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颤病人远期预后的报道不多,仅有的一些报道例数不多,随诊观察时间不长。本文资料是分析1965~1980年间就治于高尔基医院心肌梗塞科大面积心肌梗塞并发室颤导致临床死亡而得到复苏例的远期随诊结果。68例随诊时  相似文献   

2.
性别因素对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影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两性在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上的差别是许多研究观察到的客观现象 ,但性别因素对此差别是否具有独立的作用尚未明确。本文以北京地区 70万自然人群心血管病监测区 1985年 1月 1日至 1990年12月 31日发生的 76 3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为研究样本 ,对性别因素对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女性心梗病人急性期病死率 (35.6 % )明显高于男性 (2 1.8% )。在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调整了年龄、心功能不全等多个预后影响因素的作用后 ,女性急性期死亡的危险近 5倍于男性(RR =4 .99)。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价不同性别心梗病人的预后 ,同时也为今后从生理、病理角度探索性别因素与心梗急性期预后关系的本质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病人有室性心律失常者,随访1至4年的死亡率增高。连续动态ECG记录到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可作为总死亡和猝死的预测因素。但是,监护多长时间对帮助处理病人比较有用,目前仍不清楚。显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有助于处理病人的资料,对方便病人和节约费用都是有益的。作者的目的是检验不同的动态ECG记录时间对分析梗塞后病人死亡危险的价值。方法:3837例梗塞后病人参加有安慰剂对照的β阻滞剂(普蔡洛尔)心脏病发作随机临床试验(BHAT),3290例在梗塞后2~21天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1336例服安慰剂病人的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正> 心肌梗塞病人是否存活心肌,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能否使其受益的重要因素,亦与病人的预后有关.近年来已报道多种方法可检测心肌活力,亦有人推测冠心病病人心肌活力与某些临床因素相关.本文试图探讨心肌梗塞病人心肌存活状况的临床相关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方法1996年10月-1997年2月心肌梗塞住院病人62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1979年颁布的缺血性  相似文献   

5.
会议发表文章很多,现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一、不稳定心绞痛的预后自治医大随诊61例不稳定心纹痛,出院后6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此期发生心肌梗塞者占26.5%,其中冠状动脉一枝病变者55%。随诊平均4.5年者32例,其中5例死亡,皆为冠状动脉3枝病变。无论短期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8例首次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患者(年龄≤70岁)于发病后平均—个月行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并作临床随诊(平均22月)。多因素分析发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100ml,舒张末期容量≥175ml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对预后有明显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和面肌痉挛(HFS)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我院2012年—2015年99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至少1年,根据临床症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93例病人术后症状即刻消失,有效率93.9%。面肌痉挛病人中1例术后3d有轻度抽搐,随诊末症状消失;术后出现耳鸣、听力障碍1例,随诊末症状明显好转;1例轻度面瘫,随诊末好转。三叉神经痛病人中4例病人术后症状时有发作,其中3例随诊末症状消失,1例配合口服卡马西平可满意控制。全部病人均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死亡和致残病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病人心肌梗死的病因。方法近8年因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750例病人中,有25例(3%)造影无异常,对其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回顾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并进行定期(门诊或电话询问)随诊观察临床预后。结果25例心肌梗死病人中18例病人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1例冠状动脉畸形所致,4例冠状动脉肌桥,2例病人为结缔组织病。所有病人随诊26个月,无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心肌梗死的病因中部分病人为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炎、冠状动脉畸形或肌桥等其他病因所致,这些病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溶栓疗法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Rentrop等把溶栓疗法系统地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治疗已近10年。该疗法现已规范化。近来,溶栓疗法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引起极大的关注。这一关注基于三个因素。①各种资料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两者的发病机理中有血栓形成。②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随诊中,10~15%发生心肌梗塞或心脏猝死。并且,大多数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心梗前均有短暂的胸闷或不适。这很可能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扩展导致心肌梗塞或/和心脏猝死。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4组对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36岁前发生心肌梗塞的最常见原因虽然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冠状血管,但也有不少并非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梗塞常可发生在冠状动脉正常的病人中,偶尔年轻的病人中的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异常所致.这些病例的预后和处理取决于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存在与否以及心肌梗塞的原因.本文复习120例36岁前临床上证实心肌梗塞的患者,按血管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分组,侧重于对易患因子的分析.方法:1972年4月到1981年5月间连续收治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显示糖尿病病人心肌梗塞后的死亡率较高。不过,糖尿病对经纤溶治疗的心肌梗塞病人存活率的影响尚不清楚,也不明确糖尿病类型及性别对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此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对经纤溶治疗的心肌梗塞病人预后的影响。 方法 作者分析意大利急性心肌梗塞后生存研究Ⅱ期试验(GISSⅠ-Ⅱ)中明确登记  相似文献   

