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京津冀地区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地区中药材生态种植发展建议和对策。方法:通过文献查阅、问卷咨询、实地调查的方式对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背景进行调研,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延庆区,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张家口市赤城县,保定市易县、涞源县、阜平县,邯郸市涉县,石家庄市井陉县,邢台市邢台县,天津市武清区、静海区等地中药材生态种植的主要品种、面积、种植模式、经营主体、综合效益等进行调研。结果: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以黄芩、金莲花、连翘、酸枣仁等道地药材品种为主,中药材生态观光模式、立体种养殖模式和野生抚育模式为特色的中药材生态种植产业,同时还存在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基础研究薄弱、标准规范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讨论:京津冀中药材生态种植产业应明确区域区位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宜品种和种植模式,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完善中药材生态种植发展机制,助力京津冀地区生态种植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及技术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农业具有安全、有效、有序、可持续的特点,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中药生态农业起步较晚,各地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虽然很多,但缺少评估指标和方法,不能科学评判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了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及技术的评估原则,包括科学实用性原则、整体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然后从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构建了中药材生态种植评估指标体系,并针对每一评估指标给出相应的评估方法,为行业内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中药材生态种植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态扶贫视域下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及发展要点进行概述,梳理生态扶贫、生态种植、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着重分析中药材生态种植,探究其与生态扶贫的关联性;通过走访调研,分析中药材生态种植的经济潜力和助力脱贫发挥的作用,为依托中药材种植产业推进生态扶贫、构建优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布局、促进生态扶贫效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药材立体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机遇、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提出中药材种植模式产区区划、中药材核心种植模式、中药材种植多元化等概念;总结了破解中药材种植问题及矛盾的六大建议,包括强化政策支持、加大企业扶持、提升中药材种子种苗源头管理与示范、加强道地药材生态农业集群品牌培育与宣传、持续推广核心中药材种植模式、加强生态产品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展望了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适度化、技术标准化、模式生态化、运营品牌化、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6.
霍山石斛种植模式比较及拟境栽培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山石斛为兰科石斛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为安徽霍山特产药材,其野生资源极为稀缺.目前已通过组织培养和人工栽培技术使得这一物种得到了极大的保护,也促使霍山石斛产业化变为可能.霍山石斛主要栽培模式有3种:设施栽培、林下栽培和拟境栽培.该文首先对霍山石斛的3种栽培模式及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拟境栽培霍山石斛的生态环境更接近...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是影响药材生态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地建设中应重视量化基地环境因子,以地选材,以材定地,完善栽培方法,深入研究加工工艺,实行规范的“公司十基地十科研单位十农户”的经营运作方式。运用系统论概念,将基地建成最大效益的生态经济复合体。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忠  元四辉  钱卫 《中药材》2001,24(8):604-606
本文分析了中药面临的新形势、中药材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药材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中药材种植模式多种多样。近年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新型模式。针对目前中药材种植模式种类繁多、部分种植模式概念含混、缺乏系统化梳理的现状,通过分析各种植模式间的共性与差异,对部分概念做出微调,以便对现有种植模式进行清晰分类。根据作物在空间及时间上布局的不同,将单作、套作、轮作等传统种植模式归纳为单一种植模式和多样性种植模式;根据人工干预程度的不同,基于中药材道地性理念,强调了中药材特有种植模式,如仿野生栽培模式的重要性;根据宏观指导理念的不同,阐述了规范化种植模式、定向培育模式等新型种植模式的意义,并对其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3个方面对中药材现有种植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厘清各种植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推动中药材种植模式的系统化研究,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肖莉 《西部中医药》2010,23(7):72-74
从栽培、管理、采收、产量、销售、基源检定、浸出物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方面就金昌市种植中药材黄芪、甘草、板蓝根、金银花、赤(白)芍、麻黄、防风、柴胡、银柴胡、益母草、天麻12个品种的种植现状进行阐述,并与野生、引入地或其他产区同品种中药材进行对比,认为板蓝根、黄芪、金银花、赤(白)芍适宜在金昌市种植,其他药物需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21年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和种植特点,更好地服务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县域中药材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学方法,从多角度分析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的种植情况。结果: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生产整体渐成规模,主产中药材优势十分突出;经营主体辐射强,品牌打造初显成效;配套政策措施较为齐全,营商环境良好。2019—2021年,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均为0.66万hm^(2)左右,约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19%,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第二位。中药材加工产品年产量为0.40万~0.45万t,年总加工产值为0.76亿~0.86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在空间上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白济汛乡、永春乡、中路乡、保和镇,占全县的63.83%。