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主要分析通过开展温针灸方式于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女性病人当中,对女性病人肥胖度指标以及体脂百分率等指标等产生的相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为因痰湿内阻型肥胖疾病,且合并高脂血症疾病的女性人,所有病例的起止与终止来源时间分别为2016年7月与2017年8月。从中抽取64例,所有女性病人均通过温针灸方式开展相关的医治工作。结果 (1)开展温针灸医治的64例女性病患的肥胖度指标值得到有效的降低,P0.05。(2)病人的实际肥胖度阶段为重度者的医治有效率明显低于肥胖度阶段为轻度者,P0.05。结论在通过开展温针灸方式于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女性病人当中进行相关的医治工作后治疗效果较佳,在实际的医治中需根据病人的实际年龄与肥胖度指标等进行科学的考量,以将医治效果发挥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论中医治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法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但在应用这些治法时,须了解治法的特点。其特点可概括为病证并治、杂合以治、综合调治、法随证交四个方面。在这四个特点中,又始终贯穿着中医的整体现、恒动观、辨证观以及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基本理论。明确中医治法的特点,对灵活应用中医治法,提高临床疗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理气活血止痛法和止咳化痰平喘法二种不同中医治法在特发性气胸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特发性气胸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医治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治法对细胞内蛋白激酶级联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组、不同中医治法组和西医治法组肝癌(含肝)组织,以及正常组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根据有关基因功能分类的方法,筛选模型组表达大于正常而经过各种治法治疗后表达小于模型组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激酶级联分子。结幕西药组下调显著3个基因,中医全方、清热、活血和健脾治法分别下调的3、2、2和3个基因。结论不同中医治法调节的靶点基因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仍然是本地区高发病、难治病之一,全球在治疗上仍无新的突破或特效新药,尽管如此,传统中医治法仍充满美好前景,显示出独特魅力,现就笔者从医20余年诊治该病正反两面经验教训,对中医治法的共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讨论在X线的透视下应用空气灌肠整复法医治患有肠套叠小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患有肠套叠的患儿开展研究,并对其选择空气灌肠整复法采取医治。结果:经过医治,有26例成功空气灌肠整复,其成功率是92.86%。结论:对患有肠套叠的患儿选择空气灌肠整复法不但简单易行、给患儿造成的创伤小,且整复效率高,患儿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微创细管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 ~10月医治的80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资料,按不同的医治方案分成2组,行传统置管法医治的40例患者设对照组,行微创细管法医治的40例患者设研究组,比对两组临床指标与医治疗效.结果:研究组VAS与ECOG评分较对照组低,治愈时间与稳定时间较对照组短,医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行微创细管法医治可缩短治愈及稳定的时间,改善体力状态,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年龄和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生化法检测309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高脂血症患者中51~60岁为最高发阶段,而在高脂血症并发相关疾病中糖尿病居首位。结论控制血脂、治疗和控制糖尿病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胃癌中医治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近20年来发表在各类杂志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文献,包括个案报道进行综合分析,对胃癌的中医治法进行归类总结。结果:发现各医家对胃癌中医治法虽然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但认识上基本趋于一致。大致可分为3类:以祛除邪气为主的治法,如祛痰化湿,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等;以补益正气为主的治法,如益气养血,养阴生津等;以调理脏腑为主的治法,如疏肝和胃,健脾暖胃,益脾补肾等,其他治法临证变通。结论:临证时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标本兼顾.攻补綦施酌情配合住用.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方法在意外伤害学生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为降低意外伤害对学生的影响提供新策略,为实践中医治未病思想开拓新领域。[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论述了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对意外伤害学生采用心身抚慰、情绪调节、非药物疗法等措施及其效果。[结果]在意外伤害学生心身调治过程中,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构筑三道防线:"未病先防",及时进行就诊告知与心理减压,提升伤者认知评价;"已病防变",运用五行学说等方式,改善调节伤者情绪;"已变防渐",采用针刺、药枕等非药物疗法,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程度。[结论]科学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对促进意外伤害学生的心身调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生存质量(QOL)的定义和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效评价现状,以及QOL量表在冠心病评价中的应用,针对中西医学理论体系差异和应用QOL的现状,提出评价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效不仅要引入QOL的定义,在借鉴公认的通用QOL量表的基础上,还要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加快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QOL量表的研究和开发,使疗效评价体系立足于中医药的优势,与国际规范接轨,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检讨(连载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社会对于中医学的需要也在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造成中医临床疗效下降的问题在于“三个脱节”,即中医学与自身文化基础脱节,中医临床与辨证论治脱节,中药与中医临床脱节。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历史的反思,中医学完全有可能走出百年困惑,得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检讨(连载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 ,社会对于中医学的需要也在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 ,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 ,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造成中医临床疗效下降的问题在于“三个脱节” ,即中医学与自身文化基础脱节 ,中医临床与辨证论治脱节 ,中药与中医临床脱节。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 ,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历史的反思 ,中医学完全有可能走出百年困惑 ,得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社会对于中医学的需要也在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造成中医临床疗效下降的问题在于“三个脱节”,即中医学与自身文化基础脱节,中医临床与辨证论治脱节,中药与中医临床脱节。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历史的反思,中医学完全有可能走出百年困惑,得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从病因病机、基本治疗原则和方法、辨治体会等几个方面叙述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周颖芳  冯崇廉  陈文裕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21-1122,112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以慢性病为主的社区常见病症给患者、家庭和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的巨大经济压力,中医药能够提供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的社区常见病症治疗和康复方法,《社区常见病症中医药照顾》这一课程的设立对提高学生社区常见病中医药诊疗能力,进而改善社区医院的中医药医疗水平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作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讲授"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教学内容上强调以西医系统理论为框架,中医学辨证施治为主要内容,在全科医学学生已形成的西医理论知识结构基础上,对应地引入中医学理论与治疗方法,实现该领域中西医知识结构的正确衔接,以培养学生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解决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0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精道排毒丸,对照组服用前列康。以中医症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结果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治愈9例,好转36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31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72%。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改善NIH-CPSI总评分、排尿症状、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精道排毒丸以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它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排尿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旴江医学最突出、最鲜明的学术特征。在宏富的旴江医籍的字里行间,既全面继承了四大经典和前人的宝贵医学遗产,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其名说纷呈,名术璀璨,名方辉映,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学科、治疗技术、中药方剂、中药炮制、医德医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旴江医学传承创新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中西调脂药物合用的降脂疗效。方法: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0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接受小剂量辛伐他汀(5mg)伍用复方丹参滴九与常规剂量辛伐他汀(20mg)治疗,检测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脂蛋白小a(LP(a))、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增高HDL-C。A组降低TG更明显,并有降低LP(a)的作用;B组不能降低LP(a),A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更低。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伍用复方丹参滴九有全面的调脂作用,毒副作用少,更适合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中药学的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已成为国际上药学教育的主体,相关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亦比较完善。由于我国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重视不够、缺乏特点、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尤其是对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