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伴有不同程度胸腰背部骨关节疼痛、年龄大于60岁的T2DM患者30例,均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L2-4或股骨颈骨密度,其T-Score在-2.5以上,依降钙素10U肌肉注射,每周2次,疗程4周.结果依降钙素治疗后所有患者骨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用国产依降钙素可有效的缓解骨质疏松骨痛症状,且安全、价格相对便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与单用钙剂治疗原发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100例原发骨质疏松引起疼痛老年病人随机分成两组,(1)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观察组(50例);(2)单用钙剂治疗对照组(50例).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骨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评价优良率达86%,同时腰椎L2-4股骨颈部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增加(P<0.01);对照组腰椎L2-4股骨颈部的骨密度较用药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与钙剂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有效缓解骨痛,提高患者的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碳酸钙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OP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使用鲑鱼降钙素联合碳酸钙剂为治疗组42例;使用单纯口服碳酸钙为对照组36例,以定量CT(QCT)测定2~4腰椎的骨密度(BMD),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BMD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腰2~4椎BMD升高,同时骨痛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41.7%,治疗前、后BMD无明显改变。结论:鲑鱼降钙素能改善OP患者腰椎的BMD,其机制与增加骨合成和降低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4.
52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用药5个月。鲑鱼降钙素治疗组(26例),单用钙剂口服治疗组(26例)。结果:治疗5个月后,治疗组骨痛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缓解率达89.76%,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能有效缓解骨痛,提高患者骨密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rhPTH(1-34)]和依降钙素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及血清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 SPARC)水平的影响.方法 124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PTH组(n=89),给予rhPTH (1-34)200 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和CT组(n=35),给予依降钙素20U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共1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测定各组一般生化指标,腰椎L2-4、左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的骨密度、血清钙、磷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SAP)、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PARC)等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情况.结果 rhPTH治疗12个月后腰椎L2-4骨密度较基线增加了7.9%(P<0.05);血清钙和BSAP水平12个月时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8.3%和93.4%(均P<0.05);血清SPARC水平12个月时较基线增加了12.6%(P<0.05);与治疗前相比,依降钙素治疗12个月时腰椎L2-4骨密度增加了3.2%(P<0.05);血清钙、BSAP和SPARC水平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rhPTH (1-34)能显著促进骨合成代谢,其疗效优于依降钙素;血清SPARC水平的增加可能在rhPTH促进成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 86例分成两组 ,鲑鱼降钙素组 4 6例 ,予以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 ,每天 1次 10 0IU ,连用 3d后 ,改为 5 0IU隔天 1次 ,连用 1个月 ,间歇 1个月后再重复 ,共半年 ,同时加服钙尔奇D每天 1片 ;对照组 4 0例 ,单纯口服钙尔奇D每天 1片 ,疗程半年 ,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 1~ 4腰椎 (L1-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 ,治疗后记录临床症状。 结果 鲑鱼降钙素组较对照组骨痛症状缓解 (91 3%和 4 7 5 % )效果明显 (P <0 0 1) ,鲑鱼降钙素组腰椎BMD (0 78± 0 12 ) g/cm2 较治疗前 (0 73± 0 10 ) g/cm2 有所升高 (P <0 0 5 ) ,股骨近端BMD变化不明显 ;对照组BMD无明显改变。 结论 鲑鱼降钙素与钙剂联合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有缓解临床症状及增加腰椎BMD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骨吸收抑制剂对骨微损伤和骨重建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雌性短尾猴(18~22岁)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NT,n=4),低剂量依降钙素组[0.5 U/(kg·d),ELL,n=4],高剂量依降钙素组[5 U/(kg·d),ELH,n=4],低剂量阿仑膦酸盐组[10 μg/(kg·d),ALL,n=4]和高剂量阿仑膦酸盐组[100 μg(kg·d),ALH,n=4].所有动物均皮下注射给药,每周2次,持续给药29周.处死前给予钙黄绿素双标,处死后取胸椎第2椎体进行松质骨微损伤测量及骨重建指标检测.