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舱康复治疗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在HBO治疗每个环节给予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多元化的护理关怀,营造安全、舒心的诊疗环境。结果 人文关怀的实施满足老年性脑梗病人患病后的需求,病人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治疗。结论 人文关怀在高压氧舱治疗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康复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 2 0 0 0年起 ,我们应用小剂量马普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5 0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5 0例 ,男 3 2例 ,女 18例 ;年龄 49~ 82岁 ,其中 60岁以下 18例 ,60岁以上 3 2例 ;脑出血 29例 ,脑梗死 2 1例。1 2 临床表现 诊断符合ICD 10抑郁症诊断标准。 5 0例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睡眠障碍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而过分担心、自我封闭、生活悲观、消极等症状。1 3 治疗方法1 3 1 一般治疗 :根据脑出血或脑梗死给予相应治疗 ,同时给予神经细胞保护剂、活血化瘀中成药等基础治疗。1 3 2 抗抑郁药 :…  相似文献   

3.
应用护理程序对脑梗死病人实施系统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强脑梗死病人战胜疾病信心,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45例脑梗死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并与未接受系统健康教育的45例脑梗死病人在有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日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应用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组病人有关脑梗死知识掌握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对脑梗死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战胜疾病信心,对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仅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宣教;试验组要求至少1位家属陪同参与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提高12%。结论全程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家属的照护水平及配合程度,并以此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GM132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40例,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加用GM1外,两组治疗基本相同。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NDS评分及AD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DS评分和AD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GM1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预后,降低病人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IL-1β(白介素1β)、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在急性脑梗死病程不同时期的浓度变化规律,分析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急性发病症状不超过24h的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连续动态血清中IL-1β、TNF-α、在病程不同时期的浓度变化,结合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探明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中IL-1β、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最初24h内的IL-1β浓度与第3~5天、7~10天神经功能缺失显著相关。IL-1β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IL-1β浓度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相关,发病后24h内的血清浓度可提示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作为监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标记物。本试验支持血清标记物诊断急性脑梗死,方便神经科医生据此迅速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作出诊断,指导治疗,并对以后的干预治疗设计出更佳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症状虽轻 ,后果严重 ,它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据统计约有 2 5 %~ 40 %的病人在 5年内将发展成为脑梗死而威胁病人生命。做好TIA病人的健康教育 ,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预防 ,积极治疗 ,延缓或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我们通过对 2 0 0 3 -0 1~ 2 0 0 4-0 73 9例TIA病人的健康教育 ,效果显著 ,总结如下。1 疾病知识教育TIA病人因医学知识缺乏 ,容易在症状轻微时忽视 ,病情进展后才去治疗 ,有时甚至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发展成为脑梗死。因此…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恢复期是指急性期后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的过程。该期患者有其特定的护理特点 ,需要护理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1 临床资料自 1990年 1月到 1996年 1月 ,我院共收治中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到恢复期 6 80例 ,其中男 46 0例 ,女 2 2 0例 ,年龄 5 6~84岁 ,平均 6 7岁。平均住院天数 5 8天。2 体会我们通过对以上 6 80例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 ,总结于下 :2 1 脑梗死病人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这种疾病起病突然 ,病人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残废人 ,日常生活需要特别照顾 ,情绪特…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给病人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1]。常规的一般性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欠佳,不能够很好的阻止脑梗死的发展。因此,针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理特点,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及致残率[2]。本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8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78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病人运动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语言改善明显,肌力恢复良好,意识状态好转;1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变;1例患者出现脑出血。结论由于强调早期,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及配合,经导管介入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再发性脑梗死患者预防疾病复发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 我科护理人员对79例再发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预防疾病复发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再发性脑梗死患者对预防疾病复发的措施(正规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认知程度差或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脑梗死再发率增高.结论 对再发性脑梗死患者有必要进行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达到减少再患病目的 .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偏瘫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由于忽视早期康复,脑梗死的致残率很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我院近年对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确诊为脑梗死患者符合19%年中华医学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专题会议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治疗组叨例,男18冽,女12例,年龄48岁一月岁,平均年龄用.3岁;康复组35例,男对例,女15例,年龄43岁一68岁,平均年龄58.4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意识、智能、肢体瘫痪情况,伴发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3例脑梗死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和2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GF、sICAM-1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清HGF、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轻、中、重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在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清HGF、sICAM-1水平升高,推测H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参与脑梗死后脑损伤的修复,sICAM-1作为炎症/免疫因子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血清GHF、sICAM-1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原因,如治疗不及时致死致残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我院应用第三代溶栓药物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再通率高,但在溶栓治疗时易出现出血和再灌注损伤,所以,溶栓后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14-01-2015-12溶栓治疗的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意识状态改变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方法 :通过对 16例急性再发性脑梗死意识状态改变的病人进行研究 ,分析其病变部位与意识状态改变的关系 ,评价其中西医治疗效果。结果 :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的意识状态改变的患者的梗塞总体积、梗塞部位 (是否接近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及其通路 )与意识状态改变关系密切 ;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意识状态改变的程度越深 ,死亡率就越高 ,预后就越差 ,而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相对好些。结论 :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意识状态改变与梗塞的总体积和部位关系密切 ;中西医结合对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一组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体温是我们观测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体温观测及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体温改变和预后有重要相关性,对病人进行体温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7.
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建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学者报道约有1/3脑梗死幸存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再次发病率高,其愈后更差.我院于2008-02~2008-10应用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患肢疼痛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对50例脑梗死患肢疼痛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不同部位进行对照治疗。结果: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使用止痛剂治疗效果不好,而根据疼痛部位、性质、特点进行不同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脑血管病近几年逐渐增多,而脑梗死病人出现患肢剧痛影响功能恢复的亦明显增多。经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对不同年龄的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09~2004-05收治的124例急性动脉性脑梗死病人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不同剂量尿激酶,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年龄病人的疗效影响。结果不同年龄、不同剂量、不同时间溶栓治疗14d后疗效评定无显著差异。结论以中等剂量尿激酶在脑梗死发病后6~24h内溶栓治疗,仍有较好效果,年龄不应成为溶栓治疗的禁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患肢疼痛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对50例脑梗死患者患肢疼痛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不同部位进行对照治疗。结果: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使用止痛剂治疗效果不好,而根据疼痛部位、性质、特点进行不同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脑血管病近几年逐渐增多,而脑梗死病人出现患肢剧痛影响功能恢复的亦明显增多。经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