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部疼痛发生原因及预防办法。方法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资料齐全的20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结果 30例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原因髋臼软骨磨损14例、假体无菌性松动8例、术后亚急性或慢性感染3例、股骨矩保留不当3例、原因未明确2例。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髋部疼痛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住院治疗的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各47例,并比较两组疼痛、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组远期临床疗效优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显著.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远期临床效果优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3.
高龄患者5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患者手术出院后,负重时无疼痛,髋关节各方向活动正常,行走有力。经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评定,优37例,良13例,差4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9d,下床时间为6d。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有效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措施,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手术顺利完成,并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4.
杨兴桃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96-19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危险因素,进而推论脱位发生的原因。方法:对50例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随访资料总结归纳。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患者中较多存在高龄、术中操作失误、行为习惯不良等因素。结论:年龄偏大和手术操作失误等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重要危险因素,良好的护理和术中精细的操作是预防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沈阳七三九医院手术室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采用VAS评分表对对患者术后1 d的疼痛进行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利用手术方法将人体已发生病变的髋关节的股骨头及髋臼以人工的髋关节假体取而代之,从而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但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尤为重要[1].现将我院骨科收治并成功完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例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总结如下. 1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1.1 坠积性肺炎老年患者术后因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恐惧疼痛拒绝频繁改变体位,呼吸系统功能减弱,且急性创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是术后并发症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炎及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已经成为一种恢复髋关节功能和解除疼痛的主要治疗手段,康复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我科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干预,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2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 29例患者均获成功,其中已重返社会或从事家务劳动26例,因年老体弱者生活可自理3例,全部患者髋关节活动自如,疼痛和跛行消失;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精心正确的护理,不但提高了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还对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率及发生术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32例,对发生术后脱位与未脱位患者各项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及手术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10例发生术后脱位,术后脱位发生率为31.25%;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股骨假体类型、是否缝合外旋肌群、股骨头直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脱位组与未脱位组在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股骨偏距、是否伴有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小转子至泪滴连线垂直距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和是否伴有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是导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神经或肌肉系统疾病是导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脱位的主要原因,鉴于此,临床上对于年龄较大且合并肌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要加强临床干预和术后预防,以降低术后人工股骨头脱位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利用手术方法将人体已发生病变的髋关节的股骨头及髋臼以人工的髋关节假体取而代之,从而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但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尤为重要[1]。2010年9月-2011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行THR患者38例,对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所收治的3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的手术配合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手术配合和术后的临床护理,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度过围手术期,术后肢体功能均良好恢复。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护理人员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有助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顺利实施,术后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缪世昌 《河北医药》2012,34(16):2450-2451
目的 探讨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空心钠内固定组),在术前及术后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手术患者2年的再手术率.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空心钉内固定组(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空心钉内固定组(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再手术1例,再手术率为1.92%,而空心钉内固定组再手术6例,再手术率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再手术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发生脱位与未发生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 218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中,21例患者发生了术后脱位情况.年龄≥65岁,BMI≥28,假体类型为单极人工股骨头,手术入路选择后外侧入路,手术过程中未进行关节囊重建及术后功能锻炼不恰当等因素均可增加患者发生术后脱位的危险性.结论 患者的年龄、肥胖,手术过程中假体类型的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的功能锻炼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术后脱位的发生.因此,在行股骨头置换术时我们要根据以上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尽量确保每一步的准确性,从而使手术更加成功.  相似文献   

14.
刘红  赵丽 《哈尔滨医药》2011,31(3):236-237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方法 对58例老年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手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护理.结果 58例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康复治愈出院.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精心正确的护理不但提高了手术疗效,预防了并发症,还对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2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学  李明  李冬梅 《淮海医药》2002,20(5):405-406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防治措施及经验总结。方法 对1983年5月-2000年5月我院骨科施行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发生并发症260例,占52%,后均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好转或痊愈。结论 避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关键在于术前仔细阅片,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充分骨牵引及人工假体型号正确选择,正规细致的手术操作,避免广泛软组织剥离,术中保留完整的股骨矩及掌握好假体的前倾角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失败的翻修原因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全髋关节假体对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严重功能障碍的人工髋关节施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结果:术中均发现假体周围有不同厚度的界膜组织存在,同时有不同程度的骨溶解和骨丢失;平均随访4.7年,术后康复顺利,1例术后感染,经过多次清创灌流术后感染未能控制,反复发作,功能欠佳,其余病人疗效满意.结论:翻修原因主要与假体松动、下沉.髋臼磨损,髋臼软骨切取不彻底,臼窝太浅,植入假体时存有血迹,假体置人角度错误,术后感染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严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措施。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症患,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复杂,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的成功与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2例,辅以围术期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80岁以上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疗效.方法对80~94岁,条件许可的36例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股骨颈新鲜骨折16例,股骨颈陈旧骨折11例,内固定术后不愈合或移位的7例,置换术后翻修的2例.结果随访1~5年,疗效评定优良率为83.3%.观察可见,新鲜骨折明显优于陈旧骨折,陈旧性骨折明显优于内固定术后及置换术后翻修.结论决定手术指征的因素并不是高龄,而是患者体质和伴随疾病的情况.术前、术后有效地控制伴随疾病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8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如果条件允许,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首选.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保存关节囊,并牢固缝合,对患者术后髋关节的稳定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将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研究组,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优良率为87.5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15.26±3.41)pg/mL,白介素-1(IL-1)水平为(3.26±0.81)pg/m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中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下肢静脉血栓4例,切口感染3例,髋部疼痛2例,关节脱位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炎性反应改善更为明显,并发症更少,具有更好远期疗效,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1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手术前、中、后护理的经验及教训,精心做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对于获得满意疗效至关重要。认真做好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精心做好术中护理、周密做好术后护理是获得手术良效、减少并发症的3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