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胡可芹  蒋晓莲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48-1550
目的分析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对四川省四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毕业实习10~12个月的本科生415名进行调查,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总平均分为72.86±4.53分;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实习医院"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总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本科护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多数为合格水平,没有一个学生为优秀。对于本科护生来讲,实习医院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选择好的实习医院和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提高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学校本科护生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为加强护理本科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对四川省4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毕业实习1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所学校护生临床决策能力不同,最高得分(94.06±5.09)分,最低得分(89.01±5.68)分,学校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省部属重点大学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高于普通院校护生,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现状.方法 利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调查四川省4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毕业实习10~12个月的本科生415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总平均分为(72.86±4.53)分;各维度得分率以确定目标能力最高,评价反馈能力最低;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合格率为99.52%,良好占4.82%,及格占94.70%,不合格占0.48%.结论 四川省本科护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多数为合格水平,但尚未达到优秀.  相似文献   

4.
尹钰  胡可芹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81-82,87
目的 了解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情况.方法 使用自设的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问卷调查415名四川省4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结果 本科护生总临床决策能力(287.37±32.52)分;4年制本科护生临床护理决策能力评分(295.32±29.76)分;5年制本科护生临床护理决策能力评分(282.6...  相似文献   

5.
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80名四年制护理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前1周、实习3个月和6个月后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本科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不同,实习6个月后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较实习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6个月后护生对临床教师在伦理道德概念和伦理道德行为的伦理带教满意度较实习3个月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不同,在临床带教中应强化正面影响,教会护生正确应对负面影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伦理教学,以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四川省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与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关系。方法利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中文版)和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调查四川省四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毕业实习10~12个月的本科生。结果四川省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平均分为287.37±32.52;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总平均分为72.86±4.53;评判性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总分、确定目标、决断方案、实施决策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结论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与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呈正相关,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护理临床决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7.
员晖  李丽燕  李玉乐 《护理研究》2014,(33):4128-4130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状况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探讨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状况与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关系,为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及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护生实习前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前压力源及压力水平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对104名实习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得分为2.43分±0.51分,处于中度压力水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2.84分±0.28分,具有较为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水平;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其实习前压力水平呈负相关(r=-0.290,P0.05)。[结论]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对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水平有影响,学校和实习医院应积极培养本科护生良好的专业自我概念,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帮助其树立良好心态,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为临床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268名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5年制本科和2年制大专升本科护生。结果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在2.50分以上;大专升本科护生建立和谐关系得分较5年制本科护牛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化护理课程和调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安排护理本科生尽早接触临床,形成护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实习模式,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实习结束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生的专业情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胡忠华等所编制"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实习刚结束的120名2006级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总分(77.81±9.73)分,处于一般水平,专业情感维度得分最低,专业期望维度得分最高;男护生在专业价值观维度上得分高于女护生(P<0.05);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生专业认同高于在二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生(P<0.05);第四志愿录取的护生专业认同程度最低(P<0.05);因自己喜欢的原因而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专业认同显著高于其他原因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P<0.01).结论 实习结束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中等,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护理专业者专业认同程度最高;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程度还与性别、实习医院等级、不同录取方式有关.促进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需要社会、教师及护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预实习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常规的临床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2007级护生在常规见习和实习的基础上,安排临床预实习,即第5学期利用晨间参与病房晨间护理、交接班,利用周末参与门诊导诊,共110学时。对两组护生及带教老师进行调查,评价预实习的效果。结果2007级护生在临床预实习后,专业思想巩固、学习动机激发、综合能力提高、对医院环境和工作流程了解方面,均比2006级护生有明显提高。结论临床预实习有利于护生巩固专业思想,建立正确的护理理念,熟悉医院环境、工作流程,激发学习动机,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减轻焦虑,缩短临床实习适应期,为保证毕业实习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临床能力的期望及实际临床能力,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97名带教教师和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专业毕业生临床能力的期望;并以自评和他评方式,评价132名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实际临床能力。结果用人单位对本科生和大专生临床能力的期望排序一致,前3位的均为职业心理素质、临床处置能力和临床管理能力,而对临床教学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的期望最低;对本科生临床处置能力、护理沟通能力、临床科研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的期望高于大专生(P<0.05);本科生和大专生的实际临床能力均低于用人单位的期望(P<0.01)。结论护理专业毕业生实际临床能力尚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应加大对其职业心理素质和临床处置能力的培养,并体现出本科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为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护理信息能力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of Nursing Informatics Competencies Scale,SANICS)对湖南省4所院校的1 09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为(70.19±15.82)分,处于中等水平以下,不同年级、计算机等级、临床实习经历、学习过护理学信息相关课程及接触护理信息系统经历的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临床信息角色、护理信息态度、计算机技能的应用及无线设备技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制订与学生和临床需求相对接的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方案,促进我国护理信息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护理本科带教教师与学生对实习计划的认知,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分析护理教师对5所医学院校护理本科实习计划的认知,找出不同之处作为问卷设计的基础,对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0名带教教师和20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实习计划2个主题10个项目中,有6个项目的得分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4个项目的得分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教师和学生对实习计划的认知并不完全相同,护理院校可将结果与现行的护理实习计划进行对照,从提高学生能力出发,制订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指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地方院校护生在军队医院实习初期的社交焦虑状况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有效地实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自我意识修订量表的社交焦虑分量表和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2家军队医院的109名地方院校实习护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与心理适应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社交焦虑平均分为(9.34±3.02)分;实习前接受过如何适应军队医院生活与工作心理辅导的护生与未接受心理辅导的护生间社交焦虑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社交焦虑得分与护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呈负相关(r=-0.33,P<0.01).结论 地方院校护生在军队医院实习初期存在社交焦虑,是否接受心理辅导以及心理适应能力状况是影响护生社交焦虑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帮助护生积极应对,增强其自信心,缓解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建立学生导师制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质量。方法选取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选择讲师以上的专业临床护理教师作为导师,将循证护理引入实习教学,导师负责本科生的课题研究,采用新式“全程考试”模式,加强临床实习的管理。结果此方法激发了护理本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结论在护理本科生实习中实行导师制可以普遍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山东省本科护理院校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对实习护生最多的1所山东省本科院校附属医院355名带教老师进行调查.结果 带教老师教学能力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问卷中点分(P<0.01);按均分高低各维度排列依次为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技能、教学基本素质;带教老师能力主要受年龄和职称因素影响.结论医院在选择带教老师可以从年龄和职称两方面考虑,选择热爱护理工作,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水平,愿意从事教学工作的高年资带教老师.  相似文献   

17.
两种学制和教学模式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两种学制和教学模式护理本科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为我国四年制护理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95名2006届四年制和五年制护理本科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并收集了50名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实践、操作3个方面素质的19项评价标准。结果①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自评综合评价值为(87.64±6.11)分,他评综合评价值为(92.60±3.48)分。②护生的思想素质、实践素质、操作素质综合评价值均〉85分,自评与他评结果呈正相关(r=0.22-0.48.P〈0.01)。③在他评结果中,四年制护生的思想素质总分高于五年制护生(P〈0.05),操作素质总分低于五年制护生(R〈0.01)。结论①两种学制和教学模式护理本科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结果完全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②四年制教学更注重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但需加强护理操作技能。③四年制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是比较科学、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