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刚  李敬东  陶涛  严德辉 《重庆医学》2011,40(2):137-138,140
目的探讨Pringle′s法联合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在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92例肝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2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3例应用Pringle′s法联合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行肝切除,B组49例行常规Pringle′s法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恢复出院,A组与B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与常规Pringle′s法肝叶切除术比较,Pringle′s法联合选择性肝静脉阻断技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且术后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6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A组),37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B组),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情况、术后肝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结果 A、B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如ALT、AST、TBIL,A组优于B组(P<0.05),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能够有效地减轻肝细胞因缺血造成的损伤,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行左肝外叶结石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60例病人分为两组,甲组30例,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乙组30例,肝切除时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肝切除时间,术后3、7天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变化。结果甲乙两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8±3.5)ml和(7±4.5)ml(P>0.05);肝切除时间分别为(20±5)min和19±4min(P>0.05);术后3、7天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变化为甲组(50±18)UI、(30±15),乙组为(160±32)、(90±28)(P<0.01)。结论不阻断肝血流状态下行左肝外叶结石肝切除术简便、安全、可行,且优于阻断入肝血流。  相似文献   

4.
孙昌勤  刘曙光  熊勇  王何斌  何清秀  董梅 《四川医学》2002,23(12):1252-1253
目的 比较肝切除不同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研究 ,70例病人包含两组 :甲组 42例 ,肝切除时选择性肝门血流阻断法 ;乙组 2 8例 ,肝切除时入肝血流阻断法。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 ,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幅度及恢复正常时间 ,术后平均出血量及引流量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甲乙两组估计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96 7± 895 3ml和 85 7± 12 0 8 4ml(P <0 .0 1) ,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幅度 5 0 7~ 830 3U/L和 12 7 0~ 12 61 8U/L(P <0 .0 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35 7% (P <0 .0 1)。结论 肝切除时选择性肝门血流阻断优于阻断入肝血流  相似文献   

5.
甘险峰  李明非  杨训  周晓辉  王俭 《四川医学》2012,33(7):1162-1164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意叉.方法 把76例因肝癌行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半肝血流阻断组(HVC组)41例,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失血量、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6.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分为两组:HVC组30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HVC法),Pringle组24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半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不阻断肝血流的肝尾叶切除术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并总结不阻断肝血流的肝尾叶切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超声吸引刀(CUSA)配合双极电凝解剖第三肝门的方法切除肝尾叶15例,均不阻断出入肝血流。结果成功实施肝尾叶切除15例,其中单纯尾叶切除13例,尾叶联合左半肝切除1例,尾叶联合肝中叶切除1例。全组无围手术期(术后30 d)死亡,无术后大出血,除1例出现术后顽固性腹水外,余无胆漏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平均失血750 mL(350~1200mL),术后平均住院14.1 d。结论不阻断肝血流的肝尾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总结不阻断肝血流的肝尾叶切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超声吸引刀(CUSA)配合双极电凝解剖第三肝门的方法切除肝尾叶15例,均不阻断出入肝血流。结果成功实施肝尾叶切除15例,其中单纯尾叶切除13例,尾叶联合左半肝切除1例,尾叶联合肝中叶切除1例。全组无围手术期(术后30d)死亡,无术后大出血,除1例出现术后顽固性腹水外,余无胆漏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平均失血750mL(350~1200mL),术后平均住院14.1d。结论不阻断肝血流的肝尾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出入半肝血流阻断和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无血半肝切除术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于2006年5月~2007年10月实施各类肝切除术96例,需行半肝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A组,n=24)、出入半肝肝血流阻断组(B组,n=26)、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组(C组,n=26)和第一肝门阻断组(D组,Pringle,n=20)。比较各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的恢复,术后血浆管引流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A、B、C、D四组经比较出血量有差异,以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肝切除出血量最少,但A、D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四组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四组间术后三天的血浆引流总量分以Belghiti组引流量最少,Pringle组引流量最多;A、B、C、D四组并发症以Pringle组病人术后并发腹水显著高于A、B、C组;住院时间以D组最长,B组住院时间最短;A、B、C、D四组输血例数分别是4例(4/21)、2例(2/23)、0例(0/10)和8例(8/20)。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比第一肝门阻断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改良式Belghiti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术后恢复快的切肝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右半肝切除手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更佳选择。方法对67例原发性肝右叶癌行右半肝根治性切除术,行右半肝切除58例,扩大右半肝切除9例,按肝血流阻断方法不同分为3组,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组)27例,半肝血流阻断(SHVE组)26例,全肝血流阻断(THVE组)14例,分析应用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对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8%,病死率4.5%;3组并发症发生率(51.9%、23.1%、57.1%)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SHVE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癌患者右半肝切除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的方法与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密切;合理选择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是有效控制失血、保证右半肝切除手术成功、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一肝门阻断与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优点与缺点,为临床行肝切除术选择血流阻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5)及半肝血流阻断组(HVC,n=24),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4、7天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Pringle组与HVC组比较,Pringle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白蛋白明显低于HVC组(P〈0.05),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HVC组(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较第一肝门阻断操作相对复杂,但肝功能损伤较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附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温下第一肝门入肝血流半肝阻断的手术方法及合理性。