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临床治疗中,根据病情需要吸氧,一般常采用一次性面罩给氧或一次性鼻导管给氧两种方式.但气管切开患者鼻导管头端插入一次性气管套管内时,易使患者不舒适甚至影响自主呼吸;当患者翻身、叩背、咳嗽、躁动等鼻导管易脱出.为此,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对气管切开患者吸氧导管及其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多人氧舱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气管切开昏迷患者给予人工鼻吸氧,观察人工鼻吸氧方式对舱内氧浓度、理论通风换气量和实际压缩空气使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8/2005-08暨南大学第一、二临床医学院高压氧科收治的行高压氧治疗的4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另选择44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清醒患者,两类患者在年龄、原发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本实验操作过程均为常规临床技术操作,遵循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都被告知实验目的并同意参加。①高压氧治疗方案:0.20MPa,30min×2 10min,1次/d,10d/疗程,间歇吸氧。②高压氧吸氧方式:按国标要求440例清醒患者采用常规面罩和呼吸回路连接吸氧。而4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采用如下吸氧方式:人工鼻吸氧(20例):将人工鼻置于人工气道外接口和吸排氧回路的“Y”型管之间,连接时动作轻柔,检查人工鼻连接的密封。护理人员用手轻扶人工鼻,防止人工鼻重力压迫、刺激气管;局部面罩一级供氧吸氧(10例):将面罩罩于气管切开外套管处,局部一级持续供氧、舱内排氧。传统头盔吸氧(10例):一级持续供氧、氧舱内排氧。舱内吸氧休息阶段,摘除带有“Y”型管的吸氧回路,人工鼻保留在气管外套管上;其他吸氧方式完全移开吸氧回路,停止吸氧和一级供氧,直接呼吸舱内压缩空气。③分组:每舱吸氧总人数均为12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与常规面罩吸氧患者同舱治疗,分为4组:人工鼻 常规面罩吸氧组:人工鼻吸氧患者2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0例;局部面罩 常规面罩吸氧组:局部面罩一级供氧吸氧患者1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1例;传统头盔 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吸氧患者1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1例;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2例。④随机选取每组10个舱次的氧浓度记录和与之相应的压缩空气使用量,观察各组高压氧治疗过程氧舱内氧浓度、氧舱内理论通风换气量和实际压缩空气使用量的变化。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行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的LSD检验。结果:①各组氧舱内氧浓度的变化:人工鼻 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舱内平均氧浓度分别为(21.98±0.26)%和(21.95±0.22)%,均小于国标规定界限23%,两组比较基本相似(P>0.05)。局部面罩 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 常规面罩吸氧组舱内平均氧浓度分别为(24.82±0.31)%和(25.12±0.41)%,均大于国标规定界限23%,两组比较基本相似(P>0.05)。②各组氧舱内氧浓度监测图的变化:人工鼻 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氧舱内氧浓度虽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至吸氧结束时舱内氧浓度最高值分别为22.1%和21.9%,均低于23%,两组舱内氧浓度曲线相同。局部面罩 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 常规面罩吸氧组随吸氧时间的延长氧舱内氧浓度明显增高,至吸氧结束时分别达到23.8%和24.1%,均超过23%,两组舱内氧浓度曲线相同。③各组高压氧治疗压缩空气实际用气量及理论通气量的比较:人工鼻 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高压氧治疗压缩空气实际用气量及理论通气量均明显少于局部面罩 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 常规面罩吸氧组(P<0.01)。结论: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在多人舱内使用人工鼻吸氧,氧舱内氧浓度<国标规定界限23%,且高压氧治疗期间理论通风量和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少。不仅保证了高压氧治疗的安全,同时节省了高压氧的成本消耗。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患者两种不同吸氧方式的比较和护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吸氧时吸氧管的污染、肺部感染率及气管套管堵塞率等问题的方法。方法 采用气管切开人工鼻吸氧与吸氧管吸氧进行血气分析、气管套管堵塞、肺部感染三方面比较。结果 采用气管切开人工鼻吸氧组与吸氧管吸氧组比较 ,血气分析 ,P >0 0 5 ,无统计学意义 ;气管套管堵塞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意义 ;肺部感染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人工鼻吸氧不仅解决了气道湿化、加温的问题 ,降低感染率及气管套管的堵塞 ,还大大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气道连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管切开患者在空气加压舱中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采用双路供氧法吸氧,即一路经口鼻面罩一级给氧,另一路经气管套管接管一级给氧。本院高压氧舱室利用自制波纹管,解决了气管套管与呼吸三通阀的连接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龙颖  谢小梅  涂超群  钟敏珍  黄琴凤  易治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30-133,i0008
