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和解放军202医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4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病理蜡块进行分析,16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EM组),24例为原发卵巢子宫内膜样癌(NEM组),同期50例原发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为对照组。比较分析3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EM组较NEM组年轻9岁,较对照组年轻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及下腹胀痛,盆腔包块持续半年以上患者多见。NEM组主要为下腹胀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EM组5年存活率为75.0%,NEM组为62.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临床医生要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罕见的腹壁异位子宫内膜癌肉瘤变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为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0%-15%。尽管内异症为良性病变,但有一定的恶变率。一般认为,内异症恶变主要发生在卵巢,病理类型多为子宫内膜样癌或透明细胞癌,其他部位恶变或恶变的其他病理组织学类型发生较少。本文报道1例卵巢外异位内膜癌肉瘤变,并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其组织发生、诊断及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3.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恶变可能。本研究通过对卵巢EM恶变、合并EM及未合并EM的卵巢恶性肿瘤病例的分析,了解卵巢EM恶变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共362例,根据卵巢EM恶变诊断标准及病理结果,将EM恶变的17例患者分为A组,其他仅合并卵巢EM的卵巢恶性肿瘤16例患者分为B组,未合并卵巢EM的卵巢恶性肿瘤329例为C组,从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三组进行对照分析。同期在本院经手术确诊的卵巢EM患者共1 946例。结果A、B组临床症状多以腹痛为主,其次为盆腔包块;从临床分期来看,A、B组以Ⅱ期居多,分别占70.6%、56.5%,C组以Ⅲ期为多,占47.7%;从组织类型来看,A、B组多为透明细胞癌(分别为70.6%、56.2%),而C组则以浆液性腺癌(50.2%)为主。三组在一般特征、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分类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EM恶变的临床症状以腹痛为多,其次为盆腔包块,肿块直径超过9 cm,且CA125水平多在200 U/ml以上;卵巢EM恶变及卵巢恶性肿瘤合并EM病例中早期患者比例较高,具有年轻化(尤其是卵巢内异症恶变患者)的特点,且多为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卵巢EM恶变的诊断与组织病灶程度、临床分期可能有关,卵巢EM病灶恶变可能来源于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因此卵巢EM可被认为是卵巢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行为,近来不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发生率约0.7%~1.0%左右,病例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为多见,卵巢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肠道、盆腔、阴道直肠膈、阴道外阴、剖宫产疤痕及会阴切口、膀胱、腹股沟、脐部、胸膜、输尿管等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组织学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与透明细胞癌居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卵巢癌相比早期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是指组织学上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密切相关,并可能由EMs恶变而来,以卵巢透明细胞癌及卵巢内膜样癌为主要病理类型的一类上皮性卵巢癌。EAOC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研究显示,EMs尤其是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EM)与EAOC有共同分子遗传学改变,提示以上病变共享相同的分子致病途径。本文基于国内外临床及基础研究,重点针对EAOC的发病机制、EMs恶变生物学标志物及其易感人群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以总结,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行为,近来不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报道。子宫膜异位症恶变的发生率约0.7%--1.0%左右,病例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为多见,卵巢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肠道、盆腔、阴道直肠膈、阴道外阴、剖宫产疤痕及会阴切口、膀胱、腹股沟、脐部、胸膜、输尿管等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组织学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与透明细胞癌居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卵巢癌相比早期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所致卵巢癌,尤其是是否由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恶变而来的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方法:纳入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理检查确诊的有随访资料(术后随访时间2~89月)的EMT恶变者所致原发性卵巢癌患者49例为EMT恶变组,其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混合性腺癌;另选择非EMT恶变所致卵巢癌并与EMT恶变者具有相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癌患者188例为非EMT恶变组,比较两组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征。结果:1与非EMT恶变组比较,EMT恶变组在40岁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大、CA125更多表现为正常而非升高、FIGO分期早期病例比例更多、透明细胞癌及子宫内膜样腺癌这两种病理类型的比例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预后分析:EMT恶变所致透明细胞癌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非EMT恶变所致透明细胞癌(P=0.010),是否由EMT恶变对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混合性腺癌的预后影响不确切(P0.05)。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EMT恶变、手术满意度及FIGO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MT恶变所致卵巢癌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MT恶变是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EMT恶变患者年龄相对较年轻、FIGO分期相对较早,尤其对透明细胞癌而言,EMT恶变的患者可能拥有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子宫内膜癌罕见, 考虑其由异位到输尿管的子宫内膜发生恶变形成, 而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发生率仅为1%左右。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收治的1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中分化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诊疗过程, 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 进一步探讨本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结局。  相似文献   

9.
