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与痰瘀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病因病机,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痰瘀交阻、久蕴化热成毒,形成痰瘀毒相互交夹的病机,而现代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是慢性低度炎症,这是痰瘀毒病机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从毒论治病机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毒邪致病贯穿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mdrome,MS)发病的始终而成为重要的病机,MS发病的毒邪主要有痰毒、瘀毒和热毒,常形成痰、瘀、热毒相互交结的病理状态.认为机体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及其诱发的胰岛素抵抗,糖毒性、脂毒性就成了"毒邪"致病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临床的从毒论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的口臭、便秘、皮肤瘙痒、易生痈疽等类似于中医学"毒"的表现。认为"毒"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从"毒"分型论治,可分为脾胃气虚、湿毒内蕴证,火毒伤阴、阴虚阳亢证,气滞血瘀、痰毒流注证,脾肾两虚、瘀毒阻络证。解毒同时调脏腑、和气血,并且临床上立法、选方、用药还应根据患者的表现灵活变通,不可拘泥。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心脑之间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调节与神志方面;病理也相互影响,由于心脑之间经脉相互络属,因此脑出血后心脏受到影响而出现脑心综合征也是必然的.脑出血后产生各种内毒物质如儿茶酚胺、内皮素、皮质醇、各种代谢产物,一方面引发并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另一方面作用于心脏引起脑心综合征;它们属于中风病的"毒邪"范畴,表现为痰毒、热毒、瘀毒,痰热瘀毒扰乱心神、阻滞心脉而出现脑心综合征,症状表现除出血中风的症状外,还有发热、烦躁不安、胸闷心悸、喘促痰鸣、呼吸困难,口干口臭、便秘尿赤、舌质红有瘀点瘀斑、舌苔黄腻或黄燥、脉滑、脉涩或结代.心脏检查表现出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以及病理及超微结构方面有异常改变.其治疗应针对痰热瘀毒等毒性物质,并结合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机以及痰热瘀毒容易影响中焦脾胃气机而导致腑实便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以清热平肝、活血化瘀、通腑醒神为治疗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升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正常人显著增加,防治代谢综合征迫在眉睫。本文探讨影响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认为痰瘀互结是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关键,痰瘀贯穿于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是代谢综合征各症候群的重要病理因素。临床注重从痰瘀论治,疗效显著。为从中医角度了解痰瘀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大鼠痰瘀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72只,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和痰瘀型代谢综合征组,每组24只,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代谢综合征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痰瘀型代谢综合征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实验周期为16周,分别在4、8、16周进行主动脉积分评价及主动脉病理检测。结果:主动脉评分比较:在4、8、16周时,与对照组比较,非痰瘀组和痰瘀组主动脉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16周时,与非痰瘀组相比,痰瘀组主动脉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病理:在16周时:痰瘀组内膜下可见散在泡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度增生,其间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脂质沉积,中弹力纤维增粗,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非痰瘀组:大鼠主动脉内膜轻度增厚,小面积斑块,主动脉内膜下可见少量泡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聚集。结论:内膜泡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及脂质沉积情况,在痰瘀型代谢综合征组明显高于非痰瘀型代谢综合征组,提示痰瘀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瘀致毒与中风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致毒"。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从而引起颅脑痰瘀交结;痰饮致毒、瘀血致毒、痰瘀互结致毒致使毒邪痹阻脑内;痰瘀毒邪引起中风。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从痰瘀方面论治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结果:"痰瘀"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理因素。结论:痰瘀是贯穿代谢综合征主要证候的中心病理因素,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痰瘀互结证与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等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痰瘀互结证在代谢综合征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为中医辨证代谢综合征寻找客观依据。方法:共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54例,根据辨证分为痰瘀互结型(25例)和非痰瘀互结型(29例)两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RP、TNF-α、血脂等,分析上述指标与MS痰瘀互结辨证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血清胰岛素、CRP、TNF-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代谢综合征患者两组比较,痰瘀互结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CRP、HOMA-IR均高于非痰瘀互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FIns、HOMA-IR、CRP、TNF-α、TG之间有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关节炎性反应,常伴高尿酸血症.此外,痛风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存在密切联系,它们共同存在、相互作用,加重疾病的进展,增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中医痰瘀毒虚与痛风的发生高度相关.痰瘀毒促进痛风炎症病变的形成,加速痛风对心、脑、肾的损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痛风肾、机体亏虚的发生.探讨痰瘀毒虚与痛风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干预痛风、预防靶器官损伤,进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急性期与痰瘀火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出血与瘀血、痰水、火热、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火毒论治脑出血 ,一要依据脑出血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瘀血、痰水、瘀热、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方用药 ;二是注意脑出血始终以气阴虚为本 ,痰瘀火毒为标 ,治疗应急则治其标 ,以提高急性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岳桂华  何劲松  庞伦祥 《环球中医药》2010,3(4):261-263,266
