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方法对1994年7月~200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21例小儿精索静脉曲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有21例,年龄8~16岁,平均11.8岁。其中Ⅱo9例,Ⅲo12例。左侧20例,右侧1例。均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于内环处高位结扎精索内静脉。随访21例,2个月~11年。2例复发,复发率9.52%。所有患儿术后均无睾丸萎缩。结论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作者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对1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采取两孔法腹腔镜技术,实施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患儿术中以及手术后疗效。结果16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手术时间25~35min,术后住院3—5d,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两孔法腹腔镜技术实施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创伤小,疗效满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Palomo术式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我们收治小儿精索静脉曲张21例,均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术中经脐直视下置入5mm Trocar并置入单孔不带操作孔的腹腔镜,于腹腔镜下经皮穿刺套管钩针带2—0丝线,穿过后腹膜精索血管束后再将丝线带出皮肤,于皮肤外打结并结扎两道(Palomo法结扎精索血管束,不必分离精索内动脉)。结果 21例均手术成功,其中1例因术中出血增加一个操作孔止血,全组病例手术时间(23.6±8.5)min,术后住院2~3d,平均(2.26±0.37)d,随访6~1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Palomo术式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操作简单,不增加额外费用,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自从腹腔镜应用于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以来,其优势有目共睹.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本院采用经脐入路实施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亚甲蓝染色、保留精索淋巴管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并总结治疗经验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的临床资料.12例均为左侧,均以阴囊上方肿物就诊,其中10例伴有明显的阴囊坠胀感.所有患儿通过物理检查及B型超声确诊.其中Ⅱ级精索静脉曲张3例,Ⅲ级9例.B型超声检查表现为阴囊上方不规则血管团块,血管内径明显增宽,与对侧相比患侧睾丸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手术年龄7~14岁,平均(11.42±1.78)岁.采用保留淋巴管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开始前通过阴囊穿刺在睾丸鞘膜与白膜之间注入亚甲蓝1 ml并轻柔按摩,使精索淋巴管染色.结果 11例患儿淋巴管成功显色并得以保留,10例患儿保留了睾丸动脉.术中出血量少,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58.33±12.12)min.所有患儿在术后第1天出院,除1例外,余者均无明显阴囊肿胀.随访5个月至1年,无一例发生鞘膜积液,无一例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通过在睾丸鞘膜囊内注射亚甲蓝能够使精索淋巴管染色,为手术中确切地保留淋巴管提供指引,而通过该方法保留淋巴管对减少术后鞘膜积液发生的意义尚需进一步随访明确.  相似文献   

6.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的转归和治疗日益被重视,本文就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我们收治的26例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0~18岁,平均年龄14.4岁。就诊原因包括睾丸或阴囊涨痛10例,阴囊外观异常4例,体检发现12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睾丸体积、曲张精索内静脉最大内径及反流时间。患儿均接受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取腹股沟外环口下方切口,提出精索,在放大8~15倍手术显微镜下逐一结扎离断精索静脉,术中淋巴管和动脉予以完整保留。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儿未见睾丸萎缩,阴囊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复发。2例术后1个月内出现阴囊水肿,3个月内自然缓解。21例术前患侧睾丸发育迟缓患儿16例出现恢复性生长。结论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采取腹股沟外环口下方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以在彻底结扎曲张静脉的同时,保护睾丸的动脉及淋巴管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修复精索内筋膜的疝囊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2 1例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疝行再次手术 ,并从 1997年起对 6 2例与复发疝相似病例行修复精索内筋膜的疝囊高位结扎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1例复发疝中 ,男 2 0例 ,女 1例。年龄 2 0个月~ 10岁 ,平均 5 .38岁。第一次手术均采用经典的Potts术 (即没有打开腹股沟外环的疝囊高位结扎术 )。手术年龄为 9个月~ 7岁。疝复发时间 :<3个月 10例 ,4~ 6个月 5例 ,1~ 3岁 6例。疝囊巨大、内环口大于 1.5cm直径者 15例 ,双侧斜疝 3例。双侧均复发 1例。复发疝手术所见 :结扎线残留在内环高位 16例 ,在外环口以外 3…  相似文献   