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EMs)是具有恶变潜能的癌前病变,其组织学特征是异位的子宫内膜样腺体伴细胞或结构的明显异型。AEMs与卵巢癌关系密切,特别是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研究表明,AEMs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上出现分子遗传学异常,但其确切的恶变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多见于卵巢,发生于卵巢以外组织者仅占1/4,而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者迄今文献报道仅6例。Sampson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癌变的三项标准:紧靠肿瘤有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组织;未发现全身其它部位原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组织学表明肿瘤可能起源于异位子宫内膜。本文作者报告1例完全符合Sampson标准的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例,供临床诊治中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EMs)是具有恶变潜能的癌前病变,其组织学特征是异位的子宫内膜样腺体伴细胞或结构的明显异型.AEMs与卵巢癌关系密切,特别是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研究表明,AEMs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上出现分子遗传学异常,但其确切的恶变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恶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周围平滑肌呈不同程度增生的一种良性病变,是一种发生在子宫肌壁内的特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发生,其表现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类似,并且有一定比例的异位子宫内膜发生组织学改变,成为癌瘤。1发病率1925年,Sampson首次报道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病例,随后国内外相关报道相继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率,国内报道为1.5%,国外报道为0.7%~1.0%。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约占69.1%,包括性腺外病灶的恶变,其次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1985-200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手术切除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标本30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在正常子宫内膜均为阳性表达,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染色强度和范围较正常子宫内膜弱(0.77±0.08对1.59±0.12,P<0.05);而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另q为0.55±0.08对1.59±0.12,0.55±0.08对0.77±0.08,P<0.05),且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及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有关;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蛋白表达越少.结论 PTEN蛋白失活可能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向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且检测glEN蛋白表达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和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与腹膜黏附过程的特征。方法:将EM和非EM患者的子宫内膜与腹膜自身及交叉接种共培养后,用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EM患者和非EM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和腹膜组织的特征。结果:患者和正常对照来源的子宫内膜与腹膜之间的黏附过程在黏附发生的时间和组织学检查中无明显区别。透射电镜检查表明,EM患者来源的子宫内膜表现出代谢活跃的特征。结论:子宫内膜和腹膜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异位内膜能够很快与腹膜黏附。EM和非EM患者的黏附过程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卵巢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atypical endometriosis,aEM)指异位于卵巢的子宫内膜腺体呈异型性,其组织学呈现出“交界性”或“过渡状态”,属于癌前病变。卵巢aEM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ndometriosis associated ovarian cancer,EAO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严重程度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使该疾病在临床上容易漏诊。现就卵巢aEM恶变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希望提高临床医师对卵巢aEM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伴有子宫内膜异常的盆腔子宫内膜样癌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有子宫内膜异常的盆腔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9 例子宫内膜样癌(包括8 例卵巢与1 例阔韧带子宫内膜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40% 的盆腔子宫内膜样癌伴有子宫内膜异常,其中半数内膜病变为癌。子宫内膜与卵巢同时合并癌者在子宫内膜癌中占6.1% 。双癌病人平均年龄较单癌年轻,且更常见异常阴道出血。多数盆腔子宫内膜样癌为部分实性或以实性为主。肿瘤中的纤维性间质显著。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常伴子宫内膜异常,其中半数为同时或单独发生的卵巢与子宫内膜双原发癌。双原发癌组的临床表现与单癌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多发生在子宫和卵巢。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腹壁而形成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少部分EMs可向恶性转化,约80%的EMs相关恶性肿瘤局限于卵巢,而20%发现于性腺外部位,其中AWE恶变的病例较罕见。报告1例肿瘤体积较大的AWE恶变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等,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AWE恶变患者,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Ren F  Wang DB  Li T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11):822-825
目的 通过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恶变患者的恶变组织、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中SPOCK2基因的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的表观失活在卵巢内异症恶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内异症恶变患者22例的病理石蜡标本为恶变组(包括11例卵巢内膜样癌、8例透明细胞癌、2例浆液性囊腺癌及1例黏液性囊腺癌),以同期22例单纯卵巢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病理石蜡标本(内异症组)及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的病理石蜡标本(对照组)为对照.通过显微切割技术分别获取恶变组患者的恶变组织22份,癌旁异位内膜组织15份及在位内膜组织10份;内异症组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22份及在位内膜组织17份;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6份.通过亚硫酸盐修饰后酶切技术检测各组织中SPOCK2基因甲基化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SPOCK2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SPOCK2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SPOCK2基因甲基化情况:恶变组患者的恶变组织中,SPOCK2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45%(10/22),显著高于癌旁异位内膜组织(1/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组患者的癌旁内异症组织中SPOCK2基因甲基化发生率(1/15)与内异症组患者的异位内膜(5%,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POCK2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恶变组患者的恶变组织中SPOCK2基因蛋白表达缺失率为44%(11/22),显著高于恶变组患者癌旁异位内膜组织的2/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变组患者癌旁异位内膜组织中SPOCK2基因蛋白表达缺失率(2/15)与内异症组异位内膜(5%,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位内膜组织中SOPCK2基因的蛋白表达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OCK2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缺失的关系:SPOCK2基因异常甲基化能够导致其蛋白表达缺失( 20/22,P<0.05).结论 SPOCK2基因的表观失活与卵巢内异症恶变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卵巢癌病例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210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中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发生率为11.9%,其中内膜样癌12例,透明细胞癌6例,黏液性4例,浆液性2例,其他类型1例。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关系密切,内膜异位症病灶恶变可能是这两型卵巢癌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侵润、反复出血,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等相应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直肠隔深部结节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其他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他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发生在盆腔以外,理论上可发生在人体各个部位。可细分为四类:I类:消化道的EM;U类:泌尿道EM;L类:胸腔EM;O类:腹腔外EM(腹壁、会阴、腹股沟、脐等)。盆腹腔外EM在发生和临床表现上都有别于盆腔内EM,了解这些不是常见疾病的特点,才可对其正确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