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国平  林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4,(13):170-173,190
目的:了解上颌前牙拔除后即刻种植的近期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对39例41颗无法保存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种植,即刻临时冠修复。6个月后行永久烤瓷冠修复。随访1-7年,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及相邻天然牙唇侧牙龈的协调性。通过主观评价和临床检查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43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性结合。种植体无松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外形正常。其中28枚种植修复体唇侧牙龈缘位置与邻近天然牙唇侧龈位置及颜色协调一致,15枚种植修复体唇侧牙龈外形轻度异常。患者对即刻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满意。结论即刻种植修复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应用正确的手术技巧,严格操作规程,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前牙区拔牙后拔牙创周径与种植体不符即刻种植不即刻修复的种植成功率,为减少前牙区后期种植骨量不足种植困难及缩短种植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4年12月行即刻种植不即可修复、同一术者连续临床病例。收集术前计划行即刻种植患者46例,未完成即刻修复20例,植入种植体30枚,上颌22枚,下颌8枚。男19例,女11例,年龄23~55岁。种植体直径在3.3~4.8 mm,长度在10~14 mm。患者术前拍摄曲面体层X线片,观察术后功能负载后每年种植体的稳固情况、周围软硬组织情况以及根据情况拍摄根尖X线及曲面体层X线片,评价种植成功率、边缘骨吸收及行使功能情况。结果 6个月后有5枚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术中因唇侧牙槽骨壁菲薄,种植偏唇侧导致唇侧骨壁裂开缺损,二期穿龈术上接愈合基台,同期唇侧翻瓣行骨引导再生技术(GBR),延长修复时间(再6个月),终获成功,其余25枚种植体均成功,早期成功率100%。功能负载后患者随访率为(15/20)75%,种植体随访率(24/30)80%,随访时间平均为14.6个月(3~48个月)。随访中所有种植体行使功能及美观良好,功能负载累积成功率100%。结论即刻种植在拔牙窝与种植体直径不相符的情况下,种植间隙植骨粉,不即刻修复,减少了拔牙后愈合期牙槽骨的吸收,保存了牙槽骨及牙龈的丰满度,降低了前牙区后期种植的难度,提高了种植成功率,满足了前牙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上颌前牙种植体周围牙龈美学重建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上颌前牙缺失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5例在牙槽嵴顶植入种植体,并在周围骨缺损区植骨,建立骨支架;转移瓣与滑行瓣重建种植体周围牙龈,精确比色,精度烤瓷修复.对照组15例常规植入种植体,植骨,基台牙龈成形,比色,烤瓷修复.两组均分别于种植修复后3、6、12个月应用划卡满意度评价技术,观察种植体周围牙龈美学重建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种植修复后牙龈美学评价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实验组满意度80%,对照组40%;实验组不满意度7%,对照组40%.结论 上颌前牙种植体周围牙龈美学重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缺失牙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手术分为翻瓣式和不翻瓣式。很多学者研究认为:翻瓣式手术视野清晰、方便操作,易于将种植体植入准确的三维位置。但翻瓣式手术创伤大,易导致牙龈软组织的炎症、破坏了血供,不能很好地维持原天然牙龈的外形,从而影响最终义齿的美学修复效果。不翻瓣即刻种植手术无需翻开黏膜瓣植入种植体,创伤小,维持了原天然牙牙龈的轮廓和外形。因此,本研究评价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的短期功能及美学效果,并探讨影响其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924例接受种植修复缺失牙患者,共植入1478枚种植体。收集患者相关变量和术区局部相关变量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478枚种植体中,共有27枚(1.83%)种植体修复前失败。下前牙区发生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比例均高于上前牙区、上后牙区和下后牙区(P<0.05)。种植体直径<3.5 mm患者发生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比例高于直径≥3.5 mm患者(P<0.05)。行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术患者发生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比例高于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和常规手术患者(P<0.05)。不同术后并发症患者发生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植体直径<3.5 mm、植入位置为下前牙区以及出现植骨材料感染并发症是患者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种植体修复前失败与窄径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术后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鸣照  何家才 《安徽医药》2018,22(3):440-444
目的 研究对比Bio-Oss&PerioGlas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方法 选取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20例,共植入32枚种植体,分别植入Bio-Oss和PerioGlas两种骨替代材料,于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上部永久冠修复.手术完成后随访1年,统计种植体存留率.通过红色美学指数(PES)、边缘骨水平(MBL)、唇腭侧骨板宽度、患者满意度,评价种植修复后成骨能力及效果.结果 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软组织情况较好,P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替代材料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唇腭侧骨板宽度改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唇腭侧骨板宽度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替代材料的术后6~12个月的边缘骨水平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Bio-Oss和PerioGlas均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通过比较发现Bio-Oss吸收较慢,有利于唇侧骨壁宽度的维持,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飞翔  薛浩伟  潘涛  堵梦雨  张令达 《安徽医药》2017,21(11):2005-2008
