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伏气温病是外感中常见病,见证繁杂,多重险之候.其邪无不伏于少阴,或乘经气之虚,或夹新感之邪,随经而发.辨证先辨六经,伤寒温病皆同;再分兼夹:新感引动伏邪,伏温而兼内伤.治法清透泄热,养阴补托为两大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温热逢源》一书,探讨了柳宝诒的主要学术思想。对伏温的邪伏部位、外发途径和预后转归作了系统的阐述;同时从传变途径、初起见症和治疗用药三方面指出了温病和伤寒的鉴别点;最后提出了柳氏治温注重养阴透邪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赛美  林培政 《新中医》2005,37(12):6-8
从《温热经纬》之编排体例、写作风格到对温病的辨证、立法、用药诸方面,阐述了王孟英治学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对清人李学川《针灸逢源》的版本源流、系统、特征及馆藏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辨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大辞典》等著录信息存在的讹误;同时通过对三种刻本的全面评估、比较,认定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清道光二年壬午(1822)补刻本(又称“棣华草堂刻本”)为善本.  相似文献   

5.
江阴素称"中医之乡",文脉昌盛,代有名医。到晚清,东乡有周庄柳宝诒,发明伏气温病;南乡有凤戈庄朱氏,以善治伤寒名世。朱氏世医,至少鸿已九世。朱少鸿(1873-1945),14岁即侍诊于父侧,渐通医理。28岁父殁,始弃儒行医。40岁后定期至无锡应诊,50岁后移居上海,悬壶于静安寺同福里,并补推举为江阴同乡会会长。朱氏平素钻研《伤寒论》,  相似文献   

6.
笔者研习叶桂《外感温热篇》,揣摩其温病的理论框架,总结其诊断特色思路大致有三:首重湿邪诊察,其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次必验于舌,从苔辨病位、病性、并从舌形态判断病势转归及治疗;最次察皮肤斑疹,辨识属热属湿,从而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学川是清代著名医家,撰有《针灸逢源》一书,其中除记载大量的针刺处方外,对灸法亦有着独到而全面的论述。在施灸原则上,李氏强调辨证施灸,按穴施治,同时又要求艾灸有序,先后有则,采用自上而下、先阳后阴、先左后右顺序施灸法;在施灸操作上,除了广泛使用直接灸法,李氏更是善于运用隔物灸法与缪灸法,将灸法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治疗;同时李氏又注重艾灸禁忌,除了特殊腧穴禁灸外,亦要根据具体病证及年龄大小等因素考虑禁忌;以及李氏所言的艾灸预后与调理之法,使灸疗学科的趋于完整,为我国灸疗学科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灸逢源》系清代李学川所著之针灸名著,该书综合《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历代针灸医论精华,是一部内容较为完备且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性针灸专著。笔者通过学习发现,书中提及较多灸法相关临床应用,指出的灸疗方法较多且治疗疾病范围亦较广泛,至今书中的一些灸疗方法仍在临床中沿用。为进一步明确灸法的临床应用,本研究通过整理、挖掘《针灸逢源》中有关传统艾柱灸疗方法的论述,以使灸法发挥更为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被视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源。现将笔者对《金匮》中温热药运用机理的体会,结合临床,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李斌  曲道炜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27-2628
透法于温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无论邪气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何阶段,均可辨证使用。本法通过运用轻清灵动、辛香宣透之品,以达到畅气机、调气血,予邪出路,祛邪外出的治疗目的。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和名医医案对透法在温病不同阶段的运用进行阐述,以浅析透法之妙。  相似文献   

12.
李斌  曲道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27-2628
透法于温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无论邪气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何阶段,均可辨证使用。本法通过运用轻清灵动、辛香宣透之品,以达到畅气机、调气血,予邪出路,祛邪外出的治疗目的。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和名医医案对透法在温病不同阶段的运用进行阐述,以浅析透法之妙。  相似文献   

