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金葡菌L型感染后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是否有金葡菌L型及其抗原或DNA。方法 应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核酸杂交方法。结果 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组织切片中 ,革兰氏染色金葡菌L型检出率分别为 70 0 %(7/ 10 )和 5 3 5 % (7/ 13) ;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70 0 % (7/ 10 )和 6 1 5 % (8/ 13) ,两者结果相似 ,无显著性差异。金葡菌L型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癌巢或癌前病变的上皮细胞浆内。用金葡菌L型DNA探针原位核酸杂交 ,结果显示 5 0 0 % (5 / 10 )肿瘤细胞核内和 30 1% (4/ 13)癌前病变细胞核内有DNA阳性信号。结论 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有较高的金葡菌L型感染率 ,且金葡菌L型DNA已进入小鼠肿瘤细胞核内和癌前病变的体细胞核内。提示金葡菌L型感染小鼠可能诱发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稳定 L型, 经多种方式感染雌性昆明种小鼠, 发现雌鼠妊娠率、每胎分娩的子鼠数及子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 P< 001 , P< 001 , P< 005) 。对感染鼠子宫内膜、胎盘及子鼠肝、肺等组织作免疫组化及金葡菌 L型地高辛核酸探针原位杂交, 结果发现金葡菌 L 型感染雌鼠子宫内膜、胎盘及子鼠肝、肺中金葡菌 L型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605 % 、933 % 及60 % : 金葡萄 L 型 D N A 探针原位杂交后在感染鼠子宫内膜、胎盘绒毛及子鼠肺组织中均发现有金葡菌 D N A 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208 % 、333 % 、166 % , 均高于对照组。提示 L 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方式导致2 代动物先天性感染, 这可能是引起妊娠异常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对小鼠垂直传播及DNA原位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稳定L型,经多种方式感染雌性昆明种小鼠,发现雌鼠妊娠率、每胴分娩的子鼠数及子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对感染鼠子宫内膜、胎盘及子鼠肝、肺等组织作免疫组化及金葡菌L型地以探针原位杂交,结果发现金葡菌L型感染雌鼠子宫内膜、胎盘及子鼠肝、肺中金葡菌L型组化阳性率分别为60.5%、93.3%及60%。金葡萄L型DNA探针原位杂交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L型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差异。方法用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HUVECs2、4、6、8与10h后各时间段的细胞凋亡率。结果金葡菌及其L型均能诱导HUVECs发生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L型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均弱于金葡菌(P<0.01)。结论金葡菌L型诱导HUVEC发生凋亡的能力虽较其原型弱,但其对胚胎发育的潜在致病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原位杂交检测子宫内膜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和DNA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等方法,以66例子宫内膜腺癌,30例子内膜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和内膜增生症中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阳性率分别为54.5%,56.7%;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6.1%和60.6%;20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作原位杂交,结果发现4  相似文献   

6.
细菌L型感染小鼠致体细胞增生和诱发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本文对细菌L型感染诱发小鼠肿瘤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2×107/0.2ml/次/只)经尾静脉反复感染C57/BL/6N小鼠为L型感染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为对照组。结果L型感染组有10只小鼠发生肿瘤,肿瘤发生率为11.1%,其中恶性肿瘤8.88%(8只);良性肿瘤2.22%(2只)。感染组小鼠体细胞增生和不典型增生11.1%(10只);瘤样增生3.33%(3只),而对照组均未发生肿瘤和增生性病变。结论L型菌感染可能与小鼠体细胞增生、不典型增生和肿瘤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8.
应用PCR技术对L型布氏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染病病原因子的检测犤1犦,而对布氏菌的抗原的检测亦有报道犤2,3犦,但对布氏菌L型DNA的检测未见报道,研究布氏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对于慢性潜伏型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临床诊断及布病的流行病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PCR方法对布氏菌L型提取的DNA进行了检测。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检测布氏菌L型是有效的,图1牛种布氏菌104M,104M诱变22代L型及牛种布氏菌非典型株85007诱变10代L型的DNA基因扩增后电泳图1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cl- 2凋亡抑制基因、p16抑癌基因和nm2 3 转移抑制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后肿瘤的发生情况 ;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bcl- 2、p16、nm2 3 基因的表达。结果 金葡菌L型感染后 10只小鼠发生肿瘤 ,13只出现癌前病变。小鼠肿瘤中bcl- 2、p16、nm2 3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0 0 %、30 0 %和 2 0 0 % ;癌前病变中分别为 30 8%、5 3 1%和 6 1 1%。小鼠肿瘤中bcl- 2、p16、nm2 3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0 0 %、2 0 0 %和 2 0 0 % ;癌前病变中分别为 2 3 1%、5 3 1%和 6 1 1%。其蛋白和mRNA表达具一致性 ,且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引起bcl- 2、p16、nm2 3 基因的异常表达 ,进而导致体细胞的恶性转化 ,故金葡菌L型感染在小鼠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痰结核杆菌(-)L型菌( )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对204例痰抗酸染色涂片及结核杆菌培养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做痰标本结核杆菌L型菌分离培养,比较分析60例L型菌( )组及144例L型菌(-)的肺结核组的主要症状、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痰结核杆菌阴性肺结核L型菌检出率为29.4%,L型菌( )组患者的干酪病灶和干酪空洞多于L型菌(-)组,L型菌(-)组患者的病灶显吸率高于L型菌( )组。结论结核杆菌L型菌的存在,提示病变有活动性,结核病的治疗必须坚持合理的全程化疗,直至痰中消灭结核杆菌L型菌。  相似文献   

