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再灌注治疗成为脑血管病研究的热点,溶栓治疗作为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措施被临床所接受。溶栓治疗药物首选尿激酶,笔者所在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发病1-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将其随机等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点三七总皂甙注射液,治疗组静点尿激酶注射液。观察2组在治疗后24小时、3天、7天、30天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及2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肇优干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超旱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治疗急性脑梗死,目的在于尽早改善缺血区血液循环,消除继发性脑水肿,恢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降纤酶作为蛋白水解酶,具有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溶栓、降低血脂及血黏度、抗凝等多种作用。本院自2003年1~7月应用注射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制订疗效判定标准,然后两组均静脉滴注血塞通、丹参注射液及能量合剂,观察组加用尿激酶,短期应用。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证、禁忌证,中小剂量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赵新华 《健康必读》2008,7(4):99-99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治疗措施,但随之带来的术后脑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上把握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我科对2000年5月—2006年6月住院的36例ACI患者使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脑梗死溶栓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AICD)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热点。已知用于临床治疗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SK)、尿激酶(UK)和基因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和局部动脉内灌注溶栓(LIF)。用药时间在6h以内。由于溶栓药物在AICD超早期溶栓应用可能带来严重出血的潜在危险,所以,此项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8.
临床已证明,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时间窗为0~6h,溶栓治疗是成功的。它可使近80%的患者治愈。但在临床中,我们可见到溶栓后一定时间内血管再梗死。为预防此类现象发生,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应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脑梗死24例,收到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钠钛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钠钛(BNP)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浆中BNP的活性进行动态观察(0h、12h、24h、48h)并与3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BNP活性升高,溶栓后12h活性明显降低,48h降至正常。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应用50万u尿激素酶静脉点滴,12h时血浆BNP活性明显降低,再应用同等剂量尿激酶,BNP48h达正常范围。临床观察血浆BNP的动态变化对ACI溶栓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妙嫦  黄燕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7):1154-1155,1158
目的探讨基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调整降纤酶剂量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降纤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基础治疗。降纤酶组除接受基础治疗外,还加用基于血浆FIB水平调整降纤酶剂量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价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降纤酶组血浆PT、APTT明显延长(P〈0.05),FIB显著下降(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降纤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P〈0.05);④治疗后降纤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⑤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血浆FIB水平调整降纤酶方案可快速平稳降低患者FIB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早期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护理水平,笔者对使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40例ACI患者进行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降纤酶、血栓通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血栓通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降纤酵10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qd,并对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比较。结果:2组有效率及临床神经功能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纤酶并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本院于1997年7月-1997年11月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与1997年7月以前治疗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甲期(6h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肯定,笔者自2004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该方法治疗60例,经配合全程护理和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 ,国内外以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已取得可喜进展。就溶栓药物而言 ,多采用价格昂贵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原物 (t- PA)和价格较高的尿激酶等〔1〕。就给药途径而言 ,较多取静脉途径给药或经股动脉插入导管直达头部脑动脉给药〔2〕。前者给药简便 ,后者可以减少溶栓药剂量及其副作用 ,但因创伤比较大 ,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医疗设备和医疗费用等要求较高 ,实难令广大患者接受。种衍军等曾采用颈内动脉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 78例疗效很好〔3〕。丁铭臣取静脉点滴尿激酶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进行性脑卒中也观察到明显疗效。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作用。方法用降纤酶治疗脑梗塞32例,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塞31例,进行对照观察降纤酶治疗效果。分析降纤酶对血粘度、红细胞、血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影响。结果降纤酶能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降解,降低血液粘度和血液凝固性,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地治疗脑梗塞。结论降纤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48例ACI患者采用静脉点滴尿激酶溶栓治疗.并于治疗后12h、24h、48h、72h及1周、2周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溶栓2周后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2.1±39.2)较治疗前(17.2±2.12),明显改善,愈后良好39例,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各4例,恶化6例。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机制。方法:检测降纤酶组及对照组(共108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后指标,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并于治疗前,治疗后5d和1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比较,结果:降纤酶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降纤酶可激活纤溶系统,降低纤维蛋白原而引起抗栓作用,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日2次,共14d;降纤酶首剂量10°以后每隔日5°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共用3次。对照组单用降纤酶,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疗效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早期静脉应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发病6h内进行治疗,对两组之间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①对两组治疗前后的ESS评分的比较,其中在治疗后的1d、3d、7d和30d,观察组ES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②对两组之间的治愈率的比较,观察组治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③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