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因此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级康复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一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脑卒中组100例为1997-07/2000-1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科住院患者,其中青年(&;lt;44岁)患者63例,老年前期(45~49岁)患者37例,平均年龄(42.91&;#177;6.38)岁。另随机收集同期100例无脑血管病史的外科病患者为对照组,年龄(42.70&;#177;2.98)岁,中青年组61例,老年前期组39例。方法:两组进行12项危险因素对照研究,并将中青年和老年前期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各项危险因素患病率比较。结果: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脑卒中家族史、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我科2003-07~2005-07收治的29例18~45岁缺血性脑卒中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期感染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  郭丽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1):36-38
目的:研究近期感染可否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做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656例为脑卒中病例组(病例组),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656例为对照组,就两组近期感染发生的时间、感染病种、病前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发病前1周、2~4周及4周感染率分别为17.1%、18.3%、18.9%,对照组的感染率分别为1.7%、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感染病种均以呼吸系统感染居多,其中病例组51~60岁、61~70岁、71~80岁年龄段感染率分别为25.49%、15.06%、17.96%,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5.88%、1.93%、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当原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房颤、TIA史存在时,在分组资料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近期感染是一独立的危险因素(OR值1.630;95%C I 1.068~2.489)。结论:发病前4周,尤其是1周感染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系统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为了解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和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温州地区8所医院(市级2所,县级4所,镇级2所)收集1990-01/2001-12脑卒中患者10563例,调查每例性别、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对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1342例中的556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关注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是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有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结果:共收治脑卒中10563例,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有1342例,占脑卒中住院患者总数的12.7%,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1998/2001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1.9岁,比1990/1993的64.3岁提前了2.4岁,≤50岁脑卒中患者比率呈上升趋势,为14.65%,比1990/1993的8.39%增加了6.26个百分点;反馈调查556例发病年龄≤50岁的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44.03±6.89)岁,男女比例为1.27∶1,男性占55.9%,40~50岁者占≤50岁的脑卒中患者总数的83.1%,职业为农民的占59.9%(339/556),伴有高血压者50.5%(281/556)、高血脂者8.8%(49/556)、心脏病者5.6%(31/556)、糖尿病者2.2%(12/556)、血液病0.7%(4/556),嗜酒患者占31.4%(175/556),吸烟患者占30%(167/556)。结论: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呈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部分自然村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属冠心病低发和脑卒中高发的国家,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暴露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1-2]。我国的脑卒中病死率在单病种疾病中居首位,是冠心病病死率的3.4倍,在幸存者中约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3]。因此,深入研究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对开展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分析137例AMI患者和1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史、家族疾病史、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入院后血糖、血脂、血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检测资料.[结果]AMI患者的吸烟率、吸烟>20支/日比例、高血压家族史、阳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既往高脂血症患病率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的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分别为55,30,107和64例。将各亚型患者分别分为进展组: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加拿大脑卒中量表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并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后出血;非进展组:发病后神经功能稳定或好转的患者。比较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选择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2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患者[38.2%,13.3%,20.6%,18.8%(r=9.074,P〈0.05)]。②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血糖两因素进入方程(P〈0.05)。结论: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最高。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高血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分别为55,30,107和64例。将各亚型患者分别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加拿大脑卒中量表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并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后出血;发病后神经功能稳定或好转的患者进入非进展组)。比较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选择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2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患者[38,2%,13.3%,20.6%,18,8%(爿2=9,074,〈0.05)]。②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各危险因素的比较:进展组患者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和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48%,15%;(8.6&;#177;2.2)mmol/L,(6.6&;#177;2.8)mmol/L(X^2=7.090,t=-2.866,P〈0.01)]。结论: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最高。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人院时高血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青壮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我院1996-01~2005-06住院期间50岁以下资料较完整者80例,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病例组: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M R I或腰穿检查确诊,其中男37例,女3例,年龄23~49(平均44.6)岁;按病理性质分,脑梗死20例,脑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小卒中16例,大卒中12例,静息性卒中12例;死亡4例,转诊3例。对照组:均为非脑血管疾病(CVD)患者,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25~50(平均44.8)岁。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1.2…  相似文献   