11.
核酸原位杂交检测人淋巴结组织中的弓形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的淋巴结组织中的病原体检测。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弓形虫(RH株)特异DNA克隆片段,以地高辛随机引物法标记克隆的弓形虫DNA片段作为探针,与淋巴结组织切片中核酸原位杂交试验(ISH)检测病理标本中的弓形虫DNA。结果:32例何杰金淋巴瘤(HD)和4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病理标本中各有一例阳性,47例慢性淋巴结炎(CL)病理标本中呈ISH阳性者2例,总阳性率为3.3%(4/120)。研究证明,所制备的探针能检测10pg的DNA,且特异性强。结论:核酸原位杂交为弓形虫病的病理标本中病原体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地高辛素标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探针,建立了检测组织内HBVDNA的原位杂交方法。此方法简便、省时、无放射污染、结果稳定且本底清晰。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45例,在免疫组化染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原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最高(77.27%)。部分肝组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HBVDNA,结果与原位杂交相符。对19例肝外组织作了原位杂交,于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胰岛细胞和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内检出HBVDNA。此结果为研究HBVDNA在肝和肝外组织中的分布、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和HBV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HCV感染的组织病毒学表现,以狄高辛素标记HCVcDNAC亚基因探针,对34例血清学诊断的非甲非乙肝炎病人的石蜡包埋肝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出乙型肝炎4例,丙型肝炎14例,乙型和丙型混合13例。乙型肝炎均HBsAg(—)。HCV(+)细胞多肿胀变性,常有淋巴细胞包绕,其分布邻近汇管区或炎症病灶。提示HCV感染同时致细胞病变和免疫介递损害。  相似文献   

14.
对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抗原的1例艾滋病尸检病例的脑、肝、肾、心、肺、胰、肠、脾、胸腺、淋巴结和兰尾等组织标本,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IV-1cDNA探针检测病毒RNA。结果发现在脑组织神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肠上皮细胞以及淋巴结、脾和胸腺的淋巴细胞HIV-1RNA阳性。  相似文献   

15.
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骨关节炎关节软骨中的原位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骨关节炎在节软骨及骨唇中的表达及分布,认识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学及原位杂交技术,对临床经过石蜡包埋的组关节炎关节软骨标本进行定位定性检测,结果: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骨关节炎软骨及骨唇标本中广泛表达。结论: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地高辛素探针原位杂交检测慢性HBV感染者肝内HB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DNA评价病毒复制状态。发现肝内HBVDNA阳性肝细胞,在14例肝组织病变不活动的HBeAg阳性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呈弥漫性分布;而在HBeAg阳性或阴性活动性肝病病人均聚合分布于肝细胞坏死区。上述慢性感染者98%血清HBVDNA阳性。说明HBV复制与肝组织病变有关但非肝损伤直接原因。16例HBeAg阴性AsC中,9例肝内仅见局灶性HBVDNA阳性肝细胞,其中4例血清HBVDNA阳性,说明部分HBeAg阴性AsC也存在极低水平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供革螨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的分子生物学证据。方法:用上海真厉螨与柏氏禽刺螨叮咬HFRSV接种乳小鼠,取叮咬后d10及d100以上的上海真厉螨与柏氏禽刺螨冰冻切片,用地高辛标记HFRSVcDNA核酸探针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其体内病毒RNA。结果:叮咬野鼠型(76-118株)接种乳小鼠后d10上海真厉螨检出病毒RNA,在细胞浆、细胞核中及核膜上呈细密颗粒状或全浆阳性,见于生殖器官细胞、胃及支囊上皮细胞及脑皮质细胞;叮咬家鼠型(UR株)病毒接种乳小鼠后d12螨亦检出病毒RNA,病毒的细胞组织分布与野鼠型相同;分别检测野鼠型螨31 只和家鼠型23 只, 其中阳性分别为17 只和10 只; 叮咬野鼠型病毒接种乳小鼠后d132, 家鼠型d102螨仍能检出病毒RNA。柏氏禽刺螨叮咬野鼠型病毒接种乳小鼠d10, 检测螨20只, 其中阳性12 只, 病毒RNA 主要分布于生殖器官细胞内。结论: 上海真厉螨与柏氏禽刺螨均可经叮咬获得HFRSV , 上海真厉螨可分别感染野鼠型和家鼠型HFRSV , 野鼠型在螨群体内至少可维持132 d, 家鼠型102 d, 具有贮存两型病毒的作用, 是HFRSV 的适宜媒介和贮存宿主, 在动物宿主间交叉传播两型HFRSV 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PCR扩增RH株弓形虫抗原基因SAG1编码序列,构建pcDNA3-SAG1重组表达质粒。DNA免疫接种小鼠,3周后处死动物,取注射部位肌肉作冰冻切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弓形虫pcDNA3-SAG1重组质粒在免疫小鼠肌肉内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出SAG1编码区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为1020bp。测序、酶切分析表明构建的pcDNA3-SAG1重组表达质粒含有扩增的基因。利用原位分子杂交在免疫接种pcDNA3-SAG1的小鼠骨骼肌中检测到紫蓝色的阳性杂交信号,提示局部肌肉有目的基因mRNA转录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