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立方思想、小柴胡汤治疗范围及小柴胡汤类方变法的研究分析,认为小柴胡汤不仅是一首治疗外感热性病,病入少阳的有效方剂,而且更是一首治疗多种内伤杂病的多功能方剂。如在《伤寒论》本书中所治之“口苦、咽干、目眩、目赤、两耳无所闻、胸胁满而烦、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腹痛、胁下鞭满、头痛、发热、阳微结、热入血室”等十六证,在临床中,都会是各自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或证候而出现,加上小柴胡汤的几个或然证,及其类方化裁治疗,可以看出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一书中应用之广泛。后世医家据小柴胡汤又灵活加减,所化裁的方剂不胜枚举,广泛应用于治疗内伤杂病之中。所以,小柴胡汤可谓是后世治疗内伤杂病的群方之冠,《伤寒论》一书可谓是后世治内伤杂病的源流与滥觞。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长期以来,在论及小柴胡汤证时,多认为本方用于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是治疗少阳病的专方,而忽视甚至否认它对太阳、阳明、厥阴病以及杂病的治疗作用。《伤寒论》教材将其列为少阳病主方,方剂学教材无一例外地将其归入和解剂中,并作为少阳病的首方加以介绍,似乎对小柴胡汤如此论定已尽其意,这有违张仲景之原意,更有碍于小柴胡汤诸多功用之发挥。王琦教授曾指出:“《伤寒论》是‘因证立方’,而非‘因经设方’。有人不明此点,一讲麻黄汤、桂枝汤就是治太阳病,承气、白虎汤就治阳明病,小柴胡汤就治少阳病,… 相似文献
4.
5.
肝与前阴密切相关,故肝之功能正常,则气血旺盛,宗筋得养,用事自如,反之则病阳痿.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变所致阳痿可转枢开都,推动气机而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故功效甚捷. 相似文献
6.
张国骏从脉证、主症及痰的成因上分析得出咳嗽的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可以治从少阳。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证的主方,其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散中有收,升降协调,有枢利三焦,通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张国骏教授以小柴胡汤为主方,从气机上找出创新点,疗效显著,体现了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思维。 相似文献
7.
8.
小柴胡汤“一方多证”现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经方都存在着主治多样和一方多证的问题,不过在小柴胡汤的运用中表现更为突出。言小柴胡证,当分广狭之义、当有主次兼变之剐。如从狭义的主要证型而论,当属少阳无疑,但从广义的可用证型而论,则诸证之中,属少阳有之,兼少阳有之,非少阳者也有之。言用和解法,当分正治权变之义、当有隔一隔二之别、如从狭义的和解少阳而论,当以疏气转枢为先,但从广义的和解矛盾而论,则诸法之中,分消表里者属之,调和寒热者属之,兼顾虚实者也属之故对待经方“一方多证”的问题,若分证有主次之别、论病有常变之议、言方有主方与变方之用、论法有正治与权变之分,议药亦有加减与化裁之例、诚如是,则在运用经方时,达到广而不滥、活而不乱,并与时方各知其长、互补其短,使临床选方加减真正能够圆机活法,以应万变。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宣通内外、通达上下、和解枢机、疏利肝胆、调和脾胃等功效,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产后郁冒多因新产失血较多,气随血脱,营卫虚不能固护肌表,寒邪乘虚袭表,腠理闭塞,卫气郁不得上宣外达,故而郁冒发热.崔玉衡主任医师治疗该病应用和解少阳,和胃降逆之小柴胡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针对外感、内伤痛复杂的病因病机采取不同的辨证治法。《伤寒论》中虚实共存的汤证条文可归纳为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讧、虚实夹杂证、虚实真假证四方面,只有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虚逆,随证治之”,方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主治伤寒少阳证,《伤寒论》第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我院近几年来应用此方治验数名病人,现举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伤寒论》小柴胡汤证治及其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始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临床运用范围很广 ,其相关条文在《伤寒论》所占的篇幅比其他的方剂为多 ,如丹波元坚云 :“伤寒诸方 ,惟小柴胡为用最多 ,而诸病屡称述之。”探讨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及加减灵活运用规律 ,对于指导临床、提高疗效皆有很重要的意义。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