结果 微损伤测量结果表明2个阿仑膦酸盐组椎体的微损伤总裂缝长度(crack length)、裂缝总数量(crack number)、骨表面密度(surface density)及裂缝密度(crack density)均较对照组和依降钙素组明显增加(P<0.01),但微损伤平均长度(mean crack length)较对照组和依降钙素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降钙素组骨表面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余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重建检测结果表明阿仑膦酸盐组椎骨单标表面(sLS)、类骨质表面/骨表面(OS/BS)、类骨质厚度(O.Th)及单标表面/骨表面(sLS/BS)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阿仑膦酸盐组矿化表面/类骨质表面(MS/OS)和标记表面/类骨质表面(LS/O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高剂量依降钙素组矿化表面/类骨质表面(OS/BS)和类骨质厚度(O.T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依降钙素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降钙素可轻微抑制老年短尾猴椎体松质骨的骨重建,但未引起骨微损伤的聚积;阿仑膦酸盐可显著抑制该猴椎体松质骨的骨重建,以及引起微损伤的聚积,但微损伤的平均长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Zhang XZ  Song LG  Wang B  Yang J  Li H  Xuan M  Lei T  Guo XH  Lü XF  Xue QY  Yang GY  Ji QH  Shen J  Liu ZM  Li CJ  Wu TF  Xie HB  Tong JC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8):662-666
目的 比较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和依降钙素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妇女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5例绝经后OP妇女,被随机分为rhPTH(1-34)组和依降钙素组,其中前者接受rhPTH(1-34)20μg(200 U)每天皮下注射1次,后者接受依降钙素20 U每周肌肉注射1次.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检测腰椎1~4(L1~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以及骨形成和骨吸收生化指标,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rhPTH(1-34)组和依降钙素组L1~4的BMD均增加,股骨颈的BMD没有明显变化.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rhPTH(1-34)组L1~4、股骨颈的BMD较基线分别增加2.2%(P<0.05)、0.37%和5.51%(P<0.01)、0.65%;依降钙素组分别增加0.41%、-0.10%和1.55%(P<0.05)、0.11%;与依降钙素组相比,rhPTH(1-34)组在3个月和6个月时L1~4 BMD改善更明显.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rhPTH(1-34)组和依降钙素组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SAP)分别增加36.79%和0.31%及92.42%和-0.17%,尿I型胶原N末端肽与肌酐比值(NTX/Cr)分别增加48.91%和-5.32%及68.82%和-10.86%.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种药物均具有较好耐受性,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依降钙素相比,rhPTH(1-34)治疗绝经后妇女OP,能更好地促进骨形成,提高BMD,并具有较好耐受性、副作用少,对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骨密度、生化指标和骨代谢标志物;计算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307±0.083)、(0.355±0.098) g/cm2,对照组分别为(0.298±0.096)、(0.303±0.092) g/cm2;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血清1,25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对照组骨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3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鲑鱼降钙素可明显改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有效缓解骨痛,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骨吸收抑制剂对猕猴皮质骨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0只雌性猕猴(18~22岁)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NT)、低剂量依降钙素组[0.5 U/(kg·d),ELL]、高剂量依降钙素组[5 U/(kg·d),ELH]、低剂量阿仑膦酸钠盐组[10μg/(kg·d),ALL]和高剂量阿仑膦酸钠盐组[100μg/(kg·d),ALH]。皮下注射给药29周,每周2次。处死前静脉注射钙黄绿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中段横截面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5组左侧股骨截面总面积(Tt.Ar)、皮质骨面积(Ct.Ar)、髓腔面积(Ma.Ar)、类骨质周长(O.Pm)和类骨质宽度(O.W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各组皮质骨骨吸收腔周长(E.Pm)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ALH组骨矿沉积率(MAR.)低于对照组(P=0.049)。ELL、ALL、ALH组修正后的沉积速率(AJ.AR)低于对照组(P=0.040、0.018、0.09)。各组骨矿化延迟时间(Mlt)、修正后的骨矿化延迟时间(O.Wi/AJ.AR.)和骨形成率(BFR)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0.110、0.122)。结论降钙素及阿仑膦酸钠通过抑制皮质骨破骨细胞功能抑制皮质骨的骨重建,二膦酸盐作用强于降钙素。降钙素及阿仑膦酸钠能不同程度地影响MAR,但对Mlt及总BFR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应用人工合成鳗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伴骨痛患者10例,结果表明;骨痛明显改善者3例,改善3例,轻度改善2例,不变2例。治疗前尿羟脯氨酸(HYP)排量平均为32.31±10.21毫克/24小时尿,治疗后HYP为20.84±13.21毫克/24小时尿;血碱性磷酸酶治疗前为109.5±44.01Iu/L,治疗后为79.1±12.01Iu/L。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对40例骨转移瘤患者给予降钙素100 IU肌注,1次/d,15 d为1疗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钙水平。结果用降钙素治疗1疗程24例,2疗程12例,3疗程4例;疼痛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7例,轻度缓解4例,无效3例,止痛有效率为82.5%(33/40);治疗后血清钙含量较治疗前下降77.5%。认为降钙素可能明显缓解中、晚期骨转移瘤造成的疼痛,预防并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降钙素(calcitonin)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重吸收和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对Ca^2+的排泌,在维持体内Ca^2+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首先由Copp等于1962年发现并被报道。1991年,Lin等成功克隆了降钙素受体(CTR)。