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是呼吸科的常见、多发、危害较大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本病发作时喉中有水鸡(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不能平卧.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此后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沿称哮喘,简名哮证、哮病,以示与喘证有别;喘未必兼哮,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哮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2.
哮喘贴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哮喘-中医学“哮”和“喘”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病证,“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喘证”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据考证  相似文献   

3.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临床特征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气道挛急引起的喉中哮鸣。是内科常见病症之一。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证,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甚至张口抬肩、喉间哮鸣、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致虚脱。“喉间有声者谓之哮,气促而无声者谓之喘”,临床上常哮喘并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好发于秋冬季及气候变化时。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为风寒袭肺、痰热壅肺、痰浊阻肺及肺脾气虚、肺肾气虚5型哮喘。现将笔者临床一般护理要点及各型的辨证施护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发作时喉中有水鸡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喘息不得卧,经咯吐大量黏痰后始能缓解。发作时间短者数分钟或数小时,长者持续数日。西医认为,哮喘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是过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造成气道狭窄,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哮喘。祖国医学认为,哮喘的病因主要为内有宿痰,因外感时邪,饮食失常,七情内伤,劳倦过度,气候变化而诱发。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影响,以致气道阻塞,肺气升降失司,而发生呼吸困难、喉间哮鸣。发作期有热哮与寒哮之别,通过望、闻、问、切及八纲辨证等方法,仔细观察病情,分清寒热虚实,做到辨证施护,但也要根据西医的体格检查观察是否发生哮喘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疾病 ,以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为其特征。其发病机理为宿痰内伏于肺 ,加上外感邪气 ,饮食不当 ,冷暖失宜 ,情志劳倦等因素 ,致痰阻气结 ,壅塞气道 ,使肺管狭窄 ,通畅不利 ,肺失宣降 ,引动内积之痰而致痰鸣喘促 ,哮鸣有声。正如《证治汇补哮病》曰 :“哮即痰鸣之久而常发者也 ,因内有壅塞之气 ,膈有胶固之痰 ,外有非时之感 ,三者相合 ,闭拒气道 ,搏击有声 ,发为哮病。”哮喘病情往往错综复杂 ,尤其是一些反复发作的久病患者 ,临床中出现虚中有实 ,寒中有热的挟杂症状 ,给治疗带来一定困…  相似文献   

7.
哮喘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或非发作性哮鸣,气喘性疾患,哮是指喉中有哮鸣音;喘是指呼吸困难,合称哮喘。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肾受病,升降失常,呼吸不利。邪在于肺者为实喘,气不归肾者为虚喘。受寒或当风或因饮食而发者为冷哮,因痰热素盛,肺气郁滞不宣,喉中哮鸣者为热哮。在临床中有喘证自发或哮喘同时  相似文献   

8.
梁崇南  陈荣 《新中医》2012,(1):131-132
哮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中医学认为,哮病是由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1病例患者,男,57岁,退休干部,2000年3月9日就诊。主诉气促、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15年,加剧伴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1d。患者15年前开始出现气促,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静滴氨茶碱地塞米松和抗感染等治疗,均能控制哮喘发作。患者1d前因天气变寒冷后又出现气促、喉中哮鸣有声发作,在省人民医院门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低流量吸氧、静滴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及静滴头孢呱酮钠抗感染治疗,病情未有任何缓解,因病情已发展至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西医常规抢救治疗无效,患者…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间歇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喉中带有哮鸣声 ,以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急促为特征。属于祖国医学“哮证”的范畴。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深入 ,现多认为痰、瘀是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病理产物 ,也是造成临床诸多症状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治疗哮喘中 ,温 (阳 )化 (痰、瘀 )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1 痰、瘀伏肺是哮证的夙根早在《内经》就有关于哮喘病症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中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射干麻黄汤主之” ,形象描绘了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并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  相似文献   

11.
马新荣 《光明中医》2009,24(4):669-670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由于呼吸道反复感染而引起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细胞浸润,平滑肌痉挛等病理改变,常反复发作.笔者于2000-2007年,运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哮病发作期84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晓娟 《光明中医》2014,(8):1664-1665
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哮鸣、气急,是发作性的痰鸣哮喘疾患,发作时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近年来,笔者采用三子养亲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孙琼 《光明中医》2012,27(3):552-55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严重者每致喘脱.目前由于体虚病后,饮食不节,烟酒过度,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本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治疗当根据“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本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临床缓解期的治疗对于减少本病的发作和防治尤为重要,是哮喘治疗的关键.而在治疗本病中中医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目前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的呼吸道疾病,现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世界约有一亿五千万人患有哮喘。我国成人发病率为0.7%~1.5%,一般季节性发作。中医认为哮喘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标实可因风、寒、痰、瘀、气等邪气所致,或素有痰饮者感受诸邪更易发病。本虚责之于肺、脾、肾诸脏亏虚。或本有肺、脾、肾虚,感受外邪而发病;或外邪侵犯发为哮喘,日久诸脏受损,终致本虚标实之虚实夹杂证。其中血瘀和肾虚在哮喘发作日久的患者中占有突出地位。西医认为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相似文献   

15.
哮喘俗称“吼病”,哮指喉中有痰鸣音,喘指呼吸困难而急促,两者相兼,名为哮喘。此外还有“盐哮”、“糖哮”、“鱼虾哮”、“寒哮”、“热哮”等名称。儿童哮喘属于一种支气管炎症,并可反复发作而成慢性疾病。因为儿童呼吸系统防卫功能不完善和呼吸道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所以一旦遇到某些过敏原、感染或情志抑郁等诱发因素的刺激,  相似文献   

16.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正如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气道挛急而出现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8.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证,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甚至张口抬肩、喉间哮鸣、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致虚脱."喉间有声者谓之哮,气促而无声者谓之喘",临床上常哮喘并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好发于秋冬季及气候变化时.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为风寒袭肺、痰热壅肺、痰浊阻肺及肺脾气虚、肺肾气虚5型哮喘.现将笔者临床一般护理要点及各型的辨证施护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对小儿哮喘发作期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发作性喉间哮鸣气促,呼吸延长为特征,严重者不能平卧,本病四季都有,好发于春、秋两季,素有遗传或为过敏体质,遇上气候骤变,寒温失常而引发。鱼腥发物、花粉、绒毛及特殊气味也是诱发因素,根据我国27省在1988-1990抽样调查,小儿发病率为0.11%~2.03%,以1~6岁患病较多,大多三岁以内发病。治痰是中医治疗的关键,尤其是外风寒、引动伏痰,治疗效果更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以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其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因痰扰于肺 ,遇感诱发 ,属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之证。由于其反复发作 ,危害较重 ,笔者根据“发时治标 ,平时治本”的原则 ,总结出防治哮喘发作的四种方法。现分述如下 :1 从肺论治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