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用自拟疏肝降逆汤治疗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致胆汁反流性食管炎70例,总有效率达95.714%,提示用中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反流性食管炎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病因复杂等特点。在中医学整体观思想指导下辨证论治该病,疗效显著。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基本病机,和胃降逆为基本治法,各医家在此基础上随证施治,学术思想各有特色。本文对近年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 任何机械性,化学性及微生物的损伤均可引起食管炎,但食管炎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胃、肠内容物的返流,因此仅就返流性食管炎作一介绍。一、定义凡是由于胃或肠内容物的返流而引起的食管下段粘膜炎症,即称为返流性食管炎。因此,实质上它是属于化学性损伤而引起的一种食管炎。二、病因和发病原理由于抗返流屏障的失常和食管蠕动机能的障碍,胃或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胃液中  相似文献   

4.
反流性食管炎和胃粘膜脱垂证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运用中药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炎症.正常人因饮食过饱、过急或饮食不节等,偶尔也会发生反流现象,一般不需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属于病理性反流,其发病机理主要为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本病常见症状为烧心,即在胃脘部或胸骨后有湿热感或烧灼感,常伴有反酸或反未消化的食物,还可出现呃逆、嗳气等症状,多发生在饱餐或饮食辛辣之后.引起烧心的主要病因是酸性反流物刺激食管所致.中医认为烧心主要是脾胃内伤或湿热,痰浊内阻中土,导致胃失和降而发病.所以和胃降逆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大法,临床辨证施治,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张友亮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646+1634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俗称"烧心病",是指由于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特别是酸性胃液与胆汁返流至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临床常出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其治疗原则是减少胃食管反流,从而降低反流液的酸度,保护食管胃黏膜和增强食管清除力,以抑酸及促进胃排空为主。为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指胃食管返流引起的烧心,返流等症状和/或食管炎,包括返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返流病(GERD)。我院近三年来诊治本病9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曹志群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曹教授认为该病发病机制多因饮食、情志所致,食湿蕴结化火,胃失和降,胃气夹火上逆;或因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火循经上犯,火毒湿邪灼蚀食管,甚则成疡,临床变生多症。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辨证论治,以疏肝和胃降火,解毒化湿、活血,制酸、生肌敛疮之法。畅达肝胃气机,调理脾胃升降,从而达到疏肝和胃之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胃食管反流病虚实辨证分型论治经验。方法:查阅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文献,结合大量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周斌副主任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和肝胃不和虚实两种证型,并针对证型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遵循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和简易化原则,将胃食管返流病分为虚实两大类型,不仅使临床诊断治疗简洁方便,使科研病证分型清晰,更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黄喜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892-3892
胃食管返流病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其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嗳气、烧心、反酸,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控制胃酸分泌,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胃切除后两种重建术式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胃切除术环路吻合与毕Ⅱ式吻合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 ,为胃癌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行远端胃根治性切除的胃体、胃窦癌 5 5例。手术后 3~ 12月通过胃镜检查了解食管下段 ,贲门区胆汁黄染、粘膜糜烂情况 ,同时询问有无胸骨后灼痛。结果 :环路吻合组 30例 ,胆汁返流 5例 ,占 16 .6 % ,均为轻度返流 ,胸骨后灼痛 1例 ;毕Ⅱ式吻合组 2 5例 ,胆汁返流 17例 ,占 6 8% ,其中重度返流 8例 ,轻度返流 9例 ,胸骨后灼痛 7例 ,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环路吻合与毕Ⅱ式吻合比较 ,前者能明显降低胆汁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11.
