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单个核细胞计数与CD34~+细胞计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与CD34+细胞细胞计数之间的比较。方法 2006年4月-2012年8月,32例患者(男18例,女14例,中位年龄32岁)在我院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5例自体、7例异基因(5名父系供者,2名同胞供者,男5例,女2例,中位年龄28岁)接受统一的动员方案,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以MNC程序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32例患者均进行MNC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两种计数指标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①32例受者输入MNC的中位数为6.75(2.92-18.76)×108/Kg,输入CD34+细胞的中位数5.03(2.35-15.14)×106/Kg;②32例受者造血重建均达到了100%。。结论 MNC作为造血干细胞含量的计数依据,其植活率和植活速度与CD34+细胞作为依据的病例相似,结果表明:MNC计数完全可代替CD34+细胞计数,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造血干细胞含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中的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患者16例,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动员,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MNC分离,对每份采集物计数MNC和流式细胞仪计数CD34+细胞,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16例患者的MNC为0.10×108~2.62×108/kg,CD34+细胞为0.50×106~35.25×106/kg,移植物中的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94,P<0.001). 结论 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均能可靠预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3.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初期疗效。方法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动员方案为米托蒽醌+长春新碱+激素+依托波苷方案化疗(MOEP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3-6d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7.23±2.27)×108/kg,CD34+细胞(4.37±2.72)×106/kg。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WBC〉2.0×109/L,PLT〉20×109/L,分别为(12.04±1.76)d,(16.55±2.31)d。4例在移植6个月内死于复发,其余16例均无病存活6-55个月。结论 APBSCT对恶性血液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正常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造血干细胞正常供者采用中位剂量G-CSF10.9μg/(kg·d)皮下注射3~5天后,使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采集物中CD34 细胞数。结果:第一次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个)及CD34 细胞量(个)分别为(1.12~13.06,中位数3.10)×108/kg供者体重及(1.14~10.42,中位数3.8)×106/kg供者体重。MNC及CD34 细胞采集总量分别为(2.21~13.60,中位数5.80)×108/kg受者体重及(2.30~14.00,中位数6.40)×106/kg受者体重,均达到移植要求。男性CD34 细胞总量显著高于女性。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供者年龄、体重、G-CSF剂量、采集前白细胞数等与采集所得MNC及CD34 细胞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CSF作为正常供者动员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白连军  甘佳  李卫平  白静 《北京医学》2007,29(12):741-743
目的 评价Baxter 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在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采集中的效能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Baxter 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50例患者采集104次,对采集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集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单次采集可获得单核细胞(MNC)2.13×108/kg(0.17~7.47×108/kg)、CD34 细胞2.27×106/kg(0.02~10.78×106/kg),平均采集2次即可达到采集目标.CD34 细胞与MNC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r=0.598,P<0.001).采集物CD34 细胞每千克体重计数与外周血CD34 细胞计数也呈正相关(r=0.688,P<0.001),而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MNC、红细胞压积和患者年龄无相关性.性别和诊断不是CD34 细胞采集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Baxtrr 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可以安全高效地从外周血中分离出CD34 细胞;应用采集前外周血CD34 细胞计数可进行采集效能和采集时机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史春雷  袁成录  王玲  尹刚 《河北医学》2005,11(11):980-981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效果。方法: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化疗联合G-CSF进行PBSC动员和采集,并检测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计数(MNC)和CD34+细胞。结果:12例患者均一次即获足量干细胞,获MNC平均5.7(2.2~7.6)×108/kg,CD34+细胞平均15.2(2.5~26.9)×106/kg。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化疗联合G-CSF能安全、高效地动员PBSC,满足移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国人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并通过动物实验尝试高压氧联合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方法: (1)在常规的高压氧治疗方案下,观察了8例长期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以及18例因神经系统损伤而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后其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的变化情况。(2)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高压氧组(HBO组)接受高压氧暴露的处理;造血生长因子组(HGF组)接受注射重组造血生长因子的处理;高压氧联合造血生长因子组(HBO+HGF组)接受高压氧暴露联合注射重组造血生长因子的处理。在处理前后分别采集球后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设门细胞中CD34+/Scal-1+细胞的百分比。结果:(1)18例因神经系统损伤而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经过7次高压氧治疗,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由接受高压氧治疗前的(1.87±1.08)×106/L升高到(4.75±4.67)×106/L;而经过14次高压氧治疗,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2.85±1.94)×106/L;经过20次高压氧治疗,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3.26±3.49)×106/L。