一般认为,降钙素的一系列生理学作用都是在其与CTR结合后,通过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完成的。已知降钙素及CTR在多种骨外组织(如肾脏、大脑、生殖腺、乳腺、肺脏和某些肿瘤组织等)中都有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降钙素在组织发生。细胞生长、分化及生存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降钙素耦联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研究亦不断扩展和深入。现将降钙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两种二膦酸盐药物在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痛、骨密度、骨强度及骨折中的作用,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简单随机分成3组,阿仑膦酸钠(福善美)组65例、依替二膦酸盐(依膦)组67例和钙尔奇D(钙剂)组70例,治疗1年。治疗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量腰椎、髋部骨密度(BMD)及椎骨形态,桡骨、胫骨超声骨密度测定,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BAP)、尿I型胶元交联N端肽(NTX)。观察骨痛改善程度、骨量变化、骨强度改变、新骨折发生和不良反应。结果 福善美组和依膦组治疗后骨痛均明显改善,福善美组改善时间7~10天,依膦组约2周左右,钙剂组疼痛变化不明显。福善美组治疗12个月后骨量增加6.9%,依膦组增加3.9%,钙剂组减少0.3%。福善美组桡骨及胫骨超声声速(SOS)值分别增加0.8%和1.2%,依膦组变化不明显,钙剂组则分别下降0.5%和2.9%。福善美组无新骨折发生,依膦组有3例、钙剂组有5例发生新骨折。福善美组和依膦组不良反应主要为上消化道症状,依膦组较明显;钙剂组主要为便秘。结论 福善美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显著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赵丽众  张敏 《山东医药》2007,47(7):38-38
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们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32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单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2例,年龄60~84岁,平均70岁;病程1~15d,平均7d。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胸背、腰部疼痛,有外伤史患者腰背部疼痛突然加重,腰部活动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对比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PTH(1-34)]和降钙素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将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皮下注射PTH(1-34)20μg,每天1次;对照组肌肉注射降钙素20 IU,每周1次,两组均每日口服钙尔奇D 600mg,连续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枪测腰椎(L2~L4)、股骨颈骨密度、血钙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血清I型胶原交基C端肽(CTX)、PTH等指标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PTH组和降钙素组腰椎(L2~L4)骨密度变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TH组BSAP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PTH(1-34)与降钙素都能显著提高腰椎(L2~L4)骨密度,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降钙素储备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进一步探讨降钙素(CT)在骨质疏松症发生中的作用,用钙负荷-降钙素兴奋试验观察2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CT储备功能的改变(血清CT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并与48名健康女性(其中绝经后妇女20名)及7例骨量减少妇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发生骨质疏松的健康绝经后妇女与绝经前妇女比较,血CT的基础值、峰值、升高幅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无明显差别;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以上4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妇女,较骨量减少组妇女的血CT峰值、升高幅度亦有降低。而骨量减少组妇女与同年龄健康绝经后妇女比较,血CT的基础值和曲线下面积有所下降,但血CT峰值及升高幅度无差异。本研究未观察到绝经对CT储备功能有明显影响;骨质疏松病人的CT储备功能有降低,且降低程度与骨量丢失的程度有关,提示与骨质疏松本身似有内在联系,这种CT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97年2月以来,我院应用附桂骨痛片治疗骨质增生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颈椎增生及膝关节增生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42~84岁,平均62岁。9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片示局部骨质增生,骨刺形成,关节间隙变小。 方法及结果:将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附桂骨痛片,每日3次,每次6片,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炎镇痛药物。1个疗程结束后,根据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进行疗效评价;①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②…  相似文献   

19.
降钙素及其受体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重构失衡是骨质疏松(OP)发生的关键,降钙素(CT)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而抑制骨吸收,同时还具有促进骨合成代谢效应,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也均证实了CT在治疗OP中的价值。CT的作用与其受体(CTR)的表达及信号传导密切相关,CT、CTR基因的变异均可导致骨密度的改变,是OP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20.
降钙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转换率骨质疏松以骨吸收显著增加为主,故降低骨转换率减少骨吸收是防治的关键。降钙素作为破骨细胞的抑制剂常被列为防治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我们用切除双侧卵巢的大鼠分别施以降钙素(CT)和雌二醇(E2),探讨对不同部位骨丢失的防治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