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笔者近年来运用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揭示了该治法及组成方药的疗效机理.我们的研究认为: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是"宗气虚-宗气下陷",故在治疗上应该以"升补宗气"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由于心脏血管老化、冠脉血流量下降,心肌收缩性及兴奋性恢复延迟,心搏出量减少及心率减慢,出现中医“宗气虚”表现。在此基础上若增加心脏负荷,使宗气下陷,升举无力,失于温煦推动,血滞心脉,则导致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宗气下陷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发病基础、临床表现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的重要病机,升补宗气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杨百京教授调补宗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其认为宗气盛衰与心脏搏动和气血运行有关,宗气不足、宗气痹阻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调补宗气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据此创立大、小调宗汤,用于临床,屡获良效。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宗气论析     
即积于胸中之气,医家又称其为大气或胸中大气.张锡纯云:"大气积于胸中,为后天全身之桢干,<内经>所谓宗气者也.”而关于宗气虚衰,历代医家论述甚多.喻嘉言<医门法律>曰:"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故宗气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兹参阅文献,对宗气生理功能及宗气虚诊治提出管窥之见,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症状总改善率100%,业效率57.5%,心电图总有效率72.5%,显效率35%,该治法同时能降脂,降糖,降压,改善血液流变学,纠正心律失常,提高心脏的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统计结果表明各方面疗效均优于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并进行实验研究,从分子,细胞,超微结构水平探讨了本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症状总改善率100%,显效率57.5%;心电图总有效率72.5%,显效率35%。该治法同时能降脂、降糖、降压、改善血液流变学、纠正心律失常、提高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统计结果表明各方面疗效均优于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并进行实验研究,从分子、细胞、超微结构水平探讨了本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不全,回心血量不能排出,静脉血液瘀阻进而组织灌注低下,循环功能障碍,肺循环、体循环瘀血,引起呼吸困难、四肢乏力、运动耐量降低等,预后较差。西医主要通过利尿、强心、扩张血管等治疗减轻心脏的容量、压力负荷,抑制心肌重构、减缓心衰进程,但常效果有限。慢性心衰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西药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活动耐量,也可改善长期预后,为心衰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与选择。而中医学宗气和心衰明显相关,研究宗气理论及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医学认为宗气失调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病机,具体表现为:宗气闭阻、宗气不足、宗气下陷、宗气虚脱,治法对应以流转大气、补益宗气燮理三焦、升阳举陷、救逆固脱,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通过整理论及宗气理论的有关文献,对宗气的产生、分布、功能及宗气失调的表现、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阐释,并期望有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宗气之"宗"的命名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又名大气。《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1]。宗气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贯心脉以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统领一身之气,推动气血津液运行全身。《黄帝内经》中关于宗气的论述虽然不多,但却包含了深刻的理论意义。喻昌在《医门法律》中云:“五藏六府,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古医贤在著述之时,对于宗气的命名便体现了其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肺疾病常相互影响,肺虚则宗气虚,百脉皆瘀;肺失宣降则水瘀胶结、闭阻脉络、血瘀水停,逐渐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要将治肺贯穿始终,注重活血与益气并用,使补气而不壅中,攻伐而不伤正,破中有补、补中有行,通过"升补宗气,运化水瘀"恢复肺主气功能;通过"泻肺逐水,去宛陈莝,以利顽疾"使水邪有出路;通过"宣肺平喘,以畅气机,通血脉"畅通气血,恢复心主血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以宗气为切入点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根据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困难撤机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足、肺脾肾虚损为其核心病机,宗气痹阻、气血失和为中心环节;治疗可采用四君子汤、补肺汤、参苓白术散等补益宗气,以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举元煎等升阳举陷,同时应注意调和气血,并根据五脏之虚实加以辨证调护,以期提高脱机成功率。基于宗气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困难撤机可为困难撤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心绞痛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30年来人们成功地运用药物触发、手术损伤等方法建立了基于西医病理的多种心绞痛动物模型。为适应中医药的特点,有研究者建立了几种病证结合的心绞痛模型。但是,现有的病证结合模型还不能满足心绞痛中医证型多样化的需求,继而影响了相应中药处方的合理评价。为了更好地研究心绞痛的本质和提供更好的中药评价工具,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心绞痛的表现为依据,结合现代病因、病机研究,研制更符合临床实际和中医理论的心绞痛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寻找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化指标,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对近11年文献中所包含的3021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提取证候要素,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观察中医证候要素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血瘀、痰浊、气虚、阴虚为主,其他次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中以气滞、阴虚证候要素为主,在三支病变中以血瘀、痰浊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其主要中医证候要素不同,提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中药畅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ACEI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等),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加中药畅流方,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疗程为6个月。