13.
冯鑫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08-409
寒温并用法是张仲景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灵活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具体体现。它贯穿全部《伤寒论》,究其施治之法,体现在: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法;寒温并用,清上温下法;寒温并用,表里双解法;寒温并用,和解权变法;寒温并用,清宣郁热法;寒温并用,滋阴扶阳,通利血脉法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林珮琴治疗温热病医案的分析,结合林氏在《类证治裁》中有关温热病的论述,将其治疗经验归纳为辛凉宣肺、透热泄湿、清营凉心、养阴救液、重视舌诊等5个方面。认为这些独特的治疗经验,有其鲜明的学术特点,至今仍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温病学的研究借助模糊数学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其在指导温病临床诊治中成效显著,但作为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医理论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已潜伏着对其发展不利的诸多因素而使其陷入困境.借鉴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在寻找温病学现代化的出路上,引出自然科学中的模糊数学,试图从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的方向研究温病学,以促使温病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下法与温涩法在溃疡性结肠炎(UC)损伤修复方面的不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1个月前后温下组(29例)、温涩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患者结肠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后结肠组织EGF的变化。结果:温涩法与温下法都能较好地促进结肠EGF表达,而温涩法疗效更优,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温下法与温涩法能够增加UC患者体内EGF的含量,进而可能通过EGF对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促进黏膜损伤的修复。而温涩法作用优于温下法,表明温涩法在促进损伤修复方面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17.
温病六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邪致病,多伤津耗液,故许多医家在治疗温病时多强调“袪温邪、保阴液”。然而在温病中,郁证亦不少。因此在处理温病时,也应该注意温邪致郁的一面。文章以朱丹溪的六郁理论为基础,对温病郁证的理、证、治三大方面作一阐释。认为温邪可导致六郁的形成,在治疗温病郁证时,必须同时兼顾温邪及郁证两大方面。另“温病六郁”也揭示了温病中的正邪消长实离不开气、血、津液等三大方面,对温病辨证体系的发展亦有启示。  相似文献   

18.
郑邦本老师认为,瘟病发病不外毒、热、瘀、滞,把病邪尽快控制在卫气营血的浅层阶段,先发制病,祛邪救正,防止传变,是提高温病危重急症疗效的关键。郑老师临证时,强调须分清温热、湿热属性,将温病归纳为温热型和湿热型两大类,诊断时重视舌诊,治疗时先安未受邪之地,继承和自创肺炎合剂、加味四妙勇安汤、达原柴胡饮、加减甘露消毒丹、水牛角地黄白虎汤和加减五味消毒饮等方剂,广泛应用于温病临床。此外,郑老师认为,凡辨证属温热或湿热者,均可按夔门郑氏温病流派的辨证方法辨治。  相似文献   

19.
陈思茵  温玉  马晓峰 《河南中医》2016,(12):2047-2050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解表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在用药上以发散风寒为主,有少量发散风热药的运用,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用药主张辛温发汗解表。2与《伤寒论》相比,《金匮要略》亦重视使用桂枝、生姜、麻黄等药,又增加了防风、菊花、大豆黄卷的使用;扩大了解表药的运用范围,用于治+疗各种内伤杂病。3《温病条辨》沿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对麻黄、生姜等药的运用,但《温病条辨》更善于辛凉解表,共运用9种发散风热药。《温病条辨》在辛温解表药中增加了香薷与荆芥的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清热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以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为主。其中用以治疗里热实证的药较多见。2与《伤寒论》相比,《金匮要略》除以上药物运用外,还增强了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以及清虚热药的运用,以治疗各种内伤杂病。3《温病条辨》中延续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清热泻火药和清热燥湿药的运用,还加重了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的比重。《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补虚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以补气药为主,兼用少量补血药。2《金匮要略》补气药的运用与《伤寒论》基本相似,增加了黄芪的应用,并且加重了丸剂的应用,重视使用蜂蜜。妇科病独立三篇,重用补血药,增加了补阳的紫石英及补阴的麦冬、百合等药的运用,增加了补虚药的运用种类。3《温病条辨》用药延续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补气、补血、补阳药的运用,增加了杜仲、菟丝子等补阳药。此外,丰富了补阴药的运用,如沙参、麦冬等。温热邪气易伤阴液,故增加了滋阴药。  相似文献   

20.
中医脉象微观化发展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脉学的研究及传统脉学与"金氏脉学"的比较,得出吸取全息脉学之长,发展中医脉学微观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