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18例大肠炎症性息肉内镜下治疗后随访情况,讨论随访时息肉的再检出率,影响再检出率的因素及随访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2.
黑斑息肉综合征52例内镜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内镜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及随访计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0~2003年间收治的52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息肉的发生率最高,达95%,其次为大肠息肉和胃息肉。大部分息肉为错构瘤性,部分为腺瘤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3.5%(7/52)。大部分息肉行内镜下切除,不能内镜下切除的息肉行外科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进行术中内镜配合治疗。术后内镜复查,随访时间越长,息肉的再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PJS患者胃肠道息肉首选内镜下治疗,其次选择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和配合手术中的内镜治疗。患者应定期行内镜复查,终生进行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及五年以上随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219例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及5~8年随访结果。其中多发性息肉118例,单发性101例。内镜摘除后的息肉复发及再发率分别为5.5%和41.9%;平均复发及再发时间为19.4个月及19.1个月;73.5%及75.5%的病例于2年内复发及再发。随访检出3例息肉癌变,平均间隔时间为25.7个月。认为对多发性大肠腺瘤患者应于内镜治疗后半年进行随访,连续2次无病变者可适当延长随访时间但不宜超过2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适应证、并发症等进行讨论.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共完成老年人大肠息肉EMR手术277例,共计413枚.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术后定期内镜随访1~60月,以评价切除效果,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 413枚息肉中393枚经首次或再次EMR治疗病变完整清除,治愈率为95.2%;15枚(占3.6%,15例患者)术后病理示浸润癌再追加外科开腹手术.术中出血16例(5.8%),均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迟发出血5例(1.8%),其中3例经内镜下止血成功,2例经输血及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无穿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病理结果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癌变分别占25.7%(106/413),19.1%(79/413),50.4%(208/413),4.8%(20/41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腺瘤性息肉的比例逐渐升高(P<0.01).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EMR是一种安全和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对老年人大肠息肉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25例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年性息肉(Juvenile Polyp)又称粘液性或潴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以往认为幼年性息肉主要见于儿童,16岁以后少见.随着纤维、电子结肠镜的广泛应用,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内镜检出率明显增高.为了提高对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认识,我们对25例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内镜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老年及老年前期大肠息肉的疗效,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适应证及并发症等进行探讨.方法:2003-10/2008-10我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老年及非老年大肠息肉EMR手术561例766处病变,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术后定期内镜随访1-60 mo,以评价切除效果,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766处病变总治愈率96.3%;21处病变(2.7%,21例)术后病理示浸润癌再追加外科开腹手术.术中出血23例(4.1%),均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迟发出血10例(1.8%):7例经内镜下止血成功,3例经输血及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无穿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病理结果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癌变分别占29.0%,21.1%,45.7%,4.2%,随着年龄的增加,腺瘤性息肉的比例逐渐升(P<0.01).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EMR是一种安全、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对老年及老年前期大肠息肉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胃及大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适应证、并发症等进行讨论。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完成老年及非老年胃息肉及大肠息肉EMR手术1076例;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术后定期内镜随访1-60月。