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4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使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SQ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98,P〈0.01);应对方式问卷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5;t=5.38,P〈0.01),“自责、回避”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t=3.58,P〈0.05),而“幻想、合理化”因子分则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2.39,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应对技巧,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观察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其中干预组下降趋势更明显[SAS得分:(26.78±6.45)分比(52.98±6.78)分;SDS得分:(16.56±7.98)分比(38.16±4.3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3,10.30;P〈0.01)。干预组SAS得分为(26.78-4-6.45)分,对照组为(38.35±6.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P〈0.01);干预组SDS得分为(16.56±7.98)分,对照组为(23.01±5.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1)。结论通过认知、心理、行为等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首次化疗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首次化疗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干预组躯体化量表评分为(2.35±0.65)分,精神病性量表评分为(2.05±0.49)分,与对照组评分(2.24±0.49),(2.19±0.3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0.76;P〉0.05);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量表评分为(1.67±0.53)分,精神病性(1747±0.38)分,均低于对照组(1.98±0.54),(1.95±0.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2.31;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躯体化、精神疴I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2.38;P〈0.05);干预前两组SCL-90其他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CL-90其他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SCL-90其他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CL-90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和消除首次化疗患者对化疗产生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提高患者的化疗耐受性,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2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和8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对两组患者各调查评定1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疗效评分实验组(11.02±4.25)与对照组(14.18±5.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总指数实验组(8.65±1.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2±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偏头痛的负性情绪,缓解偏头痛症状,减少复发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姑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及家属实施同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8例胰腺癌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干预组对患者及家属行同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对姑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及家属同期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17±2.41)分比(14.46±1.25)分,t=-7.750,P〈0.01];干预组在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方面优于对照组[(61.79±7.40)分比(51.08±4.94)分,t=5.894,P〈0.01]。对照组干预后家庭内支持得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而干预组干预后家庭内支持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姑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及家属地同期行护理干预切实可行,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痛介入诊治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绪及年龄、文化程度和疾病种类对焦虑程度的影响,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105例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并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疾病种类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介入诊治患者的得分较国内常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其得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介入种类患者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支架术和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水平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结论患者在接受介入诊治前处于较高的焦虑水平.商必垂拂行系统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伴抑郁情绪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9周的音乐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析音乐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及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为23.33%,SDS得分为(35.60±5.62)分,均低于对照组83.33%,(42.87±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0,t=-3.8;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以指导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SAS评分高于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2±10.77)比(29.78±10.07)分,t=11.127,P〈0.01],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对方式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面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8±3.88)比(19.48±3.81)分,t=2.046,P〈0.05];回避、屈服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大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应对方式不良。帮助他们克服负性情绪,改变应对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入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90人作为研究组,选取配偶无精神疾病的95例已婚人士作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分析两组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在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矛盾性、独立性和道德宗教观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性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掌握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家属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尽快进行正规治疗,早日战胜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神经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综合性干预措施在神经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48例神经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药物治疗加综合性干预措施)各2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减分率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神经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愈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探讨COPD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需求。方法访问COPD患者108例及癌症患者50例。采用晚期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uality-of-Lif Concerns in the End-of-Life Questionnaire,QOLC-E)作评估。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QOL分数。结果COPD患者的基本活动程度及操作活动程度均明显低于癌症患者(t=-6.2,-4.7,P均<0.01)。而在QOLC-E的8个分类中,COPD患者在“身体不适”、“负面情绪”及“存在困扰”得分均比癌症患者低,但是“生活价值”一类却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晚期COPD患者及晚期癌症患者有相近的生存质量关注,但关注面各有不同。一方面意味临终关怀应扩展至晚期COPD患者,另一方面也显示COPD患者的诉求与晚期癌症患者不尽相同,故在发展有关服务的同时,要考虑COPD患者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姑息性心理干预对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姑息性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RS)]和癌性爆发痛发生情况,评价两组干预后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OMS量表中愤怒-敌意(AH)、迷惑-混乱(CB)、抑郁-沮丧(DD)、疲乏-迟钝(FI)、紧张-焦虑(TA)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精力-活力(VA)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癌性爆发痛人均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姑息性心理干预能改善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短期正念行为训练对髋部骨折固定术后老年患者心境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 例髋部骨折固定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行为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5 周后,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OMS、SF-36 各维度以及MA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正念水平,POMS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行为训练可改善髋部骨折固定术后老年患者心境情绪状态,提高骨折术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疗程3mo,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研究组心理干预前除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它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定,两组治疗前各因子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因子分显著上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所得到情感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调动社会、家庭、医护人员给予情感支持,对患者所得到情感支持和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入院时生活质量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生活质量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患者生活质量与其得到的情感支持呈正相关.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临终关怀对癌症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对癌症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3月~2004年9月已病理确诊的60例临终癌症病人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例,临终关怀的对象为病人和家属,除常规对病人进行护理以外,还对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27例,临终关怀的对象为病人,只对病人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除环境领域(P>0.05)外,试验组总的生活质量得分(P<0.001)、生理领域(P<0.001)、心理领域(P<0.005)、社会领域(P<0.05)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国内常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病人家属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方面均有差异性(P<0.05)。2组病人家属总的生活质量评价和自身健康总的主观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临终关怀的对象不仅仅为病人,重要的是还要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支持,有利于家属顺利渡过居丧期,理智地复原,提高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这对于提高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临终病人家属的关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34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两组放疗期间接受低于常规强度的康复训练,每天45~60 min,每周5 天,共4 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训练,每天15 min,共4 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徒手肌力检查法(MMT)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术后1 年采用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评价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FMA评分、MMT分级和MBI 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MMT分级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MMT分级和MBI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 年后随访,KPS评分显示观察组存活人数及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有助于提高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期间患者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远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来研究心理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观察各种疾病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8例,实验组58例做常规医疗护理的同时于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50例只做常规的医疗护理。并于入院当日、手术当日、术后第3日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心理反应测试。结果住院当日实施心理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值均>0.05);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当日的焦虑、抑郁及疼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P<0.01,P<0.05,P<0.05);术后第3日,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疼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P<0.01,P<0.01,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调节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干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56例OSAHS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段的心理状况,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6个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各因子分下降,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抑郁、强迫6个因子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各因子分除人际敏感外都略下降,其中抑郁、焦虑下降明显(P<0.01或P<0.05)。SAS、HRSD测评结果显示,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该两项平均分依次递减,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应在不同时期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20.
非特异性下腰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和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费用。方法将2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及渐进性锻炼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Zung self-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量表(self-depression scale,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生活质量评估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对干预1年时两组患者与下腰痛相关的医疗服务情况及其费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间SAS和SDS评分、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费用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渐进性腰背肌、腹肌锻炼结合常规护理的综合干预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