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洁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523-2524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在促进蜕膜排出和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空腹1:7服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首量加倍),连用3d,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实验组在口服米非司酮前1d肌注丙酸睾丸酮25mg,胎囊排出后服用生化汤。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率98.1%,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0.3%,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阴道出血时间,实验组为(12.87±5.23)d,对照组为(20.35±12.27)d,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可以提高完全流产率和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在促进蜕膜排出和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首量加倍),连用3 d,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实验组在口服米非司酮前1 d肌注丙酸睾丸酮25 mg,胎囊排出后服用生化汤.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率98.1%,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0.3%,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阴道出血时间,实验组为(12.87±5.23)d,对照组为(20135±12.27)d,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流产加丙酸睾丸酮和生化汤可以提高完全流产率和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脱花煎对药物流产后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与阴道流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近1年来自愿终止妊娠的妇女50例,年龄为25~35岁,停经天数均在49 d以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脱花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完全流产率96.0%、阴道流血量(43.7+10.15)ml、阴道流血时间(6.2+1.16)d,均优于对照组的84.0%、(75.2+14.89)ml、(8.8+1.60)d,P0.05。结论:加味脱花煎合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行药物流产效果优于单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有利于增加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流血量及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辣椒素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孕龄在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4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2组均采用药物流产,服药剂量及方法相同;研究组加用辣椒素口服。比较2组的流产率、胚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辣椒素配合流产药物终止早期妊娠能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子宫出血,提高药物流产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青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2):185-186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并用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方法对128例妊娠≤49天,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分两组.对照组50例米非司酮25 mg口服每12小时1次,共6次(150 mg),第4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观察组78例第1天上午加服甲氨蝶呤25 mg,其余方法同对照组.并选择停经≤45天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于胚囊排出第5、15、25天测定血清HCG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7.44%和88.00%(P<0.05),胚囊6小时内排出率分别为98.68%和88.64%(P<0.05).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天数为7.33±1.98和11.36±5.03(P<0.01).7天内阴道流血干净率为63.16%和25.00%(P<0.01).两组副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HCG变化第15天、第25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并用,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服米非司酮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探讨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将1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流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口服米索前列醇2h后,加服米非司酮50 mg。留院观察4~6 h。观察两组完全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以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①完全流产率对照组87.50%,观察组97.50%,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阴道流血量对照组多于月经量15例(18.80%),观察组4例(5.0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阴道流血持续时间15 d以内对照组53例(66.25%),观察组77例(96.25%),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④两组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服米非司酮在药物流产中能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流血量以及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汤药)和西药(安络血、环丙沙星、替硝唑)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流产效果。方法:选择药物流产后孕妇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在口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的基础上,待胚胎排出后,加服中西药为治疗组,加服西药为对照组,主要观察药流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流产效果。结果:(1)药流效果:治疗组完全流产57例(95%),不全流产3例(5%);对照组分别为48例(80%),12例(20%)。(2)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治疗组(7.9±3.8)d,对照组(13.2±3.7)d。结论: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和盆腔感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建萍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0):954-955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的疗效及意愿。方法对门诊需要终止早孕者采用药物及人工流产。结果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为93 .3 % ,人工流产完全流产率为 99.3 %。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为 (15 .2± 8.5 )天 ,人工流产阴道出血时间为 (6.2± 3 .5 )天。药物流产最大优点为腹痛轻、不紧张 ,最大缺点为出血时间长 ,需留院观察。人工流产最大优点为时间短 ,最大缺点为腹痛、紧张。结论人工流产完全流产率高但副作用大 ,药物流产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较长 ,但满意度及意愿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五加生化胶囊与致康胶囊联用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50例药物终止早期宫内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2组,观察组300例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服五加生化胶囊与致康胶囊;对照组150例按常规服益母草片.观察两组流产效果、孕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及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8.67%,对照组92%.排囊后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比较,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五加生化胶囊和致康胶囊合用有协同作用,提高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并明显缩短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0.
唐瑞金 《妇幼护理》2023,3(12):2801-2803
