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半肝切除治疗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采用半肝切除术治疗34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左肝管结石22例(64.70%),右肝结石8例(23.52%),双侧肝管结石4例(11.76%);左半肝切除25例(73.53%),右半肝切除9例(26.47%),术后并发症6例(17.65%);无手术死亡。33例(97.1%)随访3个月至12年,总优良率为91.18%。结论半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区域性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肝内胆管结石经肝切除治疗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年4月至200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经肝切除治疗的9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1.7,中位年龄55岁.58例(59.2%)既往接受过治疗,其中手术治疗50例.单纯左肝结石88例(89.8%),单纯右肝结石2例(2.0%),左右均受累8例(8.2%);51例(52.0%)合并肝外胆道结石,30例(30.6%)合并胆道狭窄,28例(28.6%)有既往胆道蛔虫病病史,5例(5.1%)合并胆道恶性肿瘤.全部病例均根据结石部位行肝脏部分切除术,8例双侧受累者,行左半肝切除、右肝管取石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4例(14.3%),围手术期死亡2例(2.0%).随访超过1年且未合并肿瘤者78例(79.6%),疗效优良率为91.0%,结石残存率和复发率均为2.0%.结论 肝切除术治疗既能清除结石,又能切除病变的胆道,具有结石残存率低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同时能对胆道恶性肿瘤早诊早治,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肝叶切除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139名行肝叶切除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资料,观察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行肝脏部分切除术97例(69.8%),肝脏部分切除+胆总管探查34例(24.5%),肝脏部分切除+胆肠内引流术5例(3.6%),保守治疗3例(2.2%),全组并发症13例(9.4%),其中腹腔感染5例(3.6%),胆瘘3例(2.2%),切口感染2例(1.4%),肺部感染3例(2.2%),术后5年结石复发14例(10.1%).结论 合理的肝叶、肝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纤维胆道镜探查可降低残石率.对于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肝叶或肝段切除结合内引流术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2000年3月~2005年3月,57例肝内胆管结石在腹腔镜下将肝总管高位切开至左右肝管汇合部,显露左右肝管的开口,在腹腔镜监视下,用取石钳、取石网篮、加压冲洗等方法将左右肝管内结石取出,进而利用扩张的左右肝管,显露二级胆管的开口,取出二级胆管结石,在二级胆管明显扩张时,还可以看到三级胆管内的结石,并将其取出。存在较多泥沙样结石时,导尿管反复冲洗胆道。结果中转开腹3例(5.3%,3/57)。57例手术时间75~275 m in,(136±54)m in。49例(86.0%,49/57)术后仍有残石,需要1~4次胆道镜取石。术后胆漏5例(8.8%,5/57),经腹腔引流治愈。43例随访0.5~5年,(2.3±1.5)年,优38例(88.4%),良3例(7.0%),差2例(4.6%)。结论腹腔镜下肝内胆管结石可通过肝总管高位切开的方法较好地显露一、二级胆管,甚至三级胆管,在腹腔镜监视下将结石取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段(叶)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加联合抗反流装置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病人230例,其中行肝段(叶)切除联合胆肠Roux-en-Y吻合附加抗反流装置病例103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8例;肝门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4例;肝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25例.随访时间8~18年.观察手术后近期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胆漏、手术后残余结石并发症以及评价远期的治疗效果与结石复发率.结果 各组间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胆漏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923).与其他组比较,肝段(叶)切除联合胆肠Roux-en-Y吻合附加抗反流装置组的残余结石率显著性降低(P=0.00),一次取净率有显著性增高(P=0.00),治疗效果显著性提高(P=0.00),结石复发率显著性降低(P=0.00).结论 肝段(叶)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加联合抗反流对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至2004年6月255例肝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结果肝切除术式:左外叶切除175例(68.62%),左半38例(14.90%),右肝叶或段切除35例(13.73%),其中右半肝切除5例,双侧多肝段切除22例(8.63%),同时作胆肠内引流73例(28.63%),手术并发症22(8.63%),无术后死亡。结石残留32例(12.55%),其中29例经胆道镜取干净。221例(86.67%)获随访1至13年平均7.5年,优良率达89.59%。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中早期肝胆管结石的肝切除治疗效果最佳,术中B超及纤维胆道镜在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距今2100多年前湖南省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解剖中便发现有原发性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这是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早记载.