目的:在多人氧舱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气管切开昏迷患者给予人工鼻吸氧,观察人工鼻吸氧方式对舱内氧浓度.理论通风换气量和实际压缩空气使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0-08/2005-08暨南大学第一、二临床医学院高压氧科收治的行高压氧治疗的4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另选择44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清醒患者,两类患者在年龄、原发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本实验操作过程均为常规临床技术操作,遵循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都被告知实验目的并同意参加。①高压氧治疗方案:0.20MPa,30min&;#215;2+10min,1次/d,10d/疗程,间歇吸氧。②高压氧吸氧方式:按国标要求440例清醒患者采用常规面罩和呼吸回路连接吸氧。而4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采用如下吸氧方式:人工鼻吸氧(20例):将人工鼻置于人工气道外接口和吸排氧回路的“Y”型管之间,连接时动作轻柔,检查人工鼻连接的密封。护理人员用手轻扶人工鼻,防止人工鼻重力压迫、刺激气管;局部面罩一级供氧吸氧(10例):将面罩罩于气管切开外套管处,局部一级持续供氧、舱内排氧。传统头盔吸氧(10例):一级持续供氧、氧舱内排氧。舱内吸氧休息阶段,摘除带有“Y”型管的吸氧回路,人工鼻保留在气管外套管上;其他吸氧方式完全移开吸氧回路。停止吸氧和一级供氧,直接呼吸舱内压缩空气。③分组:每舱吸氧总人数均为12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与常规面罩吸氧患者同舱治疗,分为4组:人工鼻+常规面罩吸氧组:人工鼻吸氧患者2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0例;局部面罩+常规面罩吸氧组:局部面罩一级供氧吸氧患者1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1例;传统头盔+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吸氧患者1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1例;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2例。④随机选取每组10个舱次的氧浓度记录和与之相应的压缩空气使用量,观察各组高压氧治疗过程氧舱内氧浓度、氧舱内理论通风换气量和实际压缩空气使用量的变化。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行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的LSD检验。 结果:①各组氧舱内氧浓度的变化:人工鼻+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舱内平均氧浓度分别为(21.98&;#177;0.26)%和(21.95&;#177;0.22)%,均小于国标规定界限23%,两组比较基本相似(P〉0.05)。局部面罩+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常规面罩吸氧组舱内平均氧浓度分别为(24.82&;#177;0.31)%和(25.12&;#177;0.41)%,均大于国标规定界限23%,两组比较基本相似(P〉0.05)。②各组氧舱内氧浓度监测图的变化:人工鼻+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氧舱内氧浓度虽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至吸氧结束时舱内氧浓度最高值分别为22.1%和21.9%,均低于23%,两组舱内氧浓度曲线相同。局部面罩+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常规面罩吸氧组随吸氧时间的延长氧舱内氧浓度明显增高,至吸氧结束时分别达到23.8%和24.1%,均超过23%,两组舱内氧浓度曲线相同。③各组高压氧治疗压缩空气实际用气量及理论通气量的比较:人工鼻+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高压氧治疗压缩空气实际用气量及理论通气量均明显少于局部面罩+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常规面罩吸氧组(P〈0.01)。 结论: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在多人舱内使用人工鼻吸氧,氧舱内氧浓度〈国标规定界限23%,且高压氧治疗期间理论通风量和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少。不仅保证了高压氧治疗的安全,同时节省了高压氧的成本消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的最佳吸氧方式。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0月64例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气管切开吸氧面罩+医用雾化器进行吸氧,对照组采用气管切开套管内导管进行吸氧。观察两组患者在吸氧效果、痰液黏稠度、气管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拔管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给氧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氧后15,30,60 min时患者的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给氧前、给氧后24 h的痰液粘稠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氧后48 h的痰液粘稠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气管切口及肺部感染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气管切开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吸氧面罩+医用雾化器的吸氧为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的最佳吸氧方式。