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108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记录每位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住ICU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臂肌围、氮、电解质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结果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其他营养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在住ICU时间和对营养耐受性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在营养支持天数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而肠外营养组易并发血气胸和心衰加重。结论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应尽早给予肠内或尽早由肠外营养过渡为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尽早脱机、拔管,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于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进行治疗的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2 w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20例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前后血清中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及并发症例次、病死率、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两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例次、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病死率等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输液泵持续滴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输液泵持续匀速输注,对照组使用50 ml注射器分次推注肠内营养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其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滴注肠内营养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护理工作,减少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值得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用于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清蛋白等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该院ICU收治的10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延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营养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营养状况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CD3+、CD4/CD8、NK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抑制其机体内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肠内营养腹泻、误吸、呕吐、腹胀和胃潴留等不耐受症状总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耐受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早期肠内营养状况,预防肠胃功能不耐受等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有无差异。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3例)和早期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对照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N组早期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营养,TPN组早期行静脉高糖氨基酸治疗,对照组早期未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1、2、3周后比较三组总胆红素、WBC、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于出院时比较感染并发症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时,EN组及TPN组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3周时.EN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N组及TPN组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N组更优,但TPN组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EN组及对照组,尤其是较高龄人群。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不同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采用留置胃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组和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组,观测患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变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等.结果 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1周时均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术后12d时治疗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留置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74例ICU重症患者根据营养方式不同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治疗和相应的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37例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及相应的肠内营养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蛋白(67.27±3.04)g/L,血清白蛋白(39.14±3.03)g/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1.21±2.89)g/L和(33.47±2.9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提高ICU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136例,按入科时间顺序分为标准组和分级组各68例,标准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耐受性干预措施,分级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措施,比较2组肠内营养耐受性指标、营养指标及预后指标。结果 分级组不耐受症状和不耐受病例数均低于标准组,耐受率高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超声检查股直肌横截面积、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均高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mNutric评分及目标热量达标时间低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营养状况及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术前肠内营养对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62例胃底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将62例胃底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组31例,术前开始口服能全力,术后治疗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量体质量,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并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均有免疫功能降低,对照组2例出现切口液化感染,治疗组无切口液化感染,体质量减轻比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颅脑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医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实验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和免疫状态,记录2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7 d后CD_3~+、CD_4~+、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能够改善ICU颅脑损伤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修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8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6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该监测系统对其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住院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4/CD_8)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APACHAⅡ评分、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IL-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_4~+、CD_4/CD_8、IgG、IgM、IgA水平均显著升高,ET、DAO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升高及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NK细胞活性、IL-2浓度及IL-2分泌细胞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升高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患者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留置胃管、禁食、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8d后分别抽空腹血检测2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护理指标。采用r检验及t检验。结果术后8d,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总蛋白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8d观察组的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观察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增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方法 将6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留置胃管、禁食、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8d后分别抽空腹血检测2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护理指标.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结果 术后8d,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总蛋白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8d观察组的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观察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增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免疫功能及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和脑内营养支持序贯治疗,直至能经口进食.两组均于脑内营养治疗第1d、7d、15 d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内毒素、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变化,采用血常规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记录各组患者治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统计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30 d死亡率.结果(1)营养治疗第15 d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内毒素、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较营养治疗第1d显著下降(P<0.01),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较营养治疗第1d显著升高(P<0.01),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营养治疗第7d、15 d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均较营养治疗第1d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均较营养治疗第1d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P<0.01),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显著降低炎症反应和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肠内外营养结合的临床应用意义及合理性。方法危重颅脑损伤病人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9例,行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结合支持14 d;对照组27例,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14 d。于治疗1、7、14 d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4 d时观察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糖、血红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5.068~87.65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结论重度颅脑损伤EN和PN结合应用,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治愈率、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为4例肾移植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术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2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提高,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肠内合理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