8.
改良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改良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腔股沟疝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其优缺点。方法氯胺酮麻醉,在微型腹腔镜下运用自制带线针及针钩,对111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分钟,发现隐性疝7例,无并发症,追踪观察67例,暂无一例复发。结论改良微型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评估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术(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术后睾丸发育情况。方法腹腔镜Palomo术治疗3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术前后B超测量患侧曲张静脉的最大直径及两侧睾丸大小,计算睾丸体积,以观察术后静脉恢复情况及术后睾丸体积变化;采用彩色Doppler评估两侧睾丸血液供应,比较术前后睾丸血运。结果腹腔镜Palomo术后1个月精索曲张静脉最大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患侧睾丸血液供应无减少;患侧睾丸体积术后增长明显快于健侧(t=2.28 P<0.05),至术后6个月患侧睾丸体积与健侧相仿。结论腹腔镜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安全,简便,患侧睾丸术后有一个补偿性生长过程,无睾丸萎缩和发育不良,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小儿精索静脉曲张顺行静脉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精索静脉曲张与精壳内静脉的解剖关系,探讨发病原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3例5-12岁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儿。在施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中,静脉插管作顺行性造影检查。结果;发现精索内静脉必正常解剖型者5例,8例伴有血管变异畸形。结论:静脉顺行造可充分精索内静脉的走行及与交通支连接情况,提示血管变异畸形是导致小铁精壳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时必须重视血管畸形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定位精索的方法经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作者收治100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其中50例在盲视下通过探寻浅环或手指定位精索的方法经浅环附近小切口提出精索,完成手术;50例通过显露浅环的方法提出精索完成手术。结果两组患儿均按照各自方式完成手术,盲视组与显露组平均切口长度分别为(7.4±1.37)mm和(15.4±2.82)mm;手术时间(21.6±5.24)min和(20.8±4.76)min;术中出血(0.8±0.26)mL和(1.7±0.52)mL;术后阴囊明显肿胀分别为5例和6例,其中阴囊血肿各1例;两组术中均未发生输精管和神经的意外损伤,术后均无复发、睾丸萎缩和睾丸回缩。结论通过探寻浅环或以手指定位精索的方法,可以保障在盲视下经小切口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与显露手术比较,手术时间和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出血少,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小儿隐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小儿隐睾的临床特点,设计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式,即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腹股沟皮纹横切口长2.0~3.0cm,剪开浅深筋膜,部分切开腹股沟管前壁,提出睾丸及精索,分离鞘突管至腹膜外脂肪后结扎鞘状突,将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肉膜囊内。共治疗41例(53侧),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并与同期经传统腹股沟大斜切口手术的55例(61侧)进行对比。结果41例(S3侧)出院时睾丸均位于阴囊内,术后获随访32例(39侧),其中11例(13侧)术前高位隐睾患儿术后睾丸位于阴囊中部,其余睾丸位于阴囊底部,未发现睾丸萎缩;与同期传统腹股沟大斜切口手术治疗的55例隐睾疗效相当,创伤小,恢复快。结论采用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创伤小,手术快,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美观,疗效满意,可替代传统腹股沟大斜切口手术治疗小儿隐睾。  相似文献   

13.
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目的 介绍微型腹腔镜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微型腹腔镜配合改进的针形器械荷包缝扎内环口周边腹膜治疗小儿斜疝112例。结果 本手术方法的切口和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无需缝线,术后无瘢痕,无复发。结论本手术方法较之传统的小儿斜疝手术方法有较多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67例小儿腹股沟巨大疝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实施腹腔镜下内环口双重结扎术(为 A 组);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5例实施腹腔镜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术(为 B 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后伤口出血、切口感染、线结反应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术后1~3年随访,A 组有 5例复发,B 组无一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术式,斜行切口长约3—5cm,虽不做腹股沟管修补,但需显露和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费时3个分钟左右,损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多如:阴囊血肿。作者对98例小切口高位结扎术几点改进,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而且术后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修复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简易、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腹腔镜下法修复小儿腹股沟斜疝45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未发现复发。结论腹腔镜下修补小儿腹股沟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腔股沟斜疝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下运用自制带线针钩,对59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顺利。发现隐性疝17例,无并发症,50例追踪观察3~6个月,暂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创伤小,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外环口修补术(实验组)、非外环口修补术(对照组)和其他不符合较大潜在复发风险的腹股沟斜疝患儿(普通组)手术后复发率,探讨外环口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2 026例年龄小于4岁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经评估具有较大复发风险的患儿620例,对其中316例行小横切口下疝囊高位结扎联合外环口修补术(实验组),304例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其余1 406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普通组)。比较三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发热、血肿、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斜疝复发率。结果三组在性别、年龄、术后发热、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96.98,P0.001),经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与普通组无差异(P=0.062),而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及普通组长(P0.05)。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实验组、对照组和普通组分别为0.00%、5.00%和0.9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χ~2=42.18,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实验组与普通组复发率无差异(χ~2=3.41,P=0.065),而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实验组(χ~2=19.02,P0.001)与普通组(χ~2=30.44,P0.001)。结论外环口修补术能显著降低部分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外科领域广泛应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已经获得成功,并将成为新的经典术式。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总结我科2004年1月-2005年8月63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整体护理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发病特点、腹股沟解剖、手术方法等均与成人不同,通常不修补腹股沟管壁,单纯行疝囊高位结扎是其手术特点。笔者近3年来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60例,均采用小横切口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