10.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们2006—10~2007—03观察了青年脑卒中患者108例,对其发病的危险预防探讨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6—10~2007—03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青年脑卒中患者(观察组)108例,男79例,女29例,年龄34~45(39.3±5.66)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性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45例缺血性青年脑卒中患者为试验组,以同期收治的40例缺血性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老年对照组,以40例健康青年为青年对照组,对比各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对比试验组与老年对照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及饮酒情况。结果试验组TC、TG水平高于青年对照组,HDL-L、Apo-A低于青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DL-C、LDL-C及Apo-A水平低于老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比例低于老年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吸烟及饮酒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是缺血性青年脑卒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血糖、血压的异常,再次为吸烟及饮酒,各个因素的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是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的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分别为55,30,107和64例。将各亚型患者分别分为进展组: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加拿大脑卒中量表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并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后出血;非进展组:发病后神经功能稳定或好转的患者。比较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选择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2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患者犤38.2%,13.3%,20.6%,18.8%(χ2=9.074,P<0.05)犦。②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血糖两因素进入方程(P<0.05)。结论: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最高。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高血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3/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亚型,完全前循环梗死型、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分别为55,30,107和64例。将各亚型患者分别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起病6h后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加拿大脑卒中量表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并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后出血;发病后神经功能稳定或好转的患者进入非进展组)。比较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选择发病率最高的亚型,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2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部分前循环梗死型、腔隙性梗死型及后循环梗死型患者[38.2%,13.3%,20.6%,18.8%(χ2=9.074,P<0.05)]。②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各危险因素的比较:进展组患者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和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48%,15%;(8.6±2.2)mmol/L,(6.6±2.8)mmol/L(χ2=7.090,t=-2.866,P<0.01)]。结论:各亚型患者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同,完全前循环梗死型最高。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高血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点、亚型、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5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病例.结果 男女比例为79.5%∶ 20.5%,亚型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青年脑梗死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肥胖及家族史相关,以吸烟为著,占67.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对比较好.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逐步增长且男性超过女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肥胖和家族史是青年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青年卒中的预后相对较好.进一步的研究是必须的,应该积极去除这些危险因素从根本上减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李保国  穆建敏  任琳 《临床荟萃》2003,18(21):1227-1228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5 2例 4 5岁以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4 8名同年龄健康对照组、5 5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 0名同年龄对照组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胆固醇含量为 (5 .0 0± 1.4 6 )mmol/L ,甘油三酯为 (1.92± 1.4 4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为 (2 .98± 0 .93)m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 [总胆固醇 (4 .35± 0 .95 )mmol/L ,甘油三酯为 (1.4 1± 0 .5 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为 (2 .4 1± 0 .80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1.16± 0 .35 )mmol/L ,载脂蛋白A(1.12± 0 .18) g/L ,低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 (2 .18± 0 .82 )mmol/L ,载脂蛋白A(1.37± 0 .73)g/L]及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 [高密度脂蛋白 (1.4 3± 0 .32 )mmol/L ,载脂蛋白A(1.32± 0 .17) g/L]。 结论 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传统与新型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华东地区选择401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其中脑血栓形成158例,腔梗243例。和442例正常对照组人群。用问卷调查和体检的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MI,脑血管病家族史,既往史中的TIA、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疾病,目前血压值(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生化指标中的血糖、TG、HDL-C值均提示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既往史能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新的危险因素不容忽视。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其它危险因素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脑卒中不仅能导致病人死亡和残疾,也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高达64%[1],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筹划执行功能损害占16%~33%[2]。执行功能是指个体许多认知加工过程的协同操作,是在实现某一特定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对入选的90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随访3年,收集其一般状况、相关疾病病史和服用药物的临床资料,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卒中组(n=39)和非卒中组(n=862),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1.087,95%CI:0.240~1.315)、心力衰竭病史(OR=2.245,95%CI:1.033~4.880)、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OR=5.265,95%CI:2.545~10.889)、其他全身性栓塞病史(OR=5.034,95%CI:1.307~19.386)、利尿剂的应用(OR=3.505,95%CI:1.715~7.165);保护因素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应用(P0.05,OR=0.316,95%CI:0.122~0.815)。结论年龄、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他全身性栓塞病史,以及利尿剂的应用,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RB的应用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