距今130年(1882年),柏林医生Carl Langenbuch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胆囊切除手术,标志着胆道疾病外科治疗的开始.55年前(1958年),黄志强教授在重庆西南医院首次报道以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开创了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新篇章,"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成为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针.肝切除术的广泛使用,明显提高了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16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间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316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192例(60.76%),左半肝切除58例(18.35%),肝方叶切除12例(3.80%),右前叶切除6例(1.90%),右后叶切除25例(7.91%),右半肝切除9例(2.85%),双侧多区段肝切除14例(4.43%);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184例(58.23%)、经肝实质切开取石4例。结果全组手术后发生并发症56例(17.72%),包括胆漏、胆道出血、膈下脓肿等。术后1个月内分别因应激性溃疡、肝肾衰竭、二重感染并多器官衰竭死亡各1例(0.95%)。258例获11个月至18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0.3年,优良率90.31%。结论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3月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膈下感染者1例(8%),腹腔脓肿1例(8%),胆漏2例(16%),1例合并乙肝患者术后一过性肝衰(8%),均经抗感染、止血、引流,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而获痊愈。结论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术是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0年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6至2005年245例连续性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年间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病例数占同期所有肝切除术治疗良性肝胆疾病病例数的29.6%(245/827),其中男性88例,女性157例,平均年龄(46.9±11.3)岁.肝切除术的范围,与1963至1985年相比,涉及右肝切除和肝段切除者明显增多.术中输血者占4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3%,其中感染性并发症3.3%,胆漏2.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7±9.2)d,围手术期病死率0.4%(1/245).结论 个体化的肝切除术是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上的重要手段.在重视优化围手术期处理和创新手术技术的前提下,能够使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保持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合并尾状叶结石的肝内胆管结石的合适的诊治方法.方法 20例合并尾状叶结石的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尾状叶切除联合左外叶切除10例,采用左外叶切除联合尾状叶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5例,肝右叶切除联合尾状叶切除1例.肝左叶切除联合尾状叶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肝右后叶切除联合尾状叶切除2例.结果 并发胸腔积液12例,切口感染1例,胆漏2例,死亡1例.随访2年,2例联合尾状叶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患者仍有胆管结石复发,间断出现胆道感染症状.结论 联合尾状叶切除术可以达到良好的远期效果,是合并尾状叶结石的肝内胆管结石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胆道镜、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15例,经胆总管取石。术后2—3个月经T管窦道再次胆道镜探查及取石。结果顺利完成手术106例,成功率92.2%,9例中转开腹(7.8%)。30例术后Ⅲ级胆管残留结石(26.1%),8例Ⅱ级胆管残留结石(7.0%),胆总管无残留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97例,取石27例(27.8%),其中单纯取石篮套取石19例(19.6%),再次钬激光碎取石8例(8.2%)。多次镜下取石6例,1例镜下取石多达12次。再次手术3例(2.6%)。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微创、高效,且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35例)与对照组(n=35例),两组均行胆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切除病变部位肝段,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残石率、术后复发率。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残石率(5.71%)、复发率(5.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安全性肯定,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成人原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诊疗中的作用。方法:38例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实施61次ERCP,根据ERCP结果实施内镜治疗。结果:60次ERCP成功,成功率为98.36%(60/61)。ERCP明确胆道并发症原因后实施内镜治疗。并发症发生的部位为:供体肝胆管、受体胆管、胆管吻合口及十二指肠乳头。其中单纯胆管炎性狭窄7例,胆管炎性狭窄伴肝内外胆管铸型、胆泥或胆石形成10例;单纯胆管吻合口狭窄3例,狭窄伴肝内外胆管铸型、胆泥或胆石形成2例;胆管吻合口瘘2例,供体胆管与受体胆管直径差异过大1例;受体胆管过长、扭曲3例,受体胆管轻度扩张1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2例,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3例;T管脱落1例;胆道出血1例;ERCP插管失败1例。该组供体肝胆管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44.74%(17/38);其次为胆管吻合口并发症,为21.05%(8/38)。