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采用10%的盐水冰袋冰敷在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应用。方法对210例我科收治各类疾病引起的高热患者降温进行比较,研究组106例,应用10%盐水冰袋作为物理降温用具;对照组104例,使用传统的清水冰袋作为降温用具。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2组病例冰敷后0.5h,1.5h降温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冰敷后2.5h,4.0h降温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0%的盐水冰袋冰敷具有降温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冰袋内为霜水,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酒精:水袋和普通冰袋对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将100例高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各组两小时后的降温情况。将一次性输液软包装袋浸泡消毒后,直接注入2/3量的自来水及1/3量的75%酒精,使酒精浓度成为25%,然后排出空气,放入冰箱冷冻.待结冰后取出,用布套包裹给观察组病人作头部降温。取冰数块,放在盆内,把冰砸成小块.去掉棱角.将冰块倒入冰袋1/2~2/2满,加入50~100ml水,擦干冰袋外水渍,用布套包裹给对照组病人作头部降温。结果:观察组体温下降1.6℃~2.5℃,对照组0.4℃~1.8℃。结论:25%酒精冰袋用作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0%盐水冰袋在物理降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10%盐水冰袋在物理降温中的应用.方法 按住院顺序将高热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使用10%盐水冰袋降温,对照组采用清水冰袋降温,冰袋用包布包裹放置于患者双侧腋下、腹股沟处,两组患者均在冰敷后1、2、3、4 h测量直肠温度,观察记录患者体温下降情况;将两种冰袋在室温22℃中放置4 h,观察两种冰袋温度和形态变化.结果 使用冰袋时观察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冰袋在室温22℃放置3 h,10%盐水冰袋呈霜水状,温度为-5.0℃,而清水冰袋为2℃,已融化成水.结论 用10%盐水冰袋物理降温疗效优于清水冰袋.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上会遇到许多高热患者,对其护理离不开冰袋降温,但冰袋降温过程中容易出现冰袋滑脱的现象,影响了降温的效果。为此,本科自行设计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四肢降温冰袋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0%盐水冰袋用于颅脑损伤致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186例颅脑损伤致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6例。实验组采用10%盐水冰袋行物理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胶冰袋行物理降温。对两组降温效果进行比较,并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患者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冰敷冰枕后0.5h、1h降温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冰敷冰枕后2h、3h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盐水冰敷冰袋降温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桂芝  叶芳  王英 《护理研究》2014,(35):4454-4455
<正>高热是临床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持续高热可加重脑细胞的损害,导致机体代谢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1]。局部使用冰袋是高热病人物理降温的常用方法,效果好、经济方便,但存在冰块硬度高、有棱角、凹凸不平、与体表接触面积小、不易固定等缺点。为此,寻找一种让病人感觉舒适,降温效果好的材料成为临床研究的课题。我院于2012年2月成功研制的果冻式冰袋具有柔软舒适、安全、可塑性强、降  相似文献   

7.
王桂芝  叶芳  王英 《护理研究》2014,(12):4454-4455
高热是临床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持续高热可加重脑细胞的损害,导致机体代谢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局部使用冰袋是高热病人物理降温的常用方法,效果好、经济方便,但存在冰块硬度高、有棱角、凹凸不平、与体表接触面积小、不易固定等缺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10%的盐水冰袋冰敷在体外循环术后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对124例体外循环术后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60例,应用10%的盐水冰袋作为物理降温的用具;对照组64例,使用传统的橡胶冰袋冰敷作为物理降温用具。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患者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2组病例冰枕冰敷后0.5,1.5h降温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冰枕冰敷后2.5,4.0h降温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0%的盐水冰袋冰敷具有降温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冰袋内为霜水,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安丽  马玉宏 《临床医学》1997,17(5):9-10
物理降温是发热治疗中的常用手段,尤其对造血系统疾病,不易使用解热镇痛药者。物理降温更被广泛应用。近年多提倡温湿敷降温,本文对照观察68例高热患儿分别以温湿敷与冰袋降温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8例均为住院病人,体温(腋  相似文献   

10.
高热是患者出现较多的症状之一,持续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细胞损害;高热还可导致机体代谢大大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冰袋冰敷、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  相似文献   

