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20例上颌原发恶性肿瘤需行上颌骨全切除和上颌骨次全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二组术中失血情况。结果发现:在上颌骨全切除术中对照组(结扎颌内动脉后施术)平均失血量628ml,输血量840ml;实验组(颌内动脉插管注入明胶海绵栓塞后施术)分别为216ml和440ml。上颌骨次全切除术中,对照组平均失血量为529ml,输血量720ml;实验组分别为208ml和360ml(P<0.01)。实验组未见明显副作用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面中掀翻术治疗复杂Le Fort Ⅱ、Ⅲ型上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代杰  王勇  孙卫红 《口腔医学》2003,23(3):151-152
目的探讨治疗Le Fort Ⅱ、Ⅲ型上颌骨骨折的新的手术进路。方法采用面中掀翻术进路暴露上颌骨并对上颌骨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及稳固内固定。结果 6例复杂Le FortⅡ、Ⅲ型上颌骨骨折均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面部无手术瘢痕。结论面中掀翻术适用于闭合性Le Fort Ⅱ、Ⅲ型上颌骨骨折。  相似文献   

3.
上颌骨切除后的即刻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骨切除术是治疗上颌骨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手术遗留的组织缺损将严重损害面部形态并造成功能障碍。因此,施行上颌骨切除后的即刻重建术修复组织缺损旨在恢复面中1/3的外形和功能。本文根据手术所致上颌骨缺损的分类对上颌骨部分切除术、上颌骨全部切除术以及上颌骨扩大切除术术后的即刻重建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和评价,同时指出复合组织瓣的应用是上颌骨切除后即刻重建中不可替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上颌骨切除后的即刻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上颌骨切除术是治疗上颌骨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手术遗留的组织缺损将严重损害面部形态并造成功能障碍。因此,施行上颌骨切除后的即刻重建术修复组织缺损旨在恢复面中的1/3的外形和功能。本文根据手术所致上颌骨缺损的分类对上颌骨部分切除术、上颌骨全部切除术以及上颌骨扩大切除术术扣的即刻重建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和评价,同时指出复合组织瓣的应用是上颌骨切除后即刻重建中不可替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整块切除原发灶肿瘤并行局部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口腔癌症的经典手术之一。然而,由于解剖学原因在上颌骨恶性肿瘤术中并不常用。上颌骨恶性肿瘤术后有时发生咽旁间隙处复发或咽后外侧淋巴结转移,因此上颌骨的癌症手术方式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常伴有上颌骨生长发育障碍,此类患者的内在发育、唇裂手术及腭裂手术皆可能影响上颌骨的发育,哪种因素是影响上颌骨发育的主导因素尚没有定论,研究者常借助对牙弓的测量推断上颌骨的生长变化.本文就唇腭裂手术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上颌骨感染性骨坏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7例合并糖尿病的上颌骨感染性骨坏死患者采取抗感染、控制血糖、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术后通过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局部表现和功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7例患者中,6例经过手术切除坏死的上颌骨,临床治愈,获得满意的疗效;1例拒绝手术.自动出院,3周后死亡.结论:合并糖尿病的上颌骨感染性骨坏死应尽早明确诊断,尽快手术切除坏死的上颌骨是阻止病情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腭成形术对不同年龄腭裂上颌骨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腭裂成形术对患者术后上颌骨三维方向上发育的影响。方法:40例腭裂术后患者按接受手术时的年龄分成3组,即小年龄组(2~5岁);中年龄组(9~11岁);大年龄组(15岁以上),分别与同年龄组未接受手术的患者(共30例)进行了X线头影测量片及牙牙合模型测量的对比分析。结果:小年龄组接受手术,上颌骨发育长度及宽度均受限(P<0.05)。中年龄组接受手术,上颌骨宽度受影响(P<0.05),大年龄组手术,上颌骨各方向发育不受影响。结论:腭成形术对少年期上颌骨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手术年龄越小,影响程度越重。因此,改良手术方法和开展序列化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9.
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的45例上颌骨矢状骨折病例,通过LeFortⅠ型截骨术治疗,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Le FortⅠ型截骨术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均获得良好疗效,患者面型和咬合关系恢复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LeFortⅠ型截骨术是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术前应依照正颌外科原则进行模型外科准备,术中应同期进行其它面骨的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0.