结果 348处胃息肉经首次或再次EMR治疗病变均完整清除,病理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别占62.6%(218/348),27.9%(97/348),9.5%(33/348)。935处大肠息肉中892处病变经首次或再次EMR治疗病变完整清除,治愈率为95.4%;23处病变(2.5%)术后病理示浸润癌再追加外科开腹手术。病理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癌变分别占29.1%(272/935),20.9%(195/935),46.2%(432/935),3.9%(36/935),随年龄的增加,腺瘤性息肉的比例逐渐升高(P〈0.01)。术中出血52例(4.8%),均内镜下止血;术后迟发出血(〉24 h)21例(2.0%),其中15例经内镜下止血,6例经输血及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EMR是一种安全和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胃及大肠息肉治疗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幼年性息肉是儿童消化道息肉的主要病理类型,6-10岁患儿90%以上属于幼年性息肉,6岁以下者接近100%,而在成人侧少见,我们回顾了近十年来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5例成人大肠幼年性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幼年性息肉又称黏液性或潴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好发于小儿,常因便血而就诊[1-3].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普及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广泛应用,小儿幼年性息肉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现回顾我院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幼年性息肉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幼年性息肉又称黏液性或潴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好发于小儿,常因便血而就诊[1-3].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普及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广泛应用,小儿幼年性息肉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现回顾我院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幼年性息肉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幼年性息肉又称黏液性或潴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好发于小儿,常因便血而就诊[1-3].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普及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广泛应用,小儿幼年性息肉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现回顾我院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幼年性息肉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肠幼年性息肉的结肠镜下特点、结肠镜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行结肠镜检查病理诊断为大肠幼年性息肉70例,对其结肠镜下病变特点、结肠镜下操作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我院结肠镜检查7512例,发现大肠息肉的806例,病理活检诊断大肠幼年性息肉并坚持随访2年的病例70例。本研究发现,70例患者的大肠幼年性息肉以单发息肉为主[66(94.29%)],其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52(74.29%)]。70例患者均经过完备的术前检查和肠道准备,由医护给予专业术后指导。全部大肠幼年性息肉患者均采用内镜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抬举后圈套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大肠幼年性息肉病变以单发为主,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通过完备的术前检查、充分的肠道准备、恰当的术后医嘱,在电子结肠镜下使用注射后圈套法切除大肠幼年性息肉是安全的、治疗是彻底的。  相似文献   

13.
大肠镜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大肠镜在小儿外科的应用。方法 运用Olympus PCF-20型小儿肠镜诊断与治疗小儿大肠外科疾患776例。结果 共诊治大肠息肉病659例,其中幼年性大肠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病653例,内镜下YAG激光摘除术或高频电凝切除治疗325例,注射止血剂后镜下摘除法治疗328例,摘除息肉391枚;诊断家庭性息肉病4例;Peutz-Jeghers综合征2例,均在内镜下摘除息肉。诊断先天性巨结肠42例,其中短段型7例,常见型32例,长段型3例,发现合并慢性结肠炎32例,肠息肉6例,肠虫病2例。巨结肠术后随访7例,发现皱譬襞样增生物并盲袋、吻合肉芽肿、肛周脓肿并肛瘘各1例。诊断肠套叠75例,内镜下加压整复70例,失败5例。结论 大肠镜是诊断治疗小儿外科疾患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点、内镜下处理策略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整理老年大肠息肉患者407例941枚的临床资料,分析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学特点、内镜治疗及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中青年人大肠息肉225例305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在老年及中青年组分别为27.8%及6.3%(P<0.05);直肠、乙状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但老年人右半结肠息肉明显增多,横结肠、升结肠检出率分别为11.2%、10.8%,而中青年人分别为6.6%、6.9%(P<0.05);老年人中多发性息肉占72.7%,明显高于中青年人的43.9%(P<0.05);老年组息肉最大直径≥2 cm的息肉及分叶状息肉比例相对增多分别为(6.6%vs 3.6%及8.4%vs 4.9%,P<0.05);病理结果显示老年人与中青年人腺瘤性息肉所占比例分别为63.0%及46.2%(P<0.01);老年人及中青年组息肉伴癌变率分别为4.4%及2.0%(P<0.05)。老年组941枚息肉中,活检钳除662枚,高频电切223枚,因癌变或息肉较大需外科手术治疗56枚;内镜下均成功切除息肉,无治疗相关肠穿孔及死亡病例。老年组内镜治疗后,有7例并发出血,均为套圈电切术后出血,活检钳除者未见出血并发症。其中,早发性出血(EPPB)2例,迟发性出血(DPPB)5例,均内科及急诊肠镜处理后止血。结论老年人大肠息肉处理应根据大小、部位、形态、病理采用不同的策略,内镜下摘除老年人大肠息肉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牟海军  陈幸幸  高原 《山东医药》2011,51(51):89-90
