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2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食管次全切除并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2月于我科行食管次全切除,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21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70例,女47例,年龄36—78岁,平均(56.7±7.2)岁;上段食管癌55例,中段食管癌111例,下段食管癌51例;病变长度〈3.0cm者52例,3.1—5.0cm者98例,5.0cm以上者67例;术后病理报告:鳞状细胞癌205例,鳞腺癌7例,腺癌5例。结果202例(93.09%)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62/217),但经及时处理均顺利恢复。本组病例中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13%、22.58%。食管切缘均无肿瘤残留。随访6个月至5年,死亡23例,其中26例已经存活5年。吻合口肿瘤复发3例。结论采用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必要的、可行的,可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肿瘤复发,有利于转移淋巴结的清扫,特别适合食管中上段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通过防治,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826例,其中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52例(开放组),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21例(腔镜组),比较全腔镜与开放手术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中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疗效分析。开放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上明显长于腔镜组,而在淋巴结清扫个数、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个数,明显少于腔镜组,心肺并发症、吻合口瘘明显多于腹腔组。全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只是手术方式的改变,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然后改平卧位,腹腔镜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总手术时间270~400 min,平均338 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70 mL。共清扫淋巴结185枚,平均每例7.4枚;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3 d。1例因奇静脉破裂中转开胸。术后并发症:1例因吻合口漏伴胸腔感染死亡,胃排空障碍1例,乳糜胸1例,声音嘶哑2例。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行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72例,手术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经右胸游离胸段食管及肿瘤,并清扫纵隔淋巴结,上腹部正中小切口非气腹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胃的游离、清扫腹腔内淋巴结及管状胃成型,左颈部切口完成胃食管吻合术。结果全组72例均经胸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食管癌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4.5 h,其中胸腔镜游离平均时间1.6 h,术中平均出血量275 m 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5个,住院时间为6~15 d,平均8.5 d。无中转开胸。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83.3%,无死亡病例。结论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腹壁小切口辅助微创根治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手术治疗食管癌8例,其中食管癌位于上段者1例,中段5例,下段2例。先左侧半俯卧位,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再取仰卧位,腹腔镜游离胃,并行胃食管左颈部吻合。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或开腹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240~400 min,术中出血120~420 ml,清扫淋巴结4~22枚,术后住院14~19 d。术后出现呼吸衰竭1例,经呼吸机辅助治疗后痊愈;声音嘶哑1例。随访2~11个月,均健康存活。结论: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彩超加CT对108例胸段食管癌进行常规术前检查,提示有下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实施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共31例。结果31例中有下颈部淋巴结转移27例(87.1%),其中胸上段癌、中段癌、下段癌的转移率分别为83.3%、92.9%和80.0%(P〉0.05),但在108例中的转移率为25.0%;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20例,转移率64.5%;术后3年生存率46.2%;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41.9%。结论彩超加CT判断下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是可行的,可将其列为胸段食管癌的常规术前检查;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手术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1月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48例行胸、腹腔镜手术者为实验组,40例行开胸、腹手术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90.0±60.3)ml,手术时间为(300.5±36.0)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1.6±2.7),住院时间为(10.8±2.5)d,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住院费用为(4.6±0.4)万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30.0±58.6)ml,手术时间为(308.6±37.0)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5±2.8),住院时间为(11.9±2.6)d,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住院费用为(3.5±0.6)万元。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出血量少,能完全达到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给予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转移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食管癌安全性、有效性确切,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2例,其中胸腹腔镜联合42例,开放手术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淋巴结清扫站数、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比较术后两组发生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乳糜胸、声音嘶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136.5±40.8ml vs 173.5±51.8ml)、术后前3天胸腔引流量(500.2±76.8ml vs 547.1±63.8ml)、术后住院天数(12.3±2.1天 vs 14.6±1.8天)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站数(5.36±0.90 vs 4.90±0.80)多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乳糜胸、声音嘶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85.7%、47.2% vs 83.9%、4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明显微创优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庆  汪斌 《广西医学》2016,(1):123-125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联合腔镜治疗的24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2例,女60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18例,中段190例,下段34例。结果本组手术除6例中转开胸或开腹手术以外,其余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10~380 min,平均280.5 min,胸腔镜时间60~130 min,腹腔镜时间40~100 min;术中出血150~420 ml,平均211.6 ml;清扫淋巴结8~42枚,平均16.5枚,其中纵隔淋巴结10.5枚,腹腔淋巴结6枚。主要术后并发症有吻合口瘘10例(4.1%),吻合口狭窄7例(2.9%),乳糜胸6例(2.5%),肺部感染48例(19.8%),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13例(5.4%),心律失常16例(6.6%),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3~33个月,15例发生转移复发,22例死亡。