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宣肺活血补肾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结论:宣肺活血补肾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以传统中药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对近年来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行化痰平喘、宣肺止咳治疗,并与同期以单纯西药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结果.结果 以中药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西药组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可提高临床控制率及有效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为治疗原则,自拟化痰宣肺方。治疗结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气喘、咯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气喘、咯痰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单独的西医治疗更加有效,并且用药也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王会仍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学习,结合典型医案,对王会仍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并分析。结果:王会仍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气滞、痰饮、血瘀、肺热"为标,以"外感六淫"为诱因,治疗当"理气健脾、活血化瘀、补肺脾肾"等,并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结论:王会仍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其临证经验及选方用药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5.
哮喘病是以发作呼吸喘促,甚至张口抬肩为特征,属现代医学“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范畴。治疗哮喘,一般认为发作期多属实证,宜宣肺化痰平喘;缓解期应补肺、健脾、益肾,以固其本。笔者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有一部分哮喘与血淤气滞有关,用活血化淤、宣肺化痰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宣肺通腑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4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宣肺通腑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息、咳痰、便秘、腹胀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呼吸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1和血氧指标(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通腑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机特点主要为本虚标实,且以标实为主,初期涉及肺脏,久之迁延脾脏,导致肺脾同时亏虚,外邪侵袭肺脏为其主要诱发因素,痰浊为其主要病理因素并且贯穿病程始终.刘建秋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时刻顾护肺脾二脏,重视脏腑调节,并且根据痰浊这一主要病理因素特点,创立了宣肺祛痰法和健脾化痰法.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水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临床体会,论述了急慢性肾炎不同时期水肿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分别运用清热解毒,宣肺利水法,补气健脾利水法,补肾温阳利水法,活血化瘀利水法,疏滞泄浊法等治疗各种肾炎水肿,并举典型病案,以证明之。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     
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感染期(痰热阻肺型)疗效观察,活血化瘀补肾法治疗妇女更年期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15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28例疗效观察,黄羊白鹿饮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宣肺健脾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阻肺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阻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小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宣肺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宣肺健脾汤作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阻肺证患者的治疗药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证候积分控制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Systemic blood pressure has assumed an identity of its own with a rigid norm, deviation from which causes dismay to the patient and his advisers. The opportunity for hypotensive treatment has enhanced the emotional response of the profession to a raised blood pressure. There are, however, wide variations in blood pressure in any subject, and a wider justifiable range within the community. Emphasis is now more properly placed upon blood flow, and blood pressure which depends upon many factors is itself one of the factors maintaining flow. This underlies the present dynamic attitud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erebrovascular disturbances, and has offered an explanation of many of the minor and transient forms which these disturbances present.  相似文献   

14.
15.
恶性血液病血瘀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瘀证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血瘀证的临床观察和血浆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及D-二聚体(D-D)的检测。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血瘀证的检出率为69.64%。血瘀证组血浆GMP-140及D-D检测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结论 恶性血液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的激活与消耗增多,并有继发性纤溶存在。血浆GMP-140及D-D的水平与血瘀  相似文献   

16.
17.
2011年10月1日,正当全国各省市纷纷为《中国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下称“《献血法》”)颁布实施13周年举办各类纪念活动之际,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血荒”消息无疑为纪念活动蒙上了一重阴影。北京、郑州、合肥、长春……多个城市血库告急。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检验结果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静脉血和指尖血,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所有患者的血糖数值,同时,还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血浆葡萄糖,对比分析两部位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和血样检测结果的偏倚程度。结果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血血糖为(9.38±4.28)mmol/L,静脉全血血糖为(9.17±4.05)mmol/L,生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为(9.96±5.01)mmol/L,三者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部位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和血样检测结果的偏移程度都是负偏倚,其中,偏倚范围最高是13.8%,最低为1.4%,都没有超过20%。静脉全血血糖偏倚显著高于指尖血血糖偏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检验结果的临床可行性,不管是采用静脉采血,还是指尖采血,即时检验血糖的数值都在接受范围内,但是采取指尖血样,检测结果更加接近血浆葡萄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