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4例患者入院时均安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佩戴72 h,同时使用便携式末梢血糖仪和试纸进行每日末梢血糖监测(空腹,三餐前,夜间100),分析两种方法无症状低血糖检出情况。结果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出低血糖例数比末梢血糖监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4例患者无症状性低血糖多发生在夜间000~600,其中200~400发生率最高,达10.34%,血糖值平均为(3.30±1.14)mmol/L,最低值为2.2 mmol/L。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能及时监测无症状低血糖现象,避免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患者疗效。方法 2013年5至11月住院的36例2型糖尿病高血糖患者,给予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根据实时血糖监测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泵用量。结果 (1)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监测的血糖值与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7,P<0.01);(2)第3天的日内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有效血糖波动频率(F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漂移时间百分比(TBG≥10 mmol/L和TBG≤3.9 mmol/L)均较第1天明显下降(P<0.05);(3)第3天高血糖报警次数及持续时间较第1天明显减少(P<0.01),低血糖报警次数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低血糖报警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能实时显示血糖变化值,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达标血糖值、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均达到了控制指标,但观察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优于多点皮下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均达标,但观察组能更快更稳地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较好控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轻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中的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147例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血糖(BG)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37.23%,其中无症状低血糖60.80%(697人次),与病程呈指数曲线负相关。平均血糖(MBG)与低血糖发生率呈指数曲线负相关,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呈双曲线负相关。随着日内血糖差值逐渐增大,低血糖发生率呈等级增高。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率高,MBG控制越低、日内BG波动越大,则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越高;(2)CGMS能及时准确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相似文献   

6.
凌春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95-779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6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技术及配合动态、血糖监测等综合护理。结果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后,患者快速控制血糖及明显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胰岛素泵治疗不仅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c”治疗[即胰岛素泵(CSI!)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强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40例初诊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患者佩戴CGMS24h后置入CSII,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人的剂量;对照组采用多点式血糖监测联合常规多次胰岛素注射,根据指血结果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及22:00、2:00血糖平稳度及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的平稳度、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治疗法对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双C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60例住院接受双C治疗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患者双C治疗知识掌握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对胰岛素泵联合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强化治疗(双C治疗)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7点末梢血糖谱中不同时间点血糖值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25例,入院后监测7点末梢血糖,同步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调查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状况,根据结果分为夜间有症状低血糖组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比较两组低血糖相关指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定各指标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相关的最佳切点值。结果225例患者在CGM监测中,74例出现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32.89%;其中,34例为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占45.95%(34/74)。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空腹、晚餐后、睡前血糖均低于夜间有症状低血糖组。睡前血糖和空腹血糖预测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6.9 mmol/L和6.0 mmol/L,AUC分别为0.822和0.651。结论应警惕老年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睡前血糖<6.9 mmol/L或空腹血糖<6.0 mmol/L提示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除了监测中的心理治疗与饮食干预护理以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糖尿病患者沟通,介绍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原理与优点,使患者与医生更好地配合。做好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植入前、植入时、植入后的护理。结果使用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糖尿病2.7d可使患者血糖控制好。7例中校准错误报警2次,丢失探头报警4次,弱信号报警3次,探头错误2次,低血糖报警1次,高血糖报警1次。结论系统的护理方法的制定与执行可以使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取得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40例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组)40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MSII组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夜间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应用剂量根据监测血糖来调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控制血糖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均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的不同。结果两组降糖方案均有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的稳定性均优于MSII组(P<0.01),平均日胰岛素使用量低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血糖可更快地较稳地达到预期目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将80例需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40例,护理干预组40例。观察其控制血糖的临床效果、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坚持合理、规范应用胰岛素泵的使用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较好控制餐前、餐后血糖,但在坚持使用胰岛素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护理干预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教育管理,是提高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曾智 《华西医学》2009,(9):2317-2318
目的:比较优泌乐(赖脯胰岛素)与优泌林R(常规人胰岛素)改善餐后2 h血糖波动疗效。方法:报道本院369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结果:优泌乐治疗组餐后2 h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均显著降低,且无任何显著性不良事件或持久性低血糖发生。结论:优泌乐能够快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方便患者,顺应性好,获得患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泵与传统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与DM晚期并发症显著相关,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泵是目前对DM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DM患者38例,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疗法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68例初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周血糖及达标时间、用药量、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E)、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门冬胰岛素30三针皮下注射治疗疗效相当,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58名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分别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每日血糖波动差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在早餐及午餐后2 h的血糖控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但2组间晚餐后血糖无差异。观察组每日血糖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低血糖发生率(6.9%)低于对照组(24.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减小每日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用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式,共70例T2DM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停用预混胰岛素,启用基础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有9例(12.9%)受试者发生低血糖事件12次,均为一般性低血糖。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较预混胰岛素在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双C强化治疗模式下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 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C治疗方案,提取动态血糖监测中当天9 pm~次日6 am的血糖数值,同时记录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造成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尿白蛋白(UA)、空腹血糖、晨起皮质醇是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BMI、FCP、UA与2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生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与年龄、病程、BMI、FCP、UA有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o highlight the pharmacology, clinical data,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for the use of insulin detemir, a new long-acting insulin analog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DATA SOURCES: Published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studies of insulin detemir,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studies and reviews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NCLUSIONS: Insulin therapy, if titrated appropriately, is the most physiological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lowering blood glucose and may help preserve beta-cel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sulin detemir, in comparative clinical trials, has been shown to provide effective glycemic control and a consistent blood glucose-lowering response for up to 24 h, a decreased incidence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and less weight gain than other basal insulin formulation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Insulin therapy is often met with resistance from both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because of concerns about its effectiveness, hypoglycemia, injections, and weight gain. Insulin detemir, designed to closely mimic basal insulin secretion, may help overcome some of the barriers to effective diabetes management, i.e., hypoglycemia and weight gain, and lead to better outcom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的意义及血糖控制对危重症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T2DM并内科危重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水平。人选后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血清内脂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C肽并计算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组血糖控制良好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对照组血糖控制差者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内脂素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波动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积极的控制血糖并降低血糖波动,可以减少T2DM合并危重症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