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复方肝癌-1号逆转肝癌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肝癌-1号逆转阿霉素(ADM)诱导的HepG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的机制。方法以亲本细胞HepG2为对照,MTT法观察肝癌-1号对HepG2/ADM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1号作用后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表达阳性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水平;MTT法观察肝癌-1号处理后的HepG2/ADM细胞对阿霉素、表阿霉素、氟尿嘧啶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肝癌-1号<50μmol/L对HepG2/ADM细胞无明显毒性,半数抑制率(IC50)为75μmol/L;50μmol/L的肝癌-1号可部分抑制HepG2/ADM细胞P-gp合成及MDR1 mRNA的表达,可逆转HepG2/ADM的耐药性,对阿霉素、表阿霉素、氟尿嘧啶的逆转倍数分别为3.94(P<0.01),1.72(P<0.05),1.67(P<0.05)。结论肝癌-1号通过抑制HepG2/ADM耐药细胞MDR1 mRNA的表达及P-gp合成,能部分逆转HepG2/ADM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耐药蛋白在肝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培养液中ADM浓度递增诱导法筛选培养,建立HepG2/ADM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BCRP在正常肝细胞系L02、肝癌细胞系HepG2及HepG2/ADM与未经化疗的癌组织、多次化疗后的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HepG2/ADM的BCRPmRNA表达是HepG2的9倍(P<0.01);L02和HepG2中BCRPmRNA的表达无差异(P>0.05);化疗后病人癌组织BCRPmRNA平均表达是未化疗病人癌组织的4.2倍(P<0.01);化疗病人癌组织BCRPmRNA平均表达是癌旁组织的3.4倍(P<0.01);未化疗病人癌和癌旁组织间的表达无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CRP在胞膜表达;BCRP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HepG2/ADM多药耐药细胞株是一个较好的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模型。BCRP基因在正常肝细胞中表达,而在多次化疗后的病人和HepG2/ADM中表达上调,提示化疗药物诱导BCRP的表达,BCRP的高表达与肝癌多药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胰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xPC-3/ADM,通过动态监测诱导耐药过程,探讨其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逐步增加阿霉素浓度对BxPC-3细胞进行诱导,在不同的阿霉素诱导浓度,MTT法检测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MDR1和M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多药耐药细胞株BxPC-3/ADM;在0.05 μg/ml至8 μg/ml阿霉素诱导浓度,细胞对5-Fu、MMC和Gem的耐药指数无明显增加;在16 μg/ml浓度3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有较明显上升,同时伴有MDR1 mRNA表达的明显增加;至32 μg/ml 5-Fu和Gem的耐药指数未再有继续上升,而MMC的耐药指数则继续上升,同时MDR1 mRNA表达未再增加,而MRP mRNA表达则明显增加.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MDR1和MRP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MDR1基因在诱导早期的耐药中起主导作用,在后期则和MRP基因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肝癌HepG2多药耐药细胞系的部分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目的 研究人肝癌多药耐药 (MDR)的机制 ,建立HepG2多药耐药细胞系并研究其部分生物学性状。方法 应用HepG2细胞系 ,通过培养液中阿霉素 (ADM )的浓度梯度增加法 ,得到肝癌多药耐药株HepG2 /ADM。Westernblot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检测细胞株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产物P 糖蛋白 (P 170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及肺耐药蛋白 (LRP)的表达水平。结果 耐药细胞的倍增时间延长 2 .0 5倍。该耐药模型的P 170表达水平较亲本细胞升高3 .90倍 (P <0 .0 1) ,但MRP及LRP无明显变化。结论 HepG2 /ADM同其亲本细胞相比 ,其耐药性、倍增时间有明显改变 ;多药耐药性主要与MDR1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葡萄籽多酚(GSP)逆转胆囊癌先天性耐药细胞株GBC-SD耐药的作用,寻找高效低毒的耐药逆转剂。