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近10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用药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至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1 425例UC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用药时间段将UC患者分为2010至2014年组和2015至2019年组, 分析2组UC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用药趋势, 再分别根据患者性别和年龄(<40岁和≥40岁)进行亚组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2010至2014年组和2015至2019年组的UC患者数分别为369和1 056例, 缓解患者分别占9.5%(35/369)和12.0%(127/1 056), 轻度患者分别占40.4%(149/369)和41.6%(439/1 056), 中度患者分别占37.4%(138/369)和28.9%(305/1 056), 重度患者分别占12.7%(47/369)和17.5%(185/1 056)。2010至2014年组不同程度的UC患者比例与2015至2019年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至2014年组与2015至2019年组的患者年龄和女性比例[(4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NUSS手术对改善漏斗胸患者肺功能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于我科行NUSS手术并行肺功能检查的28漏斗胸患者,患者术前、术后3月、术后1年行肺功能检测。检查项目包括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50)。结果 (所有数据均与术前相比),术后3月患者RV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MVV、MEF50术后3月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年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TLC、FEV1术后3月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VC术后3月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漏斗胸患者NUSS术后早期肺功能虽有下降,术后1年可恢复到术前水平甚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1年死亡和2年死亡情况,分析与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我院2007—2010年AMI住院患者,通过病例查询统计住院死亡率,通过电话联系和查询医院信息系统进行随访,统计其1年和2年死亡率。并分析与AMI患者住院死亡、1年死亡和2年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24例AMI患者,其住院死亡、1年死亡和2年死亡率分别为4.2%、14.4%和17.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AMI患者住院死亡、1年死亡和2年死亡相关[心力衰竭史:OR(95%CI)分别为7.66(2.3525.00)、5.94(3.3225.00)、5.94(3.3215.21)和4.83(1.9415.21)和4.83(1.9412.01);LVEF:OR(95%CI)分别为0.93(0.8812.01);LVEF:OR(95%CI)分别为0.93(0.880.98)、0.97(0.230.98)、0.97(0.230.99)和0.96(0.940.99)和0.96(0.940.98)];年龄与AMI患者1年死亡和2年死亡有关,OR(95%CI)分别为1.15(1.100.98)];年龄与AMI患者1年死亡和2年死亡有关,OR(95%CI)分别为1.15(1.101.22)和1.14(1.101.22)和1.14(1.101.20)。合并疾病中,与AMI患者住院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OR(95%CI)分别为5.11(1.281.20)。合并疾病中,与AMI患者住院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OR(95%CI)分别为5.11(1.2820.45)、6.83(1.6520.45)、6.83(1.6528.22)]。与AMI患者1年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脑卒中、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肿瘤[OR(95%CI)分别为4.35(1.3028.22)]。与AMI患者1年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脑卒中、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肿瘤[OR(95%CI)分别为4.35(1.3014.53)、6.92(2.6914.53)、6.92(2.6917.80)、4.17(1.4517.80)、4.17(1.4514.99)、4.74(1.3714.99)、4.74(1.3716.41)和6.14(1.5216.41)和6.14(1.5224.79)]。与AMI患者2年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肿瘤、肾功能不全[OR(95%CI)分别为4.39(1.7124.79)]。与AMI患者2年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肿瘤、肾功能不全[OR(95%CI)分别为4.39(1.7111.11)、4.22(1.4811.11)、4.22(1.4812.06)、4.93(1.3912.06)、4.93(1.3917.45)、10.62(2.7217.45)、10.62(2.7241.54)和1.63(1.0341.54)和1.63(1.032.56)]。结论心力衰竭史和年龄可能是AMI患者住院死亡、1年死亡和2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肿瘤、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AMI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洛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1年内的健康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个月19日至2020年4月28日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COVID-19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出院时存在症状、CT肺炎评分、呼吸困难评估(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以及上述指标在出院1、3、6个月及1年时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例研究对象,16例(59.3%)为男性,11例(40.7%)为女性,23例为普通型,4例为重型。出院时COVID-19患者存在的症状多于出院6个月基本消失,但在出院1年时,仅仍有1例重型COVID-19患者(3.7%)存在咳嗽症状,2例(7.4%)存在胸闷症状。普通型及重症COVID-19患者的在出院1年的6MWD较出院时均有改善,且重型COVID-19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时,22例COVID-19患者(81.5%)的CT肺部病变完全吸收,2例COVID-19患者(7.4%)存在轻度肺弥散功能障碍。结论:洛阳地区COVID-19患者在出院1年时大部分患者健康状况良好,基本恢复至生病前状态,但仍有部分患者遗留咳嗽、胸闷及肺部病变吸收延迟及轻度肺弥散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内科》2021,(5)
目的探讨VAD方案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MM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VAD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硼替佐米治疗,治疗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VCAM-1、sICAM-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4个周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4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VCAM-1、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sVCAM-1、s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D方案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血清sVCAM-1、sICAM-1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我们测定了合并高血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血压正常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水平 ,并探讨他们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 67例。其中血压正常糖尿病组 (A组 ) 3 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64 8岁 (60~ 76岁 ) ,糖尿病病程平均 6 9年 (1~ 16年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 (B组 ) 3 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62 5岁 (60~ 78岁 ) ,糖尿病病程平均 7 1年 (1~ 15…  相似文献   

7.
