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交换份法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6月,选取笔者医院内分泌科及中美糖尿病中心和笔者医院平湖分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仅口服降糖药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碳水化合物交换份饮食干预(具体包括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宣教以及基于碳水化合物交换份表配制的个体化糖尿病套餐),对照组实行常规的饮食指导。干预3个月,每周随访1次,每3个月测定1次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4项、血尿酸及体重等人体测量指标。结果 经过综合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FPG、餐后2h血糖、HbA1c、血脂4项和SUA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FPG、餐后2h血糖、HbA1c、TG、TC及SUA的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水化合物交换份法的饮食干预对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和控制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降尿酸治疗策略运用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糖调节受损人群中,观察研究对象的结果转归。方法选择江门市二级以上综合/专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糖调节异常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追踪记录其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将治疗后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照组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可有效阻止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降低高尿酸水平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控制、降压、降糖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对比研究2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月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达标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降尿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46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观察组)及38例老年2型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采用放射免疫计数器检测空腹胰岛素。并对两组的血尿酸、血糖、血脂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血尿酸、空腹及餐后2h血糖、TC、TG、ApoB、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应适时监测,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南宁市壮族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尿白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309例广西南宁市壮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同时根据尿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别比较不同血尿酸水平组间和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组间相关指标水平,并分析尿白蛋白与血尿酸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108例,占35.0%。高尿酸血症组男性、饮酒者、高血压、眼底出血渗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尿白蛋白增多者比例均高于正常尿酸组,且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血肌酐、尿素、尿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尿酸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尿酸组(均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尿白蛋白与血尿酸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处方饮食与单一处方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实行个体化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单一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结果 营养干预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水平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处方饮食可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对策研究。方法 筛选2013年4 10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取20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方法确定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原因,将高尿酸血症组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根据其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结果 常规组与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尿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明显较对照具有优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发病主要由于激素分泌代谢异常,造成血糖、血压、尿酸异常导致一系列并发症,针对其发病原因进行积极的血糖、血压控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尿酸血症组(70例)和正常血尿酸组(72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分析比较。观察他们的大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与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高尿酸组患者的冠心病、高血压及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水平亦高于血尿酸正常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了2型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促进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振媚 《华夏医学》2009,22(4):644-645
目的:观察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别嘌呤组,后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别嘌呤组治疗后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积极降尿酸治疗,可改善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0.
缪旭  徐晓英 《吉林医学》2014,(22):4862-4864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98例)和正常尿酸组(82例),检测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并将98例高尿酸血症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尿酸及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肾脏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高尿酸血症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西部地区高尿酸血症人群空腹血糖受损(IFG)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体检发现的169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778例尿酸正常患者,进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和糖负荷后2h血糖(2hPG)、2h胰岛素(2hIns);检测空腹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瘦素等;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HOMA-IR;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高血尿酸组BMI、FBS、FINS、瘦素、HDL-C、LgHOMA-β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尿酸组中IFG占14.85%,而正常组仅为2.2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危险因素为:家族史、年龄、BMI、WHR、TG和每月饮食支出,以WHR和每月饮食支出跟IFG的关系尤为明显。结论我地区高尿酸血症人群IFG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且WHR和每月饮食支出的升高明显促进IFG发生。因此高尿酸血症人群要注意改变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这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赵咏梅 《中外医疗》2011,30(32):97-97
目的分析和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昌邑区某医院就诊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28例,实验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30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血糖C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血清尿酸等,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清C肽、甘油三酯、血尿酸等因素有明显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控制血压、体重、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并发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控制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体重指数≥26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既往使用多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应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指数、HbA1c的控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有效控制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和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脑梗死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男性≥416.4μmol/L,女性≥356.9μmol/L)和正常血尿酸组,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结果: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的TG、HDL-C、TG、BMI、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DL-C低于对照组(P<0.05),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较正常尿酸组明显增高(P<0.05),UA水平与IMT正性相关(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及无症状脑梗死关系密切,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不可忽视的一个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滔  莫焕娇  邱莘 《吉林医学》2013,(28):5807-5808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后,加用预混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及体重变化。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0例,按体重指数分为A组(BMI<25 kg/m2)和B组(BMI≥25 kg/m2)各25例,停用口服药物,三餐前加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商品名:诺和锐30)治疗3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变化。结果: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MI有轻度升高(P>0.05),而B组BMI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对于不同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后,加用新型预混胰岛素强化治疗,均有明确的疗效,且无明显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检测结果,探讨其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468例,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禁食12 h以上于次日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后检测血尿酸、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结果 468例患者尿酸检测结果为310.5~670.9μmol/L,平均(456.56±89.56)μmol/L,合并高尿酸血症137例,非高尿酸症331例,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结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与肥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在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轻体重量的同时也要监测和积极处理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7.
赵伟河  田永红 《中原医刊》2006,33(10):14-1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36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30d,治疗前后观察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口服药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与口服药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可以更好的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王芳义 《当代医学》2010,16(19):111-112
目的观察血尿酸检测结果,探讨其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468例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禁食12h以上于次日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后检测血尿酸、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结果 468例患者尿酸检测结果为310.5~670.9umol/L,平均(456.56±89.56)umol/L;合并高尿酸血症137例(29.27%),两组比较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结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与肥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在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轻体质量的同时也要监测和积极处理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加强认识饮食治疗糖尿病重要性并合理安排饮食配方。方法 比较 41例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体重的变化。结果 饮食治疗 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 ,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 2h血糖及超重者体重指数分别有所下降 ,8周后进一步下降。结论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本组首先使用饮食治疗 ,患者血糖、体重得到了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0.
陈湘东 《广西医学》2008,30(5):658-659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疗效,并与传统的只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方法的比较。方法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降糖药物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诺和灵N每天晚上22∶00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只口服降糖药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后于4、8、12周时观察用药后空腹血葡萄糖,餐后2h血糖和12周后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4、8、12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能使患者血糖达标早,血糖正常维持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