上颌骨角化囊肿临床上较下颌骨角化囊肿少见,占上颌骨囊肿的4%。以往文献中较少单独论述。我院自1976年—1986年共收治21例,本文总结了21例上颌骨角化囊肿手术治疗中的不同手术方法,分析了口腔瘘发生的6点原因,术后复发的3点原因,提出了5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唇腭裂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畸形,大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时期接受了手术治疗,但很多患者随发育表现出上颌骨发育不良。这种影响是由于疾病本身造成的,还是与手术相关,目前仍在研究中。本文就唇裂手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上颌骨全切除术改良的手术径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根据上颌骨解剖学上的特点 ,结合各类手术径路的优点 ,设计一种改良的上颌骨全切除术的手术径路 ,旨在改善术后的外形与功能。方法 共有 17例患者采用了该上颌全切除术的手术径路 ,即 :切口设计在下唇 ,沿颏面沟与颌下、腮腺耳前切口连接至同侧发际。切口设计依据为避开上颌区 ,隐蔽切口位于面颌部正常的皮肤皱折区 ,术中对面神经下颌缘支、下颊支、颏神经、腮腺导管以及内眦部等均加以保存。其中行上颌骨全切除 14例 ,次全切除 3例。结果 经 1~ 12个月术后随访 ,疗效满意。其中 11例术后放疗患者均未出现任何皮肤坏死及下颌水肿。因保存了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唇肌支 ,仅 1例发生轻度口角歪斜畸形。结论 本文提出的上颌骨全切除术改良的径路 ,能充分暴露并完整切除上颌骨肿瘤 ,术后有较满意的外形及功能 ,可作为上颌骨全切除的一种常规手术径路。若病变超过上颌骨区的范围 ,则不应采用本文介绍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在双侧腭裂修复术中凿断翼钩与否,术后患者的上颌骨发育情况.方法选择在3岁以内做双侧腭裂修复手术,术中不凿断翼钩的患者16例,编入试验组.另再选择3岁以内做双侧腭裂修复手术,术中凿断翼钩的患者10例,编入对照组.两组的年龄范围9~12岁,术后追踪9~10年.拍摄每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并作头影测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上颌骨发育情况.结果两组的上颌骨都有明显的矢状向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基本正常.测量上颌骨发育的各项目(SNA、A-NP、PP-SN、ANS-FHp、Ptm-A等)的组间差别不明显,说明手术中有无凿断翼钩,对患者的上颌骨发育并无影响.结论在双侧腭裂修复手术中,有无凿断翼钩,对患者的上颌骨发育并无明显影响,但不凿断翼钩有利于保护腭帆张肌,同时也能减少手术创伤,简化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14.
唇腭裂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影响上颌骨生长发育,未手术唇腭裂患者的上颌骨生长发育存在一些规律性的变化。复习文献发现,上颌骨位置异常表现为前突,水平向生长轻微减少而垂直向生长基本正常。其变化存在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上颌癌瘤治疗手术的发展,手术范围的扩大,上颌骨全切除或扩大切除术并非少见。据我院1983—1989年不完全统计,在105例上颌骨切除病例中,扩大切除25例,全切除37例共占59%。而上颌骨的结构复杂,又有着重要的解剖结构与它毗邻,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为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结合解剖特点,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截除上颌骨有人仅从口内龈颊沟粘膜切开,也能顺利地完成手术。这种方法面部不留疤痕,深受患者欢迎。但在口内进路上颌骨截除术中,由于暴露不清,手术较困难。作者设计制作了一种“S”形骨凿,  相似文献   

17.
上颌骨切除术临床分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颌骨切除术临床分型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上颌骨切除术治疗肿瘤病例 2 74例 ,根据肿瘤原发部位和侵犯范围将上颌骨切除术分为 4种临床类型 ,分别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 74例中 ,采用Ⅰ型上颌骨切除术 16 1例 ,Ⅱ型上颌骨切除术 5 8例 ,Ⅲ型上颌骨切除术 34例 ,Ⅳ型上颌骨切除术 2 1例。其中采用Ⅲ型和Ⅳ型上颌骨切除术18例 ,同时施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15例和 (或 )眼眶内容物清除术 3例。结论 将上颌骨切除术分成 4种临床类型是一种实用、易于表达手术切除范围的方法 ,并有助于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颌骨骨折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治疗的21例上颌骨骨折病例,并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时机及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着重讨论手术切开复位与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基础,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结果 21例病人中,均行骨折Ⅰ期处理,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手术切开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技术的联合应用是治疗上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Xe—133和Tc—99m测定了9只恒河猴上唇和腭侧粘膜及上颌骨的血流量。结果表明上颌骨唇侧粘膜的血流量大于腭侧前份粘膜的血流量;上颌骨前份下部血流量较其他部分者都小。本结果为上颌骨外科正畸手术时选择软组织切口及截骨手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对38例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铲除增生的组织,修整形态或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结果: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后获得满意的面形和功能恢复,1年以上随访只有3例年龄偏小而畸形较重的患者复发。结论: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效果较好,但是需要考虑面形及功能恢复。20岁以后复发率小,应作为手术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