过程。结果3岁以下婴幼儿365例,约占87%;误诊27例,约占6.43%;420例(99.05%)在全麻或表麻下经直接喉镜、气管镜成功取出,2例死亡、2例脑轻瘫。结论全麻下支气管镜检及异物取出术安全,手术成功率高。对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术前正确快速判断,术中需做好应变准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惠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手术顺利,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应尽早取出,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手段.周到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护理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做好出院指导是防止再发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总结危重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完整的12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表麻下手术119例,全麻下手术5例,均成功取出异物,自行咳出异物4例。结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可避免延误病情,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在表麻下行硬质支气管镜的检查及取异物术是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9.
丙泊酚全麻加高频正压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将20例小儿气管异物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采用γ-羟基丁酸钠(γ组)和丙泊酚(P组)进行麻醉,并均辅助高频喷射通气。结果两组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丙泊酚全麻方法诱导迅速、平稳,术后清醒时间及SPO2P组均明显优于γ组(P〈0.01)。结论丙泊酚全麻加高频正压喷射通气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的异物和支气管的灌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69例植物性的气管支气管的异物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异物,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予以支气管的灌洗,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8%低于研究组94.4%,且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7.3%高于研究组8.3%,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由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植物性异物和支气管灌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探讨针对该类患儿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因支气管异物需行异物取出术婴幼儿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3例,实施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和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术中保留患儿自主呼吸;B组23例,施行氯胺酮、异丙酚、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术中打断患儿自主呼吸并予人工通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统计两组病例的置镜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麻醉、手术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置镜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确保有效通气的前提下,维库溴铵、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方式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缩短麻醉、手术及苏醒时间,提高置镜满意率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是一种针对该类患儿的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下HOPKINS潜窥镜与带钳潜窥镜套管在疑难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全身麻醉下,对10例疑难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采用电视监视下HOPKINS潜窥镜与带钳潜窥镜套管实施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结果 10例中有9例一次成功取出,术后无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1例失败,转胸外科实施开胸手术顺利取出。结论与普通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相比,该手术方法具有可在明视下操作,提高了疑难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精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便于教学和资料的保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通气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气管异物患儿,采用肌松全麻下经手控喷射及支气管镜侧孔联合通气完成手术。结果 56例气管异物取出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患儿氧饱和均在95%以上,无呛咳、屏气,术后无发生喉水肿、喉痉挛、舌后坠等并发症。结论联合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为术者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使手术过程中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4.
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高频通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其对于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对2001-2008年治疗的小儿气管异物22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取出异物,无一例因窒息而循环衰竭或者被迫终止手术。结论高频通气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其他传统通气方式不能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0月某院接收待查的支气管异物患儿共76例为研究对象,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将支气管中异物取出,观察其气管插管置入、钳取异物以及气管插管拔出时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及心率(HR)等指标情况,同时记录下异物种类、异物位置,成功取出率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儿在气管插管置入、钳取异物以及气管插管拔出时的P_(ET)CO_2、SpO_2及HR差异不显著(P0.05);76例患儿的成功取出率为97.34%;7例患儿术中和术后出现并发症,但程度轻微,主要是低氧血症,经积极处理后均恢复,无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支气管异物的成功率较高,且能维持患儿的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较少,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6.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徽 《淮海医药》2003,21(1):43-43
目的 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2 0 0 0年采用高频射呼吸机供氧 ,氯胺酮 -异丙酚复合麻醉实施 8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病例资料。结果  76例顺利取出异物 ,4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本组麻醉处理不仅具有镇静、肌松作用 ,且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 ,适用于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对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支纤镜组),并和高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到2009年8月30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患者(硬镜组)比较。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气管异物症状均缓解,无其他不适反应,镜硬组少数患者出现其他症状。结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治疗效果明显,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术前咳出2例,全麻或表麻下顺利取出异物73例,术后并发心衰1例.结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快速准确的诊断、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经胃镜异物取出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6年-2013年我院对18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施行胃镜下异物取出术190次,成功181例(95.26%)、5例放弃;其中有1例先后取3次,2例先后取2次;98例次选择在丙泊酚麻醉下进行。我们将丙泊酚麻醉下的98例次设为无痛组-A组,其余92例设为对照组-B组,除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依从性、舒适度等基本项目外,着重对两组患者异物取出难易度,上消化道易损伤度,以及患者和操纵者对取出过程的主客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无痛组(A组)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呛咳、恶心呕吐、躁动、憋气等不良反应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操作难以忍受和不舒适的感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时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气管插管。结论丙泊酚麻醉下经内镜直视下取异物简便、安全、便宜有效,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可以使操作者从容不迫地进行操作,应作为上消化道取异物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学南  万里 《贵州医药》2002,26(9):804-804
我院采用小管径塑胶导尿管置入气管内高频喷射通气改进供氧的麻醉方法 ,在既不能气管插管 ,又要保证自主呼吸畅通的情况下 ,用支气管钳夹取出小儿右支气管异物 1例 ,使手术获得成功 ,报道如下。患儿男性 ,4岁 ,体重 1 5kg。因圆珠笔头套坠入气管内一天入院。查呼吸急促 ,30bpm ,面唇轻度紫绀 ,呛咳 ,三凹征明显 ,病情危重 ,SPO2 未测。X线透视见患儿右支气管存留一圆锥形异物。在门诊放射科临时配备电动吸引器、氧气、高频喷射呼吸机、简易呼吸器、面罩、小儿导尿管 ,在急救药品具备条件下 ,术前肌注阿托品 0 2 5mg、苯巴比妥钠 30mg。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