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即"阴阳自和"状态遭到破坏。"阴阳自和"是机体自愈的前提。针灸通过调和阴阳,帮助机体恢复和维持其"阴阳自和"状态,从而促进自愈。  相似文献   

2.
该文浅述李学军教授运用调平归源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李学军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是机体气血阴阳失和,通过调平归源法调节"阴阳、虚实、脏腑、气血、寒热、升降"失衡状态,可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3)
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自和是一种健康的状态。阴阳自和包括2个方面内容,一者机体内部自我修复、完善趋于康复平衡状态;二者借助于外部药食、针刺等治疗使机体恢复自我平和、阴阳平衡状态。阴阳自和概念对于指导股骨头坏死诊疗有重要意义。对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原因可归结于阴阳不能自和,阴阳平衡的失调;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也有指导意义,可以给予调节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使机体恢复阴阳平和状态。对于股骨头坏死预后的指导意义:只要机体内部阴阳重新达到平衡,达到阴阳自和状态就达到了康复,不能够刻意地追求股骨头完美的轮廓,达到阴阳平衡,有时带着塌陷的股骨头生存也是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4.
韩旭  胡铁城 《陕西中医》1997,18(10):455-456
初步探讨了老年病的发病机理为老年机体内存在着肾虚为主、阴阳失衡和“虚实”并存的3种病理状态,提出治疗应当以补肾固本为主,通过肝肾同治、脾肾同治、肺肾同治、心肾同治的途径,合理调整五脏机能,同时兼顾维系阴阳平衡,注意使用动静并治的方法;用药应当轻和平淡,阴阳兼顾,“走守”结合,以求提高老年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却病延年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癫痫持续状态属于急危重症,可以引起离子跨膜运动障碍,葡萄糖和氧耗竭,细胞代谢紊乱,使细胞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脑内神经元的死亡。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而幸存者也多容易有神经功能障碍,所以安全快速的终止癫痫持续状态可以有效降低致残率和至死率。而使用西药抗癫痫副作用大,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学认为癫痫的发生和心肾等脏腑相关,通过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可以使状态得以改善。通过井穴放血结合体针的针刺治疗可以产生强刺激从而起到抑制作用,使亢进的状态解除。通过所选穴位精妙配合,既能起到回阳醒神的作用,又可以有效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解除痉挛状态,对患者机体产生一定治疗用。  相似文献   

6.
“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最基础的思想。人是一种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其生命活动在于阴阳平衡。“和”主要是通过补泻、寒热等方法调节机体的阴阳、气血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与机体和局部的内环境密切相关。斑块微环境既包括组成斑块本身的细胞成分及其分泌的因子,也包括存在于微环境中的促进斑块形成的各种病理因素。中医学认为,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斑块的形成是其微环境阴阳消长失衡的结果;当微环境中各种阴阳属性的因子过度转化时,则进一步加剧失衡状态,最终走向阴阳格拒,导致斑块破裂。中医药因其多靶点的调节作用,在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而恢复疾病状态下的阴阳动态平衡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8.
丁琳琳  蔡慧君  纪云西 《新中医》2023,55(12):204-207
基于人体“内阳外阴”本体结构,从昼夜节律的阴阳机制探析不寐的病机和治则用药之法。分析 认为,不寐的病机本质在于人体阴阳失和,阳不入阴。人体阴阳的生化消长与昼夜节律的阴阳消长变化相应, 当机体打破了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后,则会导致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故治疗上应善用“温潜”之法来引阳入 阴,燮理阴阳,使机体回归阴阳和合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9.
自噬是机体应对外界刺激的自我保护过程,是真核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代谢途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的动态调节性与中医学阴阳自和理论相契合,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微观体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阴阳失和密切相关,调和阴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状态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自噬与阴阳自和的相关性,从阴阳自和的角度讨论细胞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自噬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规律,可为明确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的中医自稳调控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按中医观点看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内已经出现了阴阳、脏腑、经络的不平衡状态。正常情况下,机体有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恢复能力。而这种自我调控能力是通过机体内部多重系统的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健康是一种自我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这一自稳状态的破坏是亚健康状态的最根本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建华 《河南中医》2020,40(5):688-690
正常的睡眠与阴阳的升降平衡有直接关系,阴阳升降出入正常,则人体可正常寐寤。阴阳升降平衡失常,则发为失眠。若阳偏亢,不能正常下潜入于阴,则发为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可用栀子豉汤或酸枣仁汤加减,以滋阴清热,清心除烦,亦可依据不同病因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交泰丸加减、百合地黄汤加减等治疗。阳扰于阴,表现为入睡容易,但是多梦、易醒,此类失眠与三焦、肝、胆、胃关系密切,可采用保和丸或温胆汤加减治疗,如属血瘀证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属心肝血虚证者可采用安神定志汤、逍遥丸或归脾汤等治疗。阳早出于阴,表现为入睡不难,但睡眠持续时间不长、醒后不易再入睡、早醒,此类失眠和三焦、胆、肺、大肠等关系密切,患者多为老年人或抑郁症患者。老年人失眠,可采用老人不寐丸、左归饮、桂枝龙骨牡蛎汤等加减治疗。抑郁症患者,可采用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柴桂温胆定志汤等治疗。治疗时要综合分析,找准病机,平衡阴阳,调畅气机,方能显效。同时,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顺应阴阳变化,养阴养阳,使人体处于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则失眠自愈。  相似文献   

