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医家对少阳证误下后的痞证治疗宜半夏泻心汤,不宜小柴胡汤的研究较多。成无己和柯琴从痞证病位的分析比较深入,小柴胡汤用于病位在半表半里之证,半夏泻心汤用于病位比半表半里更深的部位——心下。陈修园从六经病位的角度解释了痞证的原因,开阔了问题思路。方有执认为痞证的病邪是阴邪内伏,虚热上凝,因此半夏泻心汤有"清热倾痞之用"。张璐和程应旄认为痞证是由于邪气入里,内有痰饮,所以半夏泻心汤是"清热涤饮"之剂。黄元御和钱潢认为痞证是由于阴邪痞塞于心下,但黄元御认为痞塞不消会继续郁而生热,所以半夏泻心汤是"清上温下,寒热并用"之方;而钱潢认为痞证只有阴邪,半夏泻心汤方中的黄连、黄芩只起反佐作用,黄连量少姑且说得通,但黄芩的量(与干姜量同)是黄连量的三倍,理解为反佐的作用就太过牵强。徐灵胎和吕震在分析半夏泻心汤组成和用法时更倾向于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半夏泻心汤变换了两味药来治疗痞证。  相似文献   

2.
小议《伤寒论》中的和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八法”的概念,但是在该论著中“八法”已具雏形,并有具体的应用。本文试对“和法”的形成、实质、概念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捻转刺法是现代常用针刺手法之一。其萌芽于秦汉至晋隋时期,出现转针操作,转针有行气功用;成熟于唐代至元代时期,出现“捻针”一词,确定了捻转法的操作是拇指与食指将针体进行左旋与右旋的运动,明确了捻转法有补泻功用,用于痛证;发展于明代与清代时期,多用单向捻转,明确捻转法有催气的功用,用于虚实夹杂证;科学化探究于民国时期,多用往复捻转,重视捻转法对神经的刺激作用,用于神经兴奋症状,久病虚损,机能衰弱、麻痹、萎缩;现代规范化于民国以后,规定捻转操作为往复捻转,对捻转操作实施量化,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类疾病、脑部疾病、肌力障碍疾病。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衍化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红彦  刘喜平  李沛清 《中成药》2002,24(7):544-545
目的:探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衍化考及与阳旦汤的关系。方法: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主要依据,结合相关医籍文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桂枝汤类方与阳旦汤类在主治,组成,剂量,方名和方义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桂枝汤可能源于古《汤液经法》之“小阳旦汤”,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进一步探讨桂枝汤类方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与《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存在着一先后关系,即《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在先,《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在后,只有这种先后关系是真实存在的,两者有无继承关系我们不能断定。何以言此?因对《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一直存在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内经》;一是源于《汤液经法》。持源于《内经》说者必以《伤寒论》自序为本;持源于《汤液经法》必因皇甫谧《甲乙经》而成说。然《伤寒论》自序有真伪之辩,《汤液经法》踪迹难寻,谁是谁非,真假难断。  相似文献   

6.
李欣红 《河南中医》2013,33(3):339-340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病机理多样,笔者运用中医理论,认为此病的发生部位和胆经经络相合,与胆火上炎,经气不利,枢机不运相关,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成功治愈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1例.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和法内涵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法的运用始于仲景 ,然至成无己作《伤寒明理论》,小柴胡汤主和解始成为定论。成氏说 :“伤寒邪气在表者 ,以渍形以为汗 ,邪气在里者 ,必荡涤以为利 ,其于不外不内 ,半表半里 ,既非发汗之所宜 ,又非吐下之所对 ,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按照成氏的说法 ,小柴胡汤主和解是因为少阳属半表半里 ,既不宜发汗 ,又不宜吐下 ,只能和解。笔者认为半表半里之说概念模糊 ,近年关于少阳病位之争即源于此。本文以“少阳主枢”的观点重新认识少阳生理病理 ,并从和解少阳的主方小柴胡汤入手 ,从而归纳出和法的内涵为调和少阳枢机 ,略…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的和法是其突出贡献,在《伤寒论》中和法的用方有许多,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能外解太阳,内治太阴;和解表里的小柴胡汤能和解少阳,调理气机;调和肝脾的四逆散能疏畅气机,调和气血;调和寒热的半夏泻心汤能辛开苦泄,和胃除痞;调和虚实的乌梅丸能调肝安胃,和合阴阳。各种和法方剂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文中就仲景和法之五种用方的临床应用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霍炳杰 《河北中医》2012,34(2):222-222
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名方,高等教育中医药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第6版中将半夏泻心汤病机解释为寒热夹杂痞不仅有热邪,还兼有寒邪,寒热错杂导致脾胃气机升降逆乱,因此需要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调整气机[¨,符合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中论半夏泻心汤治疗"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  相似文献   

