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婴儿颞浅静脉采血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彩青 《护理学报》2002,9(2):38-39
目的:评价婴儿颞浅静脉采血的优越性,方法:颞浅静脉采血与股静脉,四肢浅静脉采血进行一次性成功率,溶血凝血,斜头堵塞,采血时间比较。结果:3种采血方法观察指标经χ^2检验,方差分析均有显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颞浅静脉采血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儿疼痛,而且可提高采血质量,宜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与采血针改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和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实验组834例新生儿,选择足跟内侧的足底内静脉及足跟外侧的小隐静脉分支处,选用改良后的笔式采血针采集血标本;对照组813例新生儿,选择足跟两侧随意部位,选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结果]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采血方法和采血针,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三种不同采血方法对婴幼儿采血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采血方法对婴幼儿的采血效果,寻找婴幼儿的最佳采血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门诊采血的909例患儿和新生儿科住院采血的患儿347例分别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采血法,实验1组采用离心静脉穿刺采血法,实验2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观察3种采血方法在儿科门诊和病房的应用效果。结果在门诊采血处,使用离心静脉穿刺采血法采取合格血标本的概率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或0.01);在新生儿病房,使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采取合格血标本的概率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或0.01)。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法适用于新生儿病房,离心静脉穿刺采血法适用于年龄较大患儿的门诊采血处。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游泳对足跟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方法从临床选取30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在游泳后采集足跟血,对照组新生儿在沐浴后采集足跟血,比较两组采血难易程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后进行足跟采血可以明显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高、效率高,家长容易接受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门诊采血婴幼儿3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81例和对照组180例,实验组采用肘静脉采血法,对照组采用股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平均时长和婴幼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婴幼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P〈0.05);两组婴幼儿采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两组婴幼儿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6,P〈0.05)。结论婴幼儿肘静脉采血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采血针,在新生儿经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中的优缺点。方法:对102例需采集血标本的新生儿随机分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采血针,经股静脉分别为40例和62例新生儿进行血标本采集,将采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结果相比,在一次性穿刺成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血溶和凝血两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一次性达到标本需血量方面,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使用一次性采血针,经股静脉穿刺采集新生儿血标本,在防止采集过程中发生凝血和标本发生溶血,以及一次性达到标本需血量方面均优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法。  相似文献   

7.
垫枕高度对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燕芳  罗银秋 《护理研究》2006,20(2):525-526
[目的]探讨垫枕高度时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500例浅静脉充盈不起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6cm,对照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3cm,比较两组病人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耗时。[结果]两组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垫枕高度影响肘部浅静脉显露,对于充盈不起的浅静脉,采血时调高垫枕有助于肘部浅静脉充分显露和一次采血成功,且节省时间,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8.
喂养干预对新生儿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喂养干预对新生儿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11例行疾病筛查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按采血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单日组)104例和对照组(双日组)107例。观察组进行喂养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喂养干预。比较2组新生儿采血难易度。结果观察组采血容易占78.9%,对照组采血容易占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1)。结论喂养干预可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滤血血片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斜角穿刺和垂直穿刺法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中应用的效果,以提高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效率。方法将200例足月顺产新生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斜角穿刺法)和对照组(垂直穿刺法)各10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采血成功率。结果相同条件下,两组采血难易程度比较实验组容易87例,对照组5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P〈0.01);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58);采血后观察新生儿足跟采血部位的反应可见,两种方法均不会导致采血部位红肿,但是实验组能够显著减少采血部位青紫(x2=9.26,P〈0.01)。实验组的采血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斜角穿刺法采血符合护理程序,能够减少新生儿痛苦,提高采血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和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实验组834例新生儿,选择足跟内侧的足底内静脉及足跟外侧的小隐静脉分支处,选用改良后的笔式采血针采集血标本;对照组813例新生儿,选择足跟两侧随意部位,选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结果]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采血方法和采血针,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部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芳 《护理与康复》2006,5(3):167-168
目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同采血部位的效果,探讨最佳采血部位,提高采血质量.方法将371例新生儿按出生单、双月分成两组,观察组采血部位在足底定位,位置为新生儿足底第4~5跖骨间划一直线与足后跟外缘相交上1 cm再向外侧0.1 cm处;对照组采血部位取新生儿足跟部内侧或外侧,无具体定位.结果采血一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x2=11.96,P<0.01;新生儿足底肿胀、淤斑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肿胀比较经x2检验,x2=7.31、P=0.0069;两组淤斑经Finsher's Exact Test,P=0.0098.结论用足底定位采血,可以提高采血一次成功率,减少新生儿足底肿胀、淤斑.  相似文献   

