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患者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应用效果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眼科2008年12月—2009年12月23例眼外伤所致的虹膜根部离断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后的情况及其效果。结果 23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经匹配修复术和合理护理后瞳孔基本恢复圆形,无术后切口渗漏,无虹膜炎症粘连反应,无术后青光眼、眼内感染、单眼复视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选用合适手术方法和合理护理计划治疗虹膜根部断离不仅使患者尽早解除单眼复视、改善外观,而且使大部分患者只需一次手术便达到脱残的目的 ,帮助患者恢复双眼立体视功能,恢复虹膜损伤。 相似文献
2.
虹膜根部离断大多数是由于眼部钝挫伤所造成,少数由于内眼手术操作引起。如仅小量离断没有症状,可以不必处理。如离断范围大,遮挡视野,引起瞳孔变形,产生双瞳及单眼复视、眩目影响视力及外观时,则需手术治疗。2002年10月以来我们用角膜缘切口虹膜嵌入法治疗虹膜根部离断患者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2例(12眼)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0岁。12眼中合并外伤性白内障2例,晶状体脱位1例,玻璃体积血2例,挫伤性视网膜病变4例,所有病人均合并不同程度前房积血。损伤原因:拳击伤3例,球击伤… 相似文献
3.
自 1995~ 1999年 ,作者采用原位缝合加中药内服治疗甲根部离断 11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男 7例 ,女 4例。年龄 10~ 72岁。刀割伤 4例 ,电锯伤 5例 ,挤压伤 2例。示指 5例 ,中指 3例 ,环指 2例 ,小指 1例。除 2例挤压伤外 ,离断末节均无皮肤瘀斑及皮肤剥脱 ,2例挤压伤重度污染 ,其他仅轻度污染。伤后来诊时间 30分钟~ 5小时。均行清创后原位缝合并给中药续指汤内服。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手术时将断指离断部分彻底清创 ,伤指常规清创 ,骨端修平 ,见指动脉喷血及骨髓腔渗血为止 ,将伤指残端与断… 相似文献
4.
梁宇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2,(3):119-120
目的 探究玻璃酸钠用于翼状胬肉术后患者眼表创伤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长春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42例(42眼)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患者为样本,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B组21例(21眼)术后应用抗菌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A组21例(21眼)术后在B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浓度为0.3%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例患者的患牙治疗和随访观察的比较,总结出单独的光固化修复术或玻璃离子修复术治疗楔形缺陷的优缺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他们各自的优点,得到玻璃离子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是是目前最理想的修复楔形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后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128例(154膝)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病例,在关节镜清理术后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通过Lequesne评分标准,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与关节功能改善程度.结果:随访6月~24月(平均15.2个月),关节镜清理组在术后6周的评分与关节镜清理配合玻璃酸钠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6周后特别是术后6个月起,后者治疗效果优于前者(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后配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长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8.
9.
高卫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143-144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关节镜清理术和关节镜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二者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加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两种方法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共22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随访6~70月,平均36.5月,单纯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优良率为79.2%,而关节清理术加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后的优良率高达93.6%;按Lequence标准膝关节评分,关节清理术加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24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关节清理术(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清理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范宝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5):86-86
目的:探析膝关节软骨损伤应用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8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进行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对照组仅予以微骨折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2%、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应用微骨折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针刀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与单纯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疋。方法:以“Os-teoarthritis”“acupotomy”“needle-knife”“sodium hyaluronate”“膝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小针刀”等词语检索了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二期)及PubMed、CBM、CNKI、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05月20日。文献质量评价及RCT(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由两个人员分别独立完成,使用CochraneLi-brary提供的RevMan5.2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相关RCT总计583例病人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针刀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治疗KOA的短期疗优于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OR=4.18,95%CIE2.21,19.21],Z=7.51,P〈0.00001)。结论:针刀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治疗KOA的短期疗优于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但是,鉴于纳入文献的质量较低,且均未记录不良事件,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KOA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尚有待于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来论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及玻璃酸钠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予血府逐瘀胶囊及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64例仅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无痛率79.2%、功能优良率97.2%、临床综合有效率97.2%;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无痛率40.6%、功能优良率71.8%、临床综合有效率84.3%;两组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及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熥熨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我科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100mg口服,日2次;对照组予以协定方熥熨一号热敷,同时予以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屈曲评分情况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有效率为86%。结论中药熥熨一号热敷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温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itis,O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63例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及联合治疗组。玻璃酸钠组选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法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康复量表评分(LKS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LK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LKSS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玻璃酸钠组,而LKSS评分高于玻璃酸钠组。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玻璃酸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用玻璃酸酶(来源于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特异性水解玻璃酸钠生成不饱和二糖,反应体系为0.3 mol·L-1的醋酸钠溶液(pH 6.0),37 ℃水浴4 h,酶解液用流动相稀释后进样。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NH2(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为0.4 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检测波长为232 nm。结果 线性范围0.01~0.1 mg·mL-1(r=0.999 8),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8%。测定结果不被样品中包括硫酸软骨素在内的其他成分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玻璃酸钠原料和玻璃酸钠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电针:取穴肝俞、肾俞、阳陵泉、大柕、关元、血海、足三里、丰隆、内外膝眼、局部阿是穴;得气后接通SD2--II型电针仪,选续断波以病人能耐受为宜,20min/次,1次/d,避免负重及受寒,并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玻璃酸钠注射:坐位屈膝下垂90°,穿刺点为内外膝眼,消毒局麻铺巾,穿刺后注入2.5mL玻璃酸钠,创可贴包扎,关节肿胀抽尽积液后注药;每周一次,连续注射五次为一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玻璃酸钠注射5疗程(5次),电针连续治疗2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85例,显效8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4.50%。[结论]电针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比较。结果治疗5星期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者。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70 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5 例)和观察组
(3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和
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1.4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 5.7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时,使用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化相关指标,提高
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滞针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时效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滞针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照1组采用滞针温针灸治疗,对照2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患者治疗后3~12个月采用问卷量表调查的形式,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大部分症状、体征消退,3组治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结论滞针温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琼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24):111-114
〔摘 要〕 目的:探究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治疗中玻璃酸钠滴眼液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 87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普拉洛芬滴眼液+地塞米松眼膏,43 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玻璃酸钠滴眼液,44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 2 周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45 %)高于对照组(79.10 %),不良反应发生率(6.82 %)明显低于对照组(32.6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周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易发生干眼症,对其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眼部不适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