反流性食管炎辨证施治旨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范畴,祖国医学并无"反流性食管炎"这一病名,可归属于胃痛、胃痞、咽喉不利、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嘈杂、梅核气等范畴。作者考究历代中医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深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施方旨要,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邹红  林华  田淑芝  赵景涛 《北京医学》2004,26(4):229-231
目的 探讨胃内pH值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及胃-食管反流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采用便携式pH监测仪对18例食管炎、12例食管溃疡、10例Barrett's食管、15例健康人行24h食管和胃pH值同步监测,分别计算胃内各段pH值、胃-食管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以及pH值<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结果 ①食管炎组:上述各项指标在胃内pH值为1~4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胃内pH值为1~2时,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其他pH值段(P<0.05);②食管溃疡组:当胃内pH值为1~2时,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时间明显高于其他pH值段(P<0.05);胃内pH值为1~3时,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Barrett's食管组:胃内pH值为2~3时的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④当胃内pH值为1~2时,食管炎组、食管溃疡组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Barrett's食管组.结论 当胃内pH值在1~2之间时,食管炎、食管溃疡的胃食管酸反流最为明显,食管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与食管接触酸的次数及接触酸的时间长短有关;Barrett's食管的胃-食管酸反流与胃酸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2位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行上消化管内镜检查和24h食管内胆汁反流监测,其中54位同时接受24h食管内pH值监测检查。根据年龄将观察对象分成≥65岁组(即老年组)和<65岁组穴对照组雪。分别比较两组的体重超标和病程情况,并对内镜下食管炎程度、食管食管裂孔疝合并率以及胆汁和酸反流等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老年组中有48%的患者和49%的对照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现象;老年组患者的病程较对照组长(P<0.05),重度食管炎的发生率高达35%熏这可能与老年组有较高的食管裂孔疝合并率(65%)有关;老年组GERD患者,无论胆红素吸收值>0.14总时间百分比,还是立位胆汁反流时间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穴P<0.05雪,但两组之间卧位、餐后胆汁反流时间百分比以及酸反流无明显差异。老年组混合反流发生率高于<65岁组(76%verus18%,P<0.05)。结论老年人GERD发病与肥胖、食管裂孔疝有关,其特点为病程较长并且伴有酸与胆汁的混合反流。长时间、高浓度的胆汁反流与酸反流同时存在可能是造成食管粘膜严重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弓上食管胃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主动脉弓前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弓上隧道式吻合组患者的pH综合评分、24 h总反流次数、>5 min的反流次数、pH<4.0的总时间、pH<4.0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弓上器械吻合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弓上器械吻合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弓上隧道式吻合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弓上隧道式吻合术对于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后残胃间置对胃酸和食管胃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后残胃间置对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减少贲门癌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更佳术式.方法对21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次全切除、残胃间置消化道重建术.术后行24h食管胃pH监测及压力测定,并与传统术式及术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常规行纤维内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1)残胃间置组术后酸反流6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24h食管pH<4的总百分时间、立位pH<4的百分时间、反流次数、反流持续超过5min的次数与术前相似(P>0.05),但上述指标传统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2)两组术后食管残胃吻合口高压带长度及静息压力较术前食管下括约肌长度和静息压力明显下降(P<0.01),但残胃间置组食管残胃吻合口静息压力和残胃静息压力较传统组明显下降(P<0.05).(3)残胃间置组仅2例发生中度反流性食管炎,而传统组有12例发生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P<0.01).结论贲门癌切除后行残胃间置重建消化道,能进一步降低酸反流及残胃静息压力,促进残胃排空,改善术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了解老年、非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改变、食管酸暴露的情况。方法 :对 16例老年健康者、18例非老年健康者、46例老年GERD患者、2 3例非老年GERD患者进行食管测压和 2 4hpH监测。结果 :老年、非老年GERD伴食管炎组LESP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 ,老年、非老年GERD患者食管中远段收缩压下降 ,且伴有食管炎者更显著 ,老年组比非老年组压力降低更明显。老年GERD伴食管炎组pH >5min的反流次数明显高于无食管炎组 ,非老年GERD伴食管炎组pH <4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无食管炎组。结论 :老年、非老年GERD伴食管炎患者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食管蠕动功能出现减退 ,且老年组食管蠕动功能减退重于非老年组。老年GERD患者食管损害与酸廓清减退有关 ,非老年GERD患者食管损害与酸暴露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体重指数(BMI)与食管裂孔疝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胃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检查结果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98例)和正常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食管裂孔疝病史、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患者的BMI、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等实验室指标均高于正常组,而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年龄≥50岁、BMI较大、有食管裂孔疝史、合并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率较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和食管裂孔疝史是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3.659,3.675,3.487,P<0.05)。结论 BMI、合并食管裂孔疝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临床治疗中应对该类患者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酸反流、非酸反流的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病患者92例,根据消化内镜检查结果及24 h pH监测指标分为糜烂性食管炎(A组,40例)和非糜烂性反流病(B组,52例),比较两组联合阻抗-pH监测指标。结果:两组阻抗指标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酸反流次数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7,P〈0.05);两组非酸反流烧心症状指数阳性率分别为22.5%(A组)、13.5%(B组)。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中,无论糜烂性食管炎还是非糜烂性食管炎,非酸反流症状指数阳性均占相当的比例,提示非酸反流也是引起烧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杜少鸣 《安徽医学》2005,26(5):402-404
目的评价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同时实施人工胃底重建术抗食管反流作用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观察122例人工胃底重建的病人,将其术后食管反流症状、钡剂造影、胃镜检查食管和吻合口炎症反应程度的资料,与常规胃食管吻合术4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作比较。结果人工胃底成形者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及其并发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建人工胃底胃食管瓣有明确的抗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3例成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实验组)以及中青年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食管炎以及食管裂孔疝发生情况、食管炎采用洛杉矶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其食管炎以及食管裂孔疝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其食管炎洛杉矶分级较对照组严重;实验组患者其典型反酸烧心积分以及食管外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消化道症状不典型,但其食管外症状较为明显,应当对其加以鉴别,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