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硬结病系指累及鼻的呼吸道硬结病。呼吸道硬结病系由克雷伯鼻硬结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肉芽肿性炎症,多发于鼻腔,可累及咽、喉、气管、鼻窦及其他部位。现对我科1999年5月~2000年12月收治的8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硬结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窦硬结病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临床少见,原发于鼻窦者更少。此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症状不明显,故易漏诊或误诊。2008年我院收治2例均误以鼻窦真菌收住院。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病理显示为鼻窦硬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鼻硬结病是上呼吸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多先累及鼻腔,可蔓延至上呼吸道各部、鼻窦、上唇等,故又称上呼吸道硬结病。本文对5例鼻硬结病进行病理观察与讨论,旨在为  相似文献   

4.
鼻硬结病为较少见的地区性慢性传染性内芽肿。病变多先发于鼻腔,可发展至咽、喉、气管各部,故又称为呼吸道硬结病。1936年在柏林召开的国际鼻硬结病研究委员会上,Bellinoff综合分析世界各地2631例鼻硬结病。发现全世界有三个主要发病地区:欧洲的加里西亚(波兰东部和乌克兰西部)、中美洲危地马拉一带及亚洲苏门答腊.国际文献报道五大洲都有鼻硬结病例发现。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硬结病是一种发生发展非常缓慢的肉芽肿性疾病,最常见于鼻、咽、喉及气管,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世界硬结病的分布,以东欧、中美洲、印度以及印尼、埃及发现的病例最多,东欧报告的病例已逾万人。我国解放前仅有四例报告,目前全国发现的病例已达1643人,其中山东省占首位,这些病例又多集中在胶州半岛。我院于近30年共诊治呼吸道硬结病380例,其中167例已先后报道,现据记录清楚的293例病  相似文献   

6.
乳癖治疗中的心理护理佘彩莲(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桂林市541002)关键词乳癖;心理分析;护理乳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遣方用药均与情志有关,故搞好心理护理对配合本病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乳癖是乳房部位出现形态大小不一的硬结...  相似文献   

