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从古至今,各医家学者对消渴病因病机的论述呈多元化,治则方药也颇多。本文试从中焦之脾胃理论来讨论其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内经>脏腑、气血理论出发探讨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胸痹、心痛"发病与脾胃之间生理、病理关系,从而确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有脾胃虚寒证以益气活血,温中健脾为治疗大法,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提出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失眠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称失眠为“不寐”,亦称“少寐”、“不睡”、“不眠”等,指入睡困难、浅而易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感到疲倦乏力、头晕思睡,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失眠不仅是一医学难题,也是社会问题。今年来,医学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对失眠治疗方面中医药有独特的优越性,从古到今,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当今学术界提出了“五脏皆有不寐”,“不寐从肝论治”等观点。把失眠发病的多元性,从临床实际出发归属与五脏,主张将不寐落实在脏腑辩证上,治疗以健脾、平肝、和胃为主。  相似文献   

4.
成秀梅 《河北中医》1999,21(1):30-3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中医将其归入胸痹等范畴。我师任琢珊教授业医40余载,在内科杂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上擅长从肝论治冠心病,疗效显著,现结合病例介绍如下。1 肝失疏泄 心脉痹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由于情志刺激,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心脉导致胸痹心痛。《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中曰:“七情之由作心痛。”临床表现胸闷、胀痛,伴胁肋胀满,善太息等肝郁气滞之状。治疗此类病人吾师常以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为法,方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加减。李某,女,55岁,工人。1992-03-12初诊。患…  相似文献   

5.
胸痹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是指心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 ,多涉及心、肺、肝、脾、胃等脏。并以治心最为常用。笔者认为从脾胃论治胸痹 ,疗效更佳。胸痹心痛 ,病在心脏 ,心脏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与心脏 ,经脉相通 ,连为一体。《灵枢·经脉篇》言 :“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 ,复从胃 ,别上隔 ,注心中。”《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胃之大络 ,名曰虚里 ,贯膈络肺 ,出于左乳下 ,其动应衣 ,脉宗气也。”还应该指出 ,脾胃与心的连系是全方位的 ,它们通过经别、经筋以及其他经相连结。《灵枢·经别篇》认为 :“足阳…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日常生活,其病位在心,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与脾胃在经络和生理功能上有密切联系。文章从脾胃论治冠心病,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现代“大脾胃”概念新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发病率高于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并且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导致血流不能正常给心肌供血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一定优势。甘肃省名中医曹宝国主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总结发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有密切关系,脾虚为其发病的关键。曹宝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认为冠心病的治疗应以脾为主,提出了补脾以化痰祛湿,调脾以助行气,健脾以助运化的治疗原则,同时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症状和病情的发展辨证论治,在不同的阶段予以不同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曹宝国主任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9.
黄伟  李艳芬 《光明中医》2021,(9):1405-1407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围,以三多一少为其主要表现,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古代医家对消渴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呈现多元化,从肺胃肾肝皆有论治.脾胃乃后天之本,是水谷精微代谢中枢,脾胃功能失调,则机体转输功能异常而出现水液及精微的代谢紊乱状态,文章立足中医理论,结合消渴病常见症状,从脾胃角度论治消渴.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发病以心血瘀阻,痰浊痹阻证多见.根据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理论,诸多医家从脾胃、痰瘀论治,以补益心脾,化痰逐瘀通络为法,疗效确切.此外,作为患者,应当增强冠心病的预防意识,从改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做起;作为医者,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三因制宜,方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怡  茹清静 《新中医》2019,51(9):301-304
简版: [摘要]失眠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并随着人们生活作息、饮食结构而改变。临床中发现失眠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消食、和胃等法。笔者试从馈帝内经》及后世医家论述睡眠与脾胃的关系入手,探讨脾胃功能在维持睡眠状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并总结从调理脾胃治疗失眠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2.
阳痿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从脾胃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统计报表”“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60首处方,涉及198味药物。数据挖掘分析得出处方中≥30次的高频药物16味,其中前3位分别是茯苓、丹参、陈皮,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肺、心、肝为主,高频药物组合20组,药物关联规则2条,熵聚类分析得到3味药的药物组合14组,新处方7首。结论: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组方特点是在益气健脾的同时予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醒脾开胃、调畅脾胃气机等药物,标本兼顾,可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慢性胃炎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多归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等疾病范畴,主要是由外邪入侵,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因缠绵难愈,引起变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清气不升,浊气内阻。且病程较长,久虚不复。故其基本病理因素为一“虚”一“浊”。“虚”为脾胃气虚、脾胃阳虚、胃阴虚。  相似文献   

15.
16.
梁琼芳  汤之明 《新中医》2006,38(7):83-84
根据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从脾与肾、脾与肺及脾与水、气的关系,探讨慢性肾炎从脾胃论治的可行性,提出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以补肾为根本、健脾胃为基础,而不拘泥单纯调理肾脏,并对慢性肾炎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从脾论治。  相似文献   

17.
试述中风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西贤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28-129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饥饱失宜,恣酒纵欲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中风一证,归纳病机不外虚、火、风、痰、气、血诸端。依临床辩证而有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通腑化痰、活血通络、清热除痰、健脾利湿等治则。其中通腑化痰、清热除痰、健脾利湿、益气养血等均与治脾胃有关,可见中风的发生除心肝肾外,脾胃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体会从脾胃论治中风,应从下列几法入手: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关系密切,归纳为感受寒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脏腑不和,分型为心脾气血两虚、阳虚湿盛、痰瘀互结、肝胃不和四型,临床根据不同证型及临床表现,分别予以归脾汤、苓桂术甘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小陷胸汤、平胃散、柴胡疏肝汤、六君子汤等辨证论治,同时重视健运脾胃。  相似文献   

19.
郭国让  王振涛 《新中医》1991,23(2):10-11
本文通过对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的探讨,认为调理脾胃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同时论述了具体的治疗方法,并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20.
从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因,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从脾胃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三方面说明了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