方法:选择GBC-SD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各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RT-PCR测定MDR1mRNA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P-gp蛋白和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变化。结果:①无毒(3μg/ml)和低毒(6μg/ml)剂量浓度的GSP处理后各化疗药物的IC50值均明显降低(P〈0.05),能明显逆转GBC-SD的多药耐药性;②无毒(3μg/ml)和低毒(6μg/ml)剂量浓度的GSP能下调GBC-SD细胞MDR1mRNA表达(P〈0.05);③无毒(3μg/ml)和低毒(6μg/ml)剂量浓度的GSP能下调GBC-SD细胞P-gp蛋白表达(P〈0.05);④GSP增加GBC-SD细胞内ADM药物浓度(P〈0.05)。结论:GSP能部分逆转先天性耐药细胞株GBC-SD多药耐药性,作用机制为下调GBC-SD细胞MDR1mRNA及P-gp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扰癌基因DJ-1表达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ence,MDR)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DJ-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至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MDR 1 mRNA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DJ-1 shRNA靶向干预MCF-7/ADM细胞DJ-1表达后,DJ-1 shRNA组细胞MDR 1 mRNA和P-gp表达水平较空白与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 1);细胞内Adriamycin浓度明显增加;细胞对Adriamycin的敏感性增强2.6 8倍。结论 DJ-1shRNA可降低乳腺癌MCF-7/ADM细胞的MDR,为研究逆转乳腺癌化疗耐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人胰腺癌阿霉素 (ADM )耐药细胞株SW 1990 /ADM ,探讨其耐药机理。方法 采用ADM体外浓度梯度倍增法诱导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 10个月 ,获得耐药细胞株SW 1990 /ADM ,脱药培养 2个月后检测其生物学性状、药物敏感性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功能及表达情况。结果 与亲本细胞株SW 1990相比 ,SW1990 /ADM在形态学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对包括ADM在内的多种化疗药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 ,其对ADM、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和健择的耐药指数分别达到 4 9.6 0、7.2 5、3.80和 1.2 5 ;其mdr1mRNA的表达亦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SW 1990 (P<0 .0 1)。结论 体外浓度梯度倍增法可建立稳定传代的人胰腺癌耐药细胞株SW1990 /ADM。其耐药性与mdr1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多药耐药人胃癌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探讨移植瘤的耐药性。方法 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分别接种于两组裸鼠胃壁,用MTT法测定瘤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及RT-PCR技术测定其多药耐药(MDR)基因表达。结果 MTT法测定IC50分别为0.98mg/L和5.78mg/L,与移植前细胞相比差异无显性意义(IC50分别为1.01mg/L和5.20mg/L);RT-PCR测定MDR基因表达:SCG-7901组表达阴性,SGC-7901/VCR组表达阳性。结论 耐药人胃癌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为研究胃癌多药耐药性提供了具有器官微环境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Ad-p53)逆转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作用及其对MDR1 mRNA/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为实验对象,以50 MOI Ad-p53感染MCF-7/Adr细胞,CCK-8法观察Ad-p53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DR1 mRNA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50 MOI Ad-p53能使MCF-7/Adr细胞阿霉素IC50由(4.54±0.91)mg/L降到(0.26±0.11)mg/L,逆转耐药倍数为18.1倍(P《0.01);MDR1 mRNA相对表达量由1.32下降至0.85(P《0.01),P-gP蛋白表达量亦下降.结论 Ad-p53具有对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其可下调MDR1 mR-NA/P-gP表达.  相似文献   

11.