高血压病发病与络病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本文从“风毒”、“热毒”、“湿毒”方面探讨了“毒”与高血压关系及解毒对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探讨了血瘀与高血压的关系及活血对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探讨了气虚、肾虚与高血压的关系及补气补肾对高血压治疗的意义。解毒、活血、补气应为中医治疗高血压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历代中医学家对痰邪的论述和现代医学对“痰”的机制认识,从分析脏腑功能失调而生痰入手,阐述疾邪对银屑病发病的影响,认为痰邪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和病机变化,并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出银屑病“从痰论治”的观点,并具体探讨不同脏腑的辨证论治,尤其强调化痰软坚在斑块型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可作为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的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和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54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142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制定中医证候观察表采集中医四诊信息。结果:代谢综合征组的MoCA总分、注意力、抽象能力明显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其余各项无统计学差异。代谢综合征组分数与MoCA的得分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17,P=0.04。代谢综合征组痰、血瘀最为多见,且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1),非代谢综合征组以阴虚、血虚最为多见。两组的病位均主要涉及肾、肝,其次为脾、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代谢综合征增加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风险。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多有痰湿瘀血停滞。  相似文献   

15.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是老年人的常见危重病,病死率高。本文主要对其中医学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候,虚、毒、痰、瘀贯穿始终。其中"虚"为发病基础,"毒"是重要发病因素,"痰"、"瘀"为重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MODSE的发生是"痰"、"毒"、"瘀"、"虚"4种致病因素交互错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中医文献中有关毒邪、邪毒的论述颇多,但其概念模糊。笔者认为毒邪与邪毒是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病因概念。毒邪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侵入人体后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外感邪气,是引起多种毒症性外感疾病的直接病因。邪毒是毒邪所含有的毒素或邪气在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病理产物,是染病后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罪魁祸首。凡是毒邪均含有邪毒,而一般邪气并不一定含有邪毒。对毒邪与邪毒作出明确界定,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冠心病“易损血液”浊毒证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方法 随机将120例冠心病“易损血液”浊毒证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方,水煎600 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CRP和FIB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CRP和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但在改善心电图方面,与对照组作用相近(P>0.05).结论 化浊解毒方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浊毒证患者,改善“易损血液”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邻近正常胃黏膜组织P16、p21、c-met蛋白表达与“瘀毒”证、非“瘀毒”证相关性。[方法]按流行病学调查与“以方测证”方法,将65例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分为“瘀毒”证与非“瘀毒”证组,使用活血解毒方(刺猬皮12g,丹参20g,红花、黄连、蚤休各9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5g).1剂/d。水煎100-150mL,3次/d,口服。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胃黏膜组P16、p21、c-met蛋白表达。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P21、p16、c-met蛋白表达瘀毒组军高于非瘀毒组(P〈0.05)。使用活血解毒方治疗后P21、c-met蛋白表达两组均有降低(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16两组均有升高(P〈0.05)瘀毒组高于非瘀毒(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可改变P16、p21、c-met蛋白表达,P16、p21、c-met蛋白表达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瘀毒”证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相关性失眠和抑郁症不伴失眠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观察,探索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并分析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组患者100例和抑郁症不伴失眠患者50例,自拟中医证候要素观察表,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证候要素特点,统计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失眠形式特点,并进一步观察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间是否存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主要的中医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气滞"、"火热"、"阴虚"、"血虚"、"痰证"(发生均大于50%)。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要素"阴虚"对比时存在明显差异(P〈0.01)。经相关性检验提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早醒"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患者较其他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阴虚"表现。抑郁症相关性失眠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失眠形式中早醒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鼻咽癌初诊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鼻咽癌2008年TNM分期方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30例鼻咽癌初诊患者进行TNM分期,并参照中医证型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火毒困结型主要集中在I期和Ⅱ期。占65.63%(21/32),痰浊结聚型主要集中在Ⅲ期和Ⅳ期,占83.33%(10/1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凝结型Ⅲ期和Ⅳ期占77.78%(14/18),与火毒困结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虚毒滞型Ⅲ期和Ⅳ期占81.58%(31/38),与火毒团结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毒困结型、气血凝结型与正虚毒滞型Ⅲ期和Ⅳ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痰浊结聚型主要集中在Ⅲ期占50.00%(9/18),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的关系密切,随着TNM分期的分级增加,其证型亦呈现“火毒困结型一气血凝结型一正虚毒滞型或痰浊结聚型”总的演变趋势。火毒团结型和气血凝结型的预后明显好于正虚毒滞型和痰浊结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