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病人使用微雾喷雾面罩给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气管切开病人的给氧效果、缩短气管套管的带管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由美国哈德森呼吸监护器材公司生产的带有延长管道和雾化面罩的成人微雾喷雾器代替鼻导管法于气管切开处雾化吸氧,比较两组在吸氧效果、拔管时间上的差异。结果采用成人微雾喷雾器雾化吸氧的效果明显优于鼻导管法吸氧,P<0.01,前者的拔管时间较后者提前48.68±10.63 h,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微雾喷雾器予气管切开处雾化吸氧能明显提高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并能有效缩短病人的带管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吸氧面罩在微量泵湿化和鼻导管给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不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生命体征稳定的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采用吸氧面罩加微量泵湿化和鼻导管给氧,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湿化和鼻导管给氧,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和痰痂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氧面罩微量泵湿化鼻导管给氧优于传统的微量泵湿化和鼻导管给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我们常需为气管切开患者将吸氧管末端放入气管套管中吸氧,一般患者常用的单腔或双腔吸氧管管腔直径太大,影响患者正常呼吸,也影响吸痰管的正常插入。另外,因为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暴露在外容易发生感染,为预防感染,放入气管套管内的吸氧管需每天更换,如果使用一次性吸氧管,患者的花费就相应增高。下面介绍一种头皮针管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我们常需为气管切开患者将吸氧管末端放入气管套管中吸氧,一般患者常用的单腔或双腔吸氧管管腔直径太大,影响患者正常呼吸,也影响吸痰管的正常插入.另外,因为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暴露在外容易发生感染,为预防感染,放入气管套管内的吸氧管需每天更换,如果使用一次性吸氧管,患者的花费就相应增高.下面介绍一种头皮针管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氧疗中实施不同给氧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脑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鼻导管组、人工鼻组、面罩组各20例,分别实施鼻导管吸氧、人工鼻吸氧及面罩法吸氧。观察3组患者氧疗前、氧疗1 h、氧疗24 h时的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Ⅲ度)以及并发症(肺部感染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吸氧1 h、吸氧24 h时的血氧饱和度均比吸氧前有显著提高(P0.05),但面罩组提高幅度显著更高(P0.05);鼻导管组与面罩组吸氧1 h、吸氧24 h时的痰液黏稠(Ⅲ度)率相比吸氧前显著下降(P0.05),优于人工鼻组(P0.05);面罩组与人工鼻组的肺部感染与切口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鼻导管组(P0.05)。结论面罩吸氧应用在脑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有良好效果,不仅可快速平稳改善血氧饱和度,而且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以及肺部感染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切面罩型雾化器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在气管切开术后采用传统吸氧方法即气管套管内用氧管给氧;观察组32例在气管切开术后使用气切面罩型雾化器连接中心供氧装置给氧,比较两组患者吸氧后24小时的经皮氧饱和度(Sp O2)数值、发生无效供氧的次数和痰痂例数。结果:观察组吸氧后24小时的Sp O2明显高于对照组[(97.53±0.83)%vs(95.13±0.74)%,P0.05],观察组发生无效供氧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2次vs 245次,P0.01),观察组发生痰痂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次vs 13次,P0.01)。结论 :气切面罩型雾化器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氧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套管内氧管吸氧法,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氧气导管的制作与选择。方法 分别采用改良后的双鼻腔悬挂式吸氧管,或头皮针,或输液器,或8号硅胶管与吸氧管连接制成的组合吸氧管予气管切开病人吸氧。结果 选用8号硅胶管与吸氧管制成的组合吸氧管最为适宜。结论使用8号硅胶管制成的组合吸氧管给气管切开病人吸氧可以减小吸氧管从套管内脱出的概率,不会损伤气管黏膜。导致出血,还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刘洁  吴跃春  林婧 《全科护理》2014,(26):2496-2496