阿霉素免疫毫微粒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霉素免疫毫微粒对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检测载阿霉素的免疫毫微粒对耐阿霉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ADM的体外杀伤作用及与SMMC-7721/ADM的结合活性.结果 阿霉素免疫毫微粒具有比普通阿霉素毫微粒更强的体外逆转MDR的功能,与SMMC-7721/ADM紧密结合.结论 阿霉素免疫毫微粒有体外逆转MDR的功能,其原因可能是免疫毫微粒与肿瘤细胞紧密结合,所载药物释放后形成膜内外的药物浓度梯度差而使药物进入细胞内.  相似文献   

1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4种耐药蛋白: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 1,MRP1),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在肝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培养液中阿霉素(adriamycin,ADM)浓度递增诱导法筛选培养,建立HePG2/ADM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采用real 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四种耐药蛋白mRNA在正常肝细胞系L02、肝癌细胞系HePG2及HePG2/ADM中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3种细胞系中4种耐药蛋白的表达。结果(1)建立HePG2/ADM细胞系。MTT法检测阿霉素对HePG2/ADM细胞IC50为亲本细胞的282倍(P〈0.05)。(2)HePG2/ADM中MDR1和BCRP mRNA表达分别是HePG2的400倍(F=87.49,P〈0.05)和9倍(F=1006,P〈0.05)。MRP1和LRP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MRPI=3.43,FLRP=2.44,Pall〉0.05)。(3)L02和HePG2中4种耐药蛋白mRNA的表达均无差异(FMDRI=1006,FBCRP=87.49,FMRPI=3.43,FLRP,=2.44,Pall〉0.05)。(4)Western blot检测发现HePG2/ADM细胞中MDR1,BCRP,LRP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ePG2和L02细胞(FMDHI=28.68,FBCRP=18.60,FLRP=6.28,Pall〈0.05),MRP1蛋白表达不增高(FMRPI=0.70,P〉0.05)。(5)4种耐药蛋白表达在HePG2和L02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MDRI=28.68,FBCRP=18.60,FMRPI=0.70,FLRP=6.28,Pall〉0.05)。结论MDR1和BCRP在HePG2/ADM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HePG2/ADM多药耐药与MRP1和LRP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肿瘤细胞耐药性,以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为亲本,以递增阿霉素剂量的方法,历时8个月,成功地诱导建立了一株耐药细胞亚株BIU-87/ADM。通过生物学鉴定发现此细胞对阿霉素的相对时受度较亲本细胞提高了6.3倍,对阿霉素类似物柔红霉素、表阿霉素及天然生物碱类抗癌药长春新碱、鬼臼乙叉甙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性,对顺铂、丝裂霉素则无交叉耐药性。为进一步阐明其耐药机理,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其耐药性进行研究发现,约75%的BIU-87/ADM细胞P-gp过表达,而亲本细胞均为阴性。由此结果表明,BIU-87/ADM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P-gp膜泵功能增强介导产生细胞内药物外溢增多所致,是其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BIU-87/ADM的建立为进一步针对P-gp药泵功能逆转其抗药性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Ding L  Chen XP  Zhang ZW  Wang H  Cao B  Wang ZH  Li CL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9):1248-1253
目的探讨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溴隐亭(BCT)对人肝癌裸鼠耐药模型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HepG2及其经阿霉素(ADM)诱导建立的耐药细胞系HepG2ADM和转染TNFα基因后的耐药细胞系HepG2ADMTNFα分别原位种植BALB/C裸鼠肝脏,建立裸鼠原位肝移植瘤模型。64只裸鼠分为4组:HepG2组(HepG2细胞系种植瘤裸鼠),ADM组(HepG2ADM细胞系种植瘤裸鼠),TNFα组(HepG2ADMTNFα细胞系种植瘤裸鼠)和BCT组(HepG2ADMTNFα细胞系种植瘤裸鼠同时口服BCT),成瘤后均给以每天腹腔内注射0.15g/kg的氟脲嘧啶+1.5mg/kg的丝裂霉素+10mg/kg的ADM,连续3d;BCT组化疗的同时另行BCT灌胃治疗(6.25mg·kg-1·d-1)。B超观察种植瘤的大小变化,病理观察组织学结构及裸鼠生长状况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种植瘤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mRNA水平、蛋白水平的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化疗后肿瘤组织凋亡指数情况。