11.
The place of the ice pack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myasthenia grav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evaluation of ptosis, the ice pack test is a simple, quick, bedside method to ascertain whether it is of myasthenic origin, which requires no specialised medication or equipment and is free of reported adverse effects. Pooling of published studies suggests very high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likelihood ratios, but standardisation and operationalisation of the test are important. False-negative tests may occasionally occur.  相似文献   

12.
芒硝冰袋冷敷减轻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减轻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冷敷方法。方法选择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芒硝冰袋(冰霜状),对照组采用普通清水冰袋外敷。观察两组疼痛和肿胀程度、肿胀值、消肿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冷敷后1,24,48h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8,72h肿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冷敷后第2天起,两组肿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消肿率速快于对照组。结论芒硝冰袋的止血、止痛、消肿效果优于普通清水冰袋,可广泛应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3.
10%盐水冰袋冷敷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志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50-1552
目的探讨更有效地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痛的冷敷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病例标准的骨性关节炎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10%盐水冰袋外敷,对照组采用普通清水冰袋外敷。观察两组关节疼痛和肿胀程度、肿胀值、消肿率,以及两种冰袋各时间点的形态与温度。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冷敷后1 h2、4 h4、8 h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8 h、72 h肿胀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冷敷后第2天起,两组肿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冷敷后第2天起,观察组消肿率快于对照组;⑷10%盐水冰袋于第3个小时仍呈霜水状,温度为-4℃,而普通清水冰袋已呈水状,温度为2℃。结论10%盐水冰袋的降温、止痛、消肿效果优于普通清水冰袋,可广泛应用于骨性关节炎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相似文献   

14.
史黎  徐保秀 《全科护理》2014,12(2):102-103
[目的]观察10%盐水冰袋间断冷敷对膝关节镜术后减轻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对158例单侧膝关节损伤病人行关节镜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观察组病人在术后72h内给予10%盐水冰袋间断冰敷,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冰袋冷敷,观察两组病人关节肿胀、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48h,72h患膝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24h,48h,72h病人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病人行10%盐水冰袋间断冷敷治疗并结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行发热门诊病人物理降温健康宣教效果的电话随访调查,评价发热门诊物理降温宣教效果及其作用。方法选择初次到发热门诊就诊初步排除急性传染病后返回家中居家治疗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成2组,一组进行物理降温的健康宣教,指导其在药物降温的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另一组未进行物理降温的健康宣教。在病人就诊后的第4天,对两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并记录是否已经退热、返家后是否进行物理降温等问题。结果本次电话随访成功102例。其中51例接受了物理降温的健康宣教,另51例未给予物理降温的健康宣教。98.0%的人在就诊后4天内退热。回家后的最高体温为39.8℃,平均38.4℃。37.2%的人回家后应用了物理降温。61.8%的人回家后服用了退热药物。34.1%的人门诊复诊。102例中只有1例有家人发热。对二次就诊率、电话随访时的退热率、应用物理降温的种类、是否休息等指标进行比较,宣教组与未宣教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未宣教组比较,宣教组的口服退热药次数减少(0.67±0.74vs.1.69±1.68),退热所需的天数减少(2.0±0.7vs.2.45±0.94),回家后的最高体温(℃)较高(38.5±0.5vs.38.2±0.6),物理降温的使用率较高[66.7%(34/51)vs.7.8%(4/5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发热门诊病人进行门诊物理降温健康宣教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冰敷疗法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消肿和镇痛作用的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12月行关节镜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观察组术后立即给予15%乙醇冰袋,以棉垫包裹放于膝盖处冰敷,每次20 min ,每天2次,连续2 d;对照组采用清水冰袋以同样的频率及时间作冰敷,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和肿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3 d疼痛(NR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度,在术后第一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第二天,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肿胀度较对照组患者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5%乙醇冰袋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冰袋,消肿和止痛作用也优于普通清水冰袋。  相似文献   

18.
杨文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1977-1978
本文综述了物理降温应用于患儿的特点,对小儿高热常用的物理降温法进行总结,探讨临床上使用物理降温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影响降温效果的各种因素,以指导护士正确实施物理降温措施,促进发热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制颈部冰敷袋在改善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疼痛、出血及家属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入笔者医院的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20例,以2019年1月前收治的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后收治的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冰袋进行颈部冰敷,观察组采用自制颈部冰敷袋进行冰敷。 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疼痛程度、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t=16.41,P<0.01; χ2=4.90,P=0.03),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7.23,P<0.01)。 结论 自制颈部冰敷袋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的止痛、止血、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冰敷方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