冯煦  史沛 《肝脏》2019,24(3)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白细胞介素17(IL-17)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57例HCC患者(HCC组)、62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MP-7、GP73、IL-17及联合检测评估HCC患者预后的效能,并分析三者与患者1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HCC患者血清中MMP-7、GP73、IL-17浓度均高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MP-7与GP73、MMP-7与IL-17、GP73与IL-17均呈正相关;(3)HCC患者治疗后,血清MMP-7、GP73、IL-17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4)57例HCC患者1年存活45例,占比78.9%;生存组患者血清MMP-7、GP73、IL-17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5)MMP-7、GP73及IL-17联合检测评估HCC患者预后的效能虽高于单独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肝细胞癌患者中MMP-77.1 ng/mL的1年生存率低于MMP-7≤7.1 ng/mL的1年生存率(P0.05);HCC患者中GP7368.6 ng/mL的1年生存率低于GP73≤68.6 ng/mL的1年生存率(P0.05);HCC患者中IL-1753.7 pg/mL的1年生存率低于IL-17≤53.7 pg/mL的1年生存率(P0.05)。结论 MMP-7、GP73及IL-17均在HCC患者中高表达,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HCC患者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对轻症患者肺功能及临床表现的长期影响。方法回访2009年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所致轻症患者48例,患者出院1年后进行门诊随访(12±1)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价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或喘息等)和体征,分析远期改变与患者甲型H1N1流感病情的关系。结果 48例甲型H1N1轻症患者恢复1年后,仍有26例(54.2%)肺功能异常,其中弥散功能障碍者占33.3%、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者占33.3%。肺功能异常多为轻、中度改变。肺功能异常组出现呼吸道症状12例(25%),肺功能正常组出现呼吸道症状者2例(4.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1年后肺功能改变与患病时病情轻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出院1年后仍有部分患者肺功能异常,伴有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应重视对这些患者的监测和随访,进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HbA_(1c)水平分为A组33例(HbA_(1c)水平7.0%)和B组47例(HbA_(1c)水平≥7.0%)。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3.9 mmol/L的曲线下面积(AUC_(3.9))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空腹血糖、MAGE、SDBG、LAGE低于B组,AUC_(3.9)长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MO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与HbA_(1c)水平≥7.0%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HbA_(1c)水平7.0%者血糖波动较小但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在管理血糖时应关注HbA_(1c)水平,权衡血糖波动及低血糖风险,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1年后,其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转归及达标情况。方法:(1)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病程,分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病程≤1年)和长病程组(病程>1年),比较2...  相似文献   

11.
