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德芝  余方莉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2):173-173,154
为探讨尿液红细胞分型对确定泌尿系统疾病出血部位的价值.本义收集了2002年10月-2004年4月我院肾小球病变与非肾小球病变患者的血性尿标本进行检测,详细观察和记录尿液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尿液中变形红细胞与酵母样真菌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检验工作中,往往由于经验不足或粗疏将尿液中变形红细胞与酵母样真菌混淆,造成两者辨认错误。尿液中红细胞形态检查能最大限度地区别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1] ;而尿液中变形红细胞对肾小球病变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达78 2 %~92 4 % ,因此对红细胞形态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尿液标本对尿液红细胞相位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180名血尿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在进行分组时需要根据患者是否患有肾小球病变进行随机分组,每组人数均为90人,采取相衬显微镜的晨尿,2组患者,随机尿液,新鲜尿液红细胞检测阶段,根据尿红细胞大于8000/毫升,超过70%的红细胞畸形。以G1期红细胞比例大于5%作为肾小球血尿的诊断标准,需要将患者尿液中红细胞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患者的晨尿的灵敏性为71.1%,特异性为77.8%,准确率为74.4%。随机尿的灵敏性为80.0%,特异性为86.7%。准确率为83.3%。新鲜尿的灵敏性为88.9%,特异性为9.3%,准确率为91.1%。结论血尿标本应以新鲜尿液为标本,血尿红细胞相检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尿沉渣中一种特殊的红细胞团——红细胞免疫球在不同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60例不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尿液,计算红细胞免疫球的出现率,并通过荧光染色的方法阐明其和普通红细胞聚集团块的区别,同时进行红细胞形态的观察。结果红细胞免疫球在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中的检出率较高,在IgA肾病中的检出率为93.7%,紫癜性肾小球肾炎中的检出率为87.5%,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的检出率为65.8%。在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中未发现红细胞免疫球。结论红细胞免疫球是由小红细胞黏附聚集成的红细胞团,通过观察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免疫球,可判断肾小球肾炎的类别和红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普通光镜下尿液沉渣红细胞形态分析对鉴别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出血具有重要意义[1-3].然而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出现炎症细胞的同时伴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尿红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常起不到上述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6.
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小球性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相差显微镜对血尿中红细胞进行计数及形态分型;应用CK-500尿液分析仪对尿中蛋白质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尿中红细胞在肾小球肾炎组与非肾小球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非肾小球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诊断肾小球肾炎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方法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红细胞的形态并计算畸形率。结果 应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结论 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路疾患的尿液红细胞畸形率,可判断尿中红细胞来源,是鉴别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方法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红细胞的形态并计算畸形率。结果应用尿红细胞畸形率判断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结论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路疾患的尿液红细胞畸形率,可判断尿中红细胞来源,是鉴别肾小球性。肾炎与非肾小球性。肾炎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9.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诊断困难,因此研发血尿发生原因,是当务之急。虽然目前,自动化尿液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之中,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出现了临床上的尿潜血与镜检下红细胞数不相一致的矛盾。自1979年Birch和Fairley首先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沉渣红细胞形态来鉴别肾小球源性疾病与非肾小球源性疾病以来,采用尿红细胞形态来确定血尿来源及尿路病变的意义已获得国内外的肯定。要给临床给予明确提示是肾性还是非肾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鉴别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尿中红细胞大小及形态改变在鉴别肾小球性(GN)血尿和非肾小球性(NG)血尿中具有重要价值。作者采用尿分析仪对34例血尿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大小测定及形态观察,并对尿液化学成份、时间、溶血、利尿剂等因素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1.尿红细胞大小和形态,GN 血尿以小红细胞为主,mcv 小于正常,NG 血尿以正常红细胞为主,mcv  相似文献   

11.