结果细胞系原位种植裸鼠肝脏成功率100%,种植瘤组织学特点符合人肝癌特征;TNFα组和BCT组种植瘤生长速度慢,与HepG2和AD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4d后,BCT组重量抑瘤率(67%)最明显,与HepG2、TNFα和AD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有MDR1和LRPmRNA表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TNFα和BCT组肿瘤组织MDR1蛋白表达比ADM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ep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T、TNFα组凋亡指数比ADM组高(P<0.05),且TNFα和BCT两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epG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基因能下调MDR1和LRPmRNA及蛋白表达,联合BCT能加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体内建立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并研究其耐药机理。方法采用人肝癌(BEL-7402)裸小鼠(4~6周龄)原位移植,给予阿霉素(1.5mg/kg体重,每周1次)腹腔注射诱导耐药(共8周),经四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原代培养的耐药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表面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用罗丹明试验观察该蛋白功能。结果 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学方面符合人肝癌特征,实验组肝癌细胞表面P-gp表达为(75.45±5.67)%,而对照组表达仅(4.25±1.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提高了16.67倍,对羟基喜树碱具有交叉耐受性(13.67倍)。耐药细胞表面P-gp有较强的药物外排功能。结论 阿霉素较易诱导原位移植于裸小鼠的人肝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其耐药倍数与临床肝细胞癌相似。该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以及逆转其多药耐药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黑色紊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细胞介素-24(MDA-7/IL-24)基因促进阿霉素(ADM)杀伤肝癌细胞,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MDR)的机制.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为实验对象,使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比较Ad. MDA-7联合ADM处理组与ADM组、Ad. MDA-7组对肝癌细胞MHCC-97L和正常肝细胞L02的作用差异.观察MDA-7/IL-24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DR-1、STAT-3、bcl-2、bax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p-170、STAT-3、bcl-2、bax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表明Ad. MDA-7对正常肝细胞LO2无生长抑制作用(P>0.05).LO2细胞Ad. MDA-7联合ADM组与ADM组细胞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100 VP/cell)的Ad. MDA-7联合正常肝细胞的IC50浓度的ADM(1.5 mg/L)使得细胞抑制率从ADM组的17.46%上升到79.50%,生长抑制逆转4.55倍(P<0.05).MDR-1mRNA相对表达量从(16.49±0.11)下降至(5.48±0.05).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从(13.17±0.08)上升至(21.57±0.11).bcl-2及BAX表达与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实验组P-170蛋白的表达量较其他组明显降低,而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量亦增加.结论 Ad. MDA-7具有逆转肝癌细胞MHCC-97L多药耐药的作用,其下调MDR-1 mRNA的表达的同时,并通过活化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TRTmRNA及MDRmRNA在人肝细胞肝癌 (HCC )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 5 8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TERTmRNA和MD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 5 8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 ,hTERTmRNA阳性率分别为 44 .83 % ( 2 6/5 8)和 5 .17% ( 3 /5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DRmRNA阳性率分别为 60 .3 4% ( 3 5 /5 8)和 3 2 .76% ( 19/5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hTRTmRNA ,MDRmRN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检出率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术后复发、肿瘤大小等明显相关 (均P <0 .0 5 ) ,而与肿瘤数目、血清AFP水平等无明显相关 (P >0 .0 5 )。MDRmRNA检出率与术前化疗明显相关 (P <0 .0 1) ,但与门静脉癌栓无关 (P >0 .0 5 ) ;而hTERTmRNA与术前化疗无相关 (P >0 .0 5 ) ,但与门静脉癌栓有关 (P <0 .0 5 )。结论 hTERTmRNA和MDRmRNA可能与肝细胞的恶性转化及术后复发有关 ,故可望作为预测肝癌复发、转移的参考指标和肝癌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