12.
谢文英 《河南中医》2003,23(11):9-12
张景岳既重视真阳又重视真阴,并把真阴归根于肾命的水火,从而把阳非有余与真阴不足二者统一起来。他认为“阳非有余”是言人之正气,并从形气、寒热、水火三方面加以阐述。在认识阳在人身的重要性的同时,又从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真阴之治五个方面阐述了“真阴不足”。认为阴不能没有阳,无气便不能生形;阳不能没有阴,无形便不能载气,所以物生于阳而成于阴。故阴阳二气,不能有所偏,不偏则气和而生,偏则气乖而死。并制右归丸、右归饮、左归丸、左归饮,从而形成了他重阳主补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19-121
目的 :通过对江阴长住居民的体质调查阐述该地区居民体质特点与"阳有余阴不足"理论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治疗。资料来源:应用Microsoft Excel数据库检索,检索方法(题名或关键词=阳有余阴不足);选王琦等编制的体质量表以调查问卷方式收集资料。结果:江阴地区长住居民体质以平和质、湿热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占大数比例,其中湿热质、阴虚质以18.38%、13.76%排居二、三位。结论:江阴地区居民体质与朱丹溪时期具有很大相似性,可以"阳有余阴不足"统括江阴地区居民体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周易》中乾坤二卦,延伸到代表生命状态的泰否二卦及解读《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关系,创造性提出阴阳本体观,不同层次解读了人体阴阳的本质及其体用关系。其中,阳内阴外是生命最初的状态,阳往外、阴往内的运动轨迹代表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运行不息的变化过程;一旦内阳外阴结构失衡,必然容易产生各种病理状态。基于上述理论,笔者认为血管性痴呆(VD)的病因病机为年老之人肝肾亏损、肾精不足,直接导致阴阳本体结构中内阳不足,则内阳外阴结构失衡,痴呆病生。因此,VD病机为阳虚阴实,阳虚为本。由此进一步探讨治疗VD的精神症状,为VD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虚火"浅析     
马永刚 《河南中医》2007,27(2):10-11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景岳全书.虚火论》将虚火分为“阴虚有热”和“阳虚有热”两类。诸多医家分别从理论上对“阴虚之虚火”、“阳(气)虚之虚火”进行探讨,认为:阴虚之火是阴虚失敛,阳无所附,妄动而成,为“阴虚火旺”;阳(气)虚之火是因阳气亏虚至一定程度,阴盛格阳,阳气虚散而成,属“阳虚失位”。并就其临床表现逐一鉴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原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往医家认为数脉可主热证、寒证、痰饮、虚证,这种认识虽然能够用于解释临床中的一些病证和古书中的许多条文,但是却背离了数脉形成的机理,为临床带来了困惑。当临床中出现数脉时,无法判断它是主寒证还是热证,主痰饮还是虚证,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扩大数脉主病以迎合古书条文和临床的方法是不合理的。数脉主"阴不胜阳",其意义有以下五点:一为实热证;二为虚热证;三为虚阳外越,阴不能制之;四为寒热交争的过程;五为阴邪攻伐人体阳气,却还未完全克制人体阳气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从八卦之坎卦论肾脏阴阳观.坎卦者,呈一阳抱二阴之势,真阳秘藏于水中,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坎卦在脏为肾,以坎卦观肾之阴阳,则肾之阴阳亦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肾之阴阳,有肾阴肾阳,有真阴真阳.若阴阳为病,可致虚火上冲.阴虚者,坎水不足以秘藏真阳,真阳破水而出成阴虚火旺证,以滋阴降火为治则;阳虚者,真阳不能制约...  相似文献   

18.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适应证及阴中求阳的定义是错误的 ,应为 :阳中求阴是在大量的补阴药中 ,佐以少量的温阳药 ,适用于阴损及阳 ;阴中求阳是补阳药和滋阴药的药物量应基本一致 ,或滋阴药的药量略高于温阳药 ,适用于阳损及阴。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为燥热、瘀血、痰浊、水湿等。糖尿病肾病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可总结为:阴虚-气阴两虚-偏阴虚者发为肝肾阴虚;偏气虚者发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由于DN病因病机复杂,标本虚实错杂,临床辨治本病应把握总体病机,确定病理因素,明确病因,辨证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试论温阳法为治疗消渴病之大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临床观察及古今文献研究,认为消渴病的病机当以阴虚燥热为标,肾气(阳)虚为本,温阳法治疗消渴病为治本之法,临床有明显疗效。实验研究已证实温阳药确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