8例长期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为(2.11±1.14)×106/L,与18例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未接受高压氧治疗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2)HBO组、HGF组和HBO+HGF组小鼠动员后设门细胞中CD34+/Scal-1+细胞的百分比分别是动员前的2.01倍、2.66倍和3.76倍。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但长期高压氧暴露不能使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保持在较高水平。高压氧联合造血生长因子能够更加有效地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惠尔血和特尔津,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动员疗效.方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52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的同胞供者52例,随机采用两种rHuG-CSF特尔津和惠尔血分别进行供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对供者千细胞动员参数及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惠尔血组和特尔津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峰时间均为第4天(38.9±3.0)×109/L和(37.8±2.9)×109/L(P>0.05).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对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参数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采集物MNC计数(4.8±0.7)×108/kg vs(5.1±0.4)×108/kg;CD34+(1.6±0.3)×106/kg vs(1.9±0.7)×106/kg;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对供者骨髓血造血干细胞参数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采集物MNC计数(3.8±0.5)/L vs(3.9±0.7)/L;CD34+(1.3±0.7)×106/kg vs (1.5±0.4)×106/kg(均P>0.05).特尔津和惠尔血两种动员剂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14.6±0.9)d vs(15.2±1.6)d;血小板的植活时间(18.1±0.8)d vs(17.0±1.9)d(P>0.05);两种动员剂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分别对供者外周血及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动力学,以及对患者造血重建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特尔津能可靠用于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动员及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Hyper-CVAD/MA中的MA(甲氨蝶呤+阿糖胞苷)+G-CSF方案动员恶性淋巴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MA+G-CSF方案动员11例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安全性。结果 11例患者都1次采集成功。所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总数(4.23±1.63)×108/kg,CD34+细胞总数(5.45±4.63)×106/kg,达到移植所需的干细胞数量。动员过程毒副反应不大,易于控制,患者能够耐受。移植后除2例复发死亡外,7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结论 MA+G-CSF方案动员恶性淋巴瘤患者造血干细胞安全、有效、易于操作、又可起到移植前体内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活性在深低温(-80℃)下保存3年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30例经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所得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入细胞冻存保护剂分别予以-196℃液氮冻存和-80℃冰箱深低温冻存,并检测和比较冻存前后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CD34+细胞的计数及细胞回收率,细胞活性。结果 -80℃冰箱冻存组MNC、CD34+细胞冻存3年与冻存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冻存3年后MNC回收率与冻存1年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后-80℃冰箱冻存组干细胞与-196℃液氮冻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80℃冰箱深低温保存法快速、简便、安全、费用低廉,可有效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第三方脐血辅助输注在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恶性血液病,并已完成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回输第三方脐血细胞将患者分为两组:25例辅助性回输脐血者为试验组,41例未回输脐血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情况、其他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供者来源、疾病种类以及移植前疾病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采用预处理方案比较有差异(P=0.00),但此差异无临床意义.试验组回输单个核细胞数(MNC)为(9.94±2.88)×10^8/kg、CD34+(5.46±3.54)×10^6/kg,对照组回输MNC (7.80±0.82)×10^8/kg、CD34+ (3.54±1.60)×10^6/kg,试验组回输的MNC数多于对照组(P=0.00),而两组回输的CD34+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试验组较对照组WBC计数恢复快(P=0.023),试验组与对照组WBC植活时间分别为(13.7±2.9)、(16.6±2.9)d;试验组Ⅲ~Ⅳ度GVHD发生率低(P =0.036)、早期细菌感染率(P=0.001)、真菌感染率(P =0.009)及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低(P=0.00)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PLT恢复情况(P=0.43)、Ⅰ~Ⅱ度GVHD发生率(P=0.27)以及植入综合征发生率(P=0.24)、肝窦阻塞综合征发生率(P=0.57)、病毒血症(P=0.31)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脐血作为第三方辅助输注后可促进供者细胞植入,减轻GVHD的发生,但长期预后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供者与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PBSC中淋巴细胞比例及单个核细胞活力。方法分别对15例正常供者和1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rhG—CSF动员剂,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中单核细胞(MNC),观察有核细胞数、有核细胞分类、MNC计数及细胞活力。结果(1)正常供者组采集的PBSC有核细胞总数为(4.31±1.41)×10^8/kg,恶性血液病患者组有核细胞总数MNC数为(6.21±4.37)×10^8/kg。(2)恶性血液病组采集的PBSC有核细胞数高于供者组(P〈0.01)。(3)用淋巴细胞比值乘以有核细胞总数计算单个核细胞,正常供者组(2.82±1.03)×10^8/kg、恶性血液病患者组(2.58±1.79)×10^8/kg,正常供者组与恶性血液病组单个核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正常供者组MNC计数为(96.7±5.1)%,其中淋巴细胞占(65.9±9.4)%、粒细胞占(16.3±8.7)%、单核细胞占(16.5±4.0)%;恶性血液病组MNC计数为(92.7±15.6)%,其中淋巴细胞占(55.3±16.7)%、粒细胞占(24.3±16.5)%、单核细胞占(14.9±9.1)%。(5)正常供者组冻存前后细胞活力分别为(91.5±4.3)%、(67.4±9.1)%,恶性血液病组冻存前后细胞活力分别为(82.9±11.1)%、(56.5±20.1)%;两组冻存前后细胞活力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6)rhG—CSF动员前后正常供者组及恶性血液病组T细胞在CD3单克隆抗体+rhIL-2刺激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生能力在应用rhG—CSF后下降[(68.5±15.1)%vs(52.3±12.5)%(P〈0.05)。