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方法对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主要集中在用药后的前2个星期,以第2个星期的新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最多。不良反应的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兴奋激越、静坐不能、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其他。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药物,以服药后的第2个星期的新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最多。建议护理人员应对这些患者及家属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必要时应用药物以消除或降低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片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02~2008年文献报道的阿立哌唑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阿立哌唑片的不良反应以头疼、失眠、焦虑、恶心、呕吐、嗜睡、激越和静坐不能较多见。多在1~2周内发生。结论阿立哌唑片所致的不良反应有多种原因,临床应用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3):333-33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2-2013年我国医药期刊报道的阿立哌唑致ADR病例,并就收集到的67例ADR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阿立哌唑致ADR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20~39岁;用药6个月内ADR发生率较高;以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较为多见。66例患者均恢复正常,1例患者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恢复正常。结论:尽管阿立哌唑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但临床仍需高度重视用药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毕玉丽 《天津药学》2011,23(6):25-2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3年—2011年7月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例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肌肉骨骼、视觉损害及血液系统,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共8例,占29.63%。结论:临床应重视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芳萍  刘雪玉 《海峡药学》2008,20(1):101-102
介绍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表现静坐不能,嗜睡,口干,视物摸糊,头痛,便秘、白细胞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不良反应与疗效。方法对6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观察,给予阿立哌唑治疗4、8、12周,记录不良反应与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分别进行3次评定。结果 60例中有19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第4周已有痊愈8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0例,无效32例,有效率30.00%,显效率16.67%;第8周有痊愈11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16例,无效14例,有效率50.00%,显效率26.67%;第12周有痊愈18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15例,无效7例,有效率63.33%,显效率25.00%。结论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其对锥体外系及体重的影响较小,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13例精神分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口服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连续给药6周,每周给药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每次给药后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较前一次都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患者存在不良反应,多以轻度为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9.
例1,男,22岁,高中,无业,因患“精神分裂症”于2013年4月8日入住我院。体检及辅助检查(心电图等)均无明显阳性结果,HR780次/min,BP130/80mmHg,既往无心脏疾病史。  相似文献   

10.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产阿立哌唑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完成6周的疗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2,3,4,6周末PAN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有效率为87.0%。不良反应多为轻度。结论:国产阿立哌唑片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阿立哌唑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张鸿燕  马弘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0):868-869
[通用名称]aripiprazole,阿立哌唑 [化学名称]7-{4-[4-(2,3-二氯苯)-1-哌嗪]丁氧}-3,4-二氢-2(1H)-喹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从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并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根据临床用药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一般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采取阿立哌唑药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6.67%(26/30),治疗组为96.67%(29/30),治疗组优势明显,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的发生率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服用阿立哌唑片和氯氮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给服氯氮平的患者)30例,对照组(给服氯氮平的患者)30例,在治疗的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应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这3个月的治疗,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普通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和氯氮平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阿立哌唑的疗效没有氯氮平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方面,服用阿立哌唑的患者也出现了不良反应,但是氯氮平不良反应出现率几乎达到了100%。结论对于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与氯氮平疗效差不多,但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氯氮平的治疗效果要远远优于阿立哌唑。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少,氯氮平不良反应出现的多而且严重。  相似文献   

14.
15.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4例口服阿立哌唑,B组102例口服氯丙嗪,通过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8.46%,B组总有效率为86.2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ANSS的评分改善优于B组,而不良反应少于B组。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阿立哌唑组各40例,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87.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2,P>0.05)。两组治疗2周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同一时间点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可用于一线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碧兰 《中国药业》2009,18(3):53-54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较利培酮组少,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抗精神病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阿立哌唑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芹  于胜海  沈霞 《齐鲁药事》2005,24(3):166-167
目的 考察阿立哌唑的合成路线。方法 以7-羟基- 3,4 -二氢- 2 (1H) -喹喏酮为原料,经O -溴丁基化和缩合反应合成阿立哌唑。结果 阿立哌唑总收率为81%,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证化学结构正确。结论 该合成路线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疑心被害、自语自笑,加重1周伴感觉被人控制\"于2019年4月27日首次入院。患者2015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疑心周围人议论自己,认为有人害自己,凭空对话,自语自笑,情绪不稳,冲动,曾多次在当地住院治疗,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利培酮、氨磺必利及喹硫平等药物治疗,院外服药不规律,疑心症状时轻时重。  相似文献   

20.
陈建国 《中国药业》2006,15(18):55-5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2%.利培酮组显效率76%。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疗效相似,但副作用小,患者容易接受,可以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