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兆伟教授运用升降出入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脾胃病多由转输运化失职,气机升降失司所致,常与肺的宣发隶降和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调理脾胃升降就成为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原则与重要手段。依此治疗久泻、便秘、呃逆等取效快捷。  相似文献   

2.
彭文 《陕西中医》2009,30(7):906-907
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病证,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厌食多发于1~6岁小儿,于夏季暑湿当令,脾为湿困之时,常使症状加重。厌食的发病原因有: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他病久病、损伤脾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暑湿熏热、脾阳失展;情志失摄、思念伤脾等。其中以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引起者最为多见。脾运胃纳功能失健为其主要病机,部份患儿也有脾胃气虚,脾胃阴虚之象。  相似文献   

3.
马万千主任医师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主要与情志失遂,肝失疏泄,气滞化热犯胃,胃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浊邪内生,浊邪随气逆上泛;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与肝、胆、脾、胃等脏腑有关。胃气上逆,浊邪上泛是病机关键。马万千主任医师根据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无食管黏膜损害的病理特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以"降逆"为切入点,治以"降逆疏肝、清热化浊"大法,强调"肝脾同调,脾胃同治",多采用降逆疏肝,肝脾同调、清热化浊,脾胃同治、寒热并用,升降同调等治法,自拟降逆清热化浊方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抗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引起肝损伤的病因多为感受时邪,或饮酒过度,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等。金实等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外感湿热邪毒和饮食不当,且与体虚劳倦有关,病机变化主要为湿热邪毒蕴结肝脾,肝胆失疏,脾胃不健,气滞血瘀,脉络失和所致。连粤湘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湿热外侵或疫毒感染,郁于脾胃,以致湿热熏蒸,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肝脾不和,胆液外溢而为之。孙江桥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为湿热毒淤,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失健运,肝肾阴虚所致。  相似文献   

5.
骆常义主任医师擅治脾胃病,认为脾胃病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衰,情志所伤,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因素引发。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当以辩证为主,证病结合,和胃降浊为法,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3,34(3):338-339
<正>脾胃系统疾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脾胃病为新发,病程短,病机单纯,容易辨识,遣方用药针对性强,取效快捷。慢性脾胃病多为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成,病程长,病机复杂,纯寒、纯热、纯虚、纯实的证侯很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中焦脾胃理论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方法:从糖尿病现代医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诱发因素、脾胃生理功能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谱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较突出,脾虚成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结论:脾虚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脾化失司、脾胃升降失调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益气健脾、升清降浊是糖尿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8.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腹泻中医称为"泄泻",多由脾胃运化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湿邪内盛所致。大致分为6个证型,分别是寒湿困脾、肠道湿热、食滞胃肠、肝气郁滞、脾气亏虚和肾阳亏虚,主要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其中脾虚湿盛是其基本病机。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较薄弱,  相似文献   

9.
通调五脏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多由于情志、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中焦痞塞不通.病位虽在脾胃,但又涉及肝、肾、心、肺.FD既是脾胃系的一个病证,又是涉及到全身的、多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上或虚实并见,或寒热错杂,或病机单一,一脏独病,或多脏同时受累.因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所以在临证之时,要有整体观念,全面分析,把握动态变化,从而达到"安五脏以治脾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蒋士生教授认为功能性腹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涉及肝肾;病因多与外邪侵袭、饮食失调、情志不畅、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邪气侵扰,脾胃亏损,肠道传导失司。治疗上运用经验方健脾清热化湿汤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常可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王思雨 《光明中医》2011,26(3):557-558
肝炎病位在肝胆,病交在脾胃。主要病机是脾失健运,湿热内郁,肝失疏泄条达,导至于胁痛。治法分健脾、疏肝、运脾、利湿退黄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临床分为初、中、末三期,初期病位在肝脾,病变涉及少阳,病性为实,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中期肝气郁滞较重,其病位涉及肝胆脾胃,病性亦为实证,主要病机为肝气郁滞,可伴痰浊内生;末期虚证多见,病位涉及心肺肝肾等,可兼痰浊瘀血阻滞,也有因虚致实之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单兆伟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多与素体虚弱、外邪入侵、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劳倦过度等有关;脾胃虚弱为该病的发病基础,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治疗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与辨病相结合,同时注重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4.
介绍恩师薛德馨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多与素体虚弱、外邪入侵、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劳倦过度等有关;脾胃虚弱为该病的发病基础,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治疗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与辨病相结合,同时注重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5.
王老认为,婴幼儿泄泻在临床上多为过食伤中,胃肠积热及脾胃气机阻滞.而其中最基本的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脾胃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阴阳为纲,创立了"胃阴学说",受到后世医家的关注。同时,叶天士亦重视胃腑之阳气,诊治胃阳虚医案众多,病因病机多有阳明不运、中焦失司,胃土失用、脏腑失和,胃络失守、气血失调等方面;在证治上提出通补阳明、调和脏腑、补虚通络等要法;用药则善刚柔相济,喜以薄味之品相通,对诊治脾胃系统疾病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教授认为,功能性胃肠病证病因多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损伤有关,病机以脾胃运化升降失常为主,常兼肝气郁结、心神不宁、肾阴阳不足、肺气失降,病位在脾、胃、肠,与心肝肾肺有关,治疗上善用经方,以调脾胃为主,和五脏为辅,除用药外,宜需适当节饮食、调情志、慎起居。  相似文献   

18.
王老认为,婴幼儿泄泻在临床上多为过食伤中,胃肠积热及脾胃气机阻滞。而其中最基本的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相似文献   

19.
总结黄穗平教授治疗便秘的学术思想和辨治方法。认为便秘多由饮食失节、七情内伤、病后产后体弱或感受外邪等所致,基本病机为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在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基础上,临床治疗便秘补行兼施,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重在用补、滋、润三法并行,非泻非导切合病机;泻法中病即止,针对病因病机以固护根本为主,以通导泻下为辅,忌惮过用峻下;调理脏腑气机,尤重开宣肺气;重视气机升降,清升方能浊降,治疗以通为要、以降为顺、以调理脾胃升降为法,关键在于健脾理气和升脾降胃。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20,(2):168-170
李宇卫教授认为腰痛与"久坐伤肉"密切相关,病机以脾胃亏虚、运化失常为本,临床表现为湿痰内生、脾胃气虚、胃失通降等。临床所见腰痛以实证为多,或虚实夹杂,单纯脾胃虚损者较少,故治疗除重视补益脾胃外,还应重视行气活血,处方可选腰痛方合异功散。列举验案1则以说明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