10.
痞满是中医脾胃科常见疾病,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痞满所描述的是堵塞、不通、沉闷,按压时触感柔软而又没有产生疼痛感的一种状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不舒。西医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肠道功能紊乱、慢性胃炎等问题与痞满类似。中医治疗痞满以调和脾胃为主。和法为中医经典《医学心悟》八法之一,经过历代医家的拓展,和法可理解为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用于由半表半里、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病机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旨在使人体内在的平衡得到恢复,激发人体自身的抗邪功能,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虚实平衡、表里相和、疾病治愈的目的,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山西省中医药大学博士李霞总结长期临床实践,运用和法治疗痞满收效甚佳。文章通过3则临床案例介绍李霞运用和法治疗痞满,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朱步先 《中医杂志》2006,47(12):949-950
业师朱则如先生是江苏泰州名医,上世纪60年代,我有幸获其亲炙,耳濡目染,获益良多。先生精研典籍,于《伤寒论》致力尤深,擅用小柴胡汤,有“柴胡先生”之美誉。爰就见闻所及,略述其心法一二。  相似文献   

12.
喘证食疗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喘证迁延难愈,累及肺肾,防治尤为重要。中医食疗对于喘证的防治有着明显优势。《黄帝内经》奠定了喘证食疗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诸多医学实践,丰富了喘证食疗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仲景提出欲补血肉有情之体,须用血肉有情之品的理论,为后世医家对喘证的食疗用药开拓了思路。隋唐之际,喘证的食疗达到了兴盛时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最早提出食疗为先的原则,即治病首先以饮食治疗,饮食治疗不成,再以药物治疗,强调把饮食治疗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3.
高媛  马迁 《中医药学报》2001,29(3):72-74
《黄帝内经太素》为唐初杨上善所撰著。在此书中 ,杨氏首将《灵枢》、《素问》按内容分类进行类编 ,并加以注释与考证 ,共三十卷。《太素》从成书 ,辗转流传至今一千多年 ,已成为《内经》学术研究领域中具重要意义的著作之一。有关《太素》的考证 ,以钱超尘先生《内经语言研究》所述最为信实 ,循而习之 ,现仅从《太素》撰写时代方面加以总结。  根据考证 ,杨上善撰《太素》当在唐初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 (公元 666年 )以后 ,至高宗卒年弘道元年 (公元 683年 )此段时间内。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1 “太子文学”职官考杨上…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为少阳病之主方,其原方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苦味最薄,能疏少阳之郁滞。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胸腹蕴热以除烦渴,柴芩合用,可解半表半里之邪;生姜,半夏调理胃气,  相似文献   

15.
任灵贤 《河北中医》2011,33(3):388-390,403
小柴胡汤是经方中一重要方剂,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笔者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及《黄帝内经》原文,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16.
吕黎明 《光明中医》2010,25(6):930-931
中医外感热病厥证的理论渊源基于《内经》,《伤寒论》创新和发展了厥证的证治,温病更是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厥证独特的证治理论。溯源探流,有利于用寒温合一理论指导厥证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溃疡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疗效虽然肯定,但复发率高,可达35%左右.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临床运用广泛,疗效显著.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62例消化道溃疡,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证由虚、寒、热三证组成.虚主要为脾胃运化水湿能力减弱,气属阳,脾气虚,则脾阳不足,寒从内生,形成中焦虚寒证.肠道菌群紊乱,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则细胞因缺乏能量致功能受损,表现为脾气虚.另外,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减少,影响肠道消化、吸收、代谢功能,导致脾胃功能低下.热证是半夏泻心汤证最明显特征,其形成机制是肠道...  相似文献   

19.
从历代医家的论述、方证分析、临床案例、实验研究等方面对《伤寒论》中明确要求"去滓再煎"的7首方剂进行论述,探讨中药特殊煎煮方法的重要性,提出中药煎煮方法应该"将规范化与特殊化紧密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伤寒论》汤方中所用芍药进行本草学研究,使其名实相符,以利后学者研读和对“经方”的继承、研究、开发和利用。方法:对历代中医药文献,从植物形态学及赤芍、白芍的实际药性功能与主治疾病相适应和协调。结果:汤方中芍药古今有别。结论:《伤寒论》汤方中所用芍药应为现今之赤芍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