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盖云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1015-1016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部分或完全受阻,从而导致上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是肿瘤科常见急症,应迅速缓解压迫症状,否则将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收治恶性肿瘤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1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外临床症候群。该病主要表现为静脉回流受阻部位静脉扩张,局部水肿,皮肤呈紫红色,严重时可出现咳嗽、胸腔积液、呼吸困难、脑水肿,需及时准确治疗及针对本病特点实施一系列整体护理措施。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8例恶性肿瘤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梗塞或狭窄,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头面部、颈部、上肢和胸部的静脉淤血、水肿、侧支循环形成为主要表现,其中恶性肿瘤占90%,尤其老年患者出现后病情更加严重,必须及时处理.放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能较快的解除上腔静脉压迫征,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我院2007年6月~2008年5月共收治老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12例,经系统的护理和综合治疗,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恶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属于肿瘤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本院放疗科2003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SVCS患者34例,经单纯放疗配合精心护理,均顺利完成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治疗长期颈内置管术后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方法通过口服中药三七粉,疏血通注射液静点,及活血化瘀中药塌渍,治疗长期颈内置管术后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结果通过中药治疗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术后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可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结论提高中医药的使用率,避免和治疗长期颈内置管术后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药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合并症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与对照组42例,均予冲击放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冲击放疗能明显改善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上腔静脉综合征主要是由胸内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引起的下半身血液回流受阻,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头面颈部和双上肢的水肿及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肿瘤急症。病情危重,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故只能进行针对性姑息治疗和护理以缓解症状,短暂性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8.
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病机及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毒、瘀血、水饮相互搏结 ,是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抗癌攻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是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大法 ,治疗时要注意攻补兼施 ,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9.
单纯中药治愈肺癌急性上腔静脉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腔静脉综合征[1](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指因通往右心房的上腔静脉血流受阻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咳嗽、声音嘶哑、鼻塞、恶心、视物不清、头晕等;体征可以出现颈静脉怒张、上肢肿胀、嗜睡或昏睡、紫绀、面部和上身充血等。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压迫、受侵或血栓都有可能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肺癌瘤灶增长是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治疗联合分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9月诊治的布-加综合征患者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超声引导下腔内治疗联合分流术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下腔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评估其远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腔静脉内径、右房压、阻塞者以及狭窄者病变部位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而下腔静脉压和右肋缘下肝脏则明显减小(P0.05);肿大肝脏平均缩小(5.51±0.69)cm,肿大脾脏平均缩小(5.84±0.66)cm,下腔静脉缩小1~3 mm,腹水平均消失时间(14.58±3.37)d。结论:超声引导下腔内治疗联合分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1.
布加氏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Syndrome)由肝静脉或涉及其开口以上段的下腔静脉阻塞所致门脉高压综合征,以肝脾肿大及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常见有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或肝静脉、下腔静脉近心端血栓形成,或由肝外机械性压迫等致使肝静脉或下腔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气流弥散灌肠配合贴脐治疗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PVS)的疗效观察。方法2006年2月~2007年3月,我院课题组成员应用中药气流弥散灌肠 贴脐系统治疗30例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盆腔静脉造影术。结果:该方法治疗PVS均取得了较好疗效。本组治疗前宫肌盆腔静脉造影剂廓清时间延长(96.00±34.60)s,治疗后为(25.71±9.76)s,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气流弥散灌肠 贴脐治疗盆腔静脉瘀血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治疗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PV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邵兴  山广志 《吉林中医药》2011,31(4):287-288
山志广教授运用腔静脉内置支架置入术,配合中医百合固金汤与血府逐瘀汤治疗肺癌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可迅速解除狭窄症状,缓解档症状,加快微血管血栓的消融,防止上腔静脉的再度狭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山广志教授运用腔静脉内置支架置入术配合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盆腔静脉曲张症又称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妇科常见,以往主要依靠盆腔静脉造影及腹腔镜来确诊,现应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脉冲多普勒诊断此病已成为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胡芳  杨茜 《内蒙古中医药》2014,(14):138-139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1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术后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有无出血情况并防止血栓形成等。结果:11例患者经成功置入血管内支架和围术期的护理,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对缓解症状有明显的效果。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8例诊治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LLP综合征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除有妊高征症候群外,尚有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血小板减少(lowplotelts)等综合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心窝部或上腹部疼痛及出血倾向。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8例HELLP综合征患者,现将诊治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系上腔静脉压迫所致循环受阻的临床症候群。由于上腔静脉管臂薄,又受解剖部位影响,该部位的病变极易压迫上腔静脉,影响静脉回流,导致引流区域静脉压升高及浅脉扩张,从而导致呼吸困难,面部、躯干和上肢水肿、胸痛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本病往往潜隐发生,是较为常见的肿瘤危象,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婴儿肝炎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院在1996年1月~1998年12月间采用茵栀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共1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益气活血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24例海南省工人(农垦)医院(570000)周柏魁关键词:盆腔瘀血综合征,分型论治,中医药疗法盆腔瘀血综合征又称泰勒氏综合征或盆腔充血症,是由慢性盆腔静脉瘀血所引起的妇女常见症候群。笔者近期分型治疗本征24例,效果良好,现报...  相似文献   

20.
103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治愈后易复发。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103例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复发原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