结果:两者均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以及血脂情况,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畅流方具有益气活血、理气通络之效,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不同证型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一次性采集多个分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1788例患者,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作为评价生存质量的工具,运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SAQ5个不同维度得分及总分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5个维度得分不同,其中治疗满意度平均分最高,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平均分最低。不同维度下的三组间生命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痰瘀互结组与心绞痛发作频率维度关系最密切成负相关,气虚血瘀组与心绞痛稳定状态维度关系最密切成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同证型与生存质量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且结果符合中医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因子分析方法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69个症状进行分类研究。方法在5家医院多中心、大样本收集1 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进行分类研究。结果经过因子分析,共提取出6个公因子,经中医辨证后分别是气滞血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虚痰浊、心肾阳虚、心脾两虚。其中气虚血瘀证最多,占33%;然后依次为气虚痰浊,占22%;气阴两虚,占17%;气滞血瘀,占11%;心肾阳虚,占11%;心脾两虚,6%。结论气虚、血瘀和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不同虚证与血气分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虚证冠心病心绞痛血气分析与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9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阴虚、气虚、阳虚分为三组,另选25名正常人作对照组,分别检测红细胞比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心气虚证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红细胞比积下降.心阳虚证红细胞比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结论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可作为虚证型冠心病心绞痛辩证诊治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差异性。方法于2009年2月-2010年6月对山东省7家省、市级中医医院的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填写临床信息采集表,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最重要的证候要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舌质暗红或瘀斑、舌底脉络迂曲的构成比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中体力劳动、气短、心慌、腰膝酸软、休息的构成比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含有气虚证素覆盖病例分别为84.0%、53.2%,含有血瘀证素为84.3%、100%,含有痰浊证素为22.8%、11.8%,含有肝气郁滞或肝气不舒证素为16.0%、27.6%,含有阳虚证素为14.8%、29.9%,寒凝致病只有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体现。结论稳定型心绞痛多气虚等本虚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多血瘀、气滞、寒凝、阳虚等实邪为患。  相似文献   

18.
高晟  周静 《医学教育探索》2012,27(4):389-392
目的 通过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芪参益气滴丸及西药治疗,探讨其疗效及对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59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29例)和西药+中药组(30例)。西药治疗:参照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医师学院联合议定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及治疗指南;中药治疗:给予芪参益气滴丸0.5 g,tid,治疗60 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及中医症状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西药+中药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停减率高于西药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胸痛、胸闷症状明显改善,2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西药组气短、乏力、心悸、自汗、面色少华症状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性(P>0.05)。西药+中药组气短、乏力、心悸、自汗、面色少华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西药+中药组中医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组,且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联合应用芪参益气滴丸及西药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中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延黄消心痛胶囊及模拟剂。比较两组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Duke运动平板评分。结果试验组在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Duke运动评分,提高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黄消心痛胶囊临床使用安全,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情志干预对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抑郁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并伴发抑郁症状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内科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中医内科常规治疗合并情志干预为治疗组,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积分与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心电图疗效、SDS及HRS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积分与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缓解抑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纽(P〈0.01)。结论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常伴发抑郁情绪,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进行情志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