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猝死指的是由自身疾病导致的自然死亡且死亡距发病时间小于1小时,其中75%为心源性猝死。为什么有的人在经历大喜大悲或大怒之后会感觉明显不适的症状,甚至发生猝死?情绪应激反应直接导致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2.
涂鉴森 《云南医药》1989,10(5):285-288
心脏猝死(SCD)概况和发生率冠心病(CHD)是二十世纪世界性的流行病,近20年来患病率上升了50—100%,我国CHD的平均发病率已上升到6%左右。据统计大约10—20%的自然死亡是以猝死形式发生的,心性猝死占各种引起猝死原因之首位,CHD猝死又占心脏猝死之首位。据统计:(1) 在北京每年CHD猝死平均占13/万;(2) 中国:猝死占CHD死亡的  相似文献   

3.
心脏性猝死是指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从出现症状或症状加剧1h内发生的死亡。心肌缺血性损伤甚至心肌坏死引起心肌电不稳定易致室颇猝死。冠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导致心肌电不稳定易致室颤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早期预测对于其防治十分重要。只有早期预测、早期防治,才有可能降低其病死率。最有效的无创心电信息检测方法之一就是动态心电图,而动态心电图的多项检测指标特别是心率变异性对心力衰竭、心梗患者心律失常事件和猝死的预警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4.
心脏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的、未能预料的自然死亡。绝大多数心脏猝死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80%的患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并发症引起。通过对16例心脏猝死发生的病因、诱因分析,便于探讨心脏猝死的预防,以减少猝死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吉林省梨树县东河镇卫生院与吉林省四平  相似文献   

5.
杨林  魏林 《哈尔滨医药》1998,18(4):41-43
心脏性猝死是由心脏原因导致的死亡,目前多采用自发病到死亡1小时以内的死亡,由心脏病变导致的猝死多为心律失常所致,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急性心肌缺血等有关。仅日本资料,每年每千人有0.41—1.45人发生猝死,心脏性猝死为每年每千人0.26—1.0人(与美国数据相近),1989—1993年东京的统计显示,在18189例猝死中,缺血性心脏病约占45%,脑血  相似文献   

6.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心脏事件导致的发生迅速而意外的死亡,是部分患者的首发心脏表现。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突然停止,是心脏性猝死的前期过程。目前被大多数教学者接受的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定义是: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h内先有骤然发生的意识丧失的因心脏性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我院地处海拔2800米,回顾2001年3月~2008年7月我院内科心源性猝死47例,均符合上述心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李小洁  秦利强  王丽娅 《河北医药》2014,(14):2152-2153
目的观察通过一般及随访强化方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PCI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强化康复治疗组,每组26例。比较2组6个月、12个月药物依从性、左心室功能、心脏事件发生(心梗、死亡)。结果强化康复组比一般治疗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好(P<0.05)、左心室功能改善明显(P<0.05)、心脏事件发生低(P<0.05)。结论强化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降低心脏事件发生及猝死危险,改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心脏猝死的危险分层及无创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猝死(SCD)是指任何心脏疾病引起的发生在院外、急诊室内的突然死亡,并且死亡时间必须在有症状出现后1h内通常称瞬间死亡。SCD可能由于室速(VT)/室颤(VF)、心脏停搏或者非心律失常性原因所致。但在近期心脏死亡病例中显示,多数SCD并非像术语解释的那样瞬间死亡,而是在其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即有预警信号出现,只是未被患者或医生引起注意而已。  相似文献   

9.
谢扬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0):779-780
心脏性猝死 (suddencardiacdeath,SCD)系由于心脏原因 ,在急性症状出现之后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 ,引起意外的自然死亡。目前已确定一些遗传性心脏疾病与SCD密切相关 ,或其主要临床表现为SCD ,或有很高的SCD危险性。迄今尚无特异的药物能预防患者的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 ,安置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是有效的防治措施。1特发性长 QT综合征特发性长QT综合征 (LQTS)系调控心室肌细胞膜复极化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 ,导致心肌复极延迟的遗传性疾病 ,是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具有相同表现的一组病变。突…  相似文献   

10.
卢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993-995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是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在我国,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病也已成为城市人群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因此,若能恰当地应用与心脏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的标志物,就能有助于对这些患者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心脏性猝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2):16-17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先兆症状与预防方法。方法对9例心脏性猝死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心脏性猝死多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具有发病诱因、先兆症状等。结论提高对心脏猝死的认识,掌握其特点,积极预防可以避免发病或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2.
心律失常作为一个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既是很多心脏疾病的一个表现,又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最重要的是,它除了有很高的发病率外,同时又是一个致命性的疾病,比如说房颤,在中国大概有800—1000万人群。而猝死,它可以使一个几乎看来正常的人立刻死亡。因此,在这个领域中,进一步了解它的发病机制,寻找一些有效又经济能普及的防治方法,是从事心律失常的医生主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在筛选心衰患者高危心脏性猝死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分析经我院治疗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以更好的评价心脏功能,并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50%,30例,0例发生猝死;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1%-50%,30例,1例猝死;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l%~40%时,30例,2例猝死;左心室射血分数≤30%,30例,3例猝死。结论射血分数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以及预测心脏性猝死的风险非常重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炎性过程,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是小儿常见心脏疾病,护理质量高低决定疗效。本科采用标准化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心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终末期的表现,躯体疾病的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焦虑和抑郁可加重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临床研究表明抑郁或焦虑与心血管疾病的高病死率和高发病率密切相关。我们对9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脏性猝死(SCD)是指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心电图不但是AMI早期诊断的最简单、可靠工具,还是判断治疗结果和预后的主要手段,本文对46例AMI患者发生猝死的心电图分析,旨在讨论AMI患者早期心电图的特殊改变,以采取及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干预作用。方法103例有Ⅰ/Ⅱa类ICD适应证患者中,21例植入ICD(ICD组),另82例未接受ICD(非ICD组);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入选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累计死亡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在观察时间达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ICD组累计死亡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非ICD组。结论ICD能有效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用于保护心脏猝死(SCD)高危人群,可使死亡率降低23·17%。ICD可降低SCD高危人群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刘裕忠  张嶂 《江西医药》2008,43(4):315-3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心脏病心脏猝死(SCD)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937例糖尿病病例发生的心脏猝死的资料。结果有17例发生心脏猝死。结论糖尿病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脏猝死属糖尿病远期并发临床急症之一,死亡率高,应早期规范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心脏病,并警惕心脏猝死前兆。  相似文献   

19.
正猝死是指突然发生、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IAC)、美国心脏学会(AHA)定义的运动性猝死的概念是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发生或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一般认为其有3个基本要点:自发过程、意外发生、进展迅速。1992年,AHA提出了现场救护的"生命链"概念,现场急救及时与否和患者生命得失攸关。在马拉松长跑中运动性猝死的发生屡见不鲜,亟需得到社会的关注。历史溯源  相似文献   

20.
<正>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猝死发生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心脏病表现,其发生的时间是无法预测的。患者在病程中甚至在恢复期,无明显诱因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继而心搏骤停。心源性猝死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且急剧恶化的特点,是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患者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