12.
有关术中心肌梗塞对术后生存率和病废率影响的报道甚少。本文目的是报道1978年10个医院1,340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术患者的围术期心电图上穿壁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术前临床、血管造影、外科等方面的变量因素对预计并发围术期心肌梗塞的意义,以及比较术后出现新 Q 波病例与未出现 Q波病例的三年累积生存率,以确定术后新 Q 波对即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塞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高达80%。再发心肌梗塞或长期心绞痛的病人,头两年死亡率增加两倍,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能增加急性期和晚期死亡率。长期吸烟者亦为重要危险因素。女性较男性预后差,是因为冠心病在女性发病较晚的缘故。 心肌梗塞超急性期和晚期出现持续性或再发心肌缺血,中、重度左心机能减退和室性心律紊乱是增加心肌梗塞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尤以前二者更为严重。频发室性早搏经常发生在显著左心肌能不全或再发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4.
及时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获开通的时间不同,将5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分为<6小时组和>6小时组,又根据溶栓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通畅的程度不同,分为通畅组、基本通畅组和未通组,观察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的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对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现,6小时内开通者可明显降低心肌梗塞面积,改善梗塞后左室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小时开通组与未通组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缩小梗塞面积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基本通畅组近期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再梗塞率高于通畅组和未通组,但基本通畅组和通畅组心肌梗塞缩小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提示AMI后梗塞相关血管及时有效再灌注有利于改善心肌梗塞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既往研究认为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可能能够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性。本研究采用双盲法,旨在判断高胆固血症尚无心肌梗塞发生的患者,服用普伐他汀后是否能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以及冠心病的死亡率。 方法 在西苏格兰地区81164例45~64岁的男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经三次随诊,  相似文献   

16.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CHD)监护病房的普及和各种治疗措施的发展,急性心朋梗塞(AMI)后存活者逐年增多。但是许多研究证实,仍有10~15%的AMI患者死于出院后第一年内。现就影响AMI病人预后的几个有价值的因素综述如下,旨在识别心肌梗塞(MI)的高危人群,制订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心肌梗塞部位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和下壁)是决定MI预后的重要因素。B0urke等观察756例首次MI患者中,705例(93.3%)为Q波型;51例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瘤血栓性闭塞导致心肌梗塞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评估这些病人的远期预后,作者应用无创性心功能测试,对8例8~15年前患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但无症状的病人进行了研究。对象 1973年至1989年共有287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83例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31例病变严重,显示大动脉瘤(直径>8mm)、狭窄(>75%)或梗阻等,其中11例心肌梗塞,2例死亡(起病后2.9和3.6年),1例在起病后7.2年施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术,效果满意。余8例进行了随访研究,平均13.1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后影响预后的因素颇多,透壁性心肌梗塞并不一定较非透壁性差,猝死不一定限于前壁透壁性心肌梗塞,下壁心肌梗塞者也可有之。本文旨在找出影响预后的诸因素,并给以正确的评价。方法:1974年9月至1976年9月间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而住入监护病房并在出院前进行冠状动脉和左室造影的109例患者,其中87例并作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年龄在66岁以上、伴有其他威胁生命的疾病、并发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缺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塞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腔所改。目前,尚不清楚触发心肌梗塞的确切因素。可能与某些造成血儿茶酚胺浓度增高的因素有关,如体位,精神紧张和运动等。为评价这些因素在促发心肌梗塞中的作用,作者对186例确诊为心肌梗塞的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本组病例186例(男149,女37),平均年龄57±12岁。所有病人均有血清CK-MB增高和典型的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病人进入监护病房后,由专人收集病人发病的时间、胸痛发作前30分钟内的有关情况(包括活动情况、精神状态和体位改变)。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syndrome,PMIS)为Dressler于1955年首先描述,以心肌梗塞(MI)后几周或几个月发生胸膜心包疼痛、发热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为特点。发生率为0~4.6%。本研究旨在对大批不加选择的MT病人,通过随访分析比较,以确定其临床特点、发病率及其预后。病人和方法 1,809例心肌梗塞后随访的患者.诊断标准是:心肌梗塞后1周以上发生下列症状:①胸膜心包疼痛;②发热37.5℃以上;③ESR>40mm。如果仅有上述中的2点,则诊断为可能PMIS。此外,除再发性梗塞、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力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