目的 研究运用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进行联合药物流产的实际价值。方法 从本院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中抽取200例,均来自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这一时期。按随机分组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只接收单纯药物流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予以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状态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对比完全流产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2.0%、17.0%(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与平均月经状态恢复时间分别为(15.5±2.3)d、(37.9±3.6)d,观察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与平均月经状态恢复时间分别为(14.2±2.1)d、(32.9±2.6)d,由此可见,无论是阴道出血时间,还是月经状态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用于药物流产中能提升药流完全流产率,使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并促进月经尽快恢复正常,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药物流产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98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服用150mg米非司酮,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1 h后给予米索前列醇 600μg舌下含服;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 h后给予米索前列醇600 μg口服,根据给药途径不同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药物流产术后不同时间阴道流血情况及药物流产术后1,4 h孕囊排出情况.结果 实验组1 h后孕囊排出率为87.8%,对照组为71.4%;4 h内孕囊排出率实验组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2组患者药流术后不同时间阴道流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舌下给予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临床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药物流产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98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服用150mg米非司酮,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1 h后给予米索前列醇 600μg舌下含服;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 h后给予米索前列醇600 μg口服,根据给药途径不同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药物流产术后不同时间阴道流血情况及药物流产术后1,4 h孕囊排出情况.结果 实验组1 h后孕囊排出率为87.8%,对照组为71.4%;4 h内孕囊排出率实验组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2组患者药流术后不同时间阴道流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舌下给予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临床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药物流产中加用甲氨蝶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并用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方法对 12 8例妊娠≤ 49天 ,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分两组。对照组 5 0例 :米非司酮 2 5 mg口服每 12小时 1次 ,共 6次 (15 0 mg) ,第 4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 0 .6mg;观察组 78例 :第 1天上午加服甲氨蝶呤 2 5 mg,其余方法同对照组。并选择停经≤ 45天观察组、对照组各 3 0例于胚囊排出第 5、15、2 5天测定血清 HCG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 97.44 %和 88.0 0 % (P<0 .0 5 ) ,胚囊 6小时内排出率分别为 98.68%和 88.64 % (P<0 .0 5 )。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天数为 7.3 3± 1.98和 11.3 6± 5 .0 3 (P<0 .0 1)。7天内阴道流血干净率为 63 .16%和 2 5 .0 0 % (P<0 .0 1)。两组副作用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两组血清 HCG变化第 15天、第 2 5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并用 ,可提高完全流产率 ,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 ,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04-3205
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自行要求使用药物流产,且早孕天数≤49d的120例病患按就诊顺序分为三组:对照组A、B及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口服米非司酮25㎎,2次/d,连服3d,总量共150㎎;对照组A组,口服米非司酮25㎎,2次/d,连服3d,在第六次服药12h后加服50㎎,总量共200㎎;对照组B组,口服米非司酮25㎎,2次/d,连服3d,在第六次服药12h后加服75㎎,总量共225㎎。三组服用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相同。结果常规组的完全流产率和失败率为87.5%、12.5%;对照组A组的完全流产率和失败率为92.5%、7.5%;对照组B组的完全流产率和失败率为97.5%、2.5%。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13.22±5.45、9.8±4.1、7.3±3.2d。对照组和常规组比较,对照组流产成功率高,流产后出血时间短,对照组和常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服用米非司酮24h后加服一定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中加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是否能够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方法对照组按国家计生委颁发计划生育药物流产技术常规方法米索600μg,实验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阴道流血时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流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刮宫情况实验组11例,对照组24例(P>0.05);完全流产率实验组91.4%,对照组8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全流产率实验组8.6%,对照组1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药物的副作用及月经恢复两组无差别(P<0.05)。结论在原有药流方法的基础上加服米索前列醇可以缩短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减少流血量;提高完全流产率。药物的副作用无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生化汤在缩短药物终止12~18周妊娠后的阴道出血情况.方法对119例孕12~18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成功率及药物流产后B超异常情况进行分组,药物流产后B超示宫腔未见残留物为对照组,有少量残留物为治疗组,较多残留物及药物流产失败为清宫组,治疗组流产后加服新生化汤,与对照组、清宫组比较,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治疗组加服新生化汤后阴道出血时间与清宫组接近,与对照组比平均缩短4天左右,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化汤在药物终止孕12~18周妊娠中对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上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1~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2例11~15周妊娠要求终止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22例,观察组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mg,q12h,连服2d,总量120mg;对照组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mg/d,连服2d,总量60mg。2组均于首次服药48h口服米索前列醇200μg,继每4h舌下含服200μg,至妊娠物排出,每日总剂量不超过1800μg。2组均常规行清宫术。观察胚胎排出情况、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用药后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完全流产率(94.5%vs77.9%,P<0.01)及成功率(98.1%vs86.1%,P<0.01)明显提高,失败率明显降低(3.6%vs13.9%,P<0.01),胎儿排出时间[(6.92±2.8)vs(15.24±3.5)h,P<0.01]及出血时间[(7.25±3.41)vs(9.68±4.67)d,P<0.05]均缩短,出血量减少[(51.45±22.64)vs(69.68±36.45)ml,P<0.01];米索前列醇用量及月经恢复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增加复方米非司酮60mg终止11~15周妊娠,在完全流产率及成功率、胎儿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常规剂量,不影响月经复潮,不加重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早孕终止妊娠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2 0 8例瘢痕子宫早孕随机分成 3组 :人流组 :采用常用的负压吸引的方法终止妊娠。药流组 :口服米非司酮 5 0mg +舌下含服甲基睾丸素 5mg ,q12h ,共 2d ,第 3天早晨口服米索 6 0 0mg。药物 +吸宫组 :口服米非司酮 5 0mg +舌下含服甲基睾丸素 5mg ,q12h ,共 2d ,第 3天早晨口服米索 6 0 0mg ,在胚囊排出同时行吸宫术 ,或口服米索 6 0 0mg后出现阴道流血并增多 ,或口服米索 6 0 0mg 6h胚囊仍未排出 ,直接行吸宫术。结果 :药物 +吸宫组其失败率、不全流产率、出血量、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人流组、药流组则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药物 +吸宫术可能是终止瘢痕子宫早孕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振爱  赵风柱 《现代护理》2004,10(9):873-874
目的 观察新生化汤在缩短药物终止 1 2~ 1 8周妊娠后的阴道出血情况。方法 对 1 1 9例孕 1 2~ 1 8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成功率及药物流产后B超异常情况进行分组 ,药物流产后B超示宫腔未见残留物为对照组 ,有少量残留物为治疗组 ,较多残留物及药物流产失败为清宫组 ,治疗组流产后加服新生化汤 ,与对照组、清宫组比较 ,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 治疗组加服新生化汤后阴道出血时间与清宫组接近 ,与对照组比平均缩短 4天左右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 ,但P>0 .0 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化汤在药物终止孕 1 2~1 8周妊娠中对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上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779-2781
分析对比新生化颗粒不同给药方式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观察一组、观察二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常规药物的药流方法,观察一组和二组分别在常规药物的治疗上加以新生化颗粒不同给药方式的药物流产,对比三组患者的流产情况,并对三组的月经恢复情况、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流血量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表明,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完全流产率优于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另两组在阴道流血量方面较少,差异明显,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新生化颗粒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药物流产的效果不同,且最佳给药方式为药物流产的第一天,能降低出血量,减少流血时间,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