目的 研究引导骨再生术(GBR)结合骨挤压应用于单颗上颌前牙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单颗上颌前牙缺失伴骨量不足患者19例,共植入19颗种植体.种植手术中联合应用GBR和骨挤压术以改善术区骨量不足的情况,同期植入种植体.4~6个月后复诊,行二期手术,2周后待牙龈形态恢复良好,修复缺失牙齿.牙冠修复完成后嘱患者3、6、12个月后复诊并拍摄CBCT或牙片,观察患者软硬组织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19例患者共植入19颗种植体,术前牙槽嵴下方1 mm唇腭向平均宽度为(3.3±0.20)mm,术后4~6个月后平均宽度为(6.7±0.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8,P<0.05).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成功率100%,患者对种植修复后的效果满意.结论 GBR联合骨挤压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种植术区骨量不足的问题,在修复单颗上颌前牙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拓宽了种植修复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吴亚东  刘鹬 《贵州医药》2013,(9):808-810
前牙种植美学的效果在以种植体与周围骨稳定结合为基础的,植入区骨量充足不仅是种植成功的关键,而且也是牙龈软组织存在的基础。前牙缺失区的骨量即牙槽嵴的高度、宽度,不仅决定了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而且决定了附着龈的高度、宽度。而临床上有相当多的前牙缺失患者由于外伤或牙缺失后受到唇肌的压迫,使种植区牙槽骨呈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牙槽嵴厚度不足、唇侧骨壁凹陷、骨开窗等)。因此常规备洞植入种植体较困难,需要种植术前或术中同期对牙槽嵴进行骨增量。本文对12例前牙骨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01~2011-12接诊的上颌前牙缺失患者40例(40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0颗牙),观察组采用常规植入种植体,在牙槽嵴顶处和唇侧进行植骨,用比色仪进行比色,利用贵金属烤瓷修复;对照组同样采用常规植入种植体,但只在唇侧进行植骨,用比色板进行比色,也用贵金属烤瓷修复。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为6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槽嵴顶处和唇侧进行植骨做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临床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容貌,满足患者需求,制作简单,易于保持清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上颌前牙缺失超过3个月的患者50例,按照不同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行以即时佩戴临时冠塑形牙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行以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疗法,即先进行上颌前牙种植,再于2个月后佩戴以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为牙龈进行诱导成形,并于4月后进行永久修复。待两组患者彻底恢复后的第3个月进行随访或复查,对比患者的龈乳头指数。结果:复查结果表明,龈乳头0度和4度均为0牙位,1度为观察组3、参照组9牙位,2度为观察组11、参照组13牙位,3度为观察组11、参照组3牙位。综合对比,观察组评分远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疗法于上颌前牙的种植美学修复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牙龈外形得到了非常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锥状螺旋一段式人工种植牙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岩  张雷  强伟林 《河北医药》2004,26(1):33-34
目的 评价锥状螺旋一段式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牙槽骨粘骨膜切开翻瓣法植入种植体32颗、术后10d暂时冠修复,半年后永久冠修复,随访观察2年。结果 种植体稳固,牙龈组织健康,X线片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无阴影,能担负一定咬合功能,保存率100%。结论 应用锥状螺旋一段式人工牙种植做牙缺失修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骨劈开技术与传统骨劈裂方法在前牙区牙种植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前牙区牙缺失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骨劈开技术植入种植体。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骨劈开技术完成手术。采用红色美学指数与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主观满意度,采用锥形束CT检查种植区唇颊侧骨板厚度,比较2组患者手术12个月后牙槽嵴顶吸收幅度以及牙龈沟深度,观察2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骨吸收与主观美容满意度差异。结果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牙槽嵴顶吸收幅度小于对照组[(0.72±0.29)mm比(1.14±0.45)mm,t=2.981],牙龈沟深度[(1.35±0.31)mm比(1.67±0.38)mm,t=2.673]减少,唇颊侧骨板厚度[(1.69±0.21)mm比(1.26±0.19)mm,t=2.831]增加,患者红色美学指数评分[(12.93±1.67)比(9.05±1.23),t=3.301],视觉模拟评分[(8.96±1.12)比(7.89±1.01),t=3.041]明显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种植体颊舌侧稳定性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区行牙种植手术中,采用新型骨劈开技术可以获得满意的种植体稳定性,减少唇侧骨板吸收概率,患者美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李霞 《中国医药科学》2012,(14):198-199