笔者回顾性分析1 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比较AMI前有心绞痛患者与无心绞痛患者的近期预后,并按时程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比较,以期发现梗死前心绞痛对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1 对象与方法选择1 998年1月~2 0 0 1年1 2月住本院的符合1 997年WHO有关AMI诊断标准,临床资料齐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AMI2~3周)的患者1 86例,其中男1 44例,女42例,平均年龄( 62 .4±1 1 .7)岁。根据患者AMI发病前有无心绞痛和心绞痛出现的时间,分为心绞痛出现>48h组(A组) ,心绞痛出现<48h组(B组) ,无心绞痛发作组(C组)。AMI前有心绞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2001~2011年辽宁省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他汀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辽宁省7家协作医院2001、2006和2011 3个特定年份研究病历,以提取临床信息。结果 7家医院共计1 284例适宜他汀治疗的AMI患者病历纳入研究。AMI患者院内他汀的使用率从2001年的43.18%增加到2006年的93.44%和2011年的96.22%(P<0.000 1)。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患者他汀使用率均逐年增加(均P<0.05)。未检测LDL-C患者他汀使用率显著低于LDL-C检测的患者(P<0.000 1)。院内强化他汀的使用率由2001年的1.75%增加到2006年的25.96%和2011年的57.99%(P<0.000 1)。多因素模型中,高脂血症患者更容易接受他汀治疗(OR=1.53,95%CI 1.09~2.13,P=0.013)。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较非PCI患者更容易接受他汀治疗(OR=2.70,95%CI 1.99~3.66,P<0.001)。心源性休克患者他汀治疗率明显降低(OR=0.43,95%CI 0.20~0.93,P=0.033)。结论 2001~2011年辽宁省AMI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率明显增加,但2011年仍然有超过40%患者未接受强化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士洛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登记(ASTRAL)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年的功能性结局及死亡率。方法 2012年1~12月该院连续收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排除发病后>24 h入院患者及ASTRAL评分缺失患者。研究终点为1年不良功能结局和1年死亡率。结果接受者特征曲线下面积预测和年不良功能结局为0.89,95%可信区间(CI)0.88~0.91。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ASTRAL评分与1年不良功能性结局独立相关(风险比1.09,95%CI 1.08~1.10)。接受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STRAL评分预测1年死亡率辨别能力为0.81(95%CI 0.78~0.83)。多变量分析显示ASTRAL评分与1年死亡率独立相关(风险比1.09,95%CI 1.08~1.10)。1年随访期间,随着ASTRAL增高患者的生存可能性显著降低(P<0.001)。结论 ASTRAL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功能结局和死亡率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和α干扰素(IFN-α)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代偿期肝硬化(LC)患者远期发生肝细胞癌(HCC)及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前瞻性双向队列研究设计,自2008年1月起,对1998年8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的慢性HBV感染者通过回顾性调查建立研究队列,并随访至2013年5月。共2 035例患者纳入队列研究,其中NAs治疗组380例,IFN-α治疗组153例,未治疗(对照)组1 502例。结果 IFN-α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10.08(IQR:7.96~11.67)年,HCC发生率为2.70/1 000人年;NAs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7.58(IQR:6.08~9.67)年,HCC发生率为6.76/1 000人年;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9.2(IQR:7.0~11.33)年,HCC发生率为13.02/1 000人年。在CHB患者中,IFN-α治疗组的HCC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8)和NAs治疗5年的患者(P=0.039),其累积肝病相关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和NAs治疗5年(P=0.007)的患者;NAs治疗≥5年患者的累积肝病相关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和NAs治疗5年的患者(P=0.034)。在基线代偿期LC患者中,NAs治疗≥5年的患者HCC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及NAs治疗5年患者(P=0.031);同时其累积肝病死亡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及NAs治疗5年患者(P=0.017)。结论 IFN-α治疗能显著降低CHB患者远期发生HCC和死亡的风险,而NAs长期治疗可以减少CHB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显著降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HCC的发生风险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20,(6)
目的 探讨钠离子通道调节蛋白1(SCNM1)与肝癌患者3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取病理组织送检,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的SCNM1表达水平。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SCNM1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记录患者生存、死亡情况,分析SCNM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SCNM1表达量为(11.64±3.2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7.49±2.76)(P0.05)。肿瘤直径≥5 cm患者的SCNM1表达量为(10.93±2.12),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 cm患者的(8.23±2.05)(P0.05)。ChildPugh A级患者的SCNM1表达量为(7.13±1.24),显著低于B、C级患者的(10.45±2.08)、(10.81±2.23)(P0.05)。有肝硬化患者的SCNM1表达量为(10.96±2.46),显著高于无肝硬化患者的(8.04±1.34)(P0.05)。随访3年提示90例肝癌患者的死亡率为52.22%,生存率为47.78%。