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α干扰素(IFN)是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在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的治疗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持续应答率较低仍是主要问题之一。我院采用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40例,以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甘草酸类药物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与评价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在12亿人以上,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肝炎不少于1200万人,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目前,病毒性肝炎尚无特殊治疗药物。在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治疗中,α干扰素是抗病毒治疗中研究最深入、疗效较为确切的药物。大剂量α干扰素疗程4~6mon能使25%~40%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和e抗原得到有效清除;疗程6~12mon能使10%~25%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有效清除丙型肝炎病毒RNA,肝组织学异常得到改善,但发热、肌痛、甚至…  相似文献   

3.
丙肝全名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少数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所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采用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停药后多有反弹的弊病。作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40例,并与普通干扰素α-2b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α(IFNα)的应用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丙型肝炎治疗药物,但其疗效仍不十分令人满意。随着丙肝病毒(HCV)以及HC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抗HCV基因治疗新方案的设计,标志着抗病毒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静 《黑龙江医药》2014,(1):206-208
我国病毒性肝炎中慢性丙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我国的丙肝感染者约3800多万人,区别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高达80%的患者转为慢性感染,如不进行及时和正确的抗病毒治疗,相当比例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2α)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目前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良好的病毒学应答可使慢性丙型肝炎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给广大丙型肝炎带来福音。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复杂而多样,是临床减少使用剂量及停药的主要原因。针对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重视并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活护理及健康指导工作,使患者能顺利完成整个疗程结束,以期获得满意的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但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其抗病毒疗效低于人们的预期效果。本文对影响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有关因素从药物因素,治疗方案,病人因素,不同病毒的影响及病毒变异,药物抗体,联合用药等诸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提高临床应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于丙型肝炎主要以抗病毒方式进行治疗,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被认为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丙型病毒性肝炎经抗病毒治疗,能够减轻肝脏炎症,抑制肝纤维化、预防肝癌的发生。但对于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8.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治疗,以α-干扰素为首选[1,2],它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及清除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毒,使肝脏炎症消散的作用[3]。我院于1997年4月~1999年6月期间应用赛若金(重组干扰素α-1b)与干扰能(重组干扰素α-2b)对照治疗慢性丙型肝炎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56例慢性丙型肝炎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诊断符合“北京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4] 。随机分为两组,赛若金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综合近几年有关中、外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干扰素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治疗丙型肝炎均有效,但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疗效为优.结论干扰素价格较贵,毒副作用较大,耐受性差,但仍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研制和开发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药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 ,目前普遍认为有较好疗效的药物主要为 α-干扰素 (IFN- α) ,IFN- 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总有效率在 5 0 %左右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用干扰素治疗无应答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而再次复发。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原因很多 ,有人认为干扰素抗体的产生是其原因之一 [1 ] ,为了解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2 a中我们共观察 6 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6 0例均为 1997- 1998年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按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2 ] 均符合慢性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要加强护理,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张毅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45-247
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已经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又是世界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备受瞩目.现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免疫调节剂及中草药等.本文就近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患者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柏  朱理玮等 《中国药业》2001,10(9):W001-W002
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行肝脏移植术后,病毒性肝炎的复发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但是,近年来随着对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不断问世,其复发率得到良好控制,由于供者短缺,有些移植中心甚至采用肝炎病毒阳性的供者,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实行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短期随访效果良好。乙型肝炎所致的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后,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于丙型肝炎则主要应用干扰素与利巴洛韦。近来研究多采用联合用药。今后,核苷酸类似物,反义核苷酸和免疫疫苗的应用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E肝移植患者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行肝脏移植术后,病毒性肝炎的复发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但是,近年来随着对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不断问世,其复发率得到良好控制?由于供者短缺,有些移植中心甚至采用肝炎病毒阳性的供者,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实行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短期随访效果良好.乙型肝炎所致的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后,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于丙型肝炎则主要应用干扰素与利巴洛韦.近来研究多采用联合用药.今后,核苷酸类似物、反义核苷酸和免疫疫苗的应用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张宇涛 《黑龙江医药》2005,18(4):294-294
干扰素(Interferon,INF)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多功能蛋白质,包括α、β、γ干扰素,其中α-干扰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且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在临床治疗初期会出现流感样反应、外周血象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α—INFF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为乙肝、丙肝需进行长达6月或更长时间的治疗,已有各种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如严重抑郁症合并自杀企图、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Interferons)。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的主要是干扰素α,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治疗病毒性肝炎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Q-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采用干扰素,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诱导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基因启动子区-88(G/T)及-123(C/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效果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12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88名健康人群的MxA基因启动子-88(G/T)及-123(C/A)位点的基因型,并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8(G/T)及-123(C/A)位点的SNP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MxA基因启动子区-88/-123位点各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xA基因启动子区-88位点为GT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09);而MxA基因启动子区-123位点各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IFN治疗反应无显著影响(P=0.096)。结论MxA基因启动子区-88GT基因型的患者对IFN治疗反应性好于GG基因型,因此,MxA-88位点的基因型可作为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而MxA-123位点基因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疗效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α及长效干扰素抗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干扰素-α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可通过影响肝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2′-5′-OAS、PKR和MxA等蛋白的生成发挥抗肝炎病毒作用。干扰素-α还可通过影响MAPK通路、IRS-1/PI3K-p70S6激酶通路等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为延长其半衰期、增强疗效,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长效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干扰素、人血清白蛋白融合干扰素、干扰素脂质体等,并有逐渐取代普通干扰素的趋势。开发出长效、高效的干扰素也越来越成为干扰素及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更佳,即使是难治的基因1型也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全口服的治疗方案更方便、不良反应更少。该类药物同样适用于无法耐受干扰素或使用干扰素存在禁忌证的患者。直接抗病毒药物分共为三类: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A抑制剂、NS5B聚合酶抑制剂。治疗方案可分为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方案、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韦林方案及两种或三种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