种植面积排前四位的药材为木香、秦艽、附子和当归,在不同乡镇的种植结构差异很大。其中,木香在10个乡镇中均有种植,除永春乡和塔城乡外,木香种植面积在主产药材中占比超过50%。中药材生产存在生态种植规模不大、与粮争地矛盾突出、技术水平有限、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结论: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态势良好,建议发挥绿色优势、加大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力度、配套加工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中药材加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药原生态种植是一种生态的种植模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地域性、效益性等基本特征,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天然药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药原生态种植对于提高栽培药材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我国中药材产业的特性和继承传统中药栽培技术的重要性,认为中药材实施规范化是必要的,但对中药材GAP认证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提出了质疑。指出中药材质量问题主要不是出现在栽培过程中,而是出在饮片加工过程中和人为掺假上。从而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提出中药材生产是一个“三农”问题,建议国家也应象2004年春季对粮食种植户进行直补一样扶持每一个药材种植户;建议成立“国家药材生产管理机构”对全国有一定技术和规模的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户进行注册登记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山东省枣庄市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调研,为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关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和走访,同时采用天眼查征信平台查询和SWOT分析法对枣庄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枣庄市现有药用植物460余种,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的有侧柏、酸枣和野胡萝卜等,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1亩≈666.67 m2)的药用植物有花椒、石榴、枣、山楂等;中药材产业以小型农业合作社为主,规模小且分散,主要分布在滕州市、山亭区和市中区,缺少大型医药企业。SWOT分析表明,壮大酸枣仁、大枣、石榴皮、花椒等特色中药材产业规模,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及培养科技人才可促进该市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结论:枣庄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研究结果可为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黑龙江省2021年中药材生产的栽培种类、面积、产量等方面的情况,为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方法:通过资源普查获取资源变化趋势,搜集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各级地方农业局等各部门统计的相关数据,结合全国生药生产统计及区划专业委员会的抽样调查结果了解2021年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具体情况。结果:2021年黑龙江省的12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中有109个县种植中药材,占全省县域的87.2%,共种植中药材155种,种植总面积约351万亩(1亩≈666.67 m^(2)),年产量约70.9万t,总产值近200亿元。结论:研究结果反映了黑龙江目前的中药材生产情况,可为黑龙江省中药材的生产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2019—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各乡镇主产药材的栽种面积,分析近3年金寨县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为金寨县后续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统计学、地理信息学相关方法,对金寨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统计汇总的2019—2021年新栽种面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石斛、茯苓、灵芝栽种面积相对稳定,分别维持在800、3000、2000亩(1亩≈666.67 m^(2))左右;天麻面积由4798亩增加到7651亩;黄精由2091亩扩大至10805亩;茯苓、天麻、黄精3种药材的种植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现象。结论:黄精种植面积在金寨县发展迅速,茯苓、灵芝、天麻发展平稳,石斛发展空间较大。茯苓、灵芝等菌类药材统计标准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金寨县各乡镇应结合当地环境优势,在发展适宜的中药材品种上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7.
以建立高品质甘草林下规范化生态种植技术体系为指导,探索甘草林下生态种植的技术体系核心问题与关键技术,并进一步探讨了甘草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实地调研对甘草生态种植的问题与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对不同产地甘草种子种苗进行质量评价,对甘草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传统大田种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国甘1号”“蒙种2代”和新疆北屯的甘草可作为科尔沁地区的优质种源。推进甘草种植过程机械化可缓解甘草规模化产业生产劳动力缺乏,提升产地加工水平。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处理下,甘草适宜种植密度为20~25 cm,适宜底肥为有机肥,可追施一定量的钾肥和磷肥。甘草林下规范化生态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甘草种植侵占农田、与退耕还林政策冲突等问题,是甘草增产增效的有效手段。同时,推动甘草产地初加工的发展,对打造甘草产业生态化、信息化和品牌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中药农业的范畴,概略性说明了中药农业的现状,较为详尽地分析了中药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重点阐述了中药农业发展的15个趋势。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关心中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与中药材GA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中药材GAP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与可控。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与植物药材质量密切相关,探讨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各种因素,并在生产实际中加以调控,对于控制植物药材质量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与植物药材质量之间的关系,列举了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各种因素,并讨论了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如何调控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