死亡患者的SCNM1表达量为(10.75±2.37),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的(7.93±1.76)(P0.05)。结论 SCNM1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量与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情况相关,且死亡患者的SCNM1表达量高于生存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连续随访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观察近期、远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连续入选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45例,分别评估和(或)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半年、1、2年的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半年、1、2年患者NYHA分级改善、LVED缩小、LVEF增大、血浆BNP浓度下降(均为P<0.05);与术后半年相比,术后1、2年患者NYHA分级改善、LVED缩小、LVEF增大、血浆BNP浓度下降(均为P<0.05);与术后1年相比,术后2年NYHA分级没有改善、LVED无变化、LVEF无增大、血浆BNP浓度无下降(均为P>0.05)。结论 CRT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半年、1年心脏功能,但术后2年随访心脏功能无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检测外周血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因子表达变化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诊治的UC患者76例,另入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HIF-1α和IGF-1因子表达的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UC患者HIF-1α和IGF-1表达分别为(38.64±7.53)ng/ml和(57.82±12.26)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75±3.16)ng/ml和(26.35±5.14)ng/ml(P0.01)。活动期UC患者HIF-1α和IGF-1表达分别为(44.52±8.37)ng/ml和(64.65±13.14)ng/ml,均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的(19.68±4.34)ng/ml和(5.73±6.58)ng/ml(P0.01)。不同临床严重程度UC患者间HIF-1α和IGF-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型患者HIF-1α和IGF-1表达显著高于中型患者(P0.05),中型患者HIF-1α和IGF-1表达又显著高于轻型患者(P0.05)。UC患者不同内镜分级间HIF-1α和IGF-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级患者HIF-1α和IGF-1表达显著高于Ⅱ级患者(P0.05),Ⅱ级患者HIF-1α和IGF-1表达又显著高于Ⅰ级患者(P0.05)。UC患者HIF-1α和IGF-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17,P0.05)。[结论]UC患者存在HIF-1α和IGF-1异常高表达,HIF-1α和IGF-1的检测有可能用于UC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缺血性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患者结肠黏膜中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AIF-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表达水平的差异,以探讨AIF-1参与UC发病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34例确诊为UC和31例确诊为IC的患者结肠黏膜标本,另以12名正常人为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AIF-1、IL-1的表达水平。结果 UC患者结肠黏膜AIF-1表达水平较IC和正常人高(P0.05),IC患者结肠黏膜AIF-1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结肠黏膜IL-1表达水平与I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高于正常人(P0.05)。UC及IC患者AIF-1与IL-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AIF-1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已确诊为糖尿病(DM)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因素及发生频率。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DM的794例患者进行随访,最终确定468例(58%)随访时间在917年的患者入组。采用有无胰岛细胞抗体作为分组条件,将全体成员分为两组。结果患病时间平均17年的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15%,其中被诊断为DN的1型DM(T1DM)患者占14%,2型DM(T2DM)患者占25%,且91%的患者有微量蛋白尿,且8.6%出现大量蛋白尿。研究结果表明,高龄(HR1.05;95%CI 1.0117年的患者入组。采用有无胰岛细胞抗体作为分组条件,将全体成员分为两组。结果患病时间平均17年的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15%,其中被诊断为DN的1型DM(T1DM)患者占14%,2型DM(T2DM)患者占25%,且91%的患者有微量蛋白尿,且8.6%出现大量蛋白尿。研究结果表明,高龄(HR1.05;95%CI 1.011.10)和高BMI(HR 1.04;95%CI 1.001.10)和高BMI(HR 1.04;95%CI 1.001.09)已经成为DM发展为DN的独立高危因素。DM的发病高年龄(P=0.041)及BMI(P=0.012)是发病91.09)已经成为DM发展为DN的独立高危因素。DM的发病高年龄(P=0.041)及BMI(P=0.012)是发病917年的DM患者发生DN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因素和高BMI是DN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且T2DM患者发生DN的概率明显高于T1DM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将我院2008年—2010年180例AMI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95例)和血糖升高组(85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死率。结果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是47.2%(85/180),1年的总病死率是16.5%。与无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相比,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年龄偏大[(64±12)岁vs(58±12)岁],女性患者较多,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者较多(51.8%vs 15.8%),1年病死率高(16.5%vs 5.0%)。结论 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症状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