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安全可行,随着外科腔镜学习曲线临床经验的积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望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2月接受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或者开放手术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3例临床资料,其中微创组手术患者48例,开放组手术患者55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声音嘶哑发生率等指标微创组较开放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死亡、乳糜胸发生、腹部切开裂开、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瘘发生率等,微创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多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τ=2.281,P=0.039)。但治疗费用方面,微创组患者较开放组花费更大。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微创进行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是安全的,但是其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胸中上段食管癌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及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襄阳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其中50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48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围术期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淋巴结转移数、随访淋巴结复发率以及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指标三野清扫组与二野清扫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清扫组与二野清扫组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28.04枚vs 18.23枚)和平均阳性淋巴结数(5.52枚vs 2.25枚)比较,三野清扫组均多于二野清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6个月,其中三野清扫组48例,二野清扫组47例;随访期间三野清扫组患者的淋巴结复发率为37.5%(18/48),明显低于二野清扫组的53.2%(2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清扫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6.3%(27/48),明显高于二野清扫组的38.3%(1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中上段食管癌行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该术式下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肿物75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肿物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肺部肿物的临床资料,电视胸腔镜(VATS)29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46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1例,经胸管中注入高渗糖或滑石粉后痊愈出院。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肿物安全、可靠,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诊断为肺癌的病例可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2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共有20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切除术,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7.6岁,食管中段癌17例,食管下段癌3例。手术采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淋巴结,开腹游离胃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1h,其中胸腔镜游离时间1.3h,术中出血量175mL,平均清扫淋巴结15.1个,其中胸部淋巴结7.5个。平均胸管置管时间2.6d,住院时间平均8.2d。1例因单肺通气不成功中转开胸,吻合口瘘1例,心率失常2例,肺部感染1例,肺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26.3%,无死亡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远期效果待随访。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VATS)下食管癌切除术的经验.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行13例VATS食管癌切除术.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1(51~65)岁.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胸中段6例,胸下段7例.pTNM分期:T1NoM0 1例,T1N1M02例,T2NoMo 3例,T2N1M0 5例,T3N1M02例.中段食管癌中,4例先在平卧位行全腔镜下胃游离,换为左侧卧位腔镜下游离食管,右侧小切口腔镜辅助下吻合;2例麻花位,腔镜下游离胃,右侧小切口腔镜下吻合.下段食管癌均右侧卧位,腔镜下游离胃和食管,左侧小切口腔镜辅助下吻合.结果本组无死亡和吻合口瘘;中转开胸3例:2例出血中转,1例腹腔粘连严重中转.1例二次开腹止血.平均手术时间4.8(3~6)h,术后平均10(8~11)d出院.结论VATS食管癌切除术是有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治疗手段,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外科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外科(VATS)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103例,行VATS治疗。97例采用标准VATS操作法,6例术中加小切口。结果手术时间25~170 min,平均5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7 d,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所有患者气胸消失,肺复张良好。术后并发症14例,包括肺持续性漏气、复张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经治愈后出院。结论VATS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及单操作孔胸腔镜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2种手术入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76例,其中单孔27例,单操作孔49例,收集并比较2种不同手术入路围手术期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淋巴结清扫数目(枚)、前3 d总引流量(ml)、胸引管留置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第3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二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胸引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与单操作孔组的前3 d引流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病例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 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部分肺部良恶性疾病安全、有效,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单操作孔胸腔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复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固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2例复发性气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 6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无大出血,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为1 h~1.5 h,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3 d~5 d,术后住院时间为5 d~10 d。本组6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复发性气胸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1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15例食管癌患者施行了联合腔镜食管癌切除。食管癌位于上段者2例,中段11例,下段者2例。术后病理分期:T1N0M04例、T2N0M02例、T2N1M03例、T3N0M04例、T3N1M02例。手术先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淋巴结,再用腹腔镜游离胃行食管胃左颈部吻合。结果除1例患者因气管膜部损伤开胸修补外,全组患者无中转手术及死亡,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和乳糜胸各1例,均保守治疗后痊愈,2例声音嘶哑。随访1~6个月,患者全部生存,无复发。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