目的探讨Anthogyr种植系统在牙体缺损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口腔科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42例,植入种植体57枚,采用烤瓷修复体修复。随访1~4年,观察种植体临床修复效果。结果经过1~4年随访,57枚种植体中52枚观察无松动、功能良好,牙龈及牙周状况良好,均达到了成功标准,修复累计成功率为91.23%。结论 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即刻种植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经拔牙后即刻种植修复的1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共植入33枚种植体,上颌14枚,下颌19枚,术后伤口一期愈合,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根尖部周围骨组织无明显间隙,术后6个月种植体与周围骨质完全结合,无明显透射影及骨吸收.上颌2枚种植体于术后6个月松动并去除,余下31枚种植体稳固,无种植体周围炎症发生,临时修复体美观,功能及牙龈形态良好.冠修复后31颗种植体颈部边缘垂直骨吸收均< 0.612 mm,种植成功率93.9%.结论 在术前完善牙周治疗,选择合适种植体以及合理应用骨引导技术基础上,慢性牙周炎患者即刻种植修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魏洪武  郭水根 《江西医药》2014,(11):1171-117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X 线测量评估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观察。方法45例患者接受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60枚Bicon短种植体(60枚种植体都小于或等于8mm),术后3个月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术后3个月到3年进行临床及X 线检查随访。结果种植体术后3年成功率为100%,种植体稳定且能负担固定修复体的咬合。 X 线片显示所有种植体底部及周围均有硬组织包绕,且牙槽嵴顶水平稳定,垂直骨吸收量<1 mm。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能减少术后反应,近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扩大了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Straumman种植体用于上颌前牙区域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行上颌前牙种植的患者23例,植入28颗Straumman种植体,冠修复完成后进行随访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采用X线片进行比较,用Jemet牙龈乳头指数判定软组织状况.结果 28颗种植体的成功率100%.种植体负载0.5年、1年、2年和4年后近远中牙槽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9、0.686、0.694、0.705,均P>0.05),2年后种植体周围的牙龈乳头恢复良好.结论 Straumman种植系统在在上颌前牙区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满意的美学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量前牙区骨皮质厚度,为避免种植术并发症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从20具韩国人尸体中取上颌骨标本,所有标本采用Micro CT和Macro Cutting&Banding System扫描,所得断面图像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前牙区的骨皮质值进行检测。结果上颌切牙和尖牙根尖周围唇侧骨板很薄,平均厚度为0.5mm左右,尤其是尖牙唇侧骨板厚度最薄(S6之前),平均厚度在0.4mm左右;上颌切牙和尖牙牙周围腭侧骨板的厚度比唇侧骨板明显增宽,尖牙牙根处腭侧骨板的厚度最宽,但在距离釉牙骨质界8mm之前的腭侧骨板厚度仍然较为薄弱,平均厚度为3mm左右;上颌切牙和尖牙牙根的位置偏向唇侧,根尖的位置也偏向唇侧,牙长轴的方向偏向于腭侧;上颌前牙区牙根唇腭径宽度由釉牙骨质界至根尖逐渐减少。结论应用Micro CT测量的数据可以提供骨皮质厚度的信息,从而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前牙牙槽骨劈开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和技术特点。方法2009年5月~2013年9月期间,40例患者共60枚前牙术前评估种植区剩余骨量不足(牙槽骨宽度约2.5~4mm),应用超声骨刀行前牙牙槽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辅以GBR技术。结果术中患者无敲击不适感,术后反应小,愈合期内无创口感染、种植体松动等并发症;43枚植体已永久修复;60枚种植体经3~53月的追踪观察,无1枚松动或脱落。结论应用超声骨刀进行前牙牙槽骨劈开种植术可精确地完成手术,手术中容易控制切骨量,损伤小,较为微创,有助于种植手术的实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骨劈开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和牙槽骨锥形束CT(CBCT)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行口腔健康体检、咨询的龙岩地区汉族患者,测量其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不同分型牙龈厚度、牙槽骨厚度、角化龈宽度及游离龈缘曲度。比较厚龈型和薄龈型不同牙位的牙龈厚度,不同牙位牙槽骨厚度、角化龈宽度、游离龈缘曲度,不同牙龈生物型的牙槽骨厚度、角化龈宽度及游离龈缘曲度;分析牙龈厚度与牙槽骨厚度、角化龈宽度、游离龈缘曲度相关性。结果 厚龈型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龈厚度分别为(1.44±0.21)、(1.11±0.23)、(0.94±0.25)mm,均显著大于薄龈型的(1.21±0.24)、(0.86±0.28)、(0.77±0.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牙牙槽骨厚度大于中切牙、侧切牙,中切牙牙槽骨厚度大于侧切牙,侧切牙、尖牙角化龈宽度和游离龈缘曲度均小于中切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龈型牙槽骨厚度、角化龈宽度及游离龈缘曲度分别为(0.84±0.27)mm、(5.53±1.33)mm、(92.65±10.35)°,均大于薄龈型的(0.70±0.26)mm、(4.6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剩余牙槽嵴高度为4~6mm时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可行性。方法42例上颌窦剩余牙槽嵴高度4~6mm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55枚,术后6个月进行修复并随访6~36个月。结果窦底平均提升高度(2.9±0.8)mm,有12个牙位发生窦黏膜穿孔,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上颌窦炎症状,6个月后所有种植体均获得有效骨结合,新生骨(2.1±O.9)mm。随访期内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存留率100%。结论上颌窦剩余牙槽嵴高度为4~6mm时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牙种植在短期效果良好,但临床选择仍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