方法:总结1997-2000年27例在半肝血流阻断下行各类肝切除的经验,与同期应用Pringle法行肝切除31例进行比较,结果:半肝血流阻断法保留了健侧肝脏的血供,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介同时又不可避免带来肝缺血后的损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既可达到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目的,同时又减少了健侧肝脏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对肝切除手术中大出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肝切除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分为:半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和全干入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为42例和40例。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3天和术后7天半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的ALT和AST检测值明显低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半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比率显著低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治疗组。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相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临床上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改良半肝血流阻断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半肝血流阻断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应用改良的半肝血流阻断法(MHVC)与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对63例大肝癌病人进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其中MHVC 33例,Pringle法30例。观察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切除肝癌,无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VC术后肝功能恢复快,腹腔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半肝血流阻断法同样可以达到传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减少术中失血的目的,其操作更为简单、易行,对肝脏功能损害的程度较轻,适合于大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欠佳患者的肝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肝脏血流不同的阻断技术对肝脏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全肝血流阻断法、左半肝血流阻断法及右半肝阻断法,共125例肝叶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的肝血流阻断对肝脏血生化指标(AST,ALT,ALB,T-BIL,ICGR15(%),PA,CHE)的影响。结果:术后均出现肝功能酶学指标不同程度升高,以第一肝门阻断肝脏血生化升高较左右半肝阻断明显,但经统计分析,仅术后5天两者有差异(P〈0.05)。结论:行半肝切除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是一种减少出血的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解剖性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要求高,可避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肝损伤也小,术后肝脏功能恢复快,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根据病情,巧妙选用肝血流阻断技术,可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和保证患者安全,同时节约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魏孟奇 《广西医学》2012,34(12):1696-169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5例肝脏疾病患者施行肝切除术,其中A组36例采用第一肝门血流阻断,B组29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比较两种不同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对病人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各时点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术后各时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肝门阻断均能有效控制出血,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更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张瑜  丁兵  蒋辉  万文武  李朝玉   《四川医学》2022,43(5):497-501
目的 探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126例,均采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其中采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67例(观察组),采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并且未控制中心静脉压59例(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肝切除时间、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胆汁漏、肝断面感染、肝功能、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乳酸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李林鹏  王凯 《中原医刊》2011,(13):45-47
目的比较两种肝脏血流阻断方法在因肝脏恶性肿瘤行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作用,评价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9例肝癌行右半肝切除的患者分为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n=22)和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组(n=27)。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比例、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输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有1例患者术后死于肝脏功能衰竭。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组术后并发症数量明显减少、无患者死亡,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P〈0.05),且术后第7天的肝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组(P〈0.05)。结论右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提高因肝脏肿瘤而行右半肝切除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手术耐受性,为右半肝切除手术提供了一个安全、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哲  刘凯  张博  杨家和 《当代医学》2011,17(27):18-19
目的探讨并总结不阻断肝门切除肝左外叶肿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138例不阻断肝门行肝左外叶肿瘤切除的病例与同期进行的210例第一肝门阻断切除肝左外叶肿瘤病例,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不阻断肝门切肝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Pringle’s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肝功能较Pringle’s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不阻断肝门切除肝左外叶肿瘤可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肝门阻断进出病变肝段血管的肝段切除术,是将国内外传统使用的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切肝法作了两个改进:①变全部入肝血流阻断为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使不拟切除的肝组织不遭受缺氧的损害,从而提高了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②变入肝血流阻断为入出肝血流阻断,防止了血液从下腔静脉倒灌入无静脉瓣的肝静脉中.经其断端流失。加上断离病肝不受时间限制,可仔细止血.故减少了手术失血量,提高了安全性.本组共施行40例各式肝段切除术,大多数是肝癌病例,其中绝大多数是巨大肝癌。本法为以往认为不能切除的肝癌提供一个较好的切除方法,加上对残肝行植入式肝动脉或门静脉插管,行术后局部化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