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最佳体现,在整个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方剂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方剂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对中医方剂现代化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证候实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候实质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辨证标准统一,病证客观指标模糊,背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三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在研究制定辨证标准时,应将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流行病学调研有机结合;在研究设计中同时设置同证异病和同病异证的分组对照,正确处理西医病与中医证客观指标的关系;在系统中医药理论指导进行科研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中医医疗工作中一谈到现代化,立即就能让人联想到“中西医结合”,似乎只有在中医医院大量“结合使用”一些西医方法,就算实现中医临床现代化了。有的人甚至还偏执地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的发展方向”,这个提法本身就说明没有平等、公正地对待中医药。既然是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结合,为什么仅仅只说是中医药的发展方向,而不说是西医的发展方向或中西医共同的发展方向呢?  相似文献   

4.
浅析肝纤维化之中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雏化中医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肝纤雏化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和学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深入地分析和认识这些问题:即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肝纤维化中医病名归属;从辨证的角度去认识它的中医病因病机;用探索的方法去研究肝纤雏化的中医治法方药;以发展的眼光来推动它的中医实验研究,如此可能会更加有利于促进肝纤维化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并重,辨证论治和顶级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普及应用是中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工作的重点,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中医院要引进中医博士及西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综合医院中医科要结合重点课题,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西医查房,中西医会诊。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医林改错,中医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上自强不息,虽然近代没有出现像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但中医为有唐容川、张锡纯、王清任以及任应秋、邓铁涛等一批近代名医而骄傲。没有现代的纯中医,中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优势:一、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疗,特点是辨证论治。二、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的学术借鉴及内涵。三、中西医并重,中药制剂,中西药合剂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优势。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中西医有机整合,中西医并重,说到底都是中医药现代化。叶公好龙述而不作,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但中医药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对中医药核心理论及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必将为引领中医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诊治便秘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便秘的辨证施治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专科检查手段,中西医治疗有机结合,可以提高中医药治疗便秘研究的现代科技含量,有效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形成与时俱进的中医药便秘诊治体系。直肠指诊、排便造影、结肠传输试验等现代专科检查手段可以作为中医“四诊”手段的补充和发展,为便秘的辨治提供更多的和客观的依据,合理应用专科检查手段可作为中西医结合诊治便秘的切入点之一;中医药在功能性便秘的诊治中具有西医所没有的优势,积极发挥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优势,不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对西医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和采用手术治疗不理想的便秘疾病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积极合理地采用西医治疗手段也是对中医治疗法的补充和发展。随着便秘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不断吸收和运用新的专科检查手段等于辨证中,如何找到中西医结合的新的切入点,是值得今后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对提高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中医药研究领域一中医基础理论、证候本质、中药、复方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思考。指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应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运用DME方法建立大范围的有别于西医的证的指标谱;加强中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视道地药材的研究,建立规范的质控标准;重视复方中多成分与效用的关系,开展复方化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临床中药药理研究基地。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中药复方研究为切入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研究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核心,辨证施治为依据,利用现代医学的科学理论,技术与手段开展的2个不同理论领域的理论体系研究。中医注重整体,西医注重局部;中医注重宏观,西医注重微观,其研究结合点也为解决临床重大疑难重症提供了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理论依据,中西医结合基础性理论研究,其主要成果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镇静安神,芳香开窍法等为中医西医基础理论深入研究奠定了理念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医往前看,是因为现代医学在发展。中医往后看是因为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论至今指导着中医临床工作,但中医在繁荣传统中医药并创新时,中西医并重就成为方向,继承和创新,传统和现代不能偏废。中西医结合往哪看,中医型中西医结合、西医型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型中西医结合;西医型中西医结合不能代替中医药现代化,在中西医并重方针指引下,中医将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0.