高压氧治疗是指将病人处于高气压的密闭氧舱内,通过佩戴吸氧面罩呼吸高浓度氧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气管切开的病人在高压氧舱内接收治疗,不能按常规佩戴面罩吸氧,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吸氧方式。使用常规吸氧面罩吸氧时,病人呼吸道及肺在氧舱内受到高浓度氧的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多易呛咳,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影响病人缺氧状态的恢复。为满足治疗需要,采用Ⅰ级供氧(封闭式连续供氧)时,供氧压力大,易使氧气从面罩缝隙漏出致舱内氧浓度升高,为了能使气管切开插管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高压氧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间,确保舱内治疗的安全,笔者将自制高压氧吸氧用具应用于气管切开病人,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三种给氧方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巍  俞小玲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1044-1045
气管切开术后给氧方式较多,有传统的鼻导管吸氧、人工鼻给氧等方法。为探讨气管切开术后较合适的给氧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鼻导管法、人工鼻法、氧气面罩法三种不同给氧方式,对神经外科73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3种给氧方法对病人痰液粘稠度、脉氧饱和度、气管切门处并发症、肺部感染均有一定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肖越英  赵京莲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40-1741
目的探讨不同的吸氧方式获得同样效果的氧流量,寻找吸氧量效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正常人群及严重烧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采用鼻管吸氧、鼻塞吸氧、面罩吸氧等不同的吸氧方式,以不同时间点(休克期、术前、术后)、不断改变供氧流量的方法,监测各种氧疗效果的客观指标,描记曲线,获得不同吸氧方式的量效曲线。结果获得不同吸氧方式流量等效曲线,以及各种状况的适用吸氧方式:(1)在小流量给氧时,三种给氧方式氧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加大氧流量时,鼻塞效果更佳;(2)氧流量改变时,三种给氧方式氧疗效果响应速度依次为鼻塞吸氧〉面罩吸氧〉鼻管吸氧;(3)从舒适度、依从性上看,面罩吸氧〉鼻塞吸氧〉鼻管吸氧;(4)中等氧流量时,吸氧者感觉最为舒适,氧疗效果随流量增加而增强;(5)应用鼻塞吸氧,当流量为2~4L/min时,约等效于鼻管吸氧、面罩吸氧4~6L/min时的氧疗效果;(6)应用鼻塞吸氧,当流量为较大值时,可获得最佳氧疗效果;(7)当患者出现过度通气和低二氧化碳分压时,需应用面罩给氧,此时对比鼻塞给氧应加大氧流量,以达到满意疗效。结论经过监测获得了不同吸氧方式的量效曲线,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治疗中,往往根据病情需要吸氧,一般常采用一次性鼻塞给氧或一次性鼻导管给氧两种方式。但在吸氧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清醒病人反映吸氧时鼻腔不适,有的甚至拒绝吸氧;昏迷病人痰易堵塞鼻导管头端,气管切开病人鼻导管头端插入一次性气管套管内时,随着病人翻身、叩背、咳嗽、躁动等情况,鼻导管易脱出。这两种情况均影响氧气的有效吸人,影响病人的氧疗效果,延缓病情康复。特别是在脑外科病区经常会出现上述不良情况。为此,我科护理人员不断摸索实践,对气管切开病人吸氧导管及其固定方法进行改进。通过34例病人的试用,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病人吸氧罩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中,有一部分要做治疗性气管切开及预防性气管切开。以往我们采用10号导尿管或用头皮针改用的吸氧管给病人吸氧,发现有以下缺点:①氧气管直接放入气管内套管内,易使呼吸道粘膜干燥,不利于痰液稀释及咳出。②当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易将吸氧管咳出。③若用较粗的吸氧管,则部分堵塞了气管内套管,影响二氧化碳的呼出及吸痰。为了保证气管切开病人有效地吸入氧气,我们制作了吸氧罩,现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图1)用一塑料口杯,在其顶部用剪刀挖一小孔,在口杯两侧挖2~3个小孔,将吸氧管自顶部插入,口杯底部扣在气管切开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内吸氧管固定方式改进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例脱机后的气管切开患者在同一班随机分为实验时间段组和对照时间段组,两时间段均采用气切套管内吸氧。对照时间段组采用传统的医用胶布将吸氧管固定在气切套管外;实验时间段组采用橡皮筋固定穿有氧气管的压脉带在气管套管外。结果实验时间段组护士重新固定氧气管的次数、每次固定氧气管的时间、接触气道内氧气管手卫生频次均低于对照时间段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气管内吸氧管的固定方式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院内感染的接触传播,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0.
传统ICU的给氧方式是采用鼻导管给氧,或是气管切开套管处导管给氧,但此种方法使给氧导管容易脱出,且易被污染.为此,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院采用高射流雾化面罩给氧代替鼻导管给氧,并观察其在ICU中的临床效果,发现其能有效湿化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吸氧效果,降低肺部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