12.
杨丽芸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08-4509
目的 探讨小儿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的不同方法.方法 选取小儿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207例,按时间顺序分为3组.A组69例,采用1 ml血气针经小儿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B组69例,采用1 ml注射器接5.5号头皮针(以1 ∶ 1 000的肝素抗凝)经小儿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C组69例,采用1 ml血气针接无菌技术下将塑料管剪至2 cm的5.5号头皮针经小儿动脉采集血气分析.结果 A组操作针头易滑脱,穿刺成功率低.B组操作由于抗凝剂混合不均匀,易发生凝血.C组操作针头不易滑脱,穿刺成功率高,不易发生凝血,检验结果准确.结论 采用1 ml血气针接剪短的5.5号头皮针经小儿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调查并分析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实验室分析前凝血、溶血原因,采取预防血标本凝血、溶血的采集方法,减少凝血、溶血发生。方法选取心血管病患者的血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7396份和实验组7334份,对照组血标本按照以往习惯采集及运送,实验组对血标本采集、标本运送、实验室传输等环节进行统一标化,分别记录对照组与实验组血标本的凝血、溶血原因、数量及种类,比较两组血标本不合格率及凝血、溶血不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标本不合格率为0.21%,低于对照组的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599,P〈0.01);实验组标本凝血、溶血不合格率为0.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923,P〈0.01)。结论加强对血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不合格标本中的凝血、溶血标本数量,从而提高血标本质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经PICC采集血标本对血液检验结果与导管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经PICC采血的路径与可行性.方法 采用临床自身对照实验,选择100例患者自PICC采集血标本(观察组),并同时自对侧肢体用普通法采集等量血作为对照标本(对照组),比较2组标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检验结果的差异;同时观察统计该100例患者采血后1周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标本各项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采血后1周内均无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PICC采集血标本准确、安全、方便、可行,关键在于严格落实科学规范的采血路径与操作人员的资格准入.  相似文献   

15.
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更加合理的采血方法。方法 选择经深静 脉置管输液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在深静脉留置管暂停输液后先抽出一定量血液(乙组5 ml,丙组7 ml,丁组 10 ml),再采血9 ml作为研究标本;甲组则在暂停输液1 min后直接采血9 ml作为研究标本;同时在自身非输液侧 浅静脉采等量血液作为对照,分别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和肝功能等检查,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 果 丁组所采血液的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近,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意义(P>0.05);甲组的差异最明显,乙组和丙组 次之。结论 丁组采血法即在深静脉输液导管暂停输液后先抽出10 ml血液,然后再采血9 ml血标本,对血常规、 血生化、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检验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先心病患儿术前准备中简单易行的动脉血样采集方法。[方法]选取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住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血气标本采集时机选择在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后;对照组在常规入院后次日上午清醒时,比较两组患儿采血前、中、后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成功采集血气标本时患儿哭闹持续时间及完成采血时间。r结果]两组患儿采血前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采血中及采血后1rain、5rain、10rain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一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成功采集血气标本患儿的哭闹时间及完成采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合氯醛镇静后采集血气标本增加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术前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时合适的进针角度,以减轻疼痛。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393例为实验组,选取387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比较2组不同进针角度与疼痛的感受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采血比对照组静脉采血能明显减轻疼痛;2组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静脉采血,可以达到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比较,以寻找科学安全的采血方法,确保药代动力学采血时间及血液质量的精确。方法选取248例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后再注入采血管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连接留置针与真空采血管采血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比较两组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及针刺伤情况。结果对照组6118例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发生数分别为304,92,1530,765例,分别高于试验组的25,15,122,2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43.1362,55.9000,1387.3464,750.3247;P〈0.01)。结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配合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使用进行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的方法安全可靠、采血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时合适的进针角度,以减轻疼痛。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393例为实验组,选取387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比较2组不同进针角度与疼痛的感受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采血比对照组静脉采血能明显减轻疼痛;2组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静脉采血,可以达到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