结论单用rhG—CSF或化疗联合rhG—CSF动员均可采集到足够数量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应用淋巴细胞乘以有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兔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30只26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为2.52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三组:银杏叶提取物组(Egb)、G-CSF组、生理盐水组,给药方法为腹腔注射7d,1次/d;给药后23.0kg,随机分三组:银杏叶提取物组(Egb)、G-CSF组、生理盐水组,给药方法为腹腔注射7d,1次/d;给药后28d,采用外周血WBC和MNC计数、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等检测各组外周血WBC、MNC、CD34+细胞、CD49d阳性细胞、CFU-GM、CFU-MK、CFU-E的产率及兔骨髓基质细胞中V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Egb组给药第7天外周血WBC、MNC数量达到高峰,分别为给药前的3倍和3.5倍;Egb组CD49d阳性细胞、外周血CD34+及骨髓基质细胞的V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37±3.01)%、(0.63±0.37)%和(48.13±9.84)%,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其中CFU-GM、CFU-MK和CFU-E产率分别为(12.94±3.03)%、(11.49±2.93)%和(24.52±8.62)%,均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兔骨髓造血细胞有一定的增生作用,同时对外周血干细胞有一定的动员作用,这可能与其上调兔骨髓基质细胞和外周血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联合环孢霉素A(CsA)、霉酚酸酯(MMF)、甲氨蝶呤(MTX)对促进移植植入和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作用。方法15例恶性血液病及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实施血缘相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8例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12例HLA配型为单倍体相合。在移植前5d至前2d应用ATG 10.0mg/kg。供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μg/(kg·d),连续应用5d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中位数为5.3×10^8/kg,CD3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6.0×10^6/kg。结果移植后所有受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和血小板(Plt)≥2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4d。出现aGVHD7例,其中Ⅰ度皮肤aGVHD 3例;Ⅱ度肠道aGVHD 2例;Ⅲ度及Ⅳ度肠道aGVHD各1例。结论ATG在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预防aGVHD的发生和降低其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丹参酮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方案对高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丹参酮联合rhG-CSF和单用rhG-CSF动员方案,动员高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其中丹参酮联合rhG-CSF组34例,单用rhG-CSF组31例;年龄45~60岁,平均49.6岁。中位体质量61.2kg(49.5~79.0kg)。给予丹参酮注射液(40mL/d)联合rhG-CSF 10μg.kg-1.d-1,或单用rhG-CSF 10μg.kg-1.d-1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动员第5天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检测MNC和CD34+细胞数。采集外周血干细胞于当日输注给患者(预处理结束后24h)。结果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中30例供者1次采集充足,4例采集2次,平均采集MNC数6.7(5.9~14.3)×108/kg,CD34+细胞3.9(2.7~8.3)×106/kg;单用rhG-CSF组中22例1次采集充足,9例采集2次及以上,平均采集MNC数5.3(4.6~11.9)×108/kg,CD34+细胞数3.1(2.1~6.7)×106/k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所有患者均达到明显骨髓抑制,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供者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时间为12.4(10~17)d,血小板(PLT)恢复到20×109/L时间为14.2(13~18)d;单用rhG-CSF组供者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时间为12.8(10~18)d,PLT恢复到20×109/L时间为14.8(13~19)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联合rhG-CSF动员方案可显著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高龄健康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果,保证移植后造血功能的重建。对于高龄供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员造血干细胞的方法,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AA—PNH综合征)的方法。方法2011年3月本院1例确诊AA—PNH综合征3年余的患者,进行母亲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选择动员后骨髓加外周干细胞,并选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第三方细胞。结果输注供者的单个核细胞总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为10.8×10^8/kg和4.8×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37d和58d。30d嵌合体为完全供者型,40d左右出现I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A—PNH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以环磷酰胺(CTX)为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对1例SAA患者行同胞供者Allo—HSCT治疗。预处理方案为CTX 50mg/kg^-1·d^-1×4d;干细胞来源采用外周血+骨髓;输注单个核细胞数(MNC)为10.41×10^8/kg,CD34^+细胞计数为6.86×10^6/k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素A(CsA)加短程甲氨蝶呤(MTX)加霉酚酸酯(MMF)。结果患者获得造血重建,第14天中性粒细胞数(ANC)≥0.5×10^9/L、血小板计数(PLT)≥20×10^9/L,第96天血型转变为供者型(B→O)。患者出现Ⅳ度急性GVHD(aGVHD),经积极治疗后控制。150d内患者出现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急性支气管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血症、肺炎,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随访24个月,患者无病存活。结论以CTX为预处理方案allo-HSCT是治愈SAA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变化。方法:按入选标准收集25例中、重度COPD患者外周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CD34^+正分选试剂盒进行磁珠纯化,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其纯度,同时对入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肺功能、心动超声及血气检查。同期16例性别、年龄无差异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年龄〈70岁;肺功能正常;没有临床症状;无吸烟史。结果:经过分离纯化可得到93%表达CD34^+细胞。COPD患者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34^+细胞数分别是(19.99±11.11)×10^4、(32.75±18.25)×10^4,患者组CD34^+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CD34^+细胞数与患者病程呈负相关(r=-0.689,P〈0.05)。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降低,与患者病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