目的43例肾小球肾炎患者用Meier-600Ⅰ尿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法检测尿红细胞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Meier-600Ⅰ尿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标本,再用显微镜法复检,并与RBC形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eier-600Ⅰ尿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RBC阳性率分别是95.3%、5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尿中血红蛋白可能来自血液。仪器检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RBC较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浓缩尿液蛋白电泳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1月152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病理报告及尿液蛋白电泳结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肾脏病理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Ⅰ、Ⅱ、Ⅲ、Ⅳ级),比较分析肾脏病理分级与尿蛋白电泳分型和电泳图谱中的各成分所占比例的关系。结果肾小球病变率高于肾小管-间质病变率,肾小管-间质病变大部分兼有肾小球病变。尿液蛋白电泳反映肾小球性蛋白尿的水平与肾小球损伤程度相关,并且随着WHO肾脏病理分级(Ⅰ~Ⅳ级)增加,尿蛋白电泳的结合珠蛋白(HAP)和IgG/A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7,P0.05;F=7.269,P0.05)。结论尿蛋白电泳的HAP和IgG/A所占比例检测在反映肾小球损伤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对尿红细胞形态学的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取住院病人新鲜晨尿136例,分别用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对尿红细胞进行形态区分。结果在84例非肾小球病变的标本中,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判定红细胞为均一性的分别为40例(47.61%)和64例(76.19%),判定为非均一性的分别为44例(52.38%)和20例(23.81%);在52例肾小球病变的标本中,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判定红细胞为均一性的分别为12例(23.08%)和16例(30.77%),判定为非均一性的分别为40例(76.92%)和36例(69.23%)。以UF-100分析仪检测尿液为非均一性作为肾小球病变的诊断依据,其敏感度为76.92%,特异性为47.62%;以相差显微镜检测尿液为非均一性作为肾小球病变的诊断依据,其敏感度为69.23%,特异性为76.19%。经配对妒统计,P〈0.05,两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得知UF-100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形态的灵敏度高于相差显微镜;而相差显微镜检测尿红细胞的特异性高于UF-100分析仪。结论可以运用UF-100分析仪检测的高灵敏度、高精密度以及速度快和相差显微镜的高特异性、干扰因素少等优点,两者结合使用,可提高对尿红细胞形态学的鉴别诊断效率,并进一步发挥对临床诊断、治疗及用药的动态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段兰  贺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0):1040-1040,F0003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正常人的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临床上表现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血尿轻症者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为镜下血尿;重症者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称肉眼血尿。临床上,血尿根据来源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现就血尿的病因及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准确判断血尿是否属于“肾性血尿”,对肾小球性肾炎患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162份经尿沉渣分析仪判定为“小红细胞”即“肾小球性红细胞”尿液中的红细胞进行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认为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鉴别判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但在检测过程中无法避免草酸钙结晶、酵母样菌的干扰,因此必须结合镜下形态学观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肾小球疾病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学特点与其与病理学结果的关系,为肾小球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该院进行治疗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血尿标本260例,比较红细胞的细胞形态分类,统计标本不同病理类型的例数,计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芽孢红细胞出现率。分析芽孢红细胞出现机制,研究芽孢红细胞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统计肾小球疾病患者血尿类型与芽孢红细胞出现情况,分析芽孢红细胞与肾性血尿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芽孢红细胞出现率高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膜细胞增殖是芽孢红细胞产生的影响因素(OR=0.352,P0.05),其他变量结果均无相关性。系膜细胞增殖为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的病变特征。与M0比较,M1更容易出现芽孢红细胞百分率超过5%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芽孢红细胞的标本中多呈肾性血尿,极少呈混合性血尿,非肾性血尿中没有出现芽孢红细胞。结论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更易出现芽孢红细胞;系膜细胞增殖是芽孢红细胞产生的关键因素,其增殖程度与芽孢红细胞百分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种系统性、直观性、可比性强的尿液图文分析技术,以解决临床上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无创伤性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联合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多功能超高倍显微仪有形成分定量计数及形态与类型观察与分析并作图象采集、利用计算机分析软件作图文分析报告.观察肾小球性疾病尿液红细胞呈多形型或混合型,非肾小球性疾病尿液红细胞呈均一型或影形型.均一型红细胞大小形态一致,膜光滑,血红蛋白分布均匀且折光性强.多形型红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膜多不光滑,血红蛋白分布不均并多呈块状贴膜分布且折光性弱.142名健康成人尿液细胞、管型检测结果(×104/ml,按1ul计数体积计算),红细胞(男<0.8、女<0.9),白细胞(男<0.8、女<1.1),管型男女均为0.该技术具有分析结果完整,便于回顾性对比分析优点,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放大倍率高,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UF-100尿沉渣仪与相差显微镜对190例血尿标本检测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尿的鉴别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尿来源不同,治疗原则亦不同。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除常规的病史、免疫学、影像学及肾穿刺活检外,尿红细胞的检测是最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目前,实验室尿红细胞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尿液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用UF-100尿沉渣仪与相差显微镜对190例血尿标本进行了检测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波中红细胞的形态差异对临床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AVE-763B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系统,我们对228例血尿结果的红细胞相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畸形红细胞率(Rs),尿红细胞宽度分布(Rd),尿于二细胞形状分布(Rv),尿红细胞色度分布(Rc),从而寻找区分非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屎的医学决定水平。结果Rs〉70%,Rv〈50%时,肾小球性血尿与临床的符合率可达95%;Rs〈30%,Rv〉80%,非肾小球性血尿与临床的符合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817 例尿液标本吞噬细胞的检测结果,评价吞噬细胞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 取西京医院检验科尿液红细胞形态门诊2019 年1 ~ 12 月就诊患者817 例,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23 例,继发性 肾病患者61 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2 例,急性膀胱炎患者20 例,慢性上尿路感染患者41 例,正常尿液成分组19 例, 观察尿液有形成分中吞噬细胞形态并统计其在不同疾病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尿液成分组吞噬细胞检 出率15.79%。与正常尿液成分组相比较,急性肾盂肾炎组检出率100%,急性膀胱炎组检出率100%,原发性肾小球肾 炎组吞噬细胞检出率86.35%,继发性肾病组吞噬细胞检出率67.21%,慢性上尿路感染组吞噬细胞检出率60.97%,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1~64.036,均P<0.01)。其中在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在不同疾病中吞噬细胞形态有所差异,在泌尿系感染时多见大吞噬细胞,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时多见小吞噬细胞。结论  吞噬细胞不仅在尿路感染中有很高的检出率,在肾小球相关疾病中也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形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