治疗方式:乳头括约肌切开(EST)24.59%(15/61),乳头柱状球囊扩张(EPBD)16.39%(10/61),EST+EPBD 13.12%(8/61),扩张器扩张胆管36.07%(22/61),鼻胆管引流(ENBD)52.46%(32/61),胆管支架引流(ERBD)32.79%(20/61),取胆管铸型、胆泥或结石19.67%(12/61),胆道冲洗24.59%(15/61)。结论:ERCP具有诊疗一体化优点,已成为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吸引治疗胆道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为96例胆道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吸引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胆总管出血中转开腹。47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19例一期缝合胆总管,28例放置T管引流。手术时间平均(65±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0±20)ml,术后平均(25±7)h胃肠功能恢复,平均(18±6)h下床活动,腹腔引流管于术后(48±24)h拔除;无一例发生胆漏。术后1周复查发现1例肝内胆管结石残留,胆道镜下成功取出残余结石,术后平均住院(5.5±2.5)d。术后平均随访(24±18)个月,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吸引在胆道结石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有效解决结石取出困难、残留,反复取石导致的损伤、出血,手术时间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术中超声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IOUS)联合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8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下称胆道镜组)96例和IOUS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下称联合组)8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胆道镜组残石率(9.38%)高于联合组(2.08%)(P=0.041);结石复发率(12.34%)也高于联合组(3.61%)(P=0.036);两组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胆道镜组3例重型胆管炎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采用术中超声联合纤维胆道镜能降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2015 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经皮胆道造瘘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46例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完全取尽结石者43例(93.5%),术后胆道出血6例(13%),胆漏1例(2.2%),胆管炎4例(8.7%),发热8例,呕吐5例。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6例(12.2%)结石复发。结论 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取得良好的效果,取石安全有效,且微创,可作为胆道结石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癌的临床病理和生化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例肝内胆管癌和同期良性病变(肝内胆管结石14例,肝外胆管结石30例,结石性胆囊炎40例)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血清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和AFP)检测,肝内胆管结石等10项影响因素对肝内胆管癌患病率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所纳入病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乙肝病毒携带率或慢性乙肝患病率(33.3%)均明显高于同期的肝外胆管结石和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肝内胆管结石(OR=1.05,CI为0.92~1.38,P=0.023),乙肝病毒感染(OR=1.02,95%CI为0.78。1.31,P=0.02);ICC患者血清高于参考值的CA19—9和黄疸指数对回归方程亦有贡献(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内胆管结石,高于参考值的CA19—9和黄疸指数可能作为提示诊断肝内胆管癌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经肝断面胆道探查替代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收治的122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的64例患者行左肝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58例患者行左肝切除联合术中经肝断面残端胆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2例患者中105例获随访,随访率为86.1%,随访期为2年,2组患者均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术中通过肝断面途径胆道探查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一种有效的方法,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住院时间,有效避免胆总管切开和T管引流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逆行经肝胆道引流在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可代替T管引流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9例肝内外胆管结现人术中实施逆行经肝胆道引流术。其中37例逆行穿刺经右肝置管外引流;12例从肝胆管残端置管逆地引流。总胆管切口原位缝合关闭。结果:逆行穿刺引流术术后并发气胸及引流管出血各1例(5.4%),术后平均第8天拔管。逆行经肝胆管残端置管引流乾术后残余结石4例,均经引流窦道取净。保留胆囊19例,术后造影,胆囊显影良好。术后随访6月-9年,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复发结石,保留的胆囊未形成结石。结果:逆行穿刺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时间短,逆行经肝管残端引流对术后残余结石的处理较方便。两种引流术式对肝外胆管及保留的胆囊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