失重生理适应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  谢鸣 《中医药学刊》2005,23(4):616-617
近年来我国在防治失重生理适应方面展开了探索性研究,西医重视其机理的探讨,中医重视寻找有效的对抗方法。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失重生理适应进行了初步的辨证研究,其次开展了对抗失重生理适应的中药和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但中医药在此领域的研究仍存在问题:辨证与组方未能有机结合、缺乏复方作用机理的探讨、缺乏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为此,作者提出以下研究思路供参考:以失重生理适应的病机为基础,对证选方进行研究;以失重生理适应的西医病理为参照。结合其中医证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药理论角度探讨利血平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中医药学观点对西药利血平进行治疗前后血压、症状、脉象和舌象几方面的观察。据此分析和归钠了利血平的中药样基本特性,并提出其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等中药的基本内容。通过这样的尝试来说明中西医结合的另一形式-用中医药学观点去研究西医药现象的可行性;又因这样的研究能促进中医药学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修正与完善,能指导西药的合理使用,有利于西医药学从微观走向辩证,从而又说明了这一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性理论源于临床实践,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中药药性研究发展缓慢,现有教材中缺少系统的药性形成方法的内容,目前所开展的药性研究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未形成完善的药性研究体系.文章通过阐述、总结传统中药药性形成方法之一口尝法的研究内容,分析该法的特点、价值与改进思考,以期客观地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药粉体大多表现出流动性差、吸湿性强、黏性大、润湿性差等不良物理性质,影响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甚至疗效。准确表征中药粉体的物理性质并改变其不良特性成为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该文综述了中药粉体物理性质的评价方法和改性技术,为解决中药制剂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从而实现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化和剂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赵天增  秦海林  张海艳 《中草药》2009,40(7):1012-1014
指出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与中医药理论脱节、过分强调中药复方(名方)的研究两个误区和中药质控体系的建立、中药评价体系的建立两个难点.由于中药饮片是中医辨证施治、配伍用药的主要手段,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切入点应是中药饮片.现代中药饮片的研究应为中药现代化重中之重,现在已具备了成熟条件.建议现代中药饮片的研究分3步完成,即"标准提取物"的研究、"有效部位"的研究和"有效部位"中药药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色之一,大多数中药需要经过炮制以后方可入药,因此中药炮制的发展关乎中医药事业的进步。与其他学科不同,中药炮制是中药特色传统学科,既要传承祖先留下来的理论与技术,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有所创新。但是目前,中药炮制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中药炮制的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中药炮制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中医药事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研发既有中医理论指导,又有长期临床应用经验为依据,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同时,中药复方中与临床疗效相关的物质基础复杂多样、作用环节繁多等是中药的特点。现代中药新药发现需要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注重整体作用特点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密切结合。中药新药研发和评价的关键问题是,用符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实验方法学体系来揭示方剂功能主治和证的现代科学内涵。在研发过程中,从立项依据到药效毒理研究均应考虑中药的特点。而且,药效研究应注意加强证候特点的体现,其中证候模型和病症结合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与中药功效相对应地生物学指标的确认等均至关重要。我们要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中药优势领域药物研发,以大力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医史研究应当为当今中医学发展服务,方剂学史研究者应当思考当今方剂学发展问题。作者提出当前中医方剂学发展的3个问题:第一是方剂学的学术分野问题,如治法与剂型的学科归属;第二是方剂分类与中医理、法一致的问题;第三是《药典》对方剂的局限问题,现行《药典》关于中药炮制方法、使用剂量的规定不能满足中医临床的实际需要,提出除了《药典》之外,中医应当制订一部《方典》。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多基于"成分-药效"的生物模型方法的二元研究模式。从中药的基本属性、理论的基本概念、术语出发,并与中医辨证论治、治则、治法、配伍规律、药性理论等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内容相关联,提出基于"性-效-物"三元论的基本认识,建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研究策略和研究模式,并以元胡止痛滴丸为例进行示范性研究,确定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为其质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中医肺病学科不同于西医呼吸病学科,研究对象是肺系统疾病,内涵包括肺系统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解剖定位、生理病理特点)、肺系统疾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见症状辨证要点、治则治法、预防及预后;疾病范围:与肺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有关类病证。外延可分为三类:1相近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临床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2相邻学科: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中医养生康复学、医学统计学等;3边缘学科: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心理学、数学、化学等;西医肺脏病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手段及进展亦为其外延部分。目前中医肺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肺气虚证的基础及临床、中医药防治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防治哮病(支气管哮喘)等。未来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尤其是藏象理论,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和方法,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结合学习《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有关论述,阐述了中药现代化的良好开局、面临的问题、基础研究的瓶颈,指出了现代中药基础研究要重视中药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坚持中药药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相结合研究,注重开展药效化学基础、配伍和作用原理研究,深入进行中药关键技术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