目的观察电子结肠镜手术治疗小儿大肠息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95例(124颗)大肠息肉患儿采用Olympus CF-240I电子结肠镜行内镜治疗,24例较大患儿未用镇静剂、余71例均给予丙泊酚全麻,直径〉1.0cm的有蒂息肉行高频电切术、直径〈1.0 cm的无蒂息肉或较小息肉行高频电凝术、直径〈0.5 cm的半球形息肉行钳除法摘除术;收集息肉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记录手术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病理类型。结果 124颗息肉中行高频电凝切除98颗、活检钳钳除26颗,病理类型为幼年性息肉70例(73.7%)、P-J息肉11例(11.6%)、炎性息肉7例(7.13%)、增生性息肉4例(4.2%)、腺瘤性息肉3例(3.2%);术后便血、腹痛症状均消失,且无明显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1 a,3例发生便血,其中2例为P-J息肉、1例为幼年性息肉,经再次肠镜检查证明息肉复发。结论电子结肠镜手术治疗小儿大肠息肉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分布、病理分型以及高频电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56例患者结肠息肉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治疗,观察其分布情况、病理分型、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有效切除率为100%,左半结肠占72.66%右半结肠9.76%横结肠17.58%,腺瘤性息肉占49.6%,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率3.12.%,手术24 h后出血率0.78%,穿孔发生率0.39%,单发者一年随访复发率16.00%,多发者半年复发率23.66%。结论大肠息肉发生以左半结肠为主,病理分型主要为腺瘤,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安全、可靠、有效,如术中或术后发生出血,则应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肠息肉样恶性肿瘤治疗效果远期追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不同组织学特征的大肠息肉样恶性肿瘤单纯内镜下切除和(或)手术切除治疗的远期结果,为选择适宜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单纯内镜下切除的39例和(或)手术切除的22期大肠息肉样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治疗效果,平均随访时间64个月。结果 死于该病1例,复发2例,转移1例。这些病例分布在单纯内镜下切除和追加手术切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无蒂息肉组高于蒂息肉组(P=0.006);具备浸润局限在粘膜肌层以内、有蒂息肉颈部未受累、切除边缘干净、分化中等以上等组织学特征的大肠息肉样恶性肿瘤显著低于缺乏这些特征者(P=0.002)。结论 大肠息肉样恶性肿瘤具备如上组织学特征者可单纯内镜下切除并密切随访,反之则应追加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探讨肠镜检查中减少并发症的最佳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行结肠镜检查的81例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81例大肠息肉患者男69例,女12例。腺瘤性息肉占76%,直径<1.0 cm内息肉占80%,息肉分布乙状结肠最多占35%。所有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老年人所有大肠息肉应尽量内镜下切除。内镜检查前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及治疗随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肠息肉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包括各种不同的组织 学类型,其临床意义特别是恶变潜能差别较大,预后也不相同 。本文报告大肠镜检出的老年人大肠息肉383例,讨论各类息 肉的病理特点及息肉内镜治疗后的随访情况。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1985年至1999年,经大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检 查诊断老年人大肠息肉383例。 2.治疗方法:对微小的息肉,大肠镜下活检钳咬除;对较大 的息肉,大部分采用高频电切除;对不能悬于肠腔的长蒂大 息肉采用密接法摘除;部分多发息肉患者分期分批镜下摘除息 肉;对内镜下切除的息肉经病理证实为恶变息…  相似文献   

20.
小儿结肠息肉内镜下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结肠息肉内镜下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复发几率。方法对116例小儿结肠息肉病例的内镜、病理特点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息肉分布主要集中于远端结肠,其中直肠占58.62%、乙状结肠占28.45%、降结肠占6.03%、横结肠占3.44%、升结肠占2.58%、盲肠占0.86%。大肠息肉病理类型中最常见为幼年性息肉占80.17%,其他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Peutz-Jeghers息肉、家族性息肉分别占7.75%、6.89%、2.58%、1.72%。复发息肉均为多发性息肉。结论小儿大肠息肉以幼年性息肉为主,分布主要集中于远端结肠,多发性息肉易出现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