7.
真菌性鼻-鼻窦炎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翔 《医学综述》2009,15(17):2696-2698
目的提高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水平。方法31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理术;对于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本病需病检确诊;CT对并发骨质破坏者及鼻窦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上颌窦根治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临床对鼻窦曲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非变应性鼻窦曲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侵袭型者中3例治愈,侵袭型者中2例分别于治疗后5个月、9个月死于鼻脑曲菌病,其余2例仍在观察治疗中。结论: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上颌窦穿刺结果等有助于提高本病的术前确诊率。对确诊有困难的病例,宜及早手术探查并行组织学检查以免延误病倩。本病变若侵入颅内时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硬结病是由硬结杆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此病发展缓慢,常侵及呼吸道,以鼻腔较为常见,其病理发展过程可分为卡他期、萎缩期、增殖期和疤痕期。被侵及的病变组织纤维增生变性、感觉迟钝且缺乏正常的弹性。由于病灶的部位及病理发展的时期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加之本病发生率甚低,往往造成本病早期误诊。现报告我科近8年来收治13例硬给病的情况。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7~35岁。均经病理检查及细菌培养明确诊断。4例多发,9例单发。部位:鼻腔12例、上颌窦2例、鼻咽部2例、喉1例。1.2方法每个病例根据情况分别行纤…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阴茎硬结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十余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阴茎硬结症的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文献研究及药理学、作用机制等现代研究进行总结。【结果】众多医家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治疗阴茎硬结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阴茎硬结症具有独特的优势。【结论】中医药治疗阴茎硬结症的研究应深入开展临床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提高疗效,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报告鼻腔鼻窦恶性黑素瘤8例,病变部位于鼻腔外侧壁,鼻中隔和上颌窦,手术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亦可结合放疗,对本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5 4例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 4例临床表现各异 ,缺乏特征性表现 ,首次诊断易误诊 ,5 4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结论 :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 ,缺乏特征性 ,早期易误诊 ,病理检查是其重要检查手段 ,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反复活检及病理诊断有利于本病的确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采用放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鼻及鼻窦腔为呼吸道的起始部,由于呼吸道各部在组织形态、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上既相似,又相互延续,所以炎症发生时很少局限于某一部位,并互为因果。早在1914年Thaomson就注意到慢性顽固性支气管炎与鼻窦炎(sinusitis)有关,1952年Schenck提出鼻窦一支气管炎(sinobrochitis)的概念,1954年Anglesio又提出鼻窦——支气管综合征的概念(sinobrochial syndrome),以后鼻部疾病与呼吸系统“同一气道、同一疾病”被逐步重视和接受,Davison将呼吸道均有炎症反应的病变称之为系统性呼吸道黏膜反应病(systemic respiratory mucosal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内镜及鼻窦CT检查,观察高反应性鼻病与鼻腔鼻窦结构异常及炎性器质性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157例门诊应诊的高反应性鼻病病例,进行常规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对存在鼻腔鼻窦结构异常及炎性器质性病变患者,全部施行相关手术治疗。结果在157例应诊病例中,136例病例存在鼻腔鼻窦结构异常及炎性器质性病变,占高反应性鼻病为86%。全部施行相关手术治疗后,高反应性鼻病症状完全消失46例,为34%;好转72例,为53%;2项合计118例,有效率为87%。无效18例,为13%。结论本研究发现86%高反应性鼻病患者存在鼻腔鼻窦结构异常及炎性器质性病变,两者存在着重要相关性。手术后有效率87%。故对门诊应诊的高反应性鼻病患者,应常规进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并对伴有鼻腔鼻窦结构异常及炎性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施行相关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鼻窦霉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6例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本病患者.结果16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窥镜下换药,随诊6mo~1a均未复发.结论解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彻底清除病灶,恢复鼻腔通气引流为本病的治疗原则.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术式.CT扫描有助于本病与鼻窦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鼻硬结病侵犯上颌窦及筛窦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人,男,23岁.因鼻塞12年入院.病人12年前出现鼻塞,8年前发现鼻腔肿物,经活检诊断为鼻硬结病,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0.66g/d,连用80g无效.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鼻侧切开术,术中见鼻腔肿物基底位于下鼻甲,下鼻甲骨及鼻腔外壁骨质缺如,鼻窦与鼻腔肿物相连,筛骨纸样板破坏,筛、上颌窦充满红褐色肿物,质脆、易出血;术中彻底清除肿物,术后活检为鼻硬结病.术后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Ig/d,连用100g,局部情况良好.4年后出现左侧鼻塞,查体:左侧鼻腔相当于下鼻甲的部位出现肿物;鼻窦CT扫描示各鼻窦无占位性病变;鼻腔肿物活检为鼻硬结病;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循环免疫复合物、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E-玫瑰花瓣形成率均在正常范围;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为0.12(正常为0.17±0.04),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为0.04(正常为0.06±0.02).再次给予硫酸链霉素肌肉注射1g/d,连用120g,随诊8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7.
鼻硬结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性肉芽肿性疾病。多发生于鼻部,侵犯鼻前庭、上唇、鼻咽部、上颌窦、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鼻泪管、泪囊、喉、气管及支气管。中耳及眼窠受,亦有报道。甚至于,印度曾报道一例16岁的男孩背部皮肤发生了鼻硬结溃疡病(Somani,1964)。鼻硬结杆菌是致病菌。关于传染性质及传染途径,本病又是低度传染的一种慢性病,潜伏性起病,病变进行缓慢,早期不易使人察觉。本病多发生于农民,大部分病例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病与下呼吸道炎性疾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与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与下呼吸道炎性疾病相关性。方法:对54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将慢性鼻窦炎分为单窦、多窦和全鼻窦3种类型;根据鼻内镜检查及CT扫描结果将鼻息肉分成4级;下呼吸道炎性相关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两种常见疾病。结果:①慢性鼻窦炎组258例中12例合并支气管哮喘(单窦、多窦和全鼻窦病变分别为0.4和8例);16例合并支气管炎(单窦、多窦、全鼻窦病变分别为0、8和8例);不同病变程度的慢性鼻窦炎与哮喘、气管炎患病率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②鼻息肉病组290例中16例合并支气管哮喘(Ⅰ-Ⅳ级分别为1、4、5和6例),14例合并支气管炎(Ⅰ级~Ⅳ级分别为0、4、8和2例);在鼻息肉不同分级中下呼吸道炎性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呼吸道炎性疾病在鼻息肉病组与慢性鼻窦炎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上下呼吸道炎性疾病相关性的机制尚不明确,但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病对下呼吸道炎性疾病的影响可能存在共性。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在解剖学上被人为地分为上、下呼吸道,但从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实为一个整体,两者发病往往相互关联。本文回顾了有关鼻窦支气管综合征的概念、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结节性硬化症为少见的神经系畸形疾病。1862年Von Recklinghausen首先报导本病。1808年Bourneville发现一例癫痫伴先天性痴呆的患儿,脑内有许多“硬结”,认为癲痫与痴呆均为硬结所引起,命名为“结节性硬化症”,故本病亦名Bourneville氏病。1908